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饒聃
摘 要:高中生心理壓力主要分為外因和內(nèi)因,如學習成績方面的要求、同學競爭過程中的感受、父母親人的殷切期盼等,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對高中生造成壓力。在明確壓力來源與心理壓力之間的邏輯關聯(lián)之后,高中生可通過提高對自身的認知水平、合理設定學習目標、科學規(guī)劃時間、多與教師及家長溝通等方式,有效減壓,進而以輕松的姿態(tài)面對各項考驗。
關鍵詞:高中生;心理壓力;自我認知;時間規(guī)劃;思維轉換
引言:高中學習生活的緊張程度較大,學生幾乎每時每刻都處于分秒必爭的狀態(tài)。由于時間有限,所學科目較多,且經(jīng)常在上課聽講、課后自主練習時遇到無法有效理解的知識難點,故很多高中生驟然之間便可能情緒崩潰,做出與日常行為大相徑庭的極端事情。因此,需圍繞高中生的心理壓力來源進行分析,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減壓對策。
1.高中生心理壓力的原因分析
1.1外部因素
有心理學研究資料顯示,壓力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總體上可分為外部因素和內(nèi)部因素(個體因素)。對高中生而言,造成心理壓力的外部因素無法忽略,具體如下。
1.1.1學習成績方面的壓力
當前,我國教育體系與過去相比已經(jīng)發(fā)生了較大變化,比如初中升高中時,采用50%錄取的模式,能夠進入高中學習學生都是“精英”,在初中階段的校內(nèi)排名都處于“中等偏上”的區(qū)段。這類學生升入高中之后,最終目標幾乎完全一致且只有一個——考上(好)大學。事實上,從進入高中學習開始,當代高中生幾乎每一天都會聽到“你必須好好學習,必須考上大學,否則你還不如不上高中”之類的話。而量化高中生在學習方面是否努力的唯一數(shù)據(jù)便是學習成績(各科分數(shù))。因此,每當在期中、期末、模擬考試時的分數(shù)并沒有達到預期時,部分高中生便會產(chǎn)生不安之感,久而久之,越怕考不好便越考不好,由此產(chǎn)生的心理壓力會嚴重影響高中生的日常學習、生活。
1.1.2同學競爭方面的壓力
“競爭”是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主旋律之一,事實上,只要有人類活動的地區(qū),競爭便無處不在[1]。正確看待競爭,能夠使自身充滿動力,始終使自己的精神處于亢奮狀態(tài),以極大的信心應對即將到來的挑戰(zhàn)。對高中生而言,直接競爭對手是自己朝夕相處的同學,而并不是每個高中生都具有正確對待競爭的能力。如果與同學之間的競爭并沒有轉化為動力,而是因多種因素形成壓力,則有一定的概率導致高中生的心理陷入扭曲狀態(tài)。比如高中生A的學習成績長期在高中生B之上。B學生經(jīng)過方法調整等方式,逐漸趕上并超過了A時,A學生如果沒有積極調整心態(tài),而是執(zhí)念于“我怎么會被B超越”,則其心態(tài)失衡之下,學習效率不僅會降低,還會莫名對B產(chǎn)生“敵意”,這都會成為影響A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
1.1.3家庭期盼方面的壓力
當代高中生家長的整體學歷相較于過去已經(jīng)有大幅度提升,一個家庭中,父母雙方都是大學本科畢業(yè),甚至都是碩士、都是博士并不罕見。由此導致一個問題——一些高學歷父母并沒有意識(或是不甘心承認)到“學歷(學習能力)無法遺傳”這一事實,可能在這些父母看來,學習是一個較為輕松的過程,但其子女在學習時會感到十分吃力,這樣的差異直接造成了父母對子女的期盼超過了子女的能力。此外,這些家長中的一部分在面對自己的孩子時非常強勢,動輒以“我當年學習非常輕松,你怎么就做不到?你肯定是沒努力,肯定是貪玩了”之類的話語“教育”孩子,長久積累之下,導致某些高中生承受了極大的家庭期盼壓力。
1.2個人因素
除了外部因素之外,一些高中生自身也存在引發(fā)壓力的因素,這與個性特質直接相關。比如某些學生天生要強,認為“要做便要做到最好”,要求自己每次考試必須排名第一,如果有其他人排在自己的前面,便會在心理層面產(chǎn)生較大的不適感。這樣的心態(tài)十分不提倡,原因在于:人外有人,如果不能學會承受失?。〞簳r落后),那便無法找到自身的不足之處,自然會失去進步的能力。
2.幫助高中生減壓的有效對策
2.1提高對自身的認知水平,合理設定學習目標
適度的壓力能使人情緒處于興奮狀態(tài),活躍思維能力,增強反應速度,對人是有益的,產(chǎn)生正面效應。如果完全沒有壓力,身心處于一種松散或不緊張狀態(tài),個人的潛力就無法發(fā)揮。然而壓力過大,便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產(chǎn)生負面效應[2]。對高中生而言,首先需要提高對自身的認知水平,在學習目標設定方面不宜過高,必須契合自身的水平。且在量化考核方面,高中生應該將眼光放長遠,可以設定“下次考試時,我不應該再犯低級錯誤,盡量保證答案清晰、規(guī)范”,而不是設定“下次考試一定要排名XXX位”。因為“不再犯低級錯誤是一個以自我為主導,要求自我完成”的目標,而考試排名卻不是個人能夠完全決定的,畢竟身邊的同學同樣也在努力??傊?,設定的目標如果合理性不足,導致實現(xiàn)難度較大,則很可能生成更大的壓力。
2.2科學規(guī)劃時間,定時轉換思維,舒緩壓力
高中生課業(yè)壓力大,如果長時間處于緊繃狀態(tài),一旦遭遇“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可以是一次考試成績不好、可以是遭到教師與家長的批評等)”,便很有可能情緒崩潰,進而做出一些比較消極的事?;诖?,高中生應該學會自主調節(jié)。比如通過科學規(guī)劃時間的方式,定時轉換思維,放空大腦,以達到舒緩壓力的目的。具體而言,每隔一段時間后,高中生便可主動與教師及家長溝通,向其介紹最近一段時間內(nèi)的學習時采用的方法,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向教師請教,避免自己長時間思索卻找不到答案。
前文提到,高中生面對的終極考驗便是高考。但高考的題目、難度并不是憑空出現(xiàn)的,均是學生日常學習的內(nèi)容。所謂考試,本質便是考察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應用能力,考試形式方面并無本質差異。因此,高中生應明確這一項要素,有助于克服對考試的恐懼,同樣可以有效降壓。
結語:能夠產(chǎn)生心理壓力的高中生幾乎都對自身有所要求,主要集中在學習成績方面。換言之,如果學生自身對學習成績抱有“無所謂”的態(tài)度,且根本不在意教師、家長對自身的殷切期盼,則這樣的學生不會產(chǎn)生較大的壓力。總體而言,高中生心理壓力盡管在個體層面有一定的細微差異,但整體層面較為類似。只有幫助高中生合理設置學習目標、有效排解壓力,才能以平靜心態(tài)應對即將到來的挑戰(zhàn)。也只有如此,才能在高考這一最終考驗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王亞可.心理彈性在高中生學業(yè)壓力與學校適應間的中介作用[J].校園心理,2021,19(03):240-242.
DOI:10.19521/j.cnki.1673-1662.2021.03.011.
[2]蔡萬剛,董睿哲.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學生心理壓力自我調整方法探究[J].作家天地,2020(23):123-124.
3362501186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