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粉香
請以“家里來了客人”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感情真摯,不得抄襲和套作;②文體自選,不少于6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④書寫3分,請認(rèn)真書寫。
這是一道貼近考生生活情境的作文題,于考生而言,沒有審題的障礙,很接地氣。這樣考生就有話可說,有事可寫,但這并不意味著什么話都可以說,什么事都可以寫。情境的設(shè)置恰好有效地限制了套作的可能,可考查考生真實的寫作水平。所以作文題貌似簡單,但要想寫出好的作文,功夫還在平時。
作為考生,首先要學(xué)會調(diào)動生活的積累。在作文的選材上,可以在“客人”甚至“家”的理解上開動腦筋,如果注意到這兩個詞的語境義、引申義、比喻義、象征義等,就可以立刻打開思路?!凹摇笨梢灾感〖彝?、家鄉(xiāng)、城市、國家等,“客人”可以指親戚朋友、陌生訪客、大自然的動植物等。但打開思路并不意味著可以隨意套作,例如“客人”的外延擴充了,它的內(nèi)涵就必須界定清楚。有考生選擇花鳥蟲魚來寫,就一定要解釋清楚為何它們成了“客人”,并且要重點寫好主客間的互動、交流等。
作為考場作文,立意往往決定了作文品質(zhì)的高下,而對材料的選擇已經(jīng)決定了作文立意的基本方向。此道作文題更是把考生的目光引向身邊的真實生活,對生活有觀察的考生往往能找到好的題材,但關(guān)鍵還要學(xué)會對熟悉的生活有所思考,作文最終比拼的是思維能力。文章的主旨必須與“客人”的出現(xiàn)有關(guān),“客人”是人也好,是“物”也罷,關(guān)鍵要提煉出“我”從“家里來了客人”這件事中的發(fā)現(xiàn)。善于從平凡的生活中咀嚼出不同的滋味、提煉出不平凡的意蘊的才是高手,有境界者則自成高格。
“家里來了客人”這一題目如此煙火氣,可見命題者的意圖是將考生的寫作引向自己熟悉的生活。但不少考生顯然沒有明白命題者的用意,選材時在“客人可以是什么”上花了不少心思。首先考慮入文的應(yīng)是“客人是人”,但考生偏偏避開了這一點,把家中添置的“琴棋書畫”“花鳥蟲魚”等看作“客人”,導(dǎo)致易在“客人”的含義界定上含糊不清,給人以套作之嫌。更有甚者將“信任”“真誠”“青春”等比作“客人”,顯然有“貼標(biāo)簽”之嫌。與其如此標(biāo)新立異,不如回歸本真的生活,寫一寫生活中家里到訪的客人。塑造好客人的形象,梳理清楚客人到訪的來龍去脈,把客人來家對“我”的影響寫得明白,這樣文章便充滿生活氣息,更容易吸引讀者,也更容易成為一篇佳作。
好的素材更需要一支生花妙筆。妙筆妙在何處?每年都有考生劍走偏鋒,以為好的語言表達就是美妙詞匯的堆砌、眾多修辭手法的鋪陳,以及無數(shù)文化現(xiàn)象的列舉,結(jié)果呈現(xiàn)了滿眼華麗的詞匯與精妙的名言,就是不知作者真正想表達的內(nèi)容是什么。想要改變一篇作文的語言面貌,對細節(jié)的處理極為關(guān)鍵,比如寫作主體“客人”的形象是否豐滿,就完全取決于有沒有生動傳神的細節(jié)描摹。如果說在描摹上有什么技巧可言,那便是古人所說“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霞寫之;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樹寫之”,找到可描摹的點有時比用詞更重要。
我們常說立意決定文章高下,但對于多數(shù)同學(xué)來說,將文章主旨確立得新穎深刻確非易事。如果立意不能比他人高明,不如踏踏實實寫作,真真切切抒情。情真方能動人,同學(xué)們要善于感受自己的生活與學(xué)習(xí),并做出屬于自己的思考。這些感悟、思考是真實的,且有著個人印記,所以寫起來自然,不用“為賦新詞強說愁”;同時,這些情感體驗也是青春期的孩子普遍容易產(chǎn)生的,是具有普世意義的,所以讀起來真實,更易引起情感的共鳴。
家里來了客人
文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第三中學(xué)九(7)班 張聞曦
老家的梁下結(jié)了一窩燕,一抬頭便望得見。
在陽光下看得見它們翅上微顫的羽,似是初干的墨水,映在腹羽的宣紙白上。尖細的喙以及不斷轉(zhuǎn)動的、漆黑的眼球,閃爍著。當(dāng)它們輕巧地振翅而飛,猶如筆墨游走在晴空之上,我才發(fā)覺,是老屋來了新客了。
我自略微泛黃的玻璃窗向外看,能望見帶著水痕的灰色石板、黛色的瓦與酡紅的木門。那燕便在瓦下翻飛著,筑一個形如一簞的巢穴。它銜泥筑巢,我便用稚嫩的文字記錄,春日的由淺入深,不過一對燕筑一個巢的時日。
精彩的描寫之后自然地點題,“墨水”“宣紙”的喻體很新穎,“猶如筆墨游走在晴空之上”更是“妙手偶得”!
