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核心力量訓練是針對核心肌肉群的訓練,通過對核心肌肉群的訓練使運動中的身體姿勢、運動技能和專項技術動作起著穩(wěn)定和支持的作用,雖然核心力量訓練已經(jīng)被一部分籃球運動員和教練員所采用,但是核心力量在籃球跳投技術方面的研究還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我們更加深層次的研究。
在籃球運動中最常用的有效的得分方式是投籃,跳投是多種投籃方式中技術含量較高的一種,跳投相對于普通的原地投籃來說,需要投籃者在身體離開地面時將球投出,當運動員離開地面后身體失去了地面的支撐,運動員的身體重心將會變得不穩(wěn)定,再加上在比賽中對手的嚴密防守或和激烈的身體碰撞中,運動員想要穩(wěn)定重心更是難上加難,跳投的命中率將會大打折扣,因此需要良好的力量基礎和空中身體平衡能力,這就需要強有力的核心力量做支撐,因此,研究核心力量對跳投的具體影響和科學的進行核心力量訓練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本文研究的意義所在。
本文以核心力量訓練對籃球跳投技術的影響為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
根據(jù)本文的研究目的,通過中國知網(wǎng)等查詢相關的文獻資料,為本論文提供寫作的構想和思路,同時使本文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jù)。
(2)實驗法。
云南民族大學2016級籃球專項的男生16人,將16人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主要接受核心力量訓練,對照組主要接受傳統(tǒng)力量訓練。
①實驗前:通過每個實驗對象的兩項投籃測試 (五點定點跳投、運球急停跳投)(各2次)的平均命中率進行分組,確保兩組學生命中率的均等,并記錄每個人兩次測試項目的平均命中率;
②實驗后:再次對兩個組進行兩項項投籃測試(各2次),記錄下每個人兩次測試的平均命中率;
③對比分析:試驗后的實驗組與對照組進行比較分析;試驗后的實驗組與實驗前的實驗組進行對比分析;實驗后的對照組與實驗前的對照組進行對比分析。
(3)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將測試前后的數(shù)據(jù)記錄下來,利用Excel來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整理和分析。
(4)邏輯分析法。
對兩組的所有測試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1)實驗地點和時間。
2019年10-12月底,一共12周,每周進行3次訓練,每次訓練時間為90分鐘,訓練地點為云南民族大學室內(nèi)籃球場。
(2)實驗器材。
籃球場一塊,健身球一個,日常訓練器材若干(籃球、杠鈴桿、杠鈴片、深蹲架、單杠、雙杠、海綿墊)。
(3)實驗對象。
云南民族大學2016級籃球專項的男生16人,在實驗前對16人進行定點跳投測試,將16人按初次測試結果分為命中率最小差異的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
(4)實驗分組。
對16名實驗對象進行定點跳投測試,為保證命中率的穩(wěn)定性將測試兩次,每人共10次投籃,測試地點為綜合館同一塊籃球場,時間為同一天的下午18:00-20:00(實驗后的測試時間地點與此相同),根據(jù)兩次的平均值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列,編號為1-16,使用交叉分組法,1、3、5、7、9、11、13、15 為實驗組 (1 組),2、4、6、8、10、12、14、16 為對照組(2 組)。
(5)實驗前數(shù)據(jù)收集。
分組完成后進行訓練前的測試,測試項目為:五點定點跳投、運球急停跳投兩個項目,為保證測試的有效性,測試場地將固定為同一塊籃球場,測試時間為同一天下午18:00-20:00點內(nèi)測完,同時為了保證科學性,每個項目進行2次測試,取2次的平均值。
①五點定點跳投:五個點分別為,罰球線,兩個45°角,兩個0°角每個點進行5次投籃,每人共25次投籃,沒有時間限制,但是必須為跳投(跳起后投籃),每個同學測試兩次;
②運球急停跳投:實驗對象從中場線運球出發(fā),運到中距離的任意點進行跳投,運球次數(shù)不能超過5次,并且必須跳投,總共投籃15次,每個同學進行兩次測試。
在12周內(nèi)實驗組主要進行核心力量訓練,而對照組主要進行傳統(tǒng)的力量訓練,本次所有的訓練計劃均是查詢相關訓練資料以及咨詢本校教練后有針對性的設置的,從而使訓練計劃具有科學性和有效性。
(6)訓練計劃。
①傳統(tǒng)力量訓練計劃
俯臥撐、引體向上、仰臥卷腹、負重深蹲,臥推、杠鈴劃船,每組15次,共6組,組間休息60秒。不同項目間的休息時間為5分鐘,共30分鐘,同一項目間的休息時間共28.5分鐘,剩下的31.5分鐘為運動中時間,共90分鐘。
②核心力量訓練計劃
負重懸垂舉腿、負重仰臥舉腿、側支撐抬臀、負重俯臥挺身、雙手撐球俯臥撐每組15次,共6組,組間休息60秒;平板支撐和左右側橋支撐每組60秒,共6組,組間休息60秒。不同項目間的休息時間為5分鐘,共30分鐘,同一項目間的休息時間共25分鐘,剩下的35分鐘為運動中時間,共90分鐘。
