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是指衡量事物的準則。一篇文章的好壞也有標準,例如高考作文的評分標準就有基礎等級的6點和發(fā)展等級的四項16點要求,符合這些要求就是高分作文,不符合這些要求就是低分作文。但是高考作文的評分標準過于籠統(tǒng),很難告訴同學們怎樣的內(nèi)容才算得上深刻、豐富、有文采、有創(chuàng)意。所以,我們特推出“創(chuàng)新作文標準”欄目,每期為大家展示一些適合大家在寫作時引用或借鑒模仿的精彩語錄、智趣段子、精妙段落與經(jīng)典文句,以期為大家的作文增光添彩。
智趣段子
◆一條河上有座石拱橋,河面不寬,往來的船只很多。
一天,有艘船要過橋洞。船上裝滿了稻草,捆得很結實,但裝得多了點,稻草比橋洞還高,船過不去,船夫只好停船想辦法。
有人給船夫出主意說,把捆稻草的繩子解開,拿掉一點稻草,等船過了橋洞,再把稻草裝上就行了??蓡栴}是,繩子一解開,船上的稻草就完全散開了,一不小心就會掉到河里,這個辦法顯然行不通。船夫正著急,只聽岸上有個孩子說:“壓幾塊石頭就好啦!”
船夫一聽,趕緊跳上岸,搬了幾塊石頭放到自己的船上,船重了一些,吃水就深了,船往下沉了一點,稻草的高度就低于橋洞的高度,船順利地過了橋洞。
有時候看似是“減”的問題,用“加”更好解決。跳脫常規(guī),逆向思維,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一頭豬站在山崖邊,正躍躍欲試著跳下去。
山羊驚恐地跑來勸阻:“豬兄,有事好商量,千萬別想不開呀!”
豬撇了撇嘴說:“山羊老弟,這你就不懂了,我這是在練習起飛。我要做頭有夢想的豬,從今天起,我每天都要在這里練習起飛,直到有朝一日能飛起來?!?/p>
山羊聽后捧腹大笑:“你又沒翅膀,怎么可能飛起來?你這是癡心妄想,難怪森林里的動物都說你蠢,看來你真是名副其實!”
羊的笑聲引來了其他動物,他們聽說了豬的想法后,也都哄堂大笑起來。于是,這頭想飛的豬成了動物們茶余飯后的談資,有的動物說他可能腦子有毛病,有的動物說他可能內(nèi)心太自卑……
這頭想飛的豬還驚動了森林里的電視臺和報社,記者們每天都來對他進行跟蹤報道。他的一舉一動都成了電視臺的焦點和報紙的頭條。
忽然有一天,這頭想飛的豬不見了。瞬間,輿論一片嘩然,有動物揣測他已經(jīng)成功飛上了天,創(chuàng)造了奇跡;也有動物揣測他已經(jīng)掉進山谷里,摔了個粉身碎骨……
后來,動物們終于在豬圈里找到了正呼呼大睡的豬。他們把他拍醒,問他為什么不去練起飛了。
豬狡黠地笑著說:“我賺足了眼球,撈足了金,已經(jīng)成功地飛起來了?!?/p>
精彩語錄
◆關 于生命/倘若可以蓬勃地生活,那么你生命的意義就會閃爍出光芒;倘若消沉地活著,就算是在盛夏的正午,你的世界也會暗淡無光。
——德國哲學家尼采
◆關 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可以通過大量的計算和模擬,幫助人類無限縮短走彎路的時間。我很羨慕現(xiàn)在接觸圍棋的青少年,他們比我小時候要少走很多彎路。
——圍棋世界冠軍柯潔
◆ 關于低調(diào)與高調(diào)/低調(diào)是為了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高調(diào)是為了生活在別人的世界里。
——作家馮驥才
◆ 關于愛/愛是對他人生命持久的關注。
——“l(fā)ove”一詞的拉丁語含義
◆ 關于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所承擔的責任起碼占51%。不要總是埋怨別人,得先改變自己,否則“熊孩子”會越來越多。
——主持人白巖松
經(jīng)典文句
◆一個人熱愛生養(yǎng)自己的家園與土地,不在于它是否富饒,不在于你有多大成就,而在于你在那里度過了流金歲月,你還可能回來,因為那是安頓靈魂的所在。
◆人生如烹調(diào),煎和熬都是使食物變得美味的方法,加油也是。
◆曾以為走不出去的日子,現(xiàn)在都回不去了。
◆你爬得高,走得遠,不是為了被世界看到,而是為了看到世界。
◆對未來越有信心,對當下就越有耐心。
精妙段落
◆素,即白。歷史上很多書畫作品,以及清代顧、湘、蘇、粵四大名繡都是以白色生絹為依托創(chuàng)造出來的?!八鼗ǘ嗝蓜e艷欺,此花真合在瑤池。”白蓮的素美極致,素到?jīng)]有一絲雜色,“出淤泥而不染”靜靜地綻放,謙和高貴,淡雅素潔。
年少時讀詩,最喜歡漢樂府。我讀“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時,心里會生出幾多神往。素手,該是多美的一雙手,該是如何白皙剔透,如何纖長柔美。素手,該是怎樣賢淑的女子才能有的一雙手?