善于觀察的雙眼讓小作者成了一個著色的高 手,“泛 黃”“灰 色”“黛色”“酡紅”,這是畫家的筆觸。何等精致的心情,才會發(fā)覺春日是由淺入深的。
祖母便坐在陽光溢滿的院里,手上或擇著當(dāng)季的青葉菜,或剝著毛豆,時不時抬起頭,眼睛微微瞇著,隨口說著“燕子來福氣”抑或“報春客”之類的詞句。陽光正好,她的皺紋舒展開來,仿佛是一顆皺縮的紅棗,在溫暾的茶水中泡得漲開,泡得飽醉。
我自是無法與她共閱“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之類的字句,不過心中的喜悅相通。她的手臂整個揚起來,說著“燕子不落仇家門”,是好兆頭,是稀客。說這話時,那位貴客正停駐在院中竹木的枝梢上。當(dāng)它振動墨色的羽尖騰空時,那些樹枝都因不知名的喜悅而微微顫動。
于是,整個春夏都因為這些客人的到來而美好起來。
乳燕從灰色的絨羽到黑白分明,不過是由春入夏一瞬時。我也將要到城里去上學(xué)了。當(dāng)我在街道上行走時,總不自覺地抬頭四顧。如今,我是他鄉(xiāng)的客了,一抬眼,卻望見熟悉的黑白分明,在學(xué)校的門樓上翻飛著。我與祖母相隔了,目中所及卻是相似的。所謂是“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它們在纖細的電線上駐足,微微地顫抖著。我不知該說它們是來自大地還是天空,只知道望見它們,我的故鄉(xiāng)便在眼中了。
于是,整個陌生的校園,又因為這些熟悉的遠客而美好起來。
當(dāng)時在老屋內(nèi)所寫所讀的文章,如今大多早已忘卻,回憶中墨染的羽毛浸泡在陽光中,鮮明得無法忘懷。家中的小小客人,帶來的是喜悅、是福運,還是我心尖上的慰藉呢?
我的心,突然軟軟地顫動。這份美好,照得見人世間最原始的情感。
善于描寫人物的神態(tài)。這“醉”的何止是奶奶,讀者也“醉”在這靜好歲月的氛圍里。
跟著小作者的視線,讀者的心頭也莫名地喜悅、顫動。
再次點題。
不說思鄉(xiāng),但鄉(xiāng)思漸濃。
始終不忘“美好因客而來”。
當(dāng)初于“我”而言是喜悅,于奶奶而言是福運;如今,于“我”是寄托鄉(xiāng)思的慰藉了。
讀罷此文,不禁為小作者溫暖細膩的筆觸與情思而感動。如此美的意境讓我們感受到小作者的蕙質(zhì)蘭心,只有擁有一顆敏感的心的孩子,才會孕育出如此美妙的文字。敘述技巧的痕跡已被淡化,小作者只是淺淺地敘述、淡淡地描寫,便悄無聲息地浸潤了讀者的心田。
家里來了客人
文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第三中學(xué)九(7)班 曹佳彤
和風(fēng)細動,清露微凝。
一聲清脆的鳥鳴穿過清晨薄薄的霧靄,伴著略帶涼意的微風(fēng),給大地帶來一片清新。輕柔婉轉(zhuǎn)的陽光從窗隙間漏出,暖氣掀動窗簾,家里彌漫著暖意。
廚房傳來外婆“嗒嗒嗒”的腳步聲,她早已踏著晨露買好菜,在廚房里開始了辛勤的勞動。我連忙起床,開始洗漱。
“咚咚咚——”
一陣敲門聲打破了早晨的安寧,廚房傳來外婆的話語聲:“快開門看看是誰來了!”
