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cm,多發(fā)性結石或鹿角形結石等,同時也包括解剖及"/>
張歡
(宜陽縣人民醫(yī)院 麻醉科,河南 洛陽 471600)
復雜性腎結石是指結石直徑>2.5 cm,多發(fā)性結石或鹿角形結石等,同時也包括解剖及功能異常導致取石困難的結石,其治療難度較一般結石大,是泌尿系結石治療的難點[1-2]。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為臨床目前治療腎、輸尿管上段結石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結石清除率高的優(yōu)勢。臨床術中通常采用全身麻醉,效果顯著,但術中需大量使用麻醉性鎮(zhèn)痛、鎮(zhèn)靜藥物,導致術后患者易出現(xiàn)痛覺過敏、免疫功能抑制、認知障礙等并發(fā)癥,影響預后。腰方肌阻滯為廣泛應用于腹部手術的麻醉方式,阻滯范圍較廣,為T6~L3?;诖?,本研究選取宜陽縣人民醫(yī)院94例復雜性腎結石患者,旨在分析腰方肌阻滯聯(lián)合全身麻醉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宜陽縣人民醫(yī)院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94例復雜性腎結石患者。術中接受全身麻醉的46例為對照組,男21例,女25例,年齡30~63歲,平均(46.27±8.04)歲;術中接受腰方肌阻滯聯(lián)合全身麻醉的48例為觀察組,男25例,女23例,年齡32~63歲,平均(48.05±7.16)歲。兩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均衡可比(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1)納入標準:①經(jīng)影像學檢查確診為復雜性腎結石者;②單側結石者;③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級為Ⅰ級或Ⅱ級者;④臨床資料完整者。(2)排除標準:①腰背部疾病者;②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者;③既往腹部手術史者;④精神疾病者;⑤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⑥糖尿病、惡性高血壓等疾病者。
1.3 麻醉方法
1.3.1對照組 接受全身麻醉誘導,靜脈注射咪達唑侖注射液(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037,規(guī)格為每支2 mL∶2 mg)、枸櫞酸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42022076,規(guī)格為每支2 mL∶0.1 mg)、丙泊酚乳狀注射液(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3360,規(guī)格為每支50 mL∶500 mg)、羅庫溴銨注射液(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235,規(guī)格為每支5 mL∶50 m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置入喉罩,機械通氣。術中維持麻醉,靜脈靶控輸注注射用鹽酸瑞芬太尼[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315,規(guī)格為每支2 mg(以瑞芬太尼計)],吸入體積分數(shù)為1.5%~2.5%的吸入用七氟烷(上海恒瑞醫(y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0172,規(guī)格為每瓶120 mL),采用肌松監(jiān)測儀,刺激右前臂尺神經(jīng),監(jiān)測拇內收肌的肌松程度,間斷靜脈注射0.15 mg·kg-1羅庫溴銨注射液(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495,規(guī)格為每支2.5 mL∶25 mg),維持肌松效果。麻醉開始后輸注5 mL·kg-1乳酸鈉林格注射液(福鼎康樂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4959,規(guī)格為每瓶500 mL),15 min后,減少至2 mL·kg-1·h-1。術畢停止注射用鹽酸瑞芬太尼、吸入用七氟烷藥物麻醉,給予鎮(zhèn)痛泵。
1.3.2觀察組 接受腰方肌阻滯聯(lián)合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同對照組,麻醉誘導前行腰方肌阻滯,腰方肌阻滯方法如下。使用超聲儀,將探頭放置在Petit三角,顯示腹部三層肌肉結構,將探頭移至腋中線,發(fā)現(xiàn)腹部層次減少,移至腋后線,可發(fā)現(xiàn)腹橫肌消失,腹內外斜肌形成腱膜,向頭側稍微傾斜探頭,可顯示腰方肌結構,向背側移動后,可見腰方肌后側。使用短斜面針(100 mm,20 G)穿刺,在超聲引導下平面內技術進針,方向為從背側向腹側?;爻闊o氣無血后,注入生理鹽水(2~4 mL),以確保針尖位于腰筋膜間三角處,之后注入甲磺酸羅哌卡因注射液(西安漢豐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60475)100 mg,超聲確認藥液擴散、滲透后,用同樣方法行對側腰方肌阻滯。鎮(zhèn)痛泵配方:2 μg·kg-1舒芬太尼加入100 mL生理鹽水,背景輸注速率為2 mL·h-1,單次患者自控鎮(zhèn)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劑量為2 mL,鎖定時間為15 min,維持疼痛數(shù)字評分≤3分,當其≥4分時,給予靜脈注射50 mg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508),行鎮(zhèn)痛補救。
