段 云,楊穎卓,楊 雯,王 喬,徐蓉生
四川省腫瘤醫(yī)院核醫(yī)學科,四川成都 610041
肝細胞癌(HCC)在全球癌癥病死率中排第4位,占所有癌癥死亡人數的8.2%,在國內其主要風險因素是乙型肝炎病毒(HBV)[1-3]。HCC篩選是基于血清甲胎蛋白(AFP)及成像技術和組織學,在臨床實踐中許多醫(yī)生使用AFP來診斷肝癌,但是多達40%的HCC患者中AFP水平是正常的,尤其是在疾病的早期階段,這表明其靈敏度較低[4]。甲胎蛋白異質體(AFP-L3)能區(qū)分由于HCC或良性肝病引起的AFP升高,AFP-L3更特異性地診斷HCC[5-6]。熱休克蛋白90(HSP90)是進化上高度保守的細胞內分子伴侶,通常在細胞應激反應中被誘導。HSP90家族由4個主要成員HSP90α、HSP90β、Grp94和TRAP1組成。HSP90α和HSP90β主要位于細胞質中,其他兩種蛋白質分別主要位于內質網和線粒體基質中。由于HSP90α在調節(jié)信號傳導,特別是在腫瘤細胞中的關鍵作用,已成為研究熱點[7]。許多研究探討腫瘤標志物AFP、AFP-L3在診斷HCC中的價值,但HCC與肝硬化(LC)患者的腫瘤標志物之間比較卻較少報道[7-9]。本文通過對HCC患者與LC患者的腫瘤標志物AFP、AFP-L3、HSP90α及其聯(lián)合檢測的靈敏度,特異度等進行檢測,并探討上述3個腫瘤標志物在HCC診斷中的價值。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住院治療的HCC患者191例(觀察組)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58例、女33例,年齡27~84歲,平均 (54.82±12.27)歲。納入標準:(1)均經病理證實HCC;(2)無其他重要功能障礙。排除標準:(1)不符合納入標準;(2)轉移性肝癌;(3)合并有其他惡性腫瘤;(4)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另選取同期的28例LC患者作為對照組,根據組織學檢查或門脈高壓檢測結果診斷LC,對照組患者接受了影像學檢查(MRI、B超和CT)已排除HCC。所有患者均檢查了其臨床癥狀及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另外,在診斷時沒有患者接受任何抗腫瘤治療或手術切除治療。臨床特征是從電子記錄中獲得的。根據巴塞羅那臨床肝癌(BCLC)分期對患者進行分類,分為BCLC-A期(早期,包含最早期0期)、BCLC-B期(中期)、BCLC-C期(晚期)、BCLC-D期(終末期)[8]。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所有受檢者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3 mL,分離血清,采用羅氏診斷醫(yī)療設備(上海)有限公司cobas e 411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免疫儀測定AFP、AFP-L3水平,如果樣品的AFP、AFP-L3>1 210 ng/mL,則根據制造商的說明根據先前的結果手動稀釋原始樣品。采用煙臺普羅吉生物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測定HSP90α水平。所用檢測試劑均為相應配套試劑,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各指標的正常參考范圍:AFP 0~7 ng/mL、AFP-L3<1 ng/mL為陰性,AFP-L3≥1 000 ng/mL為陽性,其余由AFP-L3/AFP比值判定,HSP90α<82.06 ng/mL。
2.1兩組患者臨床病理特征和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兩組病因學中HBV、酒精、原因不明、丙型肝炎病毒(HCV)占比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總膽紅素(TBIL)水平高于觀察組,對照組清蛋白(ALB)水平低于觀察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腫瘤標志物AFP、AFP-L3、HSP90α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腫瘤標志物AFP、AFP-L3和HSP90α的診斷HCC價值比較 3種腫瘤標志物的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AFP+AFP-L3+HSP90α聯(lián)合檢測診斷HCC的曲線下面積(AUC)最大,高于各項指標單獨檢測。見表2、圖1。在191例HCC患者中BCLC-A期96例(50.26%),BCLC-B期52例(27.23%),BCLC-C期34例(17.80%),BCLC-D期9例(4.71%)。