我趕緊打開門。
“是王奶奶!”
王奶奶住在我們家隔壁,她常住在老家,回來的次數(shù)不多,卻與我們鄰里情深。她此時滿臉笑意地望著我,深邃的雙眸中透著慈愛和溫暖,頭上的根根銀絲半遮半掩,若隱若現(xiàn),臉上細細密密的皺紋似在訴說往事。
兩個四字短語開頭,簡潔典雅。
簡單勾勒幾筆清晨美景,為客人的到來營造溫馨的氛圍。
人物的出場均采用“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方式,使讀者有了期待。
人物描寫著墨不多,卻很傳神,特征畢現(xiàn)。“細細密密的皺紋似在訴說往事”一句很有表現(xiàn)力,這是歲月留下的痕跡。
“王奶奶早!”我笑著問候。
“彤彤呀,我是來給你們送韭菜的!昨天回來割了一把自家田里的韭菜,我兒子兒媳都說好吃,我就帶些給你們嘗嘗!”王奶奶笑著說,隨手便遞過來一只小竹籃。我對竹籃一直都有一種情結(jié),感覺那是盛放鄉(xiāng)土和鄉(xiāng)情的?;@子里碼得整整齊齊的韭菜,碧綠碧綠的,還帶著露珠,散發(fā)著香味,又似乎帶著泥土的味道。
外婆聞聲從廚房趕來:“老王啊,你太客氣了,快進來坐!”
王奶奶和外婆坐在沙發(fā)上嘮著家常。水已燒開,我為王奶奶泡上一杯茶,水汽伴著茶香氤氳在空氣中。陽光傾瀉,空氣中浮游的微塵,收音機里咿咿呀呀的戲曲,都因客人的到來變得美麗起來。
外婆好客,她熱情地對王奶奶說:“你今天中午就在這兒吃吧,我用韭菜炒雞蛋,肯定很下飯!”王奶奶笑著答道:“不了,我還得回家給我小孫子燒飯呢!今天也是韭菜炒雞蛋!”
“哈哈,哈哈!”笑聲里帶著甜膩。
我真的挺喜歡吃韭菜的,尤其是這種剛剛從地里割下來的韭菜……
余憶童稚時,常與外婆在鄉(xiāng)下生活。外婆在老家有一塊小菜園,里面總種有韭菜,每當(dāng)家里來了客人,外婆便會去田里割一把新鮮的韭菜?!耙褂昙舸壕?,新炊間黃粱?!本虏顺措u蛋是外婆的拿手菜,配上一碗噴香的米飯,客人都會醉在這家的味道里。
《詩經(jīng)》中的《豳風(fēng)·七月》記載:“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本虏俗怨啪图耐兄藗儗γ篮玫南蛲妥非?,這種情感穿越千年,與我們肌膚相遙卻心靈緊依。客人帶著這份暖意來訪,便有了我們一整天的美好。
宕開一筆,王奶奶的新鮮韭菜使“我”久遠的記憶復(fù)蘇,原來,韭菜一直與客人聯(lián)系在一起。
追溯《詩經(jīng)》中有關(guān)韭菜的記載,升華文章的主旨:這份美好的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源遠流長。
這篇文章非常具有生活的氣息,與命題者“將考生的目光引向自己的生活”的意圖吻合?,F(xiàn)代都市鄰里之間已經(jīng)難有來往互動,更缺少真誠的交流。文中家里的“客人到訪”顯得尤為珍貴,她帶來的不僅僅是一把自家田地種的新鮮韭菜,更是笑聲與溫情,融洽了鄰里關(guān)系,也調(diào)動了“我”童年時、《詩經(jīng)》中有關(guān)“韭菜”的記憶。家中的這位訪客,讓我們彼此擁有了“一整天的美好”。此外,文中穿插的景物描寫與對人物的細節(jié)刻畫顯然是小作者的拿手好戲,“清脆的鳥鳴”“薄薄的霧靄”“輕柔婉轉(zhuǎn)的陽光”,空氣中流淌的暖意為“家中來客”營造了溫馨的氛圍。“透著慈愛”的眼眸、“半遮半掩”的銀絲、“細細密密”的皺紋,三言兩語將“到訪客人”的形象刻畫得十分傳神。
家里來了客人
文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空港中學(xué)九(1)班 胡馨月
八方各異氣,千里殊風(fēng)雨。
