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祥
摘 要:【目的】為了探索丘陵山地冬棗密植栽培試驗,尋找冬棗密植栽培主要生產技術措施,來指導果農在丘陵山區(qū)冬棗栽培的生產實踐?!痉椒ā客ㄟ^高標準建園、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促花促果、病蟲防治等技術措施,實現了栽植當年見果,2年見效,3年豐產的效果?!窘Y果】結果表明高標準建園是冬棗密植豐產栽培的基礎;肥水管理能強壯冬棗的樹勢;整形修剪能構建合理樹形,能充分利用空間;采取有效的促花促果技術措施如:骨干枝環(huán)剝、開甲、花期棗園放蜂等可明顯提高坐率;病蟲防治如:結合冬剪去掉病蟲枝、葉、蕾期噴施溴氰菊酯、氧化樂果、阿維菌素,花期噴溴氰菊酯,果期噴滅掃利、粉銹寧,8月下旬噴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都能有效防治冬棗病蟲害。
關鍵詞:冬棗;密植豐產;栽培技術
冬棗為大棗資源中的珍品,果實特大,有蘋果棗之稱,單果重20g左右最大達40g。筆者自2012年開始在東平縣老湖鎮(zhèn)紅旗嶺進行了百畝冬棗豐產栽培技術示范,實現了栽植當年見果,2年見效,3年豐產的效果。
1、示范園概況
示范園屬丘陵山地,年平均氣溫13.4℃,年降雨量600mm左右,無霜期201d,土層深100cm以上,有機質含量為0.596%,速效N、P、K含量分別為42、2.18、2mg/kg。
2、高標準建園
2012年秋后,全面整地,挖寬100cm、深80cm的定植溝,每667m2施優(yōu)質腐熟農家肥3000~4000kg,磷酸二銨100kg,溝底鋪20cm厚秸稈,然后將挖出的溝土與農家肥、磷肥拌勻后回填,回填時不打破原土層結構,回填后的栽植溝經冬季雨雪沉實,第2年春季栽植,株行距為2m×4m。
3肥水管理
3.1施肥
3.1.1秋施基肥 ?在10月下旬~11上旬進行,每667m2施圈肥或優(yōu)質土雜肥3000kg以上,N、P、K復合肥50kg。自栽植溝外緣兩側挖深50~60cm、寬80~100cm的施肥溝,溝底鋪一層15~20cm厚的玉米稈或麥秸,然后將溝土與優(yōu)質土雜肥拌勻后回填,并澆水沉實。以后每年自施肥溝向外深翻施肥,一般3~4年完成全園土壤改良。其后秋施基肥宜采用放射狀施肥法。
3.1.2 ?科學追肥 ?生長季節(jié)分期追施速效性N、P、K肥,以滿足各階段生長發(fā)育對養(yǎng)分的需求。萌芽時每株追施尿素0.1~0.5kg或磷酸二銨0.3kg,7月再施尿素0.4~0.5kg,8月追施果樹專用肥或磷酸二銨1~1.5kg。并結合噴藥于7月上旬、8月中旬各進行一次0.2%~0.3%的磷酸二氫鉀葉面施肥。
3.1.3早春覆草 ?3月上旬進行樹盤覆草,以玉米秸、麥秸為宜,厚度20cm,覆蓋面積略大于樹冠投影,覆蓋后適當拍壓,并在上面壓少量土,以防風刮和火災。覆草每年一次且連年覆蓋,待草腐爛后翻入土中,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培肥地力。同時也提高土壤含水量,減輕了山丘地因干旱缺水對冬棗生長結果的不良影響。
3.2灌水
適時灌水對冬棗的豐產優(yōu)質十分重要,針對棗樹萌芽晚、生長快、需水較多,而萌芽期又較干旱的實際情況,在4月上中旬萌芽時灌1次透水,對抽枝展葉和花蕾形成有促進作用;花期不宜澆水,以免降低花部器官原生質濃度,導致落花落果;果實膨大期需水較多,如天氣較旱,需要澆1次果實膨大水,以提高產量,并為冬前根系活動提供必要水分。
4整形修剪
