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武仙
【關(guān)鍵詞】幼兒園;課程游戲化;革新
在幼兒園教學改革過程中,課程改革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而課程游戲化改革就是讓課程和游戲相結(jié)合,從而使課程更加有趣生動,幼兒愿意參與到課程中去,這樣才能夠發(fā)揮課程教育的意義。但很多教師并不理解進行課程游戲化改革的意義,甚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下面我們就來進行分析和探討。
一、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積極意義分析
首先,從幼兒這個主體來看,幼兒時期是人思維高度活躍的一個階段,同時幼兒又缺少一定的自控力,他們很難把注意力長時間地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所以教師必須結(jié)合幼兒這一時期的思維規(guī)律來進行課程設計和改革。課程游戲化就是基于幼兒的主體地位而進行的一項課程設計。
相比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游戲化的教學對幼兒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一方面,幼兒愿意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去,與教師進行良好的互動。在課程游戲化過程中,教師把幼兒作為主體,去思考如何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幼兒的主體創(chuàng)造力因此能夠得到關(guān)注,從而有效地開拓了幼兒的思維,開發(fā)幼兒的大腦潛能。另一方面,所謂的課程游戲化不單單是在課程教學中融入游戲元素,更是要把游戲的理念貫徹于幼兒的日常生活中,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園內(nèi)生活學習環(huán)境,這樣更有助于他們的身心發(fā)展,培養(yǎng)他們熱愛生活、樂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其次,從教師這個主體來看,課程游戲化有效地促進了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和質(zhì)量。教學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當教師看到幼兒已積極參與到課程互動中去,相應地,教師的積極性也會提高,思維也會完全打開,教學的質(zhì)量就得到了提升。
最后,從幼兒園這個整體來看,開展課程游戲化的教學,有助于幫助幼兒園打造一個標志性的品牌形象,幼兒園可以以課程游戲化為主題開展多種主題活動,提升本園的知名度,獲得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的《幼兒園工作章程》,對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應該結(jié)合園內(nèi)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發(fā)展特色的課程游戲化項目,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合理地使用各類材料、玩具,科學地制定游戲時長,多種游戲同時開展,豐富幼兒的思維,開發(fā)幼兒的大腦。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還是存在一系列問題和不足需要改進。
(一)教師對課程游戲化的認知不到位
首先,在課程游戲化實施過程中,教師雖然不是整個過程的主體,但是卻發(fā)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梢哉f,教師的引導決定了課程游戲化教學過程是否能夠順利開展以及最終教學效果的呈現(xiàn)。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對于課程游戲化這個概念沒有理解到位,經(jīng)常越俎代庖,跨越引導者的身份,主導整個教學過程,幼兒的積極性難以發(fā)揮,導致最終的教學效果不太理想。
其次,教師由于認知上的偏差,常常忽視了課程游戲化的重點和主旨并不在于“游戲”二字,而在于通過游戲來滲透教育價值。從幼兒這個主體來看,他們本身就貪玩,如果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缺乏積極引導,那么就更容易出現(xiàn)本末倒置的狀況。
(二)家庭教育和園內(nèi)教育未有效結(jié)合
