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寒皎 賴漪嫻
新入職護士臨床護理培訓不但能幫助其鞏固所學臨床理論知識,而且能提高其實踐操作能力,是培養(yǎng)護士樹立其獨立自主解決問題的重要階段[1]。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小組討論式教學方法,全過程導師起引導作用,強調學生以病人疾病問題著手應用知識自主分析并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模式[2-3]。PBL 教學方法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人交往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等綜合素質具有重要作用[4]。臨床技能多站點式考核(OSCE)[5]是通過一系列的評價指標和體系客觀反映學生的臨床綜合技能,本研究在新入職護士PBL 教學中引用了OSCE 站點式考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8 年10 月—2019 年10 月我院新入職的75 名護士為研究對象,均為女性。納入條件:入職考核合格并全程參與培訓者。按照年齡、學歷組間具有可比性的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38 名,平均年齡20.76±1.25 歲;文化程度:中專11 名,大專27 名。對照組37 名,平均年齡20.93±1.14 歲;文化程度:中專12 名,大專25 名。
1.2.1 對照組 采用PBL 帶教模式進行帶教培訓:根據(jù)教學大綱,制定新入職護士的教學計劃,引導其總結各類疾病的臨床癥狀、發(fā)病特點、治療方法、預后護理、技能操作中遇到的問題,組織討論,在討論中引導其深入到問題實質,找出解決問題方法。兩組新入職護士在培訓結束后統(tǒng)一考核。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lián)合基于OSCE站點式考核教學模式進行培訓,OSCE 站點式考核教學模式培訓實施如下。
(1)理論知識培訓:以集中授課形式向參加培訓的護士介紹OSCE 培訓及考核模式的概念、開展目的與意義、具體實施過程,讓參加培訓的護士了解本次培訓目標和考核方式,帶參加培訓的護士參觀培訓樓,以幫助其了解護理操作室各類操作用具及站點布局,幫助參加培訓的新入職護士盡快適應OSCE 培訓模式。
(2)實踐操作能力培訓:結合集中授課理論知識,安排臨床病例,由護士獨立收集資料,分組討論、設計考點于下節(jié)課時進行模擬考核,由標準化病人(SP)評價此次模擬考核中所感受到護士的人文關懷情況及應急處理能力,提出意見和建議,由帶教老師對護士的模擬考核及自行設計的OSCE 站點進行評價,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著重培訓相對薄弱之處。
1.3.1 考核站點設置及考核內容 采用多站式考核模式,主要包括理論知識,以新入職護士培訓大綱需掌握的理論知識為主,考察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護理評估,以體格檢查和護理問診為內容,主要考察護理評估能力和溝通能力;團隊協(xié)作,以急救技能為內容,考察應急處理能力及專業(yè)護理技術;護理病例分析,以護理病例分析為主要內容,考察問題分析能力和評判性思維能力;護理技能操作,以護理技能操作為內容,考察技能操作;健康教育,以健康教育能力為內容,考察健康教育能力、溝通能力6 個站點,每個站點考試時間為10 min,每項總分為100 分,每個站點采用統(tǒng)一評分標準以保證考試的客觀性??己瞬±鶃碓从谂R床,由護士長根據(jù)臨床經驗進行編寫,由護理部審閱指導修改,以確保病例信息在各站點符合病情發(fā)展。
1.3.2 SP 培訓和準備 ①SP 人員的選擇與培訓:在我院招募具有一定臨床工作經驗、表演能力的臨床護士作為SP,因為這類人員是與患者和其家屬接觸最為頻繁的工作者,對患者病情狀態(tài)和心理狀況較為了解,在進行模擬病人時能更好的進行角色轉換,此外,護理人員具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水平,可在短時間內達到培訓標準,再加上是院內相對長期固定人員,建立SP 團隊具有穩(wěn)定性,可長期用于OSCE 站點式考核中。②考核前準備:病例資料于考前1 小時提供給SP 后在現(xiàn)場進行針對案例的重點培訓以避免考題泄露。
比較兩組新入職護士培訓效果,包括理論知識、護理評估、團隊協(xié)作等;每項考核成績100 分。采用護士核心能力量表進行調查[6],該量表包含評估干預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交流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教學能力、領導能力、管理能力等7 個維度,采用5 級評分法分別記1~5 分,總分為40 分,得分越高則其核心能力越強。
采用SPSS19.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shù)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新入職護士的理論知識、護理評估、團隊協(xié)作、護理病例分析、護理技能操作、健康教育等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新入職護士培訓效果對比(分)
培訓后觀察組核心能力各指標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新入職護士培訓后核心能力評分對比(分)
臨床護理培訓是一個相對薄弱的環(huán)節(jié),以往我國醫(yī)院多沿用傳統(tǒng)帶教模式,即以老師為主向學生傳授經驗的“師徒式”單向教學法,傳統(tǒng)帶教模式忽略了對護生綜合素質和臨床能力的培養(yǎng),在培訓過程中,容易造成學習興趣下降、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jié)、專業(yè)思想不穩(wěn)定等現(xiàn)象[7-8]。近年來,隨著護理學的快速發(fā)展,臨床護理培訓帶教模式發(fā)生了重大的改變,PBL 帶教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學科間的界限,是一種以病人疾病問題為中心、學生作為主體、老師作為主導的自主學習模式,可以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興趣,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調動學習積極性,鞏固理論知識,又有利于提高其在實際臨床工作中發(fā)現(xiàn)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升整體職業(yè)素養(yǎng)[9-11]。位珍珍等[12]研究表明,采用PBL 教學法有助于促進學生間的合作能力、增強團隊意識,提高了護生發(fā)現(xiàn)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OSCE 考核是近年來發(fā)展的一種既能客觀評估護理人員臨床能力的考核方法,又能用于培養(yǎng)其臨床能力的培訓教學方法[13]??己朔椒ㄊ峭ㄟ^SP 模擬臨床病例,護理人員以SP 為對象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護理相關技能操作,可全面反映護理人員臨床綜合素質[14-15]。OSCE 站點式考核教學模式培訓是提供一種有序、有組織的考核教學框架,其框架可用于醫(yī)院急診科、婦產科、外科等多個科室[16-18]。培訓過程中由培訓者隨機選擇臨床病例,由參加培訓的新入職護士獨立收集資料,并分組討論、設計考點于下節(jié)課時進行模擬考核,在整個過程中,新入職護士需要與病例多次接觸以了解病例病情進展、心理狀態(tài)等基本情況,拉近了護士與崗位的距離,消除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的陌生感,在討論及設計考點的過程中,通過設計的可能出現(xiàn)的多種危急情況并以決策者的身份獨立解決,可達到護理人員能臨危不亂的解除困境能力,增加其對未來工作的自信心[19-20]。本研究中,觀察組新入職護士的理論知識、護理評估、團隊協(xié)作、護理病例分析、護理技能操作、健康教育等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PBL 教學聯(lián)合基于OSCE 站點式考核教學可有效提高新入職護理人員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操作水平。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新入職護士培訓后核心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PBL 教學聯(lián)合基于OSCE站點式考核教學應用于新入職護士臨床實踐技能培訓中,還可以提高其核心能力。提示在今后的臨床培訓中應增加相關課程以著重進行培養(yǎng)。
綜上所述,PBL 教學聯(lián)合基于OSCE 站點式考核教學可顯著提高新入職護士臨床實踐能力及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