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剛,吳晶,朱亞靜
(蘇州市藥品檢驗檢測研究中心(蘇州市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中心),江蘇 蘇州)
2019年12月,武漢市發(fā)生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隨著疫情的擴散,我國其他地區(qū)及境外也相繼出現(xiàn)病例。研究發(fā)現(xiàn),疾病的元兇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人類感染后會導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NCP),簡稱“新冠肺炎”。
目前,醫(yī)學界尚未發(fā)現(xiàn)針對新冠肺炎的特效藥物,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緊急發(fā)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推薦了十余種藥物用于新冠肺炎的臨床診療,其中包括抗病毒類藥物、激素類藥物、中成藥及部分中藥復方。由于該病毒傳染性極強,患病人群眾多,高度關注臨床用藥的個體差異和不良反應,并持續(xù)關注患者的愈后情況尤為重要。本文針對目前新冠肺炎臨床治療用藥的常見不良反應報道如下。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推薦了α-干擾素、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利巴韋林等藥物用于新冠肺炎的一般治療。
干擾素是機體免疫細胞產(chǎn)生的一種細胞因子,是機體受到病毒感染時,免疫細胞通過抗病毒應答反應而產(chǎn)生的一組結構類似、功能接近的低分子糖蛋白,在機體免疫系統(tǒng)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最大的亞型是α-干擾素[1]。
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從人白細胞中克隆出α-干擾素基因并在體外大規(guī)模生產(chǎn)出純度高,能用于臨床治療疾病的重組人α-干擾素,主要包括重組人干擾素α-1b、重組人干擾素α-2a、重組人干擾素α-2b,其臨床常見不良反應[2]如表1所示。
表1 重組人干擾素α類藥物常見不良反應
表2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常見不良反應
有文獻報道,聚乙二醇干擾素(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的不良反應的頻率和嚴重程度與普通干擾素(干擾素α-2b、干擾素α-2a)相似,而與普通干擾素相比,其血液學不良反應更為常見[2],在臨床應用中應適當關注。
本品為復方制劑,每片含洛匹那韋200 mg,利托那50 mg,兩種成分都是病毒反轉錄抑制劑,均對HIV有作用,在新型冠狀病毒臨床治療中被用于一般治療。
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片常見不良反應有[3]:腹瀉、惡心、嘔吐、高甘油三酯血癥和高膽固醇血癥。其它不良反應包括:(1)全身:過敏反應、背痛、胸痛、胸骨下胸痛、囊腫;(2)心血管系統(tǒng):心房顫動、腦梗塞、深部血栓性靜脈炎、深靜脈血栓形成、偏頭痛、心肌梗死、心悸、體位性低血壓、血栓性靜脈炎、靜脈曲張和血管炎、緩慢性心律失常;(3)消化系統(tǒng):膽管炎、膽囊炎、便秘、口干、腸炎、小腸結腸炎、噯氣、食道炎、大便失禁、胃炎、腸胃炎等;(4)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庫興氏綜合征、糖尿病和甲狀腺功能減退;(5)血液和淋巴系統(tǒng):貧血、白細胞減少癥、淋巴結??;(6)營養(yǎng)和代謝紊亂:維生素缺乏癥、脫水、水腫、葡萄糖耐量降低、乳酸酸中毒、肥胖、外周性水腫和體重增加;(7)肌肉骨骼系統(tǒng):關節(jié)痛、關節(jié)病、骨壞死、關節(jié)疾病和肌無力。
臨床常用藥品包括:利巴韋林葡萄糖注射液、利巴韋林氯化鈉注射液、注射用利巴韋林、利巴韋林注射液等。
臨床常見不良反應包括[4]:(1)溶血性貧血;(2)全身不良反應:疲倦、頭痛、虛弱、乏力、胸痛、發(fā)熱、寒戰(zhàn)、流感癥狀等;(3)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眩暈;(4)消化系統(tǒng)癥狀:食欲減退,胃部不適、惡心嘔吐、輕度腹瀉、便秘、消化不良等;(5)肌肉骨骼系統(tǒng)癥狀:有肌肉痛、關節(jié)痛;(6)精神系統(tǒng):失眠、情緒化、易激惹、抑郁、注意力障礙、神經(jīng)質等;(7)呼吸系統(tǒng)癥狀:呼吸困難、鼻炎等;(8)皮膚附件系統(tǒng):脫發(fā)、皮疹、瘙癢等。
糖皮質激素(GC)是機體內(nèi)極為重要的一類調節(jié)分子,它對機體的發(fā)育、生長、代謝以及免疫功能等起著重要調節(jié)作用,是機體應激反應最重要的調節(jié)激素[5]。臨床常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包括:短效類的如氫化可的松、可的松;中效類如強的松、去炎松等;長效類的如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它們都具有抗炎、抗毒、抗休克、免疫抑制等多種藥理作用,但其不良反應和禁忌證也很多(如表2所示),臨床使用中應予以重視[6]。
血必凈注射液的成分為紅花、赤芍、川芎、丹參、當歸等中藥材提取物,主要成分為紅花黃色素A等[7]。在本次疫情中被定點醫(yī)院大范圍使用,且有一定的療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在重型、危重型病例治療和中醫(yī)治療中均推薦了本藥品。臨床研究表明,本品確切的臨床不良反應尚不明確,但臨床使用過程中應注意[8]:(1)在治療由感染誘發(fā)的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征及多器官功能失常綜合征時,在控制原發(fā)病的基礎上聯(lián)合使用本品;(2)本品與其他注射劑同時使用時,要用50 mL生理鹽水間隔,不宜混合使用;(3)本品在靜脈滴注過程中禁止與其他注射劑配伍使用。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將NCP列為中醫(yī)疾病范疇,病因為感受疫戾之氣,并列出了辨證論治的方案。在醫(yī)學觀察期推薦的中成藥包括藿香正氣膠囊(丸、水、口服液)、金花清感顆粒、蓮花清瘟膠囊(顆粒)、疏風解毒膠囊(顆粒)、防風通圣丸(顆粒),其常見不良反應和使用注意事項見表3。
除醫(yī)學觀察期外,中藥在新冠肺炎的臨床治療中同樣發(fā)揮重要作用,目前被推薦使用品種的包括:喜炎平注射劑、蘇合香丸、安宮牛黃丸、參附注射液、生脈注射液、血必凈注射液及部分中藥處方。上述中成藥的常見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如表4所示[9-10]。
藥品不良反應是指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現(xiàn)的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有害反應。這些有害反應包括藥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毒性反應)、后遺反應(后作用)、過敏反應、特異質反應、抗感染藥物引起的二重感染、依賴性以及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等。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是確保臨床用藥安全、有效的重要舉措。當前處于全國上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作為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人員,應充分發(fā)揮監(jiān)測職能,密切關注新冠肺炎臨床治療中出現(xiàn)的藥品不良反應(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并通過ADR監(jiān)測指導治療用藥的用法用量和個體化用藥方案,從而貢獻藥學人的一份力量。
表3 新冠肺炎醫(yī)學觀察期推薦服用中成藥常見不良反應
表4 新冠肺炎治療推薦使用中藥的常見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