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基礎部體育組 江蘇 南京 210000)
跆拳道起源于韓國,作為其重要構成部分的品勢,也帶有濃厚的韓國文化底蘊。盡管跆拳道已經(jīng)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但是跆拳道品勢卻只是作為表演項目出現(xiàn)。然而跆拳道品勢對于練習者而言,其積極意義和重要作用不亞于跆拳道技術。特別是跆拳道品勢中的禮儀要素,使得它成為眾多學校開展的體育教學內容之一。但是,首先要面臨的是跆拳道品勢的本土化問題。雖然跆拳道項目已經(jīng)在我國開展了很長時間,普及程度也相對較廣。但是跆拳道品勢的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不僅制約了跆拳道品勢在學校教育中的發(fā)展,而且也影響了跆拳道品勢的教學效果。就此,如何優(yōu)化跆拳道品勢的教學過程中的適用方法使得深入探索。
跆拳道運動是源于國外的一項體育運動,而在跆拳道運動體系內部,同樣跆拳道品勢也是該運動內容之一,跆拳道品勢是根據(jù)基本動作把防御和攻擊變成套路的訓練體系,換句話說,就是傳授學生在進行日常訓練過程當中,將真實格斗中對方所應用的攻擊方法,防御方法應用到訓練中的一種技法。簡單來講,跆拳道品勢通俗的就叫跆拳道套路,就是學生在進行跆拳道應用過程當中,根據(jù)以往跆拳道運動員所形成的跆拳道套路進行學習,在進行日常訓練過程當中,將套路了解掌握并且落實,通過演練與配合,能夠更好地提高當前跆拳道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和使用能力,在跆拳道教學活動開展過程當中,跆拳道品勢教學是重要的教學內容,對于學生而言也屬于重要的學習內容。
跆拳道運動是從韓國流入我國的,所以在1992年的時候,韓國就已經(jīng)開始針對跆拳道運動開展相應的比賽,1992年的時候,韓國就已經(jīng)針對跆拳道品勢開展了一定的比賽項目,而在2006年,跆拳道運動正式將跆拳道品勢作為世界比賽的正式比賽項目,2009年跆拳道品勢成為了當前世界大學生跆拳道錦標賽的正式比賽項目。我國自跆拳道運動開始流行盛傳,并且融入到教育體系之后,于2006年在我國開始舉辦跆拳道的比賽,而我國針對于跆拳道的比賽內容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錦標賽,第二部分為冠軍賽。而在06年之后跆拳道品勢也成為了我國跆拳道大型比賽的比賽內容之一,所以由此而看跆拳道體育項目在我國的發(fā)展不僅相對順利,而伴隨著體育運動的不斷發(fā)展以及體育運動受到當前的高度重視,跆拳道品勢比賽也成為了當前我國非常重要的比賽內容之一。
跆拳道運動起源韓國,其品勢中的禮儀,且都貫穿著韓國文化的點點滴滴。就目前我國跆拳道品勢的教學過程來看,不免存在禮儀的照搬照套問題。即教師并沒有對跆拳道品勢的禮儀加以修改,而是完全按照其最原始的狀態(tài),教給學生。于是學生習得的全都是韓國文化中所倡導的禮儀和態(tài)度。當然,這也沒有錯,畢竟它對于學生的品德塑造發(fā)揮了作用。但是不然是從我國“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來看,還是從跆拳道品勢自身的發(fā)展來看,其要在中國獲得長久的發(fā)展,很有必要對跆拳道品勢的外在禮儀形式進行改變,賦予其中國文化的特點。這樣,在跆拳道品勢教學中,傳授的禮儀中就蘊含著中國文化要素,這就有利于學生愛國主義的培養(yǎng)。
跆拳道品勢雖然不僅跆拳道項目的競技性強,但是跆拳道品勢的比賽中,仍然具有嚴格且細化的評分標準。盡管學生學習跆拳道品勢,不完全是為了參與比賽,但是依然要以評分標準所要求的禮儀態(tài)度和動作要領來規(guī)范學生學習跆拳道品勢的過程??v觀當前的跆拳道品勢教學來看,教師對于跆拳道品勢的評分標準基本是一種忽視的態(tài)度。即教師不會參照評分標準來規(guī)范學生的動作,包括速度、角度、力量等,而只是以所謂的正確動作來作為模范。跆拳道品勢教學中參照評分標準,并不是要注重動作評價,而是教師需要把評分標準的細則進行內化,進而轉換到品勢動作教學的要領中,于有形于無形之中。
教學手段單一,是跆拳道品勢教學過程中一種存在的問題。這不僅影響了跆拳道品勢教學的效果,而且還激發(fā)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的體驗感差,進而也難以長期堅持下去。盡管當前跆拳道品勢教學中也引入了一些信息化的技術,使得教學手段得以豐富,當從運用的效果來看,還是差強人意。這是因為,對于信息技術的運用,更多的拿來主義,并沒有與跆拳道品勢的實質教學進行深入融合。即跆拳道品勢與信息技術之間的契合點在哪里,教師并沒有深入去挖掘,而只是簡單地視頻回放、動作演示等,這些都是比較浮于表面的。因此雖然運用的信息技術,但是跆拳道品勢的教學手段并未得到豐富,依然比較單一。
