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市中心醫(yī)院 (遼寧 東港 118300)
內(nèi)容提要: 目的:探析床旁支氣管鏡在ICU收治的重癥腦卒中并發(fā)肺部感染患者診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收集本院ICU于2018年5月~2019年4月收治的重癥腦卒中并發(fā)肺部感染患者136例的臨床資料,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吸痰等治療,觀察組給予床旁支氣管鏡治療,同時以CT檢查結果為金標準,統(tǒng)計兩組的肺部感染診斷準確率以及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的診斷準確率98.53%高于對照組的診斷準確率88.24%,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97.06%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86.76%,P<0.05;觀察組ICU入住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床旁支氣管鏡在ICU重癥腦卒中患者并發(fā)肺部感染的診斷中應用準確率高,利于早期檢出肺部感染,同時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
重癥腦卒中患者伴有咳嗽反射減弱甚至消失現(xiàn)象,大量的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在氣道、肺泡內(nèi),容易并發(fā)肺部感染、肺不張[1,2],甚至引發(fā)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早期診出重癥腦卒中患者并發(fā)肺部感染,并早期治療,有助于改善預后。本研究探索床旁支氣管鏡對于ICU的重癥腦卒中并發(fā)肺部感染的診療價值,報道如下。
在本院ICU于2018年5月~2019年4月診治的重癥腦卒中并發(fā)肺部感染患者中選出136例為對象,無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礎疾病,年齡<70歲,GCS評分>6~10分。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對照組68例,男37例,女31例,年齡43~67歲,平均(54.3±5.5)歲;腦梗死22例,腦出血46例。觀察組68例,男35例,女33例,年齡42~69歲,平均(54.6±5.6)歲;腦梗死20例,腦出血48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全部患者均接受血常規(guī)、動脈血氣、生化檢驗、肺部CT等輔助檢查。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吸痰等治療,主要包括翻身叩背、霧化吸入、經(jīng)驗性抗感染、擴張支氣管等,并留取痰標本做涂片細菌學培養(yǎng)。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治療措施基礎上,給予床旁支氣管鏡治療,經(jīng)氣管切開套管口或是氣管插管滴入2~3mL 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插入床旁的支氣管鏡,首先吸盡呼吸道分泌物,將支氣管鏡插入肺葉或肺段支氣管開口,留取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yǎng),將配制好的灌洗液加熱到30~35°C,每次抽取5~10mL灌洗液進行反復灌洗,根據(jù)患者的情況灌洗2~3次,每次灌洗20s以內(nèi),總灌洗時間15~20min;對于痰液黏稠不易吸出者分次注入生理鹽水沖洗稀釋痰液。灌洗間隔期吸入純氧,若灌洗期間血氧飽和度不足85%,則停止操作,待血氧飽和度達到90%以上時操作。
以CT檢查為金標準,全部患者均并發(fā)肺部感染,對比兩組的診斷準確率,收集兩組的ICU入住時間、治療總有效率(于治療3周后評測,顯效:咳嗽、咳痰等癥狀均大部分消失,體溫正常,X射線胸片顯示肺部陰影基本吸收,痰培養(yǎng)為陰性。有效:咳嗽、咳痰等癥狀明顯好轉,體溫正常,X射線胸片顯示肺部陰影吸收2/3以上。無效:病情無明顯好轉或惡化)。
使用SPSS24.0軟件檢驗數(shù)據(jù),計數(shù)數(shù)據(jù)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中有60例診斷為肺部感染,診斷準確率88.24%;觀察組中有67例診斷為肺部感染,診斷準確率98.53%;兩組對比,χ2=5.830,P=0.016。
兩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847,P=0.028;觀察組的ICU入住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的治療效果
ICU收治的重癥腦卒中患者常因嘔吐誤吸、意識障礙、咳嗽反射減退、長期臥床、機體免疫力下降等原因而導致大量痰液滯留在呼吸道內(nèi),引起肺不張,影響肺部的氣體交換,引起肺部感染、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等,影響患者康復。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采用抗菌藥物,擴張支氣管、霧化吸入祛痰、翻身扣背等,促進呼吸道痰液排出,消除肺部炎癥反應,但是療效不理想。而且常規(guī)采集痰液標本進行涂片鏡檢或痰培養(yǎng)的診斷方法耗時長,可能誤診。而床旁支氣管鏡的視野清晰,能在直視下觀察呼吸道、肺部的痰液瘀阻現(xiàn)象,觀察支氣管、氣管黏膜的水腫、出血、糜爛等現(xiàn)象,并且能探查深部病變[3],有利于提高肺部感染的診斷準確率。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診斷準確率高于對照組,P<0.05;床旁支氣管鏡的應用有利于早期檢出肺部感染。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ICU入住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床旁支氣管鏡下肺泡灌洗能逐級清除氣道內(nèi)的痰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減輕對氣道黏膜的損傷,且避免常規(guī)吸痰管吸痰的盲目性和低效性。通過反復的灌洗液灌洗能稀釋分泌物并排出,加速管腔內(nèi)炎性分泌物清除,減輕肺部細菌負荷和毒素反應,促進炎癥吸收。反復灌洗對局部氣道黏膜造成一定刺激,增強患者的咳嗽反射,尤其是昏迷患者,床旁支氣管鏡下的肺泡灌洗治療能解除局限性肺不張,改善氣道通氣換氣功能,改善缺氧狀態(tài),促進患者療程的縮短[4,5]。而且通過床旁支氣管鏡能采集病灶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利于臨床醫(yī)師選擇敏感抗生素,并經(jīng)支氣管鏡向病灶局部注入抗生素,提高殺菌效果,且全身副作用少,減少抗生素的用量。而且對于伴有血胸、氣胸的患者,不能采用叩背等刺激咳嗽方法,支氣管鏡治療是解除肺不張的有效方法。在安全性方面,床旁支氣管鏡治療安全性高,其主要不良反應有低氧血癥、發(fā)熱、嘔吐、心律失常等,多較為輕微,由經(jīng)驗豐富的醫(yī)師謹慎操作,并在操作期間嚴密監(jiān)護,能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
綜上所述,床旁支氣管鏡治療在ICU重癥腦卒中患者并發(fā)肺部感染診斷中應用價值高,有助于早期檢出肺部感染,并能提高肺部感染的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早日康復,縮短ICU入住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