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菊
摘 ?要:學生通過課堂教學來學習更多的技能,而學生能否獲得更多的學習知識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密切相關,因此可以看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尤為重要。語文是一門人道主義和社會學科,在發(fā)展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其他深入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基于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問題,結合教師的工作實踐,探討了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盡管我國的教育在改革新課程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漢語課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在當前的漢語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的灌輸方法不是以學生為主導的課堂教學。對于學生來說,學生被動地聽教室講課,無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師在教室里的教學效果。鑒于上述情況,有必要使用一些教學工具來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并提高教學效果。
一、激發(fā)學生的熱情
根據(jù)有關調(diào)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讓學生自己學習對提高小學高年級漢語教學的有效性很重要。由于教學機會有限,提出了這些策略來找出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1.有趣的生活。在課堂教學中,對與文本相關的生活的興趣會添加到內(nèi)容中。這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文字的興趣,還可以促進學生對生活之美的發(fā)現(xiàn)。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和教學要求創(chuàng)建情景,并以作業(yè)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以便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和完成,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渴望。
2.利用歷史的吸引力喚起學生的熱情。根據(jù)高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情節(jié)總是可以吸引學生。教師可以利用這種心理干預課堂上的一些經(jīng)典故事,從而使處于疲勞狀態(tài)的學生能夠活躍起來,換句話說,要集中學生的熱情來提前閱讀課文。
3.在教室里娛樂活動。小學生有一顆活潑的心,很難集中精神。此外,現(xiàn)階段的學生喜歡玩游戲。因此,教師可以將娛樂融入課堂教學中,并允許學生親自參加課堂。該文本是通過成組或單獨執(zhí)行講臺上的文本來完成的,不僅可以提高學生上課前自主學習的機會,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能力。
二、使用新的教學方法來集中學生的學習熱情
眾所周知,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的一種精神互動,兩者都是互動的。然而,學生與學生之間自發(fā)而積極地情感交流對于改革新課程標準也至關重要。在這方面,小組形式的文本研究將大大改善學生的各個方面。另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教育機構正在逐步完善。教師還可以使用它來教書并增加對課文的興趣。
1.課后在小組中討論問題
學生之間學習知識的協(xié)作是一種有效地教學方法,特別是對于高中學生而言。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正在逐漸成熟。通過與小組中的其他學生互動,學生也可以做到這一點。聆聽兩者,而不是堅持意見。此外,小學生也在積極思考。通過小組交流和討論,小組成員將繼續(xù)有不同的想法,學生的問題解決方法將逐漸變得更加全面和包容,這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因此,語文教師應重視學生的組織,通過在小學教授漢語來進行學習,以便學生能夠通過積極地思考和討論來獲得知識和技能。
2.與在線資源合并文本
在現(xiàn)代社會中,網(wǎng)絡資源是如此豐富,以至于令人眼花繚亂。同時,豐富的網(wǎng)絡資源也為學生提供了獨立學習的機會。學生可以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搜索,以不斷擴大課堂或論壇中的問題并拓寬視野,從而為學生提供進行自主學習和研究的機會,并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網(wǎng)絡資源的復雜性以及學生無法準確把握自我控制的好壞,因此,要求教師和家長在線監(jiān)控學生。
3.使用多媒體技術改善課堂表現(xiàn)
小學生長時間專注于一件事情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學生的思想還不成熟。如今,教室里有無窮無盡的教育設備。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來減少不必要的手寫時間。另外,將多媒體技術引入教室可以為學生提供視覺和聽覺刺激,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并提高自己的水平。
4.指導學生閱讀課外書
得天獨厚的漢語環(huán)境促進了漢語教育的發(fā)展,但學生的閱讀原則通常具有自己的個性,較強的隨機性和可控的因素。首先,應該引導學生選擇優(yōu)美而令人興奮的句子,真誠的情感和積極地事物,這些事物可以巧妙地指導學生的道德發(fā)展。其次,介紹一些與課文內(nèi)容有關的書,并且應該有一個特殊的班級,可以在師生之間交換書本,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并在師生之間建立精神紐帶。教室的進步,從而提高了中文教室的效率。第三,鑒于學生閱讀的書籍數(shù)量和學生的水平,應適當增加其他類型的文學作品。
例如,散文、古典漢語簡短對話等等,擴大學生的知識庫。請記住,教師提交的閱讀書不應太長,因為小學生很難集中精力,而太長的書會給學生帶來一些無聊。那些感到無聊的人可能對閱讀失去興趣,因此在推薦或指導學生選擇書籍時,應優(yōu)先考慮書籍的長度。
總之,傳統(tǒng)教學方法總是過于關注傳統(tǒng)課程改革之后的創(chuàng)新性教學方法彌補了傳統(tǒng)教育的不足,但這對教師也是一個新的挑戰(zhàn)。教師需要學習,以引導學生學會自己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并使被動接受成為一種主動地吸收。學會使用各種教學方法來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課的有效性,教師指導和鼓勵學生學習中文進行探索。
參考文獻:
[1]馮麗燕.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4,(1):185-185.
[2]李春蓮.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5):108-108.
[3]田茂祥.對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探討[J].讀與寫,2017,14(11):63-65.
312350033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