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惠仁
新的一年,我們設置了一個新的專欄,關(guān)于長城的專欄。
在軍事史、文化史、建筑史上,長城之地位不用我們多說了。正因為長城背負著諸史的分量,它才成為中國人難以撼動的精神資源。
它出現(xiàn)在我們的國歌里。閉上眼睛,當我們在意念里把各個段落的長城勾連起來,從東北到西北,中部蜿蜒而下,長城,在中國大地上,構(gòu)成了我們的文化骨骼。
對大部分人而言,影響我們的,就是這樣的“概念的長城”。是的,有的旅客,到過八達嶺和黃崖關(guān),甚至有人為拍攝箭扣長城之美,在風雪中苦苦守候那微妙的一瞬——但我認為,在文化消費的一致性大潮中,這些都還停留在“概念長城”的園囿之中。
我們新的專欄,長城的秘密,則要與您交流“概念長城”之外的長城。
“概念長城”之外,長城向我們展示了它的幽深細致,在普通旅行者難以靠近的荒野里,在被大文化大消費遮蔽的細節(jié)中,另有一個秘密的長城。
我們當然不是要去撼動那個無法撼動的作為精神資源的長城。那個長城,我們永遠不能割舍。
我們所做的,乃是建構(gòu)一個可以與當代對話的長城,一個因為幽深與細節(jié)得到呈現(xiàn),而擺脫了被動接受朝拜的長城。
新的一年,新的我們,新的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