(7)訓練后測試結果。
三個月的訓練結束后,再次對參加訓練的所有實驗對象進行五點定點跳投和運球急停跳投,測試的方法和訓練前的測試方法一致,測試的時間及地點也和訓練前的一致。
兩組隊員在實驗訓練前,實驗組的五點定點跳投、運球急停跳投平均命中率分別是:48.35%、41.27%,而對照組的五點定點跳投、運球急停跳投平均命中率分別是47.92%、41.28%。實驗前兩組的兩項跳投的命中率相差甚微。此表格數(shù)據(jù)將對試驗后的數(shù)據(jù)起到對比作用。
(1)實驗組訓練前后測試結果對比分析。
實驗組在訓練前的五點定點跳投、運球急停跳投平均命中率分別是:48.35%、41.27%,在訓練后五點定點跳投、運球急停跳投平均命中率變?yōu)椋?1.3%、44.57%。這兩項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實驗組主要進行的是核心力量訓練,核心肌群力量的增強使實驗組成員的身體穩(wěn)定性和滯空等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使實驗對象能夠更好的在空中對球進行控制及保持投籃姿勢,由此可知核心力量對跳投命中率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2)對照組訓練前后測試結果對比分析。
對照組在訓練前的五點定點跳投、運球急停跳投平均命中率分別是47.92%、41.28%,在訓練后五點定點跳投、運球急停跳投平均命中率變?yōu)椋?8.15%、42.47%。訓練前后的對照組在兩項測試的命中率上都沒有明顯的上漲,對照組在實驗期間主要進行傳統(tǒng)力量訓練,傳統(tǒng)力量訓練不注意對小肌群和核心肌群的鍛煉,實驗對象的四肢和大肌群的力量得到提高,但無法與跳投技術相結合,實驗對象的身體穩(wěn)定性和滯空能力依然未得到明顯的提升,在空中無法很好的控制身體導致發(fā)力不協(xié)調(diào),投籃姿勢改變。因此可以看出傳統(tǒng)力量對籃球跳投命中率的影響并不大。
(3)訓練后實驗組與對照組測試結果對比分析。
訓練后實驗組的五點定點跳投、運球急停跳投平均命中率分別是51.3%、44.57%,對照組的為 48.15%、42.47%,實驗組在訓練后兩項技術命中率比對照組訓練后的命中率要高出很多,因此得出核心力量訓練對跳投命中率產(chǎn)生了較好的影響,而傳統(tǒng)力量訓練的好處更多的體現(xiàn)在運動員身體處于穩(wěn)定面上時的投籃和運動。
(4)訓練后實驗組兩種種不同投籃測試結果對比分析。
實驗組在訓練前的五點定點跳投、運球急停跳投平均命中率分別是:48.35%、41.27%,在訓練后五點定點跳投、運球急停跳投平均命中率變?yōu)椋?1.3%、44.57%。在兩項測試中運球急停需要在運球前進中突然停下并跳起投籃,五點跳投則只需要在原地跳起投籃,因此可以看出,核心力量對于身體重心越不穩(wěn)定的投籃方式,提升的效果越明顯,因為核心肌肉是控制身體穩(wěn)定性的主要肌肉,當核心力量得到增強,跳投命中率自然也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1)經(jīng)過三個月的訓練,傳統(tǒng)力量訓練和核心力量訓練對兩項測試技術都有一定的提升;
(2)在加強核心力量訓練的實驗組,對不穩(wěn)定狀態(tài)下的五點定點跳投和運球急停跳投的命中率都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3)核心力量的提升對于身體越不穩(wěn)定的投籃方式的提升效果越明顯,而傳統(tǒng)力量訓練對于穩(wěn)定狀態(tài)下的運動方式有更明顯的效果;
(4)核心力量作為傳統(tǒng)力量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訓練效果比起普通傳統(tǒng)力量訓練效果更明顯,在各種運動訓練中提高核心力量在素質(zhì)練習中的比重,循序漸進并結合實戰(zhàn)訓練,從而有效提高專項學生的專業(yè)技術水平。
(1)在傳統(tǒng)力量訓練中加入有針對性的核心力量訓練,不僅能有提高籃球專業(yè)學生的四肢力量,更能有效的提高籃球運動的命中率和穩(wěn)定性,提高專業(yè)學生的實戰(zhàn)能力;
(2)核心力量是力量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是籃球運動需要核心力量訓練,任何一項運動都應該有針對性的加入一定的核心力量訓練;
(3)核心力量不僅能增強專業(yè)學生的核心穩(wěn)定性,更能使日常技術的增長速度更明顯,學習難度比較高的技術動作時,也能夠更加的得心應手,對于一些危險系數(shù)比較高的動作,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受傷的幾率;
(4)在籃球專項課中應該每周加入3次左右的核心力量的訓練,以此提高學生的核心穩(wěn)定性,從而使投籃命中率得到提高,身體的對抗性亦得到增強;
(5)合運動技術的特點和學生自身的運動特點,有針對性的設計核心力量的訓練計劃,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在不穩(wěn)定狀態(tài)下動作技術的完成度,減輕高強度的身體抗而產(chǎn)生的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