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中心醫(yī)院婦產科 (遼寧 鞍山 114000)
內容提要: 目的:探析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卵巢囊腫的臨床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90例卵巢囊腫患者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法分為兩組,對照組(n=95)給予卵巢囊腫常規(guī)剝除術,觀察組(n=95)給予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1)兩組住院時間、排氣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用時對比,觀察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2)術后并發(fā)癥對比,觀察組較對照組低,P<0.05;(3)兩組雌二醇(E2)、卵泡雌激素(FSH)、黃體生成素(LH)對比,觀察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治療卵巢囊腫時選擇腹腔鏡下囊腫剝除術,可有效保護患者卵巢功能,應用效果較為確切。
卵巢囊腫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多種因素均可導致發(fā)病。隨著囊腫體積增加,可引發(fā)月經不調。如不給予科學治療,可導致患者不孕,對患者生活質量影響較大。臨床主要采用藥物和手術治療,對于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囊腫體積較大患者需采用手術治療[1]。傳統(tǒng)開腹手術雖然療效顯著,但預后質量較差,易引發(fā)感染、深靜脈血栓等各種并發(fā)癥。近年來,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廣泛應用,腹腔鏡手術在婦科臨床得到廣泛應用,具有術后恢復快、疼痛少、創(chuàng)傷小等優(yōu)點?;诖?,本次研究對本院收治的部分卵巢囊腫患者給予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分析臨床療效及其對患者激素水平的影響,詳情報告如下。
回顧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90例卵巢囊腫患者臨床資料(收集時間為2019年1月~2019年12月),根據治療方法分為兩組,每組各95例。對照組年齡24~51歲,平均(38.45±5.47)歲;囊腫直徑2~9cm,平均(5.04±0.71)cm。觀察組年齡24~50歲,平均(36.52±6.14)歲;囊腫直徑2~10cm,平均(5.24±0.82)cm。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給予傳統(tǒng)開腹術,平臥位,全身麻醉,將腹部皮膚切開至腹腔,對卵巢囊腫實際情況展開探查,切開卵巢皮質,對囊腫實施分離,并將其完整剝除,應用可吸收線完成手術創(chuàng)面縫合處理,給予止血,將腹腔關閉,手術完成。
觀察組選擇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取仰臥位,全身麻醉,術區(qū)常規(guī)消毒,切口選定在臍正中位置,長度約1.0cm,將腹腔鏡trocar置入,完成CO2氣腹創(chuàng)建,壓力控制在12mmHg左右,完成腹腔鏡置入,將操作孔(2個)打開,創(chuàng)建操作空間,對盆腔進行探查,完成囊腫性質、部位確定,分離皮質,將囊腫充分顯露,借助分離鉗剝離卵巢正常組織和囊腫的間隙,完成囊腫剝除,仔細查看殘余部分和對側卵巢正常組織,完成結節(jié)、腫塊排查后,沖洗盆腔,置入負壓引流管,常規(guī)關閉腹腔。
比較兩組相關手術指標、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雌激素水平。
兩組圍術期各項指標對比,統(tǒng)計學存在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s)
組別 例數 住院時間(d)排氣時間(d)術中出血量(mL)手術用時(min)對照組 95 5.75±2.86 29.70±5.94 56.70±7.87 62.36±5.95觀察組 95 3.25±1.18 22.41±3.63 39.51±3.65 41.25±3.06 t 4.017 4.971 4.071 4.901 P<0.05 <0.05 <0.05 <0.05
對照組術后發(fā)生感染3例,發(fā)熱4例,皮下氣腫3例,卵巢黏連4例;觀察組發(fā)生發(fā)熱1例,皮下氣腫2例。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16%)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4.74%),統(tǒng)計學存在意義(χ2=10.277,P<0.05)。
治療后,兩組各項雌激素水平對比,統(tǒng)計學存在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雌激素水平分析(±s)
表2. 兩組雌激素水平分析(±s)
組別 E2(pmol/L) FSH(U/L) LH(U/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165.12±9.50 148.34±9.77 4.37±0.95 9.31±0.88 7.62±0.72 9.71±0.20觀察組 164.02±9.14 158.38±9.29 4.28±0.98 6.33±0.92 7.57±0.65 8.51±0.36 t 0.147 4.012 0.172 4.791 0.483 4.111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卵巢屬于女性重要內生殖器官,可分泌類固醇激素,并形成卵子,維持女性生殖功能和生理功能。卵巢囊腫屬一種良性病變,單側、雙側卵巢均可發(fā)生,大部分患者表現為痛經、白帶增多、月經失調等[2]。卵巢囊腫對機體激素分泌影響較大,如未能給予及時、科學治療,可誘發(fā)各類癥狀,如體毛增加、陰道出血等,甚至可引發(fā)不孕。
臨床常采用開腹手術完成卵巢囊腫剝除,該術式療效確切,且操作簡單,手術醫(yī)師要求不高,尤其適用于基層醫(yī)院。但該療法存在一定缺陷,術中會帶來較大創(chuàng)傷,且術中出血量較大,術后易感染,恢復時間長。相關研究顯示[3],傳統(tǒng)開腹術治療卵巢囊腫,極易引發(fā)切口感染、卵巢黏連引發(fā)疼痛等。近年來該術式已逐漸被腹腔鏡手術替代。
腹腔鏡技術屬微創(chuàng)治療,相較于傳統(tǒng)開放術,腹腔鏡在完成剝除卵巢囊腫過程中可有效降低手術創(chuàng)傷,減少出血量,有利于患者術后恢復。同時,對于有生育意愿婦女,該術式可盡量保留患者卵巢組織,存在較高應用價值,且安全性較高。需要注意的是,腹腔鏡手術對術者技術水平要求較高,并在術前需將患者手術指征明確,手術期間各項手術操作應保證嚴格、仔細,避免損傷卵巢正常組織,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同時由于其手術視野不如開腹手術,因此應注意卵巢囊腫剝離的完整性,降低復發(fā)幾率,同時也要防止因囊腫破裂出現感染、復發(fā)情況。此外,可有效縮短腹腔沖洗時間,進而減少手術整體時間。
本次研究,觀察組住院時間、排氣時間、出血量、操作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表明腹腔鏡手術可縮短操作時間,減少出血量,縮短排氣時間,有助于患者術后恢復,從而縮短患者住院治療時間。術后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腹腔鏡手術可行性、安全性均較高。相關研究顯示[4],腹腔鏡卵巢剝除術治療卵巢囊腫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4.65%,與本次結果存在差異,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可能因研究例數較少,可在今后研究中增加樣本數量。另一方面可能因醫(yī)護人員技術水平差異。E2、FEH、LH是臨床常用的卵巢功能評價指標[5],本次研究,術后FSH、LH水平升高,E2水平降低,提示不論何種手術均會給卵巢功能帶來一定創(chuàng)傷。但觀察組FSH、LH水平低于對照組,而E2高于對照組,提示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對卵巢功能損傷程度較小。
綜上所述,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卵巢囊腫,應用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降低術后并發(fā)癥,且有助于卵巢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