圖1 腫瘤標志物的AUC值比較
2.3各腫瘤標志物對HCC患者BCLC分期的診斷能力比較 血清AFP-L3診斷HCC患者BCLC-A期的AUC最大,高于其他指標。3個腫瘤標志物在BCLC-A期中HSP90α靈敏度最高,AFP-L3特異度最高,見表3。ROC曲線分析評估AFP、AFP-L3、HSP90α在確定HCC 患者BCLC各分期與LC的診斷效率,AFP、AFP-L3、HSP90α診斷BCLC-D期的AUC大于BCLC-C期AUC;AFP、AFP-L3、HSP90α診斷BCLC-C期的AUC大于BCLC-B期AUC;AFP、AFP-L3、HSP90α診斷BCLC-B期的AUC大于BCLC-A期AUC,見圖2。
表1 各組患者臨床病理特征和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續(xù)表1 各組患者臨床病理特征和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表2 AFP、AFP-L3、HSP90α診斷HCC價值的ROC曲線分析
表3 AFP、AFP-L3、HSP90α診斷HCC患者BCLC-A分期的ROC曲線分析
注:A為BCLC-A期HCC與LC 的ROC曲線分析;B為BCLC-B期HCC與LC的ROC曲線分析;C為BCLC-C期HCC與LC的ROC曲線分析;D為BCLC-D期HCC與LC的ROC曲線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被認為是LC和HCC的主要原因[9-10]。GIANNINI等[11]研究了肝癌患者AFP升高的決定因素,這項研究表明,病毒性感染與肝癌患者的AFP升高獨立相關。本研究中,HCC患者與對照患者之間的感染可能是由HBV引起的。
以前研究證實了AFP、AFP-L3作為檢測HCC的腫瘤標志物的價值,而且LC患者中AFP、AFP-L3的升高是發(fā)展為HCC的危險因素[12-14]。HSP90α被廣泛識別為具有調節(jié)致癌蛋白的構象、穩(wěn)定性和功能的作用,并且它參與細胞增殖、凋亡、細胞周期進程、遷移和侵襲,在HCC細胞、血清和組織中的高表達,與肝癌轉移行為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15]。
本研究中發(fā)現AFP-L3是區(qū)分HCC和LC的最佳腫瘤標志物,與單獨檢測腫瘤標志物相比,AFP+AFP-L3+HSP90α聯(lián)合檢測的診斷價值明顯更高,可提高LC患者HCC的診斷準確性,與其他研究報道結果一致[16]。因此,推測血清AFP+AFP-L3+HSP90α聯(lián)合檢測有助于區(qū)分診斷HCC和LC。本研究中聯(lián)合檢測診斷性能不高可能是與LC患者比較,且部分LC患者的AFP、HSP90α水平升高有關。
本研究中,研究者重點比較3個腫瘤標志物對LC和BCLC-A期HCC的診斷能力,3個腫瘤標志物在BCLC-A期中HSP90α靈敏度最高,AFP-L3特異度最高,與先前的研究結果一致[5-6],AFP-L3水平能區(qū)分肝臟良性病變與HCC的BCLC-A期病變。此外,本研究分析了血清AFP、AFP-L3和HSP90α水平與BCLC分期比較,隨著其BCLC分期發(fā)展,AUC值越來越大,診斷能力越來越明顯。
近年來診斷HCC的腫瘤標志物較多,除了常見AFP、AFP-L3外,還有異常凝血酶原、骨橋蛋白等對其診斷有幫助[17]。文獻[17]還建議在良性結節(jié)對HCC的鑒別診斷中,AFP-L3比單獨使用AFP更有用,同時對于LC患者,建議采用動態(tài)CT或動態(tài)MRI進行檢測。本研究有一些不足:它為回顧性設計,數據在單個中心獲得,研究人群小,入組患者病因學占比不同。
AFP、AFP-L3和HSP90α 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可提高HCC診斷性能,在BCLC-A期AFP-L3是區(qū)分HCC和LC病變較好的指標,隨著其BCLC分期的發(fā)展,腫瘤標志物AFP、AFP-L3和HSP90α的診斷能力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