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峰
(井陘縣醫(yī)院,河北 石家莊)
帶狀皰疹是臨床上常見的皮膚系統(tǒng)疾病,該病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引起,具有傳染性[1]。該病主要發(fā)病原因和誘導因素為受傳染、勞累、感染、感冒、免疫力下降、基礎患者有糖尿病者等[2]。臨床癥狀明顯,通常表現(xiàn)為帶狀密集水泡,偏紅色,并且伴有強烈的疼痛感,患者生活質量受帶狀皰疹的嚴重影響,工作或學習效率降低[3]。特別是皮損出現(xiàn)于面部、頭部者,對患者日常生活影響更大,病情更為嚴重。皮損該病多發(fā)生于成年人群,發(fā)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上升,于春季和秋季發(fā)病率最高[4]。本研究于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對40例帶狀皰疹患者進行治療,治療期間無不良事件,治療后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疼痛和生活質量均取得顯著效果,具體如下。
選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治療的帶狀皰疹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均符合《現(xiàn)代皮膚性病學》診斷標準,臨床癥狀典型明顯。采取隨機數(shù)字表法進行分組,對照組患者20例,男8例,女 12例,年齡20~72歲,平均(51.26±4.73)歲,病程3~7 d,平均(5.15±0.13)d,帶狀皰疹部位胸背部 11 例,腰腹部9例。觀察組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年齡24~74歲,平均(58.43±3.43)歲,病程 4~7 d,平均(5.50±0.16)d,帶狀皰疹部位胸背部12例,腰腹部8例。兩組患者的上述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表明本研究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年齡≥18歲的成年患者;知情本次研究內(nèi)容并自愿參加;接受半導體激光治療患者;依從性良好者。
排除標準:兒童患者;妊娠期哺乳期患者;心臟、肝腎功能受損者;意識障礙者。
對照組:采用可見光治療,使用可見光治療儀進行治療,每次照射時間30 min,每天1次,每周6次。以1周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
觀察組:在可見光治療基礎上,加用半導體激光進行治療,采用激光治療儀對患者皮損部位進行照射。照射前采用酒精消毒激光探頭,對患者皮損部位進行觀察,處理分泌物和結痂[5]。照射時探頭與皮膚平行,相距5 cm左右,對病灶區(qū)進行全面覆蓋。注意對皮損部位進行照射時,避免照射眼睛。每天1次,每次約10 min,每周6次,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在治療期間,記錄患者體征和臨床癥狀變化,如結痂時間、疼痛緩解等。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指標對比(, d)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指標對比(, d)
組別 例數(shù) 疼痛緩解 結痂時間 出現(xiàn)紅斑 水泡消失 愈合時間觀察組 20 7.18±1.64 7.55±1.62 9.68±1.43 8.58±1.64 14.09±2.35對照組 20 9.56±1.43 10.28±1.25 11.56±1.35 10.18±1.56 18.46±2.32 t 4.8916 5.9667 4.2753 3.1613 5.9181 P 0.0000 0.0000 0.0001 0.0031 0.0000
表3 患者各項生活質量對比()
表3 患者各項生活質量對比()
類別 觀察組(n=20) 對照組(n=20) t P生理功能 89.52±7.43 78.77±9.43 4.0065 0.0003社會功能 82.54±8.43 75.28±8.32 2.7412 0.0093情感功能 90.63±8.23 82.53±11.39 2.3661 0.0232軀體功能 88.34±9.56 79.37±9.37 2.9967 0.0048角色功能 90.21±8.37 81.58±8.56 3.2237 0.0026
觀察指標:對比治療效果;對比五項生活質量,包括情感功能、社會功能、軀體功能、生理功能以及角色功能;對比臨床體征消失時間。
評價標準:通過問卷調(diào)查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分,每項滿分100分,分數(shù)低說明患者生活質量較差;療效:患者疼痛感和皰疹完全消失,皮膚恢復正常為治愈;神經(jīng)痛感基本改善,皰疹結痂消失視為顯效;部分結痂,痛感緩解視為有效;患者病情與治療前無明顯變化并有加重趨勢,耽誤治療視為無效??傆行?(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計算患者資料時,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0.0進行分析,采用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100.00%)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85.00%),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觀察組患者疼痛緩解時間、結痂時間、紅斑出現(xiàn)、水泡消失以及治愈時間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侵入所引起的急性皮膚病,具有較強的感染性[6]。在患者感染該病毒后,該病毒會長期潛伏,當患者的抵抗力、免疫力下降、勞累時,該病毒會生長繁殖,使患者感染帶狀皰疹[7]。該疾病會使患者產(chǎn)生劇烈的神經(jīng)痛,患者疼痛感與病情發(fā)展和年齡密切相關。臨床上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以針對性的藥物為主,不僅治療周期長,且效果不明顯[8]。采取正確的治療方式對帶狀皰疹治愈具有積極意義,帶狀皰疹發(fā)病后病情發(fā)展較快,患者體征明顯,接受治療后,通常能夠抑制病情發(fā)展在15 d以內(nèi)緩解患者病情[9]。目前臨床治療方式多樣,研究旨在尋求治療帶狀皰疹更高效的方式。
我國醫(yī)療技術在不斷發(fā)展,理療技術開始廣泛應用予帶狀皰疹的治療中??梢姽庹丈淙梭w皮膚,光熱復合效應可以有效殺死病變細胞組織。使粘膜組織凝固,血管凝固閉塞,紫外線可以作用于患者神經(jīng)組織,帶狀皰疹引起的神經(jīng)痛抑制效果較好,有效緩解患者痛覺。通過消炎、殺菌達到治愈目的[10]。半導體激光照射的穿透力更強,通過刺激機體促進細胞活躍,快速消除炎癥癥狀??梢愿纳凭植科つw的血液循環(huán),起到鎮(zhèn)痛的效果。持續(xù)進行半導體激光治療,后期能夠幫助患者加速修復上皮組織,達到早日康復的效果。將兩種方式聯(lián)合使用,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半導體激光照射聯(lián)合可見光治療的觀察組患者,經(jīng)過2個療程治療后,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可高達100.00%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對比恢復用時,觀察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速度較快,用時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也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帶狀皰疹患者實施半導體激光聯(lián)合可見光治療可以有效減少患者的臨床癥狀與體征消失時間,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治療效果,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