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沖
(蘭考縣中心醫(yī)院 腎內(nèi)科,河南 開封 475300)
低血壓屬于慢性腎衰竭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過程中的常見并發(fā)癥,可使其殘余腎功能減退,同時導致組織器官低灌注加重,易對血液透析治療進程及效果造成一定影響,甚至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在常規(guī)糾正措施的基礎(chǔ)上聯(lián)合應用左卡尼汀是目前臨床治療血液透析相關(guān)性低血壓的主要方式,通過補充外源性左卡尼汀,可使患者心肌細胞代謝功能、低血壓狀態(tài)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部分患者療效欠佳[2]。本研究旨在觀察生脈注射液聯(lián)合左卡尼汀在慢性腎衰竭維持性血液透析伴低血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蘭考縣中心醫(yī)院收治的145例慢性腎衰竭維持性血液透析伴低血壓患者,按治療方案分為對照組(72例)和研究組(73例)。對照組:男43例,女29例;年齡43~71歲,平均(56.75±6.17)歲;透析治療時間1~5 a,平均(2.52±0.75)a。研究組:男44例,女29例;年齡41~72歲,平均(57.34±6.29)歲;透析治療時間1~5 a,平均(2.61±0.79)a。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蘭考縣中心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1)納入標準:①經(jīng)腎功能常規(guī)檢查確診為慢性腎衰竭,且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②透析治療時均有低血壓癥狀,包括頭暈、惡心、乏力、呼吸困難等,且收縮壓<90 mmHg(1 mmHg=0.133 kPa)或收縮壓<30 mmHg;③血紅蛋白≥85 g·L-1,血細胞比容≥30%;④患者或家屬簽署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合并感染性疾??;②惡性腫瘤;③對本研究所用藥物存在使用禁忌;④自身免疫性疾??;⑤肝功能不全。
1.3 治療方法
1.3.1血液透析 采用容量控制型血液透析機(德國費森尤斯,4008B)進行碳酸鹽超濾定容透析,每次4 h,每周3次。透析治療期間禁食,同時停服降壓藥,根據(jù)患者自身情況注射一定劑量低分子肝素進行抗凝。當患者出現(xiàn)血液透析相關(guān)性低血壓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糾正,無法糾正時暫停透析。
1.3.2對照組 接受左卡尼汀(煙臺東誠北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365)治療,于每次透析開始時靜脈滴注9 g·L-1氯化鈉注射液60 mL,并于治療后30 min內(nèi)靜脈注射左卡尼汀1.0 g。治療3個月。
1.3.3研究組 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采用生脈注射液(國藥集團宜賓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Z51022475)治療,于每次透析治療開始后1~2 h內(nèi),將40 mL生脈注射液加至9 g·L-1氯化鈉注射液100 mL中靜脈滴注。治療3個月。
1.4 觀察指標
1.4.1臨床療效 療效評估標準:顯效為低血壓癥狀消失,透析時平均動脈壓較治療前上升15 mmHg以上,且血壓均處于正常水平,可正常進行透析;有效為低血壓癥狀明顯好轉(zhuǎn),透析時平均動脈壓較治療前上升5~15 mmHg,可正常進行透析;無效為未達到上述標準或影響透析進程。將顯效和有效計入總有效。
1.4.2血壓 記錄兩組治療前后血液透析過程中平均收縮壓、舒張壓水平。
1.4.3炎癥因子 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后采集晨起空腹外周靜脈血標本,離心取上清液,置于冰箱內(nèi)保存,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立,7080型)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所有操作均由檢驗人員按儀器及試劑盒說明書嚴格執(zhí)行。
2.1 總有效率研究組顯效、有效、無效分別為42例,26例,5例,總有效率為93.15%(68/73);對照組顯效、有效、無效分別為31例、26例、15例,總有效率為79.17%(57/72);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χ2=5.961,P=0.015)。
2.2 血壓治療前兩組血液透析過程中平均收縮壓、舒張壓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血液透析過程中平均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透析過程中平均收縮壓、舒張壓水平比較
2.3 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治療后研究組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長期采用滴注高滲液體等措施糾正易影響患者心血管功能,臨床需采取更加科學有效的措施以緩解患者低血壓癥狀,保證透析順利進行[3]。
臨床研究表明,慢性腎衰竭患者腎合成左卡尼汀量減少,同時長期血液透析可導致其出現(xiàn)食欲不振、吸收不良等癥狀,影響左卡尼汀外源性攝入,且體內(nèi)左卡尼汀易隨透析清除,使患者左卡尼汀水平下降,進而影響細胞膜結(jié)構(gòu),引起低血壓[4]。通過注射左卡尼汀進行外源性補充,可改善心肌細胞能量代謝狀態(tài),增加心室射血分數(shù)及心排量,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糾正患者低血壓癥狀,但部分患者療效欠佳[5]。中醫(yī)認為,實施血液透析治療時,患者津液耗傷較嚴重,且氣可隨津液流失,導致患者氣津俱虧,使血壓降低[6]。生脈注射液是由紅參、麥冬、五味子等中藥提取加工制成的中藥注射液,具有益氣強心、養(yǎng)陰復脈、救逆回脫的作用,多用于休克、低血壓、心力衰竭等患者的臨床治療[7]?,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生脈注射液可改善微循環(huán)狀態(tài),增加有效血容量,增強心肌細胞收縮功能,對血壓具有雙向調(diào)節(jié)作用[8]。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血液透析過程中平均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說明生脈注射液聯(lián)合左卡尼汀在慢性腎衰竭維持性血液透析伴低血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透析過程中血壓水平,緩解其低血壓癥狀,使透析順利進行。此外,血清學檢驗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可見生脈注射液、左卡尼汀聯(lián)合療法可有效減輕機體炎癥反應,對心血管系統(tǒng)發(fā)揮良好的保護作用。
綜上可知,生脈注射液聯(lián)合左卡尼汀在慢性腎衰竭維持性血液透析伴低血壓患者中的治療效果理想,可使透析過程中的血壓水平得到有效改善,緩解其低血壓癥狀,減輕機體炎癥狀態(tài),使透析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