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歡
(黑龍江省七臺河市人民醫(yī)院,黑龍江 七臺河)
惡性淋巴瘤是一種起自于淋巴造血系統(tǒng)的惡性腫瘤統(tǒng)稱,多發(fā)于淋巴結,并依據(jù)淋巴結分布的特點,可侵犯到全身任何組織與器官。對于惡性淋巴瘤的檢查一般結合臨床表現(xiàn)與血常規(guī)、腦脊液、血涂片與骨髓涂片,同時還可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與活檢[1]。本文將結合采用個性化護理對于惡性淋巴瘤患者進行化療之后的影響進行研究分析,詳細見于下文。
選取2016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我院收治的惡性淋巴瘤患者30 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采用不同的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對照組15 例,其中男8 例,女7 例,年齡為45~78 歲,平均為(56.39±4.58)歲,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觀察組15 例,其中男9 例,女6 例,年齡為46~75 歲,平均為(55.36±4.12)歲,采用個性化護理方式。排除兩組中患有精神障礙、意識障礙以及嚴重心、腦、肝、腎等全身系統(tǒng)嚴重疾病的患者,且兩組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的差別(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觀察患者的術后各項機體指標以及體征反應是否正常,對患者術后需要服用的藥物進行嚴格把控嚴格遵循醫(yī)囑,注意對患者的飲食安排,對患者以及家屬進行康復知識講解,幫助患者翻身等,對家屬詳細說明護理注意事項。
觀察組采用個性化護理方式,具體如下:(1)基礎護理,對病房進行定時消毒與清潔,保證患者休息以及睡眠質量,對患者的血壓心率等進行計量和記錄,并合理安排患者的膳食;(2)心理護理,觀察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患者情緒低落以及精神狀況低迷時進行及時開導,幫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緒,對預后以及治療效果充滿信心;(3)安全管理,對于一些行動不便的患者可以在房間安裝護欄等保障患者的安全,及時安全的進行防護和引導,保障患者的安全;(4)功能性復健,依據(jù)患者化療之后的身體狀況逐步進行對患者的康復鍛煉,幫助患者盡快恢復機體功能行使狀況;(5)健康知識教育普及,護理人員依據(jù)惡性淋巴瘤常見發(fā)病機制發(fā)病原因等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知識宣講,還可結合板報、宣傳冊等多種手段,加強患者及家屬對于手術治療以及預后的認識,同時加強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等,患者身體機能以及臨床癥狀得到好轉出院時,協(xié)助患者及家屬辦理出院手續(xù),并詳細說明護理及注意事項。
采用Barthel 指數(shù)記分法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社會功能、身體機能、精神心理、生活能力進行對比,分值為100 分,0~40 分表示具有嚴重功能障礙41~60 分為中度功能障礙,60分以上表示有輕度功能障礙,100 分表示完全能夠生活自理。
將數(shù)據(jù)納入SPSS 17.0 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s)表示,P<0.05 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由對兩組患者社會功能、身體機能、精神心理、生活能力進行對比,觀察組的護理效果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兩組對比差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詳見于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效果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效果對比(±s,分)
惡性淋巴瘤是一種在機體的內(nèi)外因素導致下免疫活性細胞發(fā)生分化以及增殖異常的疾病。最常見的表現(xiàn)是淋巴結腫大、咽淋巴環(huán)病變以及鼻腔與胸部的病變,全身癥狀還可見瘙癢、發(fā)熱以及盜汗等。
化療則是指通過使用化學藥物殺滅癌細胞的方式,由于化療方法可隨著人體豐富的血運系統(tǒng)將化療藥物作用于全身,因此化療目前也是治療癌癥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對于惡性淋巴瘤的化療方法多采用聯(lián)合化療方案,通常會選擇結合靶向藥物與生物制劑[2]。
個性化護理則是護理人員結合惡性淋巴瘤患者術后的身體狀況,密切觀察患者的體表癥狀有無異常表現(xiàn),同時注重觀察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膳食安排、身體機能恢復等,讓患者對預后以及治療效果都充滿信心。
綜上所述,結合本次實驗研究結果,即在對惡性淋巴瘤患者進行護理時,采用個性化護理方式可以取得非常好的護理效果,對于患者的治療與預后都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建議在臨床廣泛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