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嘴八舌論話題
“大自然中,總有一些動植物的精神品質給人以啟迪,讓我們從中感悟到生命的力量。大家想想,哪一種動植物折射出來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老師的一席話,引起了同學們的無限遐思,教室里寂靜了片刻,然后一陣嘈雜,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談論起自己的所思所想。
過了一會兒,教室里漸漸安靜下來,老師說:“同學們一起來交流交流,自然界帶給你感受最深的生命啟迪吧!”
鄭子煊說:“去年春天,雨后時節(jié),我和媽媽去家鄉(xiāng)的后山上挖地軟。看著像黑木耳一樣的小東西,小小的,很不起眼。后來才知道,它有很高的食用價值,跟韭菜、雞蛋等很多食材都能蒸炒在一起,既能入尋常百姓家,也能登大雅之堂。我要做像地軟一樣的人?!?/p>
“地軟一樣的人,是怎樣的人呢?”同學呂景祎追問。
“我覺得是樸素的人?!秉S薏萌若有所悟地說。
“我覺得更是一種低調(diào)、質樸又默默奉獻的人。”鄭子煊一板一眼地說。
“我想做像竹子一樣的人?!薄拔蚁胱鱿窈苫ㄒ粯拥娜?。”“我想做像......”大家爭搶著表達自己的想法。
“同學們,看來大家的感悟都比較深刻,現(xiàn)在我們來具體品品周靖軒同學的《做像青松一樣的人》,大家掌聲有請!”
沙龍現(xiàn)場2
同伴分享美文
做像青松一樣的人
◎周靖軒
梅花凜然怒放,竹子挺拔堅勁,柳樹婀娜多姿,當這些植物出現(xiàn)在面前的時候,會點亮人的眼眸,讓人心生歡喜。但是相比之下,我更喜歡青松,更喜歡站在松樹下,仰望它的雄姿,觸摸它粗糙的皮膚,感受它的滄桑,或撿拾掉落在地上的松針,感受那綠意滿懷的生命韌性......
站在秦嶺腳下,漫山遍野、青蔥滿目的是青松林。呈三角形的樹冠,正顯示著它們無與倫比的朝氣蓬勃、華茂豪邁。這些青松,將秦嶺刷成濃郁而厚重的綠色,墨綠的枝丫縱橫交錯,互相攀附著、倚靠著,構成了一張巨大的綠意蔥蘢的生命之網(wǎng),這種綠色是凝重的,也是永恒的。
漫步于校園,一棵青松矗立在校園一隅。大概是受空間所限,向四面八方伸展的枝丫很短,于是乎,它就努力向上生長,很快就有教學樓高。它身材頎長,像個睿智的長者,俯瞰身下的小花小草,并伸出臂膀呵護它們;它像一個守護校園的衛(wèi)士,看著孩童們在自己身下玩耍嬉戲,為他們遮陽擋雨。堅強、生機是青松不變
的情懷;堅守、奉獻是青松生命的意義。我要做像青松那樣的人,讓青松的品質滲透在生活的每一個空隙。
生活中,學習上,不可能一帆風順。學騎自行車時,不知摔倒過多少回;學游泳時,不知嗆水多少次......但正是一次次堅守著如青松般的堅強,我終于學會了這些技能,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幾抹底色。學習上,遇到不會的難題、背不會的課文,我曾經(jīng)沮喪過、自我否定過,但一想到校園里那蒼翠如瀉的青松,想到我的理想,瞬間給自己平添了很多力量。當走出學習的瓶頸,跨過學習的障礙,再抬頭看校園一隅的青松,似乎在向我頷首微笑。
校園的青松四季常青,我時時都能感受到它生命的律動。即使狂風驟雨,即使大雪壓境,即使烈日炎炎,都摧毀不了它的意志。陳毅元帥曾寫詩贊頌過松樹:“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蔽覀円袂嗨梢粯?,不管遭遇什么樣的困境,都要有堅強不屈的精神品質。
沙龍現(xiàn)場3眾人精彩評說
聽完周靖軒同學的朗讀,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皬臒崃业恼坡曋?,我感受到了大家對這篇習作的贊賞,來,說說看,你們覺得這篇習作好在哪里?”
小鄭同學總是非常積極:“這篇習作的語言讓人驚嘆,用了很多語意豐富的詞語,為我們描繪了青松的外形與內(nèi)蘊,讓我都有下課去操場旁邊觀察松樹的沖動?!?/p>
“這一點我也有感觸,綠意滿懷、朝氣蓬勃、綠意蔥蘢、蒼翠如瀉......這些詞語讀起來真的給人一種美的享受。我從中感受到,要想寫出一篇好的作文,細致的觀察不可缺,還要用豐富的詞語把所看到的描繪出來,表達出來。”
“還有就是周靖軒同學很善于運用類比的手法,先寫秦嶺的松林,又寫校園一隅的青松,不同的生長環(huán)境反映了青松不同的品質。這種寫法特別好?!闭Z文課代表小王同學說。
班長說:“本文的題目是‘做像青松一樣的人’,習作最終的落腳點是如何‘做人’。習作后半部分先寫了自己在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然后寫出了自己如何受到青松品質的啟迪,克服困難,這一點很有意義。”
老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到位。這篇作文讀下來,確實讓人驚嘆,對青松品質和情懷的把握、對青松形象的描繪十分準確,最后由植物到人,感悟出做人應有的品質。青松的品質對于我們生活學習的借鑒意義,這是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需要重點強調(diào)和把握,小作者把握得比較到位。
這篇習作先寫青松的品質,再寫對‘我’生活學習的指導意義,同學們也可以一邊寫品質,一邊寫影響和啟迪。誰有不同的構思呢?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語文課代表小王同學說:“我構思了一個,不知道是不是老師所說的‘不同’。我的思路是采用雙線結構:一條線,寫我種植的種子的生長情況,在寫其生長的過程中,我著重寫芽兒破土而出,到禾苗向著太陽抗擊風雨,到最后結出飽滿的果實;另一條線,我打算寫我成長歷程中學鋼琴的這件事,從剛開始取得小小成績,心生歡喜,到遇到困難和瓶頸,難以跨越,到最后從小禾苗身上獲得的啟示,走出困境,取得成功。一方面寫植物的生長過程,一方面寫自己的成長過程,這樣寫內(nèi)容會更加豐富呢!”聽了語文課代表的回答,教室里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看來大家對寫好‘做像的人’已經(jīng)成竹在胸了,那么,就讓我們靜靜思考,用手中的筆,把自己對于某一動植物的品質的感悟寫出來吧!每個人的觀察角度不同,思考的深度和廣度也不盡相同。百花齊放是我們所追求的,但是老師要提醒一句,習作最終的落腳點一定是人,最好寫寫自己!先列提綱,再寫成文!”
在老師的示意下,大家開始了這次的習作。教室里只聽到“刷刷”的聲音......
3366500589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