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肅
(葫蘆島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葫蘆島 125001)
子宮肌瘤是婦女的一種常見疾病,在患病期間患者經(jīng)常出現(xiàn)不正常出血和繼發(fā)性貧血以及盆腔壓迫癥等各種生殖功能障礙,會嚴重影響婦女的健康程度。和傳統(tǒng)開腹手術形式對比,腹腔鏡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小,腹部切口非常小,并且疼痛感降低,便于患者恢復,患者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明顯縮短等各種優(yōu)勢[1]?;诖?,我院嘗試對子宮肌瘤患者實施腹腔鏡剔除術,并選取近年來收治于我院的130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開展相關臨床研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從2016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130例子宮肌瘤剔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患者治療要點進行分析和回顧。然后隨機分為對照組(n=65)與觀察組(n=65)。其中觀察組女性年齡24~56歲,平均(35.26±0.36)歲,病程1~3年,平均(2.34±0.26)年;對照組女性年齡25~60歲,平均(34.26±0.36)歲,病程1~2年,平均(1.26±0.26)年。130例患者中漿膜下肌瘤患者一共96例,肌壁間肌瘤患者30例,肌瘤最多者4例,肌瘤直徑2~6 cm,所有患者均為進行過開腹手術,手術時間維持在50~150 min,手術中患出血量30~250 mL,平均出血量則為50 mL,所有患者的基線資料進行對比,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開腹手術配合手術室方式進行治療。觀察組采用腹腔鏡剔除術配合手術護理治療。使用氣管插管、靜脈等麻醉形式,氣腹形成后將腹腔鏡插入患者體內(nèi),漿膜下肌瘤使用單機電凝肌瘤蒂部切除肌瘤形式,肌壁間肌瘤,使用手臂向上舉起患者子宮,在患者最突出位置上進行切除手術,進而可以實現(xiàn)肌瘤有效分離,使用抓鉗將肌瘤抓住,向外旋轉后牽拉住,將肌瘤完全清洗,使用一號吸收線對切除位置進行縫合。切下肌瘤可以使用電動子宮旋轉切器取出,使用生理鹽水對患者盆腔進行清洗,然后將二氧化碳氣體引入到患者體內(nèi),將套管完全拔除,對切口有效縫合。實施手術室護理配合工作如下:①手術前期準備工作:手術前對患者進行訪視,手術前一天護士到病房訪視患者,對病歷進行閱讀,了解和掌握患者病史,做好心理護理工作,拉近護患之間距離,使其積極配合手術治療。對皮膚準備情況進行檢查,對患者肚臍周圍進行清潔,防止感染現(xiàn)象出現(xiàn),叮囑患者禁食禁水,做好手術準備工作。②手術中配合工作:第一,巡視護士配合,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巡視護士需要主動和患者溝通,為其提供緩解內(nèi)心緊張和壓力的音樂,分散患者注意力,消除對陌生環(huán)境的緊張感,上肢靜脈穿刺,負極板貼在患者小腿肌肉上,連接好器械,協(xié)助麻醉師,做好氣管插管工作,完成患者手術麻醉工作。在腳架上放置海綿墊,將患者小腿墊高,保持患者處在水平位置上,防止靜脈血液回流[2]。提前做好手術儀器連接工作,并對患者手術進展進行觀察,對體位進行調節(jié),做好準備工作,保證手術可以順利進行。手術結束后將各種器具進行關閉,拔除連接導線,儀器歸位。第二,器械護士配合,護士需要熟練掌握手術器械名稱、用途以及安裝方案等,保證器械在手術中完好使用,做好鏈接工作,理順導線,防止因為導線纏繞影響手術進程,準備好碘伏紗布等用具,隨時對腹腔鏡鏡頭進行擦拭,保證鏡頭清晰。熟悉手術各個步驟和流程,跟隨手術進程,集中注意力,為醫(yī)師提供器械一定要穩(wěn)重和準確,手術后做好器械清點工作,保證無誤后上交供應室清洗[3]。③手術后處理工作:器械由護士全部收回,放回器械車上,進行清洗工作,護士連接好管線后固定位置,將所有儀器全部放回指定位置,使用10%的福爾馬林將待檢組織送回到病理科,患者清醒后,將其轉移到手術推車中,由麻醉師和護士共同送回到病房,做好記錄和交接工作后進行記錄。手術治療后,患者在1~2 d可以下床互動,手術后1~2 d拔除患者引流管,患者可以進餐。經(jīng)過手術后患者住院時間是5~8 d,手術后對所有患者均進行電話隨訪。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手術后療效,療效標準:顯效是患者臨床癥狀全部消失;有效是患者臨床基本癥狀得以改善;無效則是患者病情并未得到好轉,甚至有加重傾向。對比兩組患者手術后護理滿意程度,滿意率=顯效率+有效率[4-5]。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使用我院自行制作的調查問卷調查對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值檢驗。計數(shù)資料則用(%)表示,采用t值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過傳統(tǒng)開腹手術配合護理以及腹腔鏡剔除術配合護理治療后,兩組患者病情均得以改善,通過觀察和記錄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滿意率對比[n(%)]
對于腹腔鏡剔除配合護理手術過程中需要固定手術人員,專職護士需要掌握手術醫(yī)師的習慣做法、需求和需要器械等,同時還要掌握腹腔鏡器械性能、安裝和使用方法,成立經(jīng)驗豐富、配合非常默契的團隊,從而可以確保手術可以順利進行[6-7]。手術中注意患者上肢不能過度伸展,避免上肢其他神經(jīng)被麻醉?;颊呷“螂捉厥粫r要使用支架,此時應使用海綿墊墊高腳架,患者雙膝不能過高,≥30 cm高度即可,兩腿分開角度不能過大,年老患者通常不超過100°~110°,避免腓總神經(jīng)出現(xiàn)損傷[8]。
器械護士還要掌握器械使用基本步驟,對手術臺上器械和物品做到心中有數(shù),隨時監(jiān)視器械屏幕,對患者手術進程以及生命體征進行觀察,集中注意力,精準化傳遞器械,保證目光可以停留在屏幕上提取器械,清楚器械的作用,保證所有器械功能及時發(fā)揮出來,使用完畢后要保證將器械清洗干凈[9-10]。
對于子宮肌瘤患者來說實施腹腔鏡剔除術比傳統(tǒng)開腹手術效果更好,存在很多優(yōu)勢,患者手術切口非常小,疼痛少,手術后恢復快速,住院時間短等,加上腹腔鏡剔除術是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危害是很小的?;诖?,我院嘗試對子宮肌瘤患者實施腹腔鏡剔除術,并選取近年來收治于我院的130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開展相關臨床研究,根據(jù)治療方案分成傳統(tǒng)開腹配合護理的對照組與腹腔鏡剔除術配合治療的觀察組,各65例。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腹腔鏡剔除術配合手術室護理治療子宮肌瘤效果更加安全可靠,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