在幼兒成長過程中,除了園內(nèi)教育之外,我們也不能忽視家庭教育對幼兒的影響,特別是在課程游戲化開展過程中,家庭教育和園內(nèi)教育良好結(jié)合,是一個有效的前提和基礎(chǔ)。在這一點上,大多數(shù)幼兒園已經(jīng)達成了普遍的認知,他們會通過多種方式積極促進家校合作。但是這種合作往往過于表面化,很多時候都會成為一種幼兒園用來宣傳的噱頭,而沒有深入去建立和改善這種家校合作的關(guān)系。特別是教師和幼兒家長在就幼兒的健康狀況進行溝通時不夠深入,由此而產(chǎn)生不良影響。因為幼兒的健康不僅僅是身體狀況,更包括精神面貌和心理健康,教師和家長如果不能把這些信息反饋給對方,那么就會影響到家庭教育和園內(nèi)的課程教育效果。
(三)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師幼互動欠缺
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其實就是師生互動的過程,而師生互動極大地影響了幼兒對游戲中的教育信息的接受程度,師生互動效果越好,學生就越能夠在游戲中獲得啟發(fā),得到各個方面能力和素養(yǎng)的提升。但是目前實際教學中,師生互動中還存在一系列問題,如教師在互動時忽視了幼兒的興趣點所在,而是以自己理解的思路去和幼兒溝通,脫離幼兒的思想需求。
三、推進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有效策略
(一)加強認知,提升教師專業(yè)技能
當前大多數(shù)幼兒園對教師的專業(yè)學歷方面要求都不是很高,導致教師在學習和掌握新知識上存在許多不足,甚至有很多民辦幼兒園也沒有樹立一種良好的教育理念,認為幼兒園教育就是把幼兒看管好,讓他們不出現(xiàn)什么意外狀況就可以了,至于課程教育,并沒有深入了解和開展。要想更好地進行課程游戲化教學改革,就必須認識到這一方面的問題,積極地進行改進。
第一,幼兒園管理者可以加強對園內(nèi)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培訓,定期組織教師去學習課程理論知識,邀請專家對教師進行培訓講座,不斷提升他們的專業(yè)素質(zhì)。
第二,除了積極向外學習,在園內(nèi),也可以開展教師技能比賽,組織教師之間進行課程講評競賽,對優(yōu)秀的教師進行嘉獎,建立獎勵激勵機制,從而激勵教師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技能水平。
最后,就教師自身而言,也應該積極學習,特別是信息技術(shù)知識,掌握一些多媒體操作技能,學會制作豐富多彩的課件,能夠恰當?shù)卦诮虒W過程中使用多媒體技術(shù)來豐富教學內(nèi)容,提高幼兒對課程的關(guān)注度。
(二)家校配合,促進課程游戲化
首先,教師應該和家長進行良好的溝通,可以通過家訪或者是組織班會等形式向家長說明:幼兒園的教育,不僅僅是學習一些知識,更重要的是開發(fā)幼兒的腦力和思維,所以要重視課程游戲化這種教學方式,讓家長多關(guān)注幼兒在家里的心理狀態(tài)和精神狀況,并反饋給教師,這樣就更利于課程游戲化教學的開展。
其次,教師也應該積極地向家長展示課程游戲化的教學過程,可以安排公開課,邀請家長前來觀摩整個教學過程,進而獲得家長的配合,也讓家長了解了幼兒在園內(nèi)的學習狀態(tài)。
最后,也可以開展線下交流,比如建立微信群,反饋每一階段教學效果??傊?,家庭和學校的良好配合能夠促進課程游戲化的改革進程。
(三)師生互動,構(gòu)建良好溝通模式
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興趣,而不是教師單方面的講解。例如,教師拿出一根海綿棒,不直接告訴幼兒是用來做什么的,而是向幼兒發(fā)出提問:“小朋友們,用這根海綿棒可以做什么?”如果幼兒不能夠回答出來,那么還可以進一步啟發(fā)幼兒:“你們看,我把這根海綿棒彎曲一下,像什么?”這時幼兒就可能回答像山洞,像拱門等,教師就可以向?qū)W生發(fā)出提議:“我們用海綿棒來玩過山洞的游戲吧?!弊屢徊糠钟變阂慌排诺嘏e起海綿棒,另一部分幼兒過山洞,然后再交替進行。這個教學過程的設計,就充分地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不再直接把答案告訴學生,而是啟發(fā)式地引導學生去探究,并且增加了師生互動的成分。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幼兒園課程改革中,課程游戲化是一個重要的改革方向和趨勢。本文針對當前我國課程游戲化改革中的各種問題進行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議和策略,以促進課程游戲化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