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強
摘要:不論是對于哪一個階段的學生,自學能力都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能力。良好的自學能力能讓學生的一生都受益匪淺。而培養(yǎng)一名學生自學能力的最好的時期,首先是在一名學生剛開始認識世界的時候,其次就是現(xiàn)在。所以,對于每一位初中的學生而言,當下,就是最好的時機去培養(yǎng)自己的自學能力。而教師也需要幫助學生,從上課前,課堂上和下課后,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督促和輔助,不僅要傳授學生自學的方法,更要監(jiān)督學生,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地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培養(yǎng)自己的自學能力,鍛煉自己的對未知的知識的解構能力和關鍵詞的理解能力。這樣,學生才能隨著知識的逐漸積累和增多,從量變達到質(zhì)變。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自學能力;預習;小組合作;錯題整理
在初中的教學任務中,教師除了需要將教學大綱上的知識完美的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需要在傳授給學生知識的同時,不斷用各種方法輔助和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掌握正確的自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授學生以漁,而不是授學生以魚。首先,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布置課前的預習任務的方法,督促和引導學生在上課之前,對將要學習的知識進行提前的預習和了解,以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解構能力。其次,教師還可以通過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進行小組的合作和討論,讓學生將自己所學,所想和年齡相仿的同窗進行交流,讓學生在思想的碰撞中進行思考和交流。最后,教師還可以通過指導學生進行自己做錯題目的整理,達到讓學生在課后復習的目的,加強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可以在課后也進行獨立的思考和學習。
一、布置預習任務
初中的數(shù)學不比小學的數(shù)學那么簡單,初中的數(shù)學相比于小學的數(shù)學而言,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產(chǎn)生了不小的質(zhì)變。所以,對于很多的初中生而言,僅僅依靠小學數(shù)學的基礎,很容易會在初中數(shù)學的學習中產(chǎn)生斷崖式的下跌,從而打擊到學生的自信心。所以,對于初中的學生而言,在課前對將要學習的知識進行課前的預習就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如果學生不在課前進行預習,對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一定的了解和學習,那么,學生將會在正式上課的時候,不知道教師在講什么內(nèi)容??赡芙處熕v的每一個字都聽的懂,認的到,但是將其聯(lián)系在一起就摸不著頭腦。這會大大的降低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也會達不到理想的學習狀態(tài)。
例如,教師在教授“有理數(shù)的加減法”的相關內(nèi)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布置對將要學習的知識進行課前預習的方式,讓學生對有理數(shù)的基礎的定義和計算方法進行預習和思考。讓學生通過自己對課本的閱讀,從書本上較為淺顯的知識入手,對相關的內(nèi)容進行理解,知道什么是有理數(shù),有理數(shù)的加減法應該如何進行計算和應用,有理數(shù)和加減法和小學所學習的正數(shù)的加減法有什么樣的區(qū)別等等知識和概念進行了解和學習,并進行一些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這樣,自己通過自己的自學將較為淺顯的問題解決,再在正式的課堂上跟著教師由淺入深的對相關的知識進行了解,這樣才能提高數(shù)學的成績,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二、鼓勵小組合作
教師同樣可以通過在正式的課堂上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形式的討論和交流來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交流和探討,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對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習習慣和思考方式進行培養(yǎng)和養(yǎng)成。小組討論的方法不僅可以讓整個課堂的氣氛變得活躍起來,讓整個班級的學生都參與到課堂的活動和討論中,學生還可以在和其他同窗的交流中進行思想的碰撞,將自己的想法傳遞給其他的學生,同時也在吸收其他同學的理解和解析。通過一起討論和思考,學生將會對所學的知識有新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消化和應用將會達到空前的高效。
例如,教師在教授“乘法的分配律”的相關內(nèi)容的時候,學生在學習完有理數(shù)的相關內(nèi)容之后,教師就可以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對乘法的分配律需要注意的要點和乘法的分配律的實際應用進行學習和探討。教師可以讓學生互相之間進行出題和互動,讓學生在討論中對乘法的分配律的相關知識進行運用,從而總結出最優(yōu)的解題方法。
三、自主整理錯題
除了課前的預習和小組討論,教師還可以通過教授學生課后復習的方式和竅門,以幫助學生在課后進行學習,鍛煉自己的自學能力。而錯題整理就是一個簡單高效的課后復習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能力。但是,人都會有惰性,初中的學生也都還是半大的孩子,所以自控能力非常的有限。所以,對于初中的教師而言,需要不斷地督促學生在繁忙的課業(yè)中,抽出一部分的時間自主的對自己曾經(jīng)錯過的題目進行整理和歸納,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溫故而知新,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例如,教師在教授“一元二次方程”的相關內(nèi)容的時候,就可以督促學生進行課后的習題整理,讓學生對自己的錯題進行訂正。學生在對錯題進行訂正的時候,也是反復學習的過程,需要讓學生完完整整的理解錯題的解題思路和出題人的意圖,才能更快,更好的答題。學生在進行錯題訂正和整理的時候,需要將推理的步驟和變形方式完整的寫在旁邊,有自己的思考和注解,不能直接照抄教師的答案,需要將整個題目理解透徹,這樣,才算將所學的知識完全消化。
總之,初中正是一個學習能力最好的時候,教師需要趁著學生學習能力最好的這個時期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習慣,督促學生持之以恒,養(yǎng)成習慣。初中的教師需要通過教導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引導學生進行課堂上的思考和交流,傳授學生相應的復習方法,以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
參考文獻:
[1]林志強.初中數(shù)學課堂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8(44):249-250.
[2]馬迎秋,曹一鳴.初中數(shù)學教科書幾何推理的國際比較研究[J].基礎教育,2018,15(03):5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