七月流火。此地,我生于斯的地方,稻秧青青;彼地,我的故鄉(xiāng)——廣袤的巴蜀大地,稻花已開。
趁著疫情防控稍松,家里便來了客人——我的姨婆。她是我的遠房親戚。奶奶過大壽,她是來祝壽的。
我給她開了門,映入眼簾的是她如土地般黝黑的皮膚,歲月的犁在她的臉上留下了一道道溝壑,飄入鼻中的是一股悠悠的稻香。我趕忙接過她滿手的土特產(chǎn),迎她進來。先前聽奶奶說,姨婆一直在家鄉(xiāng)種田,見面果真如此,我暗自思忖。
本就與她不熟,況我自身也苦于近來遭遇——也不知怎的,感覺似乎空氣中都有一種壓力,壓得我喘不過氣,威逼著我無法前進,仿佛我全身血液的流動都需要齒輪轉(zhuǎn)動才能帶動,生活似乎找不到忙頭,我因而也并未與她寒暄。
外貌描寫中“如土地般黝黑的皮膚”“歲月的犁”等比喻引出了姨婆的農(nóng)民身份。
此處描寫凸顯了“我”壓抑的心理,尤其是“生活似乎找不到忙頭”為下文姨婆對“我”的感染埋下伏筆,與后文“我忙著追逐夢想”形成對比。
姨婆坐在沙發(fā)上很是拘謹(jǐn),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找不到忙頭?;顫姷拿妹靡膊慌律踔沦I的掛圖就往她那兒鉆。妹妹肥肥短短的手指著一張圖問是什么,她一看,笑了,柔柔答道:“是稻子呀?!彼忝妹面宜V踔梁咂鹆四鞘桌细琛帮L(fēng)吹稻花香兩岸……”。她又找到了忙頭。
我怔住了,似乎又聞到了那稻香,回到了故鄉(xiāng)的那片田。兒時的我坐在田埂上,晃著小腳,貼近一株稻子的拔節(jié),聆聽一曲蛙鳴的悠揚,與稻花凝視對話,于無聲處享受童年,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飯桌之上,妹妹指著米飯笑著說是稻子,得意地向眾人宣告是姨婆教她的。眾人都笑。奶奶看著她,說:“小幺兒,家里稻花開了,想不想去玩啊?”妹妹點頭。我又補道:“八月,我們一起去看看姨婆的稻子?!蔽易⒁獾?,一提稻子,姨婆便一掃拘謹(jǐn),眼中滿是光彩。
飯畢,姨婆似乎又找到了新的忙頭。她和奶奶賽起了歌。她唱“風(fēng)吹稻花香兩岸”,奶奶和“風(fēng)吹稻花香兩岸……”,此刻,她們鬢間的白發(fā)似乎成了獨特的裝飾品。
是啊,生活總是有忙頭的。姨婆這位客,來得真是時候。
稻子忙著生長,妹妹忙著探索世界,姨婆忙著她的稻子,我忙著追逐夢想。我們都忙著給時光以生命。
田家少閑月,入夏人倍忙。
耕耘不已,步履不歇,無論你我,無論主客。
空氣中似乎隱隱飄著稻花的香味。
愿今夏,是個有忙頭的夏。
歌聲帶著“我”回到童年,那是一段有關(guān)鄉(xiāng)村的最淳樸、美好的記憶,此處回憶改變了“我”焦灼的心境。
不可忽視的細節(jié),人物因細節(jié)而立。
闡釋“生活中的忙頭”的具體內(nèi)涵,升華文章的主旨。
文中的客人帶著稻花的香味來了,淳樸得如同厚實的土地。小作者用心刻畫筆下的這位來客,她拘謹(jǐn)而又善良,只有“稻子”可以讓她眼中放光。她的“風(fēng)吹稻花香兩岸”的歌聲讓“我”憶起了童年的時光,讓妹妹對稻花充滿了好奇,讓奶奶煥發(fā)了青春的華彩?!罢业矫︻^”既是本文的線索,也是小作者的立意所在。“稻子”是姨婆一生的忙頭,她的到來也讓“生活似乎找不到忙頭”的小作者“找到了忙頭”。原來,每個人皆有忙頭,“忙著給時光以生命”“耕耘不已,步履不歇”。
家里來了客人
文凌粉香
在那個缺吃少喝、肚子里缺少油水的年代,我們這些小孩子特別盼望家里能來客人。
暑假里,一大早就被鳥叫聲吵醒著實是一件讓人惱火的事,但當(dāng)發(fā)覺站在梧桐樹的枝頭聒噪的是一只喜鵲時,我不由得轉(zhuǎn)怒為喜了。奶奶不是常說“喜鵲叫,親戚到”嗎?
