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鳳鳴 陳 強 何九軍 孫 杰
(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甘肅 隴南 742500)
近些年,我國各大高校都十分重視學校實驗室的建設,在實驗室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以及管理資源等,除了良好的硬件條件外,實驗室建設還離不開完善的管理制度,這將直接影響到實驗室的產(chǎn)出以及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1]。
實驗室安全是高校教學、科研工作順利、有序開展的基礎與保障,同時也是高校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的前提條件[2~3]。因此,研究適合地方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體制的改革,積極探索其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對提升地方高校實驗室建設和日常運行的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研究對隴南師范高等??茖W校實驗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度剖析,并就2014 年以來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進行總結與思考,提出合理化建議,為同類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jù)。
我們梳理了全校在2014 年升專以來的基本管理資料,經(jīng)過系統(tǒng)分析發(fā)現(xiàn),全?,F(xiàn)有園林、農業(yè)生物技術、畜牧獸醫(yī)、食品營養(yǎng)與檢測、生物教育、化學教育、物理教育等專業(yè)的實驗室,這些都是以實訓、實驗教學為基礎的專業(yè),年均開設實驗項目600 項左右,實驗室安全管理的難度和壓力均較大,總體發(fā)現(xiàn)了如下的突出問題。
1.1 師生缺乏實驗室安全相關培訓。地方??圃盒5膶嶒炇夜芾韱T為非專業(yè)人員,多由剛進校的專任教師兼任。另外,實驗室具有進出人員混雜、實驗室管理人員更換頻繁、專業(yè)較多、探索性實驗較多、實驗風險較難預測等特點。每個專業(yè)的實驗室都可能接觸到危險化學品、病原微生物、高溫、高壓、輻射等不安全的因素,而且實驗室的人員密度較大、化學試劑量多且大、水電氣使用較為頻繁,以上不穩(wěn)定的因素均可使實驗室產(chǎn)生較大的安全隱患。如果參與實驗的相關人員缺乏專業(yè)的實驗室安全培訓,對儀器設備、試劑進行違規(guī)操作,就會導致各種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給實驗室?guī)砭薮蟮膿p失。
各專業(yè)實驗室安全教育的缺失則可能會對學生的發(fā)展產(chǎn)生深遠的負面影響。以化學專業(yè)的專科生為例,他們畢業(yè)后可能進入化學、化工等涉化企業(yè),或從事化學教學工作,或繼續(xù)攻讀化學專業(yè)及其邊緣學科的本科、研究生學位,在沒有足夠的專業(yè)安全知識、技能及安全觀念的情況下,無論走向哪種與化學相關的崗位,都會使自身、他人和單位面臨風險。對于其他的以實驗課為基礎的學科或專業(yè),例如生物教育、畜牧獸醫(yī)、食品、園林、生物技術及物理教育等專業(yè)均需要高度重視該方面的培訓。因此,從大學生身心健康的長遠影響出發(fā),將實驗室安全相關的課程納入必修課程,就顯得十分的必要。
1.2 實驗場所門禁系統(tǒng)不完善。全校的實驗室、實訓場所均無門禁系統(tǒng),極大地增加了實驗室安全管理的負擔與風險。校內校外人員比較復雜,包括老人、小孩,可隨意出入實驗樓層,存在著難以預料的安全隱患。另外,部分教師和學生在法定節(jié)假日往往還有實驗(如科研實驗及畢業(yè)論文實驗),這期間實驗室管理員休假,教師按照學院的流程申請后,試劑和耗材往往提前領到各實驗室,這會涉及到一些重要實驗室和有毒有害試劑藥品的使用。但這期間,實驗室管理責任不清,出入實驗室沒有記錄,這也同樣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
