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方
在高中英語學習中,閱讀可謂是重中之重。但是很多同學對于語篇的解析都停留于表層,并沒有重視閱讀的廣度與深度,導致閱讀的效率不高。實際上如果能夠深度解讀語篇,即使讀的篇目不多,依然可以提高閱讀能力。而在深入解讀語篇時,同學們也要掌握相關的技巧,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一、圈點勾畫重點信息
在讀文章的時候,同學們最好能夠手腦并用,也就是用筆圈畫出重要的信息,既可以是文章的關鍵句,又可以是一些重點的詞匯、短語等,這些都有利于同學們迅速地抓住語篇的核心內容,也能夠有效提升個人對文本的認知能力。圈點勾畫是一種非常常用的閱讀方法,尤其是對于篇幅較長的文章,更能夠為同學們節(jié)省閱讀時間,能夠幫助同學們迅速地理清文章的脈絡。
以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 3 Getting alongwith others 中的Reading 部分“Friendship on the rocks:please advise”為例,同學們在閱讀這篇文章的時候,可以先由文章的標題猜測文章的主要內容。由這篇文章的標題,同學們可以猜測到故事的主人公應該是與朋友的友誼出現了問題,請求他人的幫助。然后同學們可以由文章的文體特點來圈畫出關鍵信息。由于這篇文章是一篇記敘文,而記敘文的六要素包括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所以同學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就可以邊讀邊圈畫出這些信息,這樣就能夠理清文章的主要內容,了解到故事的主人公與她的好朋友因為看電影這件小事鬧了矛盾,8 年的友情岌岌可危。
二、梳理文本結構
為了能更好地解讀文本,同學們可以借助思維導圖來梳理文章脈絡,并和自己的同伴相互交流討論繪制的內容,這樣可以對文本產生更加深刻的認知,從而打破原有的思維局限,收獲良好的閱讀效果。
比如在閱讀“Friendship on the rocks:please advise”這篇文章時,同學們就可以按照故事的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的脈絡來構建思維導圖。通過閱讀,我們可以發(fā)現故事的開端是主人公與好友是一對很好的閨中密友,兩人幾乎形影不離。發(fā)展是“我”約好友周末看電影,但是被拒絕了。高潮時“我”在咖啡廳發(fā)現了好友和別的女生在聊天。結局是“我”的心情十分沮喪加氣憤,與好友的關系降到了冰點。了解了這些,就可以繪制成一張思維導圖,如圖所示:
這樣一來,故事的脈絡就非常清晰。然后同學們可以將繪制的思維導圖跟同伴交流,經過交流討論后會有更多的啟發(fā),從而讓自己更加全面地掌握文本內容。
三、通過對比閱讀
想要深入地解讀一篇文章,需要同學們具備舉一反三、由此及彼的思考能力,也就是從一個微小的細節(jié)中能夠找到可以積累運用的切入點,從而拓展自身的知識視野。英語閱讀很多題材都是相似的,如新聞教育類、科技發(fā)明類、文學藝術類等,這些都是相互關聯的。如果大家能夠將自己閱讀的文章與之前所學習的文章歸納起來進行對比閱讀,這樣閱讀將不再拘泥于單一篇章,而且也能夠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
比如對于這篇文章,同學們可以將其與上一單元所學習過的“Strangers under the same roof?”相對比,兩篇文章其實都是關于人與人相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不同的是一篇是與友人之間的相處,另一篇是與父母之間的相處,而與不同的人的相處都是有一定技巧的,至于矛盾的爆發(fā)點也有許多相同之處。所以同學們在讀完這篇文章的時候,可以將這兩篇文章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并且進行深度思考。比如如何與父母、與朋友友好相處,以及與父母之間的矛盾和朋友之間的矛盾有哪些共同點?該如何巧妙地解決這些矛盾?甚至還可以延伸到距離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影響。因為無論是父母還是朋友都是與自己比較親近的人,而同學們則更容易與自己親近的人發(fā)生矛盾,而這些矛盾都與自身脫不了干系。所以通過對比閱讀的方式,同學們往往能夠得出更多的想法,從而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總之,深入解讀語篇需要同學們以語篇為主體,以閱讀技巧為輔助,并且通過不斷地自我探索和合作探究,力求將每篇文章都能夠讀得細致、讀得全面、讀得深入,這樣的閱讀才是有效的閱讀。
209550051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