1.4 觀察指標(1)舒芬太尼用藥量。(2)單次PCA有效按壓次數(shù)。(3)麻醉后恢復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內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呼吸抑制、躁動、嗜睡等。(4)術后48 h內鎮(zhèn)痛補救率。(5)腸道恢復排氣時間、術后住院時間。(6)切皮前、切皮后5 min血流動力學變化水平,包括△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收縮壓(systemic blood pressure,SBP)、△心率(heart rate,HR)(△為上述切皮前后血流動力學指標之差)。
2.1 舒芬太尼用藥量、腸道恢復排氣時間、術后住院時間觀察組舒芬太尼用藥量少于對照組,腸道恢復排氣時間、術后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舒芬太尼用藥量、腸道恢復排氣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對比
2.2 單次PCA有效按壓次數(shù)、術后48 h內鎮(zhèn)痛補救率觀察組單次PCA有效按壓次數(shù)為(13.27±3.56)次,對照組為(25.14±3.28)次;觀察組單次PCA有效按壓次數(shù)較對照組少(t=15.392,P<0.001)。觀察組術后48 h內鎮(zhèn)痛補救8例,對照組術后48 h內鎮(zhèn)痛補救21例;觀察組術后48 h內鎮(zhèn)痛補救率[16.67%(8/48)]較對照組[45.65%(21/46)]低(χ2=9.251,P=0.002)。
2.3 PACU內不良反應與對照組對比,觀察組PACU內呼吸抑制、躁動、嗜睡發(fā)生率較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PACU內不良反應對比[n(%)]
2.4 血流動力學變化兩組切皮前、切皮后5 min △DBP、△SBP、△HR對比,觀察組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流動力學變化對比
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術中疼痛主要為建立碎石取石通道引起的疼痛,源于腎及輸尿管的內臟疼痛,而術后疼痛主要疼痛來源包括切口痛、內臟痛、炎癥疼痛等,逐漸引起學者、臨床麻醉醫(yī)生的關注。全麻為有效的臨床麻醉方式,但其易導致中樞敏化,增加鎮(zhèn)痛藥物使用量,且術后易引起腸麻痹等不良反應,影響患者預后[3]。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舒芬太尼用藥量少于對照組,腸道恢復排氣時間、術后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提示腰方肌阻滯聯(lián)合全身麻醉應用于復雜性腎結石患者麻醉中,能減少舒芬太尼用藥量、單次PCA使用頻率,減少術后48 h內鎮(zhèn)痛補救次數(shù)。本研究于麻醉誘導前實施腰方肌阻滯,相當于超前鎮(zhèn)痛,能防止外周、中樞敏化,減少痛覺過敏,從而能減少全身麻醉藥物使用量,且術中借助可視化超聲技術,能全程觀察穿刺針走向、局麻藥擴散情況,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減少穿刺應激,進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麻藥使用劑量[4-5]。
穩(wěn)定的血流動力學水平是有效保證手術順利進行,減少術后不良反應的關鍵因素。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切皮前、切皮后5 min DBP、SBP、HR較對照組低,可見,腰方肌阻滯聯(lián)合全身麻醉應用于復雜性腎結石患者麻醉中,能減少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腰方肌阻滯聯(lián)合全身麻醉能準確定位腰方肌,將麻醉藥物注入腹橫肌肌群消失和腰方肌連接處,促使藥物在腰方肌表面擴散,能有效阻滯支配腹部組織機械性感受器、交感神經(jīng),產(chǎn)生較好的麻醉效果,輔以全麻,能減輕切皮等操作引起的血流動力學波動[6]。另外,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觀察組腸道恢復排氣時間、術后住院時間較對照組短,且PACU內呼吸抑制、躁動、嗜睡發(fā)生率較對照組低,提示復雜性腎結石患者術中接受腰方肌阻滯聯(lián)合全身麻醉,能促進腸道功能恢復,縮短住院時間,且安全性好。
綜上,腰方肌阻滯聯(lián)合全身麻醉應用于復雜性腎結石患者麻醉中,能減少舒芬太尼用藥量、單次PCA使用頻率,還能減少術后48 h內鎮(zhèn)痛補救次數(shù),促進腸道功能恢復,縮短住院時間,并對血流動力學影響小,且不良反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