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麗,韓莉
(江蘇省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淮海醫(yī)院,江蘇徐州 221004)
兒科學是臨床學生學習的重要課題,因為兒童本身的生理、解剖和免疫等特點,兒科學教學與其他學科有不同的要求和側重點。由于線上教學的特殊性和學生在家的懈怠性,一些學生在臨床學科學習中存在著興趣不高、出勤率低、理解困難等問題??紤]到網(wǎng)上上課的特殊性,該校針對教師的語言組織能力、課堂教學設計、氣氛調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力于實現(xiàn)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同質化,保質保量地讓學生在家完成兒科學學習工作。該文結合兒科教學和線上教學的特點,總結了兒科理論教學和見習教學中遇見的問題以及線上教育中采用的一系列教學方法。
在兒科理論課程通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通過課堂上的幻燈片演示、板書展示、肢體語言表達、與學生的交流互動等方式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其中,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設計在學生教學中尤為重要,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放大課堂教學效果。然而在網(wǎng)絡課程學習的過程中,在線學習的學生只能在家里,一方面,由于空間不集中,課堂氛圍不強;另一方面,因為教師不能與學生面對面交流,板書也有一定限制,而且網(wǎng)上教學交互時相對困難,教師也很難找到學生聽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比較難確定學生是否理解了他們所學到的東西,使根據(jù)學生的情況來調節(jié)教學進度的計劃難以實施[1]。
首先,教師在準備幻燈片的過程中,盡量以更生動、直觀的方式呈現(xiàn),可以通過圖片、動畫等方式呈現(xiàn)內容,著重突出難點和重點,保證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同質化。其次,對授課教師進行培訓,掌握學習通在線教學的使用方法,進行線上試講。授課當天,安排學科系的專門輔助人員和學科系脫產(chǎn)帶教教師協(xié)助課堂教學,共同應對突發(fā)事件[2]。再次,在理論教學中,主要采用超星學習通的形式。由于大量用戶在短時間內同時使用學習通,可能會導致網(wǎng)絡信號的不穩(wěn)定性,影響線上課堂的通暢性,為了防止網(wǎng)絡中斷可能造成的影響,教師提前對每一節(jié)課進行錄制,方便學生反復觀看。最后,為了避免教學當天學習通用戶過多造成的擁堵,也可采用視頻會議的方式進行在線教學,但對于偏遠地區(qū)的學生來說,有些視頻會議的方式無法應用,通過微信發(fā)送學習資料也可以達到一定的學習效果。
“學習通”是我校為了方便網(wǎng)上教學所使用的一種新型教學工具,它在教學方面有多種重要功能,例如,可以實現(xiàn)幻燈片同步、課堂隨機練習、課件推送、學習進度數(shù)據(jù)采集、分析等多種功能。在進行理論教學前,學生通過學習通獲知學習通知,提前預習課程;上課前10 分鐘,教師會發(fā)布上課通知;上課開始時,教師可以通過學習通進行點名,并對不按時上課或缺課的學生做出記錄并在課后詢問缺課的原因;根據(jù)學習通的簽到功能,可以統(tǒng)計出理論授課學生的出勤率,對于出勤率低的學生,可以做出一些懲罰并進行必要的教育[3]。彈幕有助于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交流,學生可以將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以彈幕的形式發(fā)送給教師,方便教師查看和解惑。在實際運用中,如果彈幕的使用影響到線上教育的正常教學秩序,可以考慮關閉彈幕的功能。
在教學前,可以建立班級學生微信組。學習內容也可以發(fā)布在微信組,提醒學生預習。一些教師錄制的與教學相關的視頻也可以發(fā)布。比如,兒科學總論中涉及的生長發(fā)育指標測量,如頭圍、身長、體重等測量方法;新生兒總論中涉及的新生兒原始發(fā)射等,不僅讓學生們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初步印象,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授課前一天和當天,分別提前在微信群中提醒學生上課時間,避免學生漏課、缺課。授課時如果關閉了學習通彈幕功能,可以讓學生在微信群中隨時發(fā)表意見,由教學輔助教師當堂收集,理論課帶教教師在課后立即對學生意見進行歸納并及時反饋[4]。
