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后一天,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新冠滅活疫苗獲得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批準附條件上市(所謂附條件批準上市,是指用于治療嚴重危及生命且尚無有效治療手段的疾病以及罕見病的藥品、公共衛(wèi)生方面急需的藥品,現(xiàn)有臨床研究資料尚未滿足常規(guī)上市注冊的全部要求,但藥物臨床試驗已有數據顯示療效并能預測其臨床價值,因臨床急需,在規(guī)定申請人必須履行特定條件的情況下基于替代終點、中間臨床終點或早期臨床試驗數據而批準上市),為戰(zhàn)勝新冠疫情注入了新的力量,全民免費接種的消息更是振奮人心。2021年1月1日起,各地重點人群已陸續(xù)開始接種我國首批新冠病毒疫苗。但在接種之前,很多人對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注意事項等仍存有不少疑問。為此,本文就有關疫苗最受關注的一些問題進行詳細解答。
滅活疫苗指先對病毒進行培養(yǎng),再用加熱或化學劑,將其滅活。我國新冠疫苗有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5種技術路線在同步推進,其中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新冠滅活疫苗優(yōu)先達到上市標準。全國新冠肺炎醫(y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上海市公共衛(wèi)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盧洪洲表示,我國滅活疫苗有“研發(fā)工藝穩(wěn)”“儲存運輸穩(wěn)”“前期準備測試穩(wěn)”的特點,生產工藝完備,且有大規(guī)模量產的前期基礎,所以較之其他類疫苗,能在更短時間內利用最小的成本完成研發(fā)和生產。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創(chuàng)新疫苗與免疫研究組組長戴連攀表示,包括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與智飛生物聯(lián)合開發(fā)的新冠重組蛋白疫苗在內,目前3種技術路線的5個疫苗進入了Ⅲ期臨床試驗,預計在不久的將來也會上市,到時會極大緩解疫苗的產能問題。
免去的費用包括疫苗費用和接種費用,居民個人不負擔。2020年12月15日啟動的重點人群新冠疫苗接種,費用由各級政府組織和安排費用保障,個人不承擔疫苗的成本和接種費用。附條件上市后,疫苗免費接種由醫(yī)?;鸷拓斦餐摀?。即在居民知情、自愿情況下,企業(yè)按議定價格提供疫苗的費用、接種服務等全部費用,都將由醫(yī)?;鸷拓斦餐摀用駛€人不負擔費用。
國家醫(yī)保局副局長李滔表示,通過主要動用醫(yī)?;饾L存結余和財政資金共同承擔新冠疫苗及接種的費用,不影響當期醫(yī)?;鸬氖罩В膊粫绊懘蠹铱床【歪t(yī)的待遇。從長遠看,實行全民免費接種疫苗,有利于快速建立免疫屏障,維護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和經濟社會的健康發(fā)展,從而進一步促進醫(yī)保基金長期可持續(xù)的運行。
自2020年12月15日以來,我國正式開展了重點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截至2021年1月9日,全國重點人群接種量已近750萬劑次,加上之前針對高風險人群接種的160余萬劑次,我國已累計開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種900多萬劑次。1月27日,國家衛(wèi)健委表示,目前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正有序開展,各地接種人數在不斷增加。截至1月26日,我國新冠疫苗已接種2276.7萬劑次,核酸單管檢測每天超過1500萬份。
盧洪洲表示,當人群中絕大多數人對某種傳染病產生免疫力,在社會層面形成一個“保護屏障”,即群體免疫后,一個或多個傳染病患者進入這樣的人群中就不會再引起傳染病流行。想形成這個“屏障”,需要60%~70%的人口建立免疫,這就對疫苗接種率提出要求,至少達到七成才能建立全民保護。
很多人認為“我不打沒事,別人都打了我就免疫了”,這樣的想法和心態(tài)很正常。對此,戴連攀表示,打疫苗是風險與收益的權衡,例如,國外疫情比較嚴重,不打疫苗的風險遠遠超過疫苗安全性的風險,國內優(yōu)先重點人群接種也是如此考慮。普通民眾可以根據風險和健康收益自主決定,但還是建議家中有老人、兒童的人盡量接種。
戴連攀說,Ⅰ期和Ⅱ期試驗就是為了驗證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Ⅲ期則是驗證疫苗的保護有效性。雖然每條技術路線的疫苗在抗原靶點的選擇、疫苗策略上會有差別,不良反應、保護效率可能有所不同,但必須達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要求才能上市使用,且生產、質控、儲存和運輸各環(huán)節(jié)都有嚴格的管理規(guī)范來保障每一支疫苗的質量。
臨床試驗中,會有預期不良反應和非預期不良反應兩種。目前看來,大部分不良反應都在預期范圍之內,還沒有看到疫苗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報道。曾益新日前在國務院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新聞發(fā)布會上介紹,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國累計接種新冠疫苗約450萬劑次,其中發(fā)生了一定比例的不良反應,但總發(fā)生率與常規(guī)接種的滅活疫苗接近,且經過及時處理能很好的治療,這證明我國疫苗安全性良好。
目前還不能下結論。不同的技術路線、靶點選擇可能都會影響疫苗效力的持久性。戴連攀表示,疫苗從臨床試驗至今也就半年多,這對于Ⅲ期臨床試驗的中期分析而言,追蹤時間還很短。至于保護性抗體能持續(xù)多久,有待進一步驗證。而且,新冠病毒是一種新病毒,疫苗效力需要長期跟蹤,預計今年上半年一些疫苗能有接種1年左右中和抗體(是B淋巴細胞產生的某些抗體,能夠與病原微生物表面的抗原結合,從而阻止該病原微生物黏附靶細胞受體,防止侵入細胞)水平的結果出來。盧洪洲表示,疫苗的保護時間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受諸多因素影響,例如免疫狀態(tài)(如慢性病、年齡、性別)、與病毒的接觸程度(再次病毒暴露),以及再次接觸的病毒特性(是否產生重大結構變異,導致抗體結合效果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