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春2號于2018年通過了全國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
1.特征特性。該品種為中早熟春大白菜雜交種,生長期68天。植株半直立,生長勢強,株高42.5厘米、株幅58.2厘米。外葉數12片,碧綠色,葉面微皺,倒卵形,葉片長38厘米、寬37厘米。球葉淡黃色,中樁合抱,縱徑28.6厘米、橫徑18.3厘米,球形指數1.6,單球重2.8公斤,凈菜率67.8%,每畝凈菜產量5800公斤。耐先期抽薹,商品性好,綜合性狀優(yōu)良。鮮葉球干物質含量5%,可溶性糖含量2.8%,維生素C含量0.3毫克/克,粗纖維含量1.8%,粗蛋白質含量1%。抗病毒病、霜霉病、根腫病。
2.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適宜在陜西及全國同類地區(qū)的春大白菜產區(qū)和高山越夏蔬菜產區(qū)種植。陜西省關中地區(qū)春保護地栽培2月中下旬育苗,3月上中旬定植;高山地區(qū)越夏栽培4月下旬至6月中旬育苗,5月下旬至7月中旬地膜定植。苗齡25~30天,高壟雙行栽培,行距50厘米、株距45厘米。
(摘編自《園藝學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趙利民 等? ?郵編:7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