主要采用主干疏層形,全樹培養(yǎng)主枝7~9個。冬剪:幼樹以輕剪為主,重點疏過密枝及病蟲枝,短截二次枝,促其抽生強壯棗頭,為幼樹提早成形奠定早實豐產基礎,允許株間各級枝條平行交叉,結果后逐年回縮;結果期棗樹主要疏除徒長枝、交叉枝、過密枝、細弱枝和病蟲枝,改善樹冠通風透光條件;骨干枝延長頭下垂時進行回縮,復壯骨干枝的生長勢力;對骨干枝上抽生的1~2年生棗頭,根據空間大小,留3~5個二次枝短截,培養(yǎng)結果枝組。夏剪主要控制枝條生長速度,當新生棗頭長出2~4個二次枝時,對棗頭摘心,二次枝長出6~8個棗股時進行二次枝摘心,棗吊長17~22cm時進行棗吊摘心,抑制棗頭過旺生長,同時注意及時抹芽、疏枝、拉枝等,集中營養(yǎng),改善光照。
5、促花促果
一般幼齡棗枝生長勢強,且枝條直立,必須采取措施控制營養(yǎng)生長促進成花坐果。一是利用非骨干枝環(huán)剝,提早結果,實現早果早豐;對三年生樹粗度達1cm以上的非骨干枝進行環(huán)剝,翌年每枝可產鮮棗1~2kg。二是開甲,于6月5日~15日在三、四年生樹距地面20cm處開甲,寬度以0.5~0.6cm為宜,深達木質部,剝后對甲口涂10倍的氧化樂果液防蟲;據調查,三年生樹平均每棗吊著果0.27個,而不開甲的樹平均每棗吊僅著果0.03個。開甲配合冬棗盛花期噴施10×10-6~30×10-6九二○(赤霉素),或0.3%硼砂,效果更加顯著,三年生樹平均每棗吊著果0.40個。花期棗園放蜂,每公頃1~2箱可明顯提高坐率。
6病蟲防治
東平縣棗樹的病蟲害主要有棗瘋病、棗銹病、棗縮果病、棗步曲、棗粘蟲、黃刺蛾、桃小食心蟲、蝽象、葉蟬、日本龜蠟蚧、紅蜘蛛等,防治措施有:
6.1休眠期 ?結合冬剪去掉病蟲枝、刮樹皮集中焚燒殺死棗粘蟲的蛹,對患棗瘋病者,重病株連根挖除,輕病株剪掉瘋枝,發(fā)芽前噴5度石硫合劑防治褐斑病、炭疽病、螨類等。
6.2葉、蕾期。5月上旬噴施2.5%溴氰菊酯2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3000倍液與0.5%尿素、0.1%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液,在追肥的同時,兼殺棗步曲、棗粘蟲等害蟲。
6.3花期 ?6月上旬用2.5%的溴氰菊酯2500倍液和0.3%的硼砂液混合噴布,除防治棗粘蟲、黃刺蛾外,還有促進受精,提高著果率的作用。
6.4果期 ?7月上旬用滅掃利3000倍,0.5%尿素,0.1%磷酸二氫鉀,20%粉銹寧800倍液混合噴布,在殺死龜蠟蚧、桃小食心蟲、紅蜘蛛、蝽象的同時,防病追肥。人工拾落棗,以減輕第二代桃小食心蟲的密度,8月下旬噴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一次,防棗銹病。
7、討論:
7.1 高標準建園是冬棗密植栽培的生產基礎。
7.2 生產實踐表明,強壯樹勢是冬棗密植豐產的保障,只有合理的肥水管理才能保持冬棗生長茂盛。
7.3 ?采用主干疏層形,全樹培養(yǎng)主枝7~9個。冬剪幼樹以輕剪為主,夏剪主要控制枝條生長速度,結果期棗樹主要疏除徒長枝、交叉枝、過密枝、細弱枝和病蟲枝等技術措施,能有效合理搭配空間,改善樹冠通風透光條件。
7.4 ?利用非骨干枝環(huán)剝能提早結果,實現早果早豐,三年生樹非骨干枝環(huán)剝,三、四年生樹距地面20cm處開甲,花期棗園放蜂可明顯提高坐率。
7.5 結合冬剪去掉病蟲枝刮樹皮集中焚燒殺死棗粘蟲的蛹;5月上旬噴施溴氰菊酯、氧化樂果、阿維菌素與0.5%尿素、0.1%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液,在追肥的同時,兼殺棗步曲、棗粘蟲等害蟲;6月上旬用溴氰菊酯和0.3%的硼砂液混合噴布,除防治外,還有促進受精,提高著果率的作用;7月上旬用滅掃利、尿素、磷酸二氫鉀混合噴布既能殺蟲又能防病追肥,8月下旬噴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能防棗銹病。
221950170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