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對國學價值的認識越來越深刻,重建國學啟蒙教育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將國學內(nèi)容引入幼兒園已成為幼兒園發(fā)展的一種趨勢。在幼兒期接受傳統(tǒng)文化教育,有利于激發(fā)幼兒對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培養(yǎng)幼兒的民族責任感,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我在帶領房山區(qū)山區(qū)各幼兒園開展北京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8年度一般課題“幼兒園大班國學啟蒙《百家姓》課程建構與實施的研究”的過程中,摸索總結出了一些關于幼兒園大班國學啟蒙《百家姓》課程建構與實施的策略。
一、明確建構國學啟蒙《百家姓》課程的意義
1.建構國學啟蒙《百家姓》課程對幼兒發(fā)展的意義
通過在幼兒園大班開展國學啟蒙“百家姓”課程研究,讓姓氏文化回歸幼兒生活,使幼兒在自主游戲中進行尋根的探究,激發(fā)幼兒愛家、愛家鄉(xiāng)的家國情懷,增強民族自豪感;提高幼兒從小學國學、愛國學、用國學、弘揚國學的愛國情懷和國學素養(yǎng),在不斷的探究中讓幼兒學做誠信、仁愛、智慧、有禮的中國人。
2.建構國學啟蒙《百家姓》課程對教師成長的意義
通過國學啟蒙“百家姓”課程研究,使教師、幼兒不斷提高國學素養(yǎng),探索國學啟蒙“百家姓”在幼兒園大班實施的有效策略及對幼兒發(fā)展最有價值的教育內(nèi)容,做國學教育的傳承人。
3.建構國學啟蒙《百家姓》課程對幼兒家長的意義
通過幼兒園大班開展國學啟蒙“百家姓”課程的研究,教師引導家長感受“百家姓”文化的同時,使家長能理解和支持幼兒園開展國學啟蒙教育,并積極參與到“百家姓”課程研究中,提高了家長的國學素養(yǎng)。
二、在研究中探索大班《百家姓》課程建構的有效策略
1.建立以學促研的學習共同體,明確課程建構的方向
在課程研究的最初階段,建立了以幼兒園為單位的“學習共同體”,以文獻搜集與整理為主要任務,各園分享交流,為開展課程研究提供了可借鑒的依據(jù);為研究課程的生長點提供了方向。
2.明確大班國學啟蒙《百家姓》課程實施原則
(1)傳承性原則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必須代代傳承,養(yǎng)成幼兒良好的品德及行為習慣,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奠基。
(2)弘揚性原則
傳承中華姓氏文化,提高幼兒從小學國學、愛國學、用國學、弘揚國學的愛國情懷和國學素養(yǎng)。
(3)科學性原則
在開展國學啟蒙教育的過程中,要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課程內(nèi)容符合幼兒的年齡及學習特點。
3.選擇架構大班國學啟蒙《百家姓》課程的研究內(nèi)容
(1)建立幼兒園大班國學啟蒙《百家姓》課程實施體系
以國學啟蒙“百家姓”為主線,從幼兒自己的姓氏出發(fā),通過“名字的秘密”、“我愛我 家”等系列主題活動,探究“百家姓”課程活動的多元架構。
(2)形成幼兒園大班國學啟蒙《百家姓》課程實施范式
以姓氏名人為主線,開設講、演大舞臺,通過古詩誦讀、故事演講、兒童劇表演等多形式活動唱家鄉(xiāng)歌、夸家鄉(xiāng)美、話說中國,形成以“家鄉(xiāng)上鏡”為主要展示形式的《百家姓》課程實施范式”, 拓展“百家姓”在幼兒園多元化展現(xiàn)形式。
4.充分利用家長資源開展課程研究
幼兒園通過“家譜”的傳承、聽爺爺講紅色故事、我的名字的秘密等主題班會的形式,讓家長理解幼兒園開展國學啟蒙《百家姓》課程教學的意義。
5.研究制定課程實施路路徑與方法
(1)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主題內(nèi)容架構與實施路徑
各主題下“問題—目標—內(nèi)容—主題--評價”的多元化探究與嘗試;建立每個主題之間“問題—目標—內(nèi)容—主題--評價”層層遞進又互為作用的循環(huán)體系。
(2)課程實施的方法
確立了以課程活動生活化、國學啟蒙游戲化、文化傳承自然化為主要學習方法的課程開展方式。
三、探索幼兒園大班國學啟蒙《百家姓》課程實施的策略
1.建立團結和諧的課程實施團隊
在教研員的引領下,打造以園所業(yè)務管理人員為核心的“探究團隊”、組建各園骨干教師為負責人的“實施團隊”、市區(qū)級專家為主要成員的“課程評價團隊”。
2.明確幼兒園大班國學啟蒙《百家姓》課程需要遵循的原則
(1)生活化原則
在實施課程的過程中,要始終遵循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教育內(nèi)容的選擇要基于幼兒興趣、貼近幼兒生活,是有助于幼兒發(fā)展的活動。
(2)游戲化原則
在實施國學啟蒙教育的過程中,要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尊重幼兒的年齡及學習特點,根據(jù)幼兒發(fā)展及興趣的需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使幼兒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完成學習活動
(3)幼兒主體性原則
幼兒是積極的活動者和主動的學習者,教師在開展國學啟蒙教育的過程中,要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進行探索和實踐活動,使幼兒積極主動獲得各方面的知識和經(jīng)驗。
3.實驗先行以點帶面探究完善《百家姓》課程
(1)做中學、做中求進步--確立以點帶面的課程探究思路
實驗班首先嘗試開展《名字的秘密》主題活動,通過對幼兒真實狀態(tài)的觀察和分析,了解開展《百家姓》教學活動,在當下的現(xiàn)實意義,在不斷探究中推敲完善,在課程落實中進步發(fā)展。
(2)搭建“主題交流”平臺,交流碰撞中共同進步
各園實驗班的教師在同時開展《百家姓》課程下的主題活動時,由于各園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地域文化不同,多姿多彩的主題活動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活動中,探究姓氏文化、道德、禮儀等在現(xiàn)今時代中的傳承,形成了姓氏在幼兒園各種活動的綜合架構體系。
(3)跟進主題活動助推教師專業(yè)成長
課程核心組成員包干到園指導老師,采取了“三落實”的跟進措施:落實時間,落實主題開展情況交流者,落實國學啟蒙教學方法。針對教師存在的問題,團隊給出具體的方法與策略支持。
(4)以色彩紛呈的案例交流引發(fā)教師百花齊放的思想碰撞
交流的教師結合PPT,從活動背景、活動內(nèi)容與過程實錄、活動的特點及價值所在三大方面對自己的案例進行詳細的講解和交流。在交流與碰撞中有不同程度的感悟與體會,教師們對如何去觀察兒童、讀懂兒童、分析兒童、解讀兒童、評價兒童、走近兒童的心靈世界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總之,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國學啟蒙教育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幼兒不單單在《百家姓》探究之旅上感受到了快樂,還激發(fā)了他們主動交流、交往,誠信做人、做事,從容自信樂觀面對挫折的態(tài)度。幼兒在活動中處處洋溢著熱情、專注與自信。很好的陶冶了幼兒的情操,促進了幼兒主動活潑的發(fā)展。
北京市房山區(qū)教師進修學校?劉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