跆拳道的品式教學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對品勢擁有一定的了解,同樣也必須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對品勢擁有一定的概念與記憶,正如上文提到跆拳道品勢更像跆拳道技術的套路,所以我國當前的體育教師在日常授課過程當中可以運用視頻教學法與視頻講解法,讓學生通過視頻的觀看,首先掌握品勢的基本動作和基本使用路線,讓學生在腦海中首先建立起一個相對完善的品勢應用套路記憶,然后教師在視頻播放過程當中,可以將很多品勢動作進行劃分,然后通過慢放向同學們進行動作難點的講解,運用視頻教學首先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通過視頻應用的慢放功能,能夠幫助教師對動作進行更好的講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掌握更多的動作及細節(jié)。
除了運用視頻教學法以外,作為當前的體育教師,在教學條件相對欠缺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下,也可以運用圖片教學法,圖片教學法實際上就是將品勢動作通過圖片的形式進行定格分析,就是在進行品勢動作講解過程當中,可以將動作所具有的技術性通過圖片向同學們進行展示,也可以將品勢動作當中具有一定難度的動作,通過圖片的方式將其打印完成之后為同學們詳細講解難點動作如何進行應用,當然在進行圖片教學應用過程中,也必須要進行動作分析法的應用,在靜態(tài)教學應用的過程當中,教師在運用語言進行動作的動態(tài)分析,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除了運用以上兩種方法以外,作為當前的教師,同樣可以運用動作示范教學法。動作示范教學法作為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其優(yōu)勢依然存在,教師通過言傳身教地方式,向學生展示跆拳道的品勢動作,不僅利于學生模仿,而且也有利于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此外,相對于上述兩種方法而言,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當中運用動作示范教學法所具有的教學效果更為突出,因為不論是視頻教學還是圖片教學,都只是為學生提供一個記憶的方法,進行講解過程當中,通過自身的示范才能夠讓學生將記憶的重點難點通過教師的動作進行結合,學生進行動作的驗證。
學生如果在長期跆拳道教學環(huán)境下,會產(chǎn)生一定的學習疲勞和審美疲勞,所以作為當前的跆拳道教師,在進行跆拳道品勢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同樣也可以運用一些輔助教學法幫助學生緩解學習疲勞,比如,在學習過程當中可以開展一定的游戲,或者是運用一些休息的方式調節(jié)課堂氛圍,而且學生的進行長期訓練之后肯定會產(chǎn)生一些肌肉疲勞,而此時教師就可以通過音樂視頻等多種外在的方法,讓學生在緩解自身疲勞的同時,也可以調動起積極性。運用音樂營造環(huán)境,首先能夠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其次通過音樂節(jié)奏能夠進行跆拳道品勢動作的配合,通過音樂節(jié)奏能夠讓學生更好掌握訓練節(jié)奏,提高訓練效率。
分組競爭法,是將一個班級的學生隨機分成幾組,然后以教學比賽的形式展開,組與組之間進行競爭。這一教學方法適合運用在品勢已經(jīng)學完之后的學習階段中。分組競爭法的應用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在進行品勢學習內容完成之后,需要進行實際應用,而此時教師就可以運用分組競爭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參與競賽的同時,將理論知識包括動作難點進行有效落實。分組競爭法帶有競賽的性質,因此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并促使學生以更好的狀態(tài)去表現(xiàn)自我,去與整個團隊進行配合,更還有利于學生團結協(xié)作意識和集體精神的培養(yǎng)。
自我鏡面練習法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輔助手段,一般用于一節(jié)課快結束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針對本節(jié)課所教授的品勢動作,讓學生們對著鏡面,一方面,學生可以自我檢查動作的正確與否,并及時予以糾正,從而建立良好、正確的動作概念;另一方面,學生可以自己去體悟品勢動作的要領,感受每個品勢動作的起始點位置、終點位置、路線、方向、角度和力度。如此反復練習,既能形成正確且穩(wěn)固的品勢動作,還能提升身心合一地運用品勢技術的能力,進而能夠使得學生在競技場上表現(xiàn)得更為從容和自信,也能發(fā)揮出真實的競技水平。
本文就跆拳道品勢教學過程中實用方法的應用進行詳細分析,在進行整體分析過程當中,首先針對跆拳道品勢進行詳細介紹,然后仔細介紹了當前的體育教師以及跆拳道教師應如何在品勢教學活動開展過程當中運用教學方法,期望為跆拳道品勢教學提供一些參考,也促進跆拳道品勢的普及和發(fā)展,讓更多的人能夠感受到學習跆拳道品勢對于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的積極意義和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