在所有關于朋友的詞匯里,我喜歡“素友”這個稱謂。這里的素,沒有雜質——陽春白雪也好,高山流水也罷,都源于內(nèi)心最真實的欣賞。都說君子之交淡如水,這樣的交往,該有一顆清清爽爽,磊磊落落的心。用“素”來形容,足矣!
素的好是原生態(tài)的,比如素人畫家,沒經(jīng)過美術專業(yè)訓練,卻憑著身心的感悟和勤勉,畫出令人贊嘆的作品。有部電影叫《花開花落》,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法國小鎮(zhèn)的女傭薩賀芬(后被譽為素樸派畫家),白天幫傭,晚上作畫,終是聲名遠播。
多想,邂逅這么美那么好的“素”——喜歡素,懂得素,踐行素,終究做到抱素懷樸。
——楊崇演《素美》
◆一位朋友對我說:“你發(fā)現(xiàn)沒有,很多蔬菜,尤其是野菜,都帶著淡淡的苦味。這苦味很清淡,但特別純正,帶著山野的氣息,能夠給麻木的味覺一種良性刺激?!迸笥训恼f法我極為認同,蒲公英、萵苣之類的菜,都帶點苦味,卻是舌尖上一縷揮之不去的惦念,帶給我們清淡的歡愉。我認為,蘇東坡所言“人間有味是清歡”的清歡之味,少不了苦味。正如人生,苦不會少,但苦又能讓人在歷練中變得強大,讓人生多了別樣的風味,也讓人更珍惜生活的甜。
能夠品嘗并且享受苦味,便能理解清歡之味的含義。清歡之味,我覺得是一種經(jīng)歷滄桑后返璞歸真的味道,如同一個人在驚濤駭浪里翻滾過,最終卻在平靜的溪水邊安守時光。人生經(jīng)歷過的種種滋味,都已經(jīng)化作云煙,唯有平靜簡樸的生活才是真滋味。我們都曾憧憬人生永遠一帆風順,甜蜜幸福??墒?,任何人的人生都是酸甜苦辣交織的味道。我們曾經(jīng)極力想避開人生苦味,可苦澀的味道不曾缺席。最終我們接受和適應苦味,明白了苦也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美味。
苦澀的經(jīng)歷,讓我們更懂得甜的幸福;苦澀的故事,讓我們歷練出強大的內(nèi)心;苦澀的日子,讓我們品味出人生真實的味道。把苦味嘗盡,把人生看淡,最終收獲了心靈的云淡風輕——苦算什么,不過是人生的點綴罷了。
人間有味是清歡,清歡之味苦為魂。嘗過苦味,懂得化苦味為清歡之味,人生的悲悲喜喜都付諸淡淡一笑,便活出了一個通透和豁達的境界。
讓我們樂也歡欣,苦也歡欣。所有人生的味道都釀成一杯酒,一飲而盡,無限暢快!
——王純《苦也是一種美味》
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新作文高中版2021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