奶奶的話果真是靈驗的,遠在江南的小姨帶著她不滿周歲的兒子回來了。小姨比母親小三歲,她們倆十多歲時,外公外婆相繼離世。兩個人相依為命,一直到母親出嫁,為了小姨不至于一個人過活,母親讓熟人把小姨帶到了南方給人家做保姆,后來便在那邊成了家。
這是她們分別后的首次會面,可惜我已記不清她們當(dāng)時是何表情。因為小姨帶給我一鐵盒餅干,我被喜悅沖昏了頭——我還沒見過這么高檔的餅干桶。小姨該是很闊綽了,我心生羨慕。掀開圓圓的蓋子,眼前一塊塊動物形狀的餅干散發(fā)著誘人的香味。我小心地捏起一塊小魚狀的餅干放入嘴里,不舍得嚼碎,就待它在舌尖慢慢融化,那種幸福的滋味迅速傳遍全身的每一個細胞。
“咯咯咯,咯咯咯。”母親已在院子里撒稻喚雞,我忙蓋上餅干盒,知道逮雞憑母親一人是搞不定的。十幾只剛剛長成的小雞已聚集在母親周圍,爭搶著啄食。母親指了指那只個頭最大的紅冠黑尾的公雞,我心領(lǐng)神會,猛地一下?lián)溥^去,卻失手了。唉,怪只怪這種逮雞的機會實在太少,我完全沒有經(jīng)驗。雞早已嚇得四散逃竄,一只蘆花雞驚魂之下跳進了廚房?!熬退?!”母親悄悄掩上門,用只竹簍子一撲,便罩住了。
母親讓我去磚廠喊父親回家,路上順便割斤把肉回來。可肉早已經(jīng)賣完了。父親終究是有辦法的。他拿下房梁處的趟網(wǎng),來到屋前的小魚塘,片刻工夫,便捕到了幾尾鮮活的小魚??筛赣H顯然并不滿意,直到感覺手中的竹篙往上提時有了分量,臉上才綻放光彩,果真是一條搪瓷盆般的鳊魚落入網(wǎng)中了,足有一斤重了吧!
七碗八碟總算擺上桌了,雖然以地里的蔬菜為主,但品種還算豐富。我在吃得酣暢淋漓之后,才發(fā)現(xiàn)小姨心事重重,淚眼婆娑,幾乎沒動幾筷子。原來小姨是來借錢的,一大筆錢,她要把戶口轉(zhuǎn)過去,否則自己的孩子就上不了戶口?!氨緛磉@筆錢已經(jīng)攢得差不多了,可他爸心大,要做什么生意,被人家騙了,家里只剩下一堆賣不出去的布料?!毙∫痰臏I都快落到碗里了,她抬手胡亂地抹了抹,抬眼轉(zhuǎn)向母親:“姐,你說我該怎么辦呢?孩子過了周就上不了戶口了,我還有什么過頭,不如抱著他從橋上跳下去吧?!蹦赣H不知何時也已淚流滿面,她轉(zhuǎn)身看看父親?!澳茉趺崔k?賣糧食!”父親仰頭喝下一大杯二鍋頭,短促有力的聲音給小姨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為了湊足那一筆錢,我不知道父母賣了多少糧食,只記得那一年我們的碗里都很少看見米粒,時常覺得“好餓啊”。也就是從那時候起,我突然間感覺自己長大了,當(dāng)父母每次把厚實一點兒的飯菜撈給我時,我也懂得了將每一塊餅干與父母分享的快樂。在那段清貧的歲月,我們并不覺得苦,原來支撐我們的一直都是親情,是愛,更是人內(nèi)心深處的善良??!
1.請以“老師要來家訪”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經(jīng)歷、體驗,感情真摯,不得抄襲和套作;②自選文體,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④書寫工整規(guī)范。
2.請以“那些上網(wǎng)課的日子”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經(jīng)歷、體驗,感情真摯,不得抄襲和套作;②自選文體,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④書寫工整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