教師開啟騰訊會議,發(fā)送邀請碼給學生,學生進入后改名字,再共享屏幕給學生,此時共享課件、圖片或網(wǎng)站都可以。在共享課件時,開啟雨課堂,上課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雨課堂發(fā)布課堂練習、隨機點名等(雨課堂的功能不受影響,學生可以觀看屏幕也可以觀看雨課堂),在講解問題時,利用接入的手寫板可以直接在PPT 頁面上書寫公式,無需轉到白板,雨課堂錄頻直播回放中也可以看到教師直播過程中手寫內容(共享PPT 時,教師同樣可以開啟雨課堂的直播功能)。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會議軟件連麥功能和學生互動、也可以通過雨課堂的彈幕和投稿與學生互動,以及對學生不理解的知識點重講等。筆者認為這種多平臺共用的模式,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有利于教師把控授課質量。
兒科見習課是對理論大課內容進一步強化和補充的過程,也是實踐臨床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通過與小患者的直接接觸,觀察整個診治過程,并根據(jù)具體患者整理和總結理論知識,使學生有了直觀而深刻的印象。由于網(wǎng)絡教學的特殊性,學生不允許進入病房和門診進行見習教學,學生缺少直觀印象和實踐機會。單純重復和復習理論課的重點和難點并不能達到有效見習,這樣就會使學生感到枯燥而對見習課失去學習的興趣。
見習課教學是臨床知識的復習強化過程,也是對理論課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的梳理過程。見習課前教師根據(jù)見習課內容,制定見習課具體授課形式。例如,以往的兒科學總論見習課,教師會帶領學生到幼兒園參觀,并對不同年齡段兒童進行體格測量。網(wǎng)課期間,學生局限在家中,幼兒園也沒有開學,見習課教師可通過提前錄制體格測量視頻,通過學習通、遠程會議、微信等方式進行在線教學[5]。
PBL 是Probem-Based Learning 的簡稱,也稱為“問題式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激發(fā)思考辯論能力,它是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交際能力的重要載體。在實習開始前,教師根據(jù)理論教學內容編寫教學計劃,提前設計案例,通過學習通和微信提醒學生上課。開課后,借助學習和微信同時推送文本信息,方便學生隨時查看。在學習結束時,學生將按要求提交相關學習報告。教師會根據(jù)學生的報告總結實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通過微信及時反饋給學生。
由于網(wǎng)絡課程的限制,學生不能像往常一樣臨床實地研究,為了幫助學生實現(xiàn)實踐的結果,教師需要提前根據(jù)以往見習課的慣例,結合醫(yī)院病人的實際情況,取得父母的同意錄像材料,并進行必要的臨床教學中,如兒科查體、陽性體征示教等,視頻時間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不宜太長,可以分段記錄。微信推送時,要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對于暫時不方便錄制的視頻,可以在網(wǎng)上找到相關內容,視頻可以在學員上課前和課后隨機推送,視情況而動。
在線上教學中,通過借助一些在線教育平臺的教學資源,能夠幫助教師減少備課的時間,更容易理清重難點。讓學生根據(jù)相應的教學資源進行基礎知識的學習,而在線上教學中,則集中精力解決重難點知識。而且,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不僅能共享優(yōu)質教學資源、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及考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而且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和促進“雙師型”教師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盡管線上教育在學習和鞏固理論知識,復習的難點重點知識、臨床思維訓練等方面盡量達到線下教學的一致性,但動手能力訓練依靠單純的線上視頻教學,不通過接觸患者、患兒家長溝通、陽性體征發(fā)現(xiàn)等實地學習,難以達到見習課的全部預期效果,例如,教師不能給學生與患者的實際接觸的經(jīng)驗和培養(yǎng)醫(yī)患之間的人文情懷。在疫情結束、恢復正常診療程序后,教師仍應把學生帶到病房和門診部門補充和提高動手能力訓練階段,如收集兒科醫(yī)療歷史、系統(tǒng)的體格檢查、編寫兒科例等,以加強學生實踐動手操作,進一步鞏固自己的理論知識。