1.3 學校無直接管理部門或機構。對于學校各實驗室的管理,存在交叉和混淆的管理方式,主要是沒有直接的管理部門或機構來統(tǒng)一管理和協(xié)調。例如,在消防安全方面由學校保衛(wèi)處管理,具體負責滅火器材的發(fā)放和對實驗室管理員的消防業(yè)務培訓。危化品、易制毒品的采購由學校教務處和校長負責,具體工作由二級學院對接當?shù)毓簿职匆笊陥筚徺I,二級學院副院長、內設的實訓中心主任和各實驗室管理員進行使用管理。危化品、易制毒品的領用制度由二級學院自行制定,無上級主管部門或機構審核,責任不清流程不合法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實驗室儀器設備資產(chǎn)管理由學院臨時教師負責,采購由學校新設部門國有資產(chǎn)管理中心負責,配套的維修和輔助功能建設歸學校后勤處和信息中心負責。實驗室水電安全隱患和故障,需要層層上報辦理,且實驗室水電維修和養(yǎng)護級別經(jīng)常低于教學樓和辦公樓。
2.1 成立專門機構負責實驗室安全工作。學校應當建立專門機構,成立實驗室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圖1),組長由校長擔任,抽調后勤、教務、保衛(wèi)和信息中心專人負責成員任務。實驗室較多的二級學院成立實驗管理中心,每個專業(yè)至少設定一名專職實驗室管理員(可以引進??萍耙陨袭厴I(yè)生)。從根本上提高管理效率,增強責任意識,保障實驗室安全工作。
圖1 實驗室安全工作機構組織結構圖
2.2 增加師生實驗安全教育培訓,增設 《實驗室安全技術》 必修課程。本科生進實驗室前一般會進行安全培訓和安全測試,但由于指導老師疏于日常管理、實驗室管理員日常監(jiān)督不到位,加之學生人數(shù)多、實驗時間集中、工作量較大,難免會有疏漏的地方,也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4]。針對專科學校學生的背景不同,有單招、統(tǒng)招、文科生等基礎比較薄弱,另外考慮到新生剛剛邁入校門,比較缺乏安全知識,對學校的安全設施、規(guī)章制度等也不了解,開設 《實驗室安全技術》 課程的授課對象確定為一年級新生,希望盡早的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訓練他們的安全技能。
各專業(yè)實驗課程的開設與安全課程的開設幾乎平行,為保證剛入學新生在第一次進入實驗室之前就能受到良好的實驗室安全教育,在新生入學教育階段學院將安排4 學時的安全教育講座,介紹實驗室最基本的安全常識以及實驗實訓中心的教學環(huán)境和各項規(guī)則制度、紀律,并將實驗室安全的相關內容編寫成實驗手冊發(fā)放給每位學生,學生以班會的形式集中學習,并參加安全技能知識考試,成績合格者發(fā)放結業(yè)證書,成績不及格者必須重修才能獲得結業(yè)證書。最后由學院實訓中心與學生逐一簽訂實驗安全協(xié)議書,進一步強化新生的安全意識。有實驗課程計劃的學生必須通過集中學習并參加安全技能知識考試,取得合格以上的成績方可進入實驗室開展實驗。同時還需參加學院舉辦的師生消防演練,更進一步強化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
對于教師的實驗室安全培訓,學校應當每學期組織2 次以上的專題培訓,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師安全責任意識,警鐘長鳴,杜絕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大部分師生對安全知識的了解還不充分,存在僥幸心理,尤其是對于突發(fā)情況如何處理,絕大部分人是一知半解,不求甚解。因此,需要通過落實安全準入制度、安全教育培訓、安全知識宣傳,加強實驗室使用者的安全防范意識,真正地讓安全知識和技能入腦入心[5]。
2.3 依托校園一卡通,建設實驗室門禁系統(tǒng)。采用門禁系統(tǒng)、攝像監(jiān)控系統(tǒng)和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tǒng)等智能化管理方法[6],解決人員出入實驗室沒有記錄、責任不清等問題,降低實驗室安全管理的負擔及風險。我校一卡通系統(tǒng)已經(jīng)基本完成,教師和學生均有相應的信息卡片,只需要在實驗教學樓層安裝幾套門禁系統(tǒng),用以記錄教師和學生的出入情況,尤其在節(jié)假日期間,既不增加實驗室管理員的負擔,也能起到非常好的安全管理作用。
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是高校順利開展科學研究和教學實驗的基本保障。這就要求實驗室管理員必須是專業(yè)人員,并從事專門的工作。另外,學生和實驗指導教師必須要接受相應的培訓和輔導,實現(xiàn)較為嚴格的準入制度。學校要考慮開設實驗室安全相關必修課程,對從事實驗工作的人員有明確的要求。尤其是依托校園一卡通,建設好實驗室門禁系統(tǒng),將實驗室安全管理中最不可控的人員因素攔截在實驗室之外,從而提高實驗室的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