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體育學院冰雪運動系 劉振忠
這是冰雪的召喚,也是青春的賽場。2022年冬奧會將在我國北京舉辦,“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正在億萬國人的參與熱情中由愿景變?yōu)楝F(xiàn)實。冰雪運動,速度與激情和魅力的結合。奧林匹克精神,運動與文化和教育的融合。當我們站在雪山之巔,漫天飛雪幾乎模糊了視線,遠處的風景淡化成縹緲,我們置身其中,或加速、或回轉、或跳躍、或飛翔,可以遠離城市的喧囂與繁雜,領略大自然的廣袤與力量,讓心靈回歸寧靜、重新豁達。
樂之者必先好之,好之者必先知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美麗的冰雪世界。
一說到滑雪運動,許多60 后、70 后都擁有一個集體回憶:《林海雪原》。東北大地上,莽莽雪原中,楊子榮腳踏雪板,只身闖敵營,有道是,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而提到冰雪勝地,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我國東北地區(qū),還有日本的北海道、北美洲的落基山和歐洲的阿爾卑斯山等等。的確,我國還談不上是冰雪運動大國,也存在著“冰雪不進山海關”的傳統(tǒng)觀念。但實際上,我國的冰雪運動歷史悠久,廣泛流傳于北方地區(qū),有著自己的表現(xiàn)形式和廣泛的群眾基礎。
冰雪運動來源于生活,是人們在寒冷的冰雪中謀求生活,在冰雪上行走、運輸并逐漸發(fā)展起來的一項體育運動。中國人歷來對冰雪運動有著濃厚的興趣。在一些文學作品、繪畫以及音樂作品中都有對冰與雪充滿靈性的描寫。新疆阿勒泰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距今1 萬多年的洞穴彩繪巖畫,表現(xiàn)了遠古人類滑雪捕獵的場面。這一重大發(fā)現(xiàn)也許可以證明,新疆阿勒泰是人類最早的滑雪運動的起源地之一。隋唐時期,東北地區(qū)的女真族發(fā)明了一種稱為“竹馬”的滑冰工具,成為中國人最早的滑冰方式之一。明朝時努爾哈赤舉行的盛大的冰上運動會,是中國歷史上有文獻記載的第一次冰上運動會。宋朝時已有文字記載的滑冰技藝“冰嬉”,即今天的滑冰,在清代得到普及與發(fā)展。
新疆阿勒泰古時候狩獵巖畫
新疆阿勒泰古時候用的毛皮滑雪板
時至今日,分布于東北地區(qū)的眾多少數(shù)民族仍舊沿襲著許多傳統(tǒng)的冰雪活動形式。如滿族的“冰嬉”(滑冰)、搶等(速度滑冰)、踢行頭(冰上足球)、冰床、溜冰車、冰爬犁;錫伯族盛行的幾種主要的滑冰形式:打滑溜、蹬冰滑子、撐冰車;赫哲族喜愛的打爬犁(雪橇)、恰爾奇刻(滑雪);鄂倫春族擅長使用的皮爬犁(雪上運輸和比賽的工具);鄂溫克族和達斡爾族熱衷的滑雪。這些項目歷經(jīng)歲月的滌蕩傳承至今,形成了形態(tài)各異且極具民族特色的冰雪運動。孩提時候的我,也曾親手制作過溜冰車,小伙伴們聚集在一起,在寒冷的冰面上你追我趕,相互碰撞,一片嬉鬧場景。
隨時間演進,伴空間拓展。19 世紀末,速度滑冰、花樣滑冰、短道速滑、高山滑雪、冰壺、北歐兩項等項目進入了中國,天津還成立了滑冰俱樂部。20 世紀初,滑冰、冰球等項目進入了北京、天津的大中學校。20世紀80年代始,我國冰雪競技運動真正走向世界賽場,但與世界冰雪運動強國相比,冰雪運動競技水平整體不高,大眾對冰雪運動的關注度、參與度也很低。
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成功申辦,使我國冰雪競技運動、大眾冰雪運動、校園冰雪運動都得到大踏步發(fā)展。如今,已有300年歷史的什剎海冰場,每年都舉辦“北京什剎海冰雪文化體育節(jié)”,既有冰龍舟、冰蹴球等傳統(tǒng)冰雪競技項目,還有冰滑梯和冰陀螺等趣味游戲活動,體現(xiàn)了大眾冰雪運動的民俗性、趣味性和競技性?!傍B巢歡樂冰雪季”大力開發(fā)冬季冰雪項目,提升鳥巢冰雪季品牌,打造國際級冬季體育賽事平臺。河北精心組織的“健康河北歡樂冰雪”“四季冰雪共享冬奧”“百校萬人傳冬夢”等冰雪系列活動,將具有鮮明河北民俗特色的抽陀螺、滑冰車、踹冰坨等冰雪活動和“ 冰嬉”項目融入其中,既豐富了全民健身的活動內容,又傳承了中華優(yōu)秀的民俗體育文化。
《冰嬉》圖局部
說到這里,相信很多同學對冰雪運動已經(jīng)躍躍欲試了。冰雪運動以其驚險刺激、動感優(yōu)美、健身效果突出等顯著特點,吸引了無數(shù)愛好者。冰雪運動項目難度大、要求高,我們在參與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一些運動常識,做到安全運動、科學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