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真
(廣東職業(yè)技術學院 廣東 佛山 528200)
2020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肺炎疫情在全國蔓延,教育部下發(fā)通知,要求全國大、中、小學及幼兒園延遲開學,有條件的大學及部分中、小學可以組織教師在家開展線上教學。為了保證新學期的教學進度,我校于2月中旬開始就組織部分教師開展線上試點教學,而筆者有幸成為第一批實施線上教學的教師之一。本文將結合線上教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筆者的實踐經(jīng)驗,探討在線上教學實施過程中如何提升教學質量。
線上教學,是指通過網(wǎng)絡來教授和學習知識。由于需要以網(wǎng)絡作為媒介,因此線上教學在我國出現(xiàn)的歷史并不長。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線上教學用戶規(guī)模出現(xiàn)了爆炸式的增長,從2014年的約5000萬人增至2018年的約1.4億人。然而,如此龐大的用戶群體主要是以K12年齡段的學生為主。所謂的K12,是指從幼兒園(Kindergarten)到12年級(即高中三年級)之間學齡段的兒童及青少年,而大學生群體則較少參與線上教學,因此高校教師對線上教學的經(jīng)驗積累也不是特別豐富。
目前我國K12線上教育資源的開發(fā)以及平臺的維護主要由校外培訓機構為主導,包括新東方、好未來、學大教育等[2]。這類企業(yè)不僅擁有自己的線上教學平臺,而且雇傭了一大批優(yōu)秀教師來制作教學資源,通過線上與線下活動雙結合,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2.1 任課教師的水平差異較大。高校教師由于年齡層次、教學經(jīng)驗與水平、對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敏感性差異很大,導致部分教師開展線上教學時遇到不少困難。例如,年齡較大但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可能因為不善于運用信息化技術;青年教師雖然運用信息化技術能力較強,但在開展線上教學時卻缺乏教學經(jīng)驗,如活躍課堂氣氛、重難點及授課進度的把控等。
2.2 教學理念有待更新。傳統(tǒng)的高校教學模式以線下面對面授課為主,偶爾會出現(xiàn)學生不認真聽課、玩手機的情況,但在教師的監(jiān)督下,這些行為只是個別現(xiàn)象。然而,在線上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活動無從得知。因此,線上教育不能簡單地套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必須突破舊的模式,制定以學生為中心的新理念,以吸引學生注意力。
2.3 教育平臺功能及模式單一。國內知名的課外培訓機構大多擁有自己的專屬平臺,他們可以把教學內容與平臺功能設計有機融合在一起。例如“斑馬AI課”可以通過手機APP錄制學生的英語發(fā)音,通過AI判斷學生的發(fā)音是否標準進行評分,甚至有批改手寫作業(yè)、拍照搜題等功能。而高校使用的線上平臺大多是通用平臺,例如騰訊課堂、藍墨云班課等,這類平臺僅提供視頻、打卡、課堂測試等基礎的功能,而像案例討論、模擬實訓等互動性較強的功能則較難實現(xiàn)。
3.1 加強對教師在線教學技能培訓。針對高校教師知識結構、教學經(jīng)驗、信息化技能熟練程度的差異性難題,高校可以建立一個多層次培訓系統(tǒng)——對于教學經(jīng)驗豐富而信息化技能不足的中老年教師,可以加強信息化技能培訓。通過教育平臺技術人員的專業(yè)講解、案例示范,讓中老年教師更直觀地掌握線上教學所需要的信息化技能。而對于教學經(jīng)驗尚淺的青年教師,主要加強授課思路與技巧的培訓。同時,通過教師之間的線上模擬課堂進行教學經(jīng)驗的分享,促進學習。
3.2 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與教案設計。為適應線上教學,需要對高?,F(xiàn)有的教學理念與教案設計進行創(chuàng)新。類似馬斯洛的需求層次劃分,學生上課的需求也可以從低到高分成五個層次:(1)只求成績及格,順利畢業(yè);(2)掌握必要知識,有助日后工作;(3)追求優(yōu)異成績及良好的技能;(4)希望成為他人學習榜樣;(5)對知識有孜孜不倦的渴求。
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以向學生灌輸知識為主,教案設計也是立足于讓學生掌握必要知識,順利通過課程考試,因此往往缺乏對知識的應用、技能的訓練等方面的講授。但若要令課堂更有吸引力,必須激發(fā)學生的自我實現(xiàn)的動力,才能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因此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理念必須以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渴求為立足點,把從下往上延伸變?yōu)閺纳贤聽恳?,這樣才能在確保優(yōu)秀的學生能學到自己喜歡的知識的同時時,引導平庸的學生往更高層次發(fā)展。
與此同時,創(chuàng)新性的教案設計也應該加入更多引人注目的細節(jié),例如真實的話題討論、有趣而實用的技巧展示、激發(fā)學習熱情的評比競賽、老師與學生的線上視頻對話等環(huán)節(jié)。這些環(huán)節(jié)把以老師為中心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把學生對上課的期望從僅僅獲得成績,提升為探求更高層次的知識與技能。
3.3 加強線上特色教育平臺的建設。目前我國用戶規(guī)模較大的線上教學平臺主要以兒童早教、K12教育為主,在我國在線教育行業(yè)獲得投資的企業(yè)中,高等教育類在線教育企業(yè)只占1.8%。沒有充裕的資金,導致高等教育類在線平臺無論在內容建設還是在功能開拓上均落后于兒童早教及K12教育類平臺。
筆者通過研究《廣東職業(yè)技術學院全面開展線上教學第一周教學質量分析報告》以及各線上教學平臺的官方網(wǎng)站,對該學院常用的教學平臺的特點進行了匯總。
表3-1 廣職院線上教學常用平臺特性匯總
圖3-1 學生需求層次與不同的教學理念 圖3-2 廣職院線上教學常用平臺特性坐標圖
從圖3-2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線上平臺以廣泛性為主,且并非只面向大專院校(很多平臺為了賺取利潤,兼顧面向中小學輔導及成人在職教育),這就導致平臺運營機構很難花心思針對在校大學生開發(fā)一些適用于大學課堂的特色功能,例如分組案例討論、模擬實訓、模擬沙盤競賽。因此,推動更多有特色、有針對性的線上教學平臺建設才能有效彌補目前線上平臺的功能不足。
此外,跨平臺協(xié)同教學、使用多種多媒體工具也可以讓線上課堂變得更加充實有趣。例如,教師在線上教學時設置騰訊課堂與學生所在班級的微信群、QQ群之間進行關聯(lián),設置“討論區(qū)”,打造分組案例討論環(huán)節(jié)[5],同時使用WPS共享文檔創(chuàng)建小組案例分析報告,就可以輕松解決分組案例討論的難題。
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推動著高等教育方式不斷向前發(fā)展,我國高職院?;蛟S可以把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導致的線上教學熱潮,看成教學改革的一個契機。通過不斷提升教師素質、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建設更優(yōu)秀的線上平臺來提高線上教學的質量,使得線上教學從一個“線下教學補充者”的身份演變成與線下教學同等重要的教學模式的組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