醫(yī)學考試系統(tǒng)是我校針對線上考試所采用的考試軟件,包括考試管理平臺、在線考試平臺和模擬練習平臺,針對學習的內容給予出題。學生點擊系統(tǒng)“網(wǎng)上考試”里面的“參加考試”,即可進行答題,提交試卷之后便可顯示成績,教師可采用學習通視頻會議進行試卷答疑,進一步檢驗了學生學習的效果,致力達到線上線下教育同質化。此外,醫(yī)學考試系統(tǒng)囊括了各類各級的數(shù)十萬道醫(yī)學試題,為后續(xù)學生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提供了可能[6]。
開展線上教學,必須要做到有備無患。針對一些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像網(wǎng)絡故障、平臺卡頓等,務必要做好相應的應急準備。當問題出現(xiàn)時,能夠最快速的解決,保證不浪費大家珍貴的時間,保障教學的效率。同步直播教學課程有很多的平臺可供選擇。像超星爾雅教學平臺、騰訊會議平臺在線直播等。教師還要以錄播教學資源作為預案,在出現(xiàn)網(wǎng)絡擁堵無法直播的情況下選用。
為了保證在線教學始終能夠順利地進行,教師要提前半個小時開通直播,先行測試網(wǎng)絡情況和直播效果。以防發(fā)生卡頓不能正常直播。為了確保學生的心思始終在教學上,線上教學時教師要提前準備一些問題,隨機進行提問,以檢查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卮鸬臅r候,學生自行打開麥克風,回答完畢后再自行關閉。課中根據(jù)講授內容進行小討論,學生以文字的形式回答,以便學生及時表達自己的問題和想法,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互助互學。
結合疫情防控和具體授課內容,進行 “課程思政”,利用身邊的榜樣進行職業(yè)情感及愛國愛崗教育,鼓勵學生學好專業(yè)知識,為以后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護理人才做好準備,當祖國需要時也會身披白袍,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教師通過“MOOC 端+SPOC 端+QQ 群”提供與學生互動,及時評價教學效果,布置作業(yè)、輔導答疑、課后交流、批閱作業(yè),作業(yè)不合格打回重做。結合不同章節(jié)的學習內容,在討論區(qū)設置不同主題,學生們積極參與討論。以案例分析、思維導圖等形式考核學生對該課程的掌握程度,并對學習過程中的重點難點進行點播,加深學生對該課程的理解和掌握。學生反饋授課效果非常好。
在線教與學的“主體”作用:在線教學網(wǎng)絡空間給教與學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時間與空間,要啟發(fā)并真正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把教師作為引導者的作用和把學生作為學習主人的地位兩者緊密結合起來,教學中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從而全面提高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效。線上教學形式多樣化,根據(jù)課程內容和特點、學生特點進行在線教學設計,并從多角度進行“課程思政”,增加思政元素,培養(yǎng)學生的執(zhí)業(yè)情感及愛國情懷。
總而言之,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問題多了,溝通多了,師生心與心的交流更近了,在問題出現(xiàn)和解決的過程中,師生之間建立了情感的橋梁,猶如暖流滋潤心田,相信再寒冷的冬天也終將過去,待到春暖花開之時,期待再聚首。目前,兒科學教學團隊已經(jīng)做好下一階段的教學準備,隨著課程的進展,可能還會遇到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我們將不斷總結經(jīng)驗和教訓,不斷完善教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