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勵華
《紅與黑》,原名《于連》,是法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家司湯達的代表作。司湯達經(jīng)歷了整個法國大革命,其《紅與黑》被譽為“歐洲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鼻祖”。于連,是司湯達在《紅與黑》中塑造的一個人物形象。通過了解于連的性格特征、分析其復雜性格的成因,我們可以更好地感受小說《紅與黑》的藝術魅力。接下來,筆者就作簡要分析。
一、于連的性格特征
于連的性格非常復雜。他既熱情,又虛偽;既強橫,又柔弱;既高傲,又自卑。在小說中,他時而反抗,時而妥協(xié),是一個具有雙重人格的人。
于連勇敢而大膽。他很早就形成了反抗和仇恨權貴階層的心理,他崇拜拿破侖,希望自己能像他一樣建功立業(yè)。他既敢想,又敢做。然而,封建等級制度令他的希望逐漸破滅。當他看到教會盛極一時,便投靠了教會,以虛偽為武器,以反抗和妥協(xié)為手段,開始走上奮斗的道路。但是,他的反抗又是那么的荒唐和消極,他貪婪地攫取金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他的反抗是盲目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都是以捍衛(wèi)自己的利益為前提,的這也就注定了他不可能走向成功。
于連靦腆且害羞。他曾經(jīng)是“汝拉山區(qū)的窮鄉(xiāng)下人”,他的父親以為他活不長,家里的人也都看不起他。禮拜天在廣場上玩耍時,他總是挨打。他愛讀書,也因此常常被父親打得暈頭轉向,滿臉是血?!八难劾锖鴾I,肉體的痛苦自不待言,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失去了心愛的書”。從小就生活在只有男人的粗暴而沒有女人的溫柔的環(huán)境里的于連,具有羞怯、靦腆、柔弱等特點。
于連也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人。雖然出身于社會底層,但他并不滿足于現(xiàn)狀,而是想要努力進入上層社會。極強的自尊心使得他與貴族階層格格不入,始終保持著距離,這也讓上層社會的人發(fā)現(xiàn)于連不屬于他們的陣營,于是他們便惡狠狠地把他拋棄并置于死地。雖然成為了侯爵的親信,但是在這個以金錢和門第為重的社會,他深深地感受到了孤獨和悲涼。周圍人對他的蔑視激起了他的仇恨,他于是開始瘋狂地報復,決心要征服上層社會的瑪?shù)贍柕滦〗?。后來,他如愿以償?shù)卣加辛爽數(shù)贍柕滦〗?。但是這一行為觸犯了侯爵的底線,侯爵利用市長夫人寫給于連的信,盡其所能地污蔑于連,將他趕走。
于連還是一個非常自卑的人。初入市長家,他總感覺家里的侍從、孩子等都看不起他的出身。在愛情面前,他也自卑。無論是與瑞那夫人還是與瑪?shù)贍柕聭賽郏婚_始都持懷疑的態(tài)度,認為自己的地位遠不如其他追求者,覺得對方不是真心喜歡自己。他對貴族特權階級的反抗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上的,以欲望和金錢為導向,不擇手段地向特權貴族階層索取權力與利益,在反抗的過程中又對特權階層進行了瘋狂的報復,以此來維護他看似可憐的自尊心。
從于連的身上,我們能看到他矛盾和復雜的性格。
二、于連復雜性格的成因
于連·索黑爾,出生在維力葉爾小城的一個木匠小業(yè)主家庭。作為家庭里的小兒子,于連聰明好學,對生活充滿激情,他還很喜歡讀書。但是他身體瘦弱,不適合參加體力勞動。拿破侖的老軍醫(yī)和西朗神父給于連指出了兩條截然不同的人生路,一條是像拿破侖一樣通過從軍當上將軍,另一條是身穿黑袍升任紅衣主教學習神學。拿破侖政府的垮臺使得于連的將軍夢就此破滅,他只能憑借自己聰明的頭腦學習拉丁語,改做神父。他的自身條件、家庭環(huán)境以及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影響了其性格的形成。
于連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在19歲時就被西朗神父推薦成為了市長家里的家庭教師。這是他進入上層社會的第一層階梯。在這個等級森嚴、物欲橫流的社會,他覺得周圍全是他的敵人。為了報復傲慢的市長,報復整個權貴階層,維護他可憐的尊嚴,于連不擇手段,占有了雷納爾夫人。當雷納爾夫人近乎瘋狂地回應他的愛時,他的內心有了拿破侖凱旋般的歡欣和喜悅。與市長夫人結識,使得他有機會接觸和進入上層社會,對上層社會的禮儀和金錢法則的熟悉為他踏入上層社會提供了條件。
當于連被西朗神父推薦到省城的尚松神學院時,他獲得了進入上層社會的第二層階梯。他在這里生活了十四個月,真正了解了什么是“人間地獄”。他成了教派斗爭的犧牲品,當主教、發(fā)大財?shù)拿缐粢财扑榱恕?/p>
之后,皮拉爾神父推薦他以秘書的身份去了拉莫爾侯爵府。這時的于連已經(jīng)變得更加偽善了,對金錢的渴望也更加強烈。在這里,他踏上了進入上層社會的第三層階梯。他最后被拉莫爾侯爵殘酷鎮(zhèn)壓,步入了絕境。
于連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軌跡造就了他復雜、矛盾的性格。
總而言之,于連的復雜性格是階層博弈、社會變革和人生特定經(jīng)歷的產物,他的悲劇是典型的性格悲劇。
(作者單位: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qū)教育發(fā)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