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帶娣
摘要:目的:了解婦科盆腔炎疾病治療中左氧氟沙星與替硝唑藥物聯(lián)合應用所發(fā)揮出的療效,并對其使用價值展開系統(tǒng)化的分析。方法:本次研究由我院婦科收治的盆腔炎患者參與實施,共計人數(shù)50例,于2019年-2021年間隨機選取而定。根據(jù)要求,所有患者以1:1的比例分組,每組患者使用不同的藥物方案,分別涉及到靜脈滴注替硝唑治療、左氧氟沙星與替硝唑聯(lián)合治療兩種方案的應用,每25人為一組,前后以對照組、觀察組的形式展開比較分析。結果:從兩組患者治療3周后臨床有效率以及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比較上來看,觀察組各項指標顯示更優(yōu),組間數(shù)值差異符合統(tǒng)計學標準(P<0.05)。結論:在左氧氟沙星與替硝唑藥物聯(lián)合應用下,盆腔炎患者的病情能夠得到較快的改善,并且用藥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次數(shù)較少,有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在臨床上具有推廣與借鑒意義。
關鍵詞:盆腔炎;左氧氟沙星;替硝唑;療效
前言:盆腔炎屬于女性生殖系統(tǒng)疾病的一種,臨床治療主要以抗菌藥物為主。其中,左氧氟沙星、替硝唑藥物使用較為廣泛。不過,從這兩種藥物單獨使用情況上來看,療效并不夠理想。為了彌補藥效發(fā)揮上存在的不足,臨床將以上兩種藥物進行了聯(lián)合使用,為進一步了解其具體應用效果,本次將展開針對性的研究,具體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參與研究的50例盆腔炎患者以靜脈滴注替硝唑治療、左氧氟沙星與替硝唑聯(lián)合治療方式的不同應用對應以25人為一組分組為對照組、觀察組展開實驗。在所有患者一般資料的整理中,關于年齡,均在21歲以上,57歲為年齡最大值,(41.52±3.54)歲、(41.86±3.86)歲為兩組患者年齡對應平均值;關于病程,均超過1年的時間,4年零3個月為病程最大值,(2.42±0.36)年、(2.52±0.26)年為兩組患者病程對應的平均值。所有患者經(jīng)醫(yī)診斷,均已確診。對于本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藥物,均無不耐受情況?;颊叩闹匾K器功能正常,無婦科腫瘤疾病、精神類疾病,對本次研究處于知情且同意的狀態(tài)。以上各項信息,兩組患者之間無太大差異性(P>0.05),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靜脈滴注替硝唑藥物治療方案的應用下,為對照組盆腔炎患者進行治療。在藥物調制過程中,需準備生理鹽水100ml、替硝唑0.4g,兩者混合后,以靜脈滴注的方式,按照2次/日的使用標準,將藥劑輸注至患者體內,需要注意的是,注意把控好每次滴注的時間,應保持在1h以上[1]。
在左氧氟沙星與替硝唑聯(lián)合治療方案的應用下,為觀察組盆腔炎患者進行治療。其中,靜脈滴注替硝唑的方法與上一組相同。另外準備生理鹽水100ml、左氧氟沙星0.4g,兩者混合后,仍以靜脈滴注的方式給藥。期間,藥物的注射分兩次完成,每次滴注時間應保持在1小時以上。對于重度感染的患者,可根據(jù)患者的情況,將左氧氟沙星的藥物使用劑量適當?shù)脑黾?,一般?.6g。
1.3觀察指標
在兩種藥物治療方案的應用下,患者均需接受3周的治療,并完成臨床療效的評估,具體包括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維度。對于治療后B超檢查結果顯示正常,患者不再出現(xiàn)痛經(jīng)癥、下腹墜痛等不良癥狀,視為顯效;治療后B超結果顯示患者的病情較治療前已存在明顯好轉跡象,痛經(jīng)癥、下腹墜痛程度在逐漸減輕,視為有效;對于以上指征均不符合,患者治療前后病情無變化的情況,視為無效。另外,在患者用藥期間,針對腹瀉、嘔吐等不良反應的出現(xiàn),計算其發(fā)生率[2]。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選用SPSS22.0作為統(tǒng)計學處理工具,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描述,用t檢驗進行統(tǒng)計推斷,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進行描述,采用卡方檢驗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6.00%、76.00%比較中,觀察組對應數(shù)值更高,組間差異符合統(tǒng)計學標準(P<0.05)。詳細數(shù)據(jù)見表1.
2.2在患者用藥期間,針對腹瀉、嘔吐等不良反應,觀察組患者共出現(xiàn)2例,對照組共8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8.00%、32.00%比較中,觀察組對應數(shù)值更低,組間差異符合統(tǒng)計學標準(P<0.05)。
3.討論
關于女性疾病,盆腔炎屬于臨床常見的類型,根據(jù)疾病發(fā)生的情況分析,存在慢性與急性之分。因大多數(shù)女性患者對盆腔炎疾病相關知識了解較少,在急性盆腔炎出現(xiàn)時,對自己的身體不夠重視,導致疾病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伴隨著病程的延長,后期會向慢性盆腔炎的方向發(fā)展,在引起患者身體不適的同時,還會增加患者不孕不育的風險?;谂枨谎讓ε越】祹淼膫?,在臨床治療中,通常會涉及到抗菌藥物的使用。雖然,藥物的服用能夠起到一定的療效,但因有些患者疾病較為頑固,需要長時間堅持用藥,并且患者的病情易反復發(fā)作,對患者也增加了不少煩惱。為了進一步強化臨床治療的效果,臨床將左氧氟沙星與替硝唑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使得藥物的抗菌能力得到加強,幫助患者較快的改善病情。
對替硝唑藥物的藥理作用進行分析,該藥物的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左氧氟沙星藥效發(fā)揮上存在的不足,在殺滅原蟲、厭氧菌活性方面具有較好的優(yōu)勢。另外,該藥物的使用,能夠有效阻斷病原體進入細胞通道,提高細菌的凋亡率。左氧氟沙星屬于廣譜喹諾酮類藥物的一種,對腸桿菌科細菌具有較強的抵抗作用,有效阻斷細菌DNA的復制與合成,使用安全性能較高,抗菌藥效也較為理想[3]。
在本次研究當中,應用左氧氟沙星與替硝唑聯(lián)合治療的觀察組患者不僅具有較高的臨床治療有效率,還能夠減少患者用藥期間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對應指標數(shù)值較另一組存在明顯差異(P<0.05)。由此可見,左氧氟沙星與替硝唑聯(lián)合使用較替硝唑藥物單一使用在盆腔炎疾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更好,臨床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占凌胭.中藥治療氣滯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及許潤三教授用藥規(guī)律總結[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9.
[2]袁慧芳.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濕熱瘀結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的臨床觀察[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9.
[3]李慧.中成藥治療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臨床應用指南制定的循證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