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志云
2018年,教育部等八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治實施方案》。兒童青少年近視是個體學習方式、生活方式和休閑方式的綜合結果,與兒童青少年的評價和激勵作用機制、影響近視的主要因素的社會環(huán)境治理工作方式、家校的互動教學模式都有密切的聯(lián)系。由此可見,要解決近視問題,需要全方位的、綜合的政策。
首先我們對2021年入學的某中學高中生進行了近視率的調查。
調查對象:某中學高一、高二年級在校學生。
調查方法:由縣人民醫(yī)院眼科中心負責進行眼科檢查,包括普通視力檢查、電腦驗光、裂隙燈顯微鏡檢查、眼壓測量,眼底檢查等。
普通視力檢查:采用國際標準對數(shù)視力表檢查學生雙眼裸眼視力,視力順序為先右眼后左眼。
屈光度檢查:采用電腦驗光儀進行驗光,每人進行3次屈光度的測量并取平均值。
記錄方法:S表示球鏡值、C表示柱鏡值,A表示軸位。
視力低下分度:凡裸眼視力≥5.0(1.0)者為視力正常。小于5.0者為視力低下,其分度如下:輕度:4.8~5.0,中度:4.6~4.8,重度:≤4.5。
篩查結果
本次參與視力篩查的高一學生共1736名,其中近視人數(shù)達1454人,患病率為84%,輕度近視占8%,中度近視占21%,高度近視占55%;本次參與視力篩查的高二學生共1485名,其中近視人數(shù)達到1245人,患病率為84%,輕度近視占11%,中度近視占17%,高度近視占56%。高一、高二年級學生屈光不正中近視占最主要成分,近視發(fā)生率處于相對較高的水平,患重度近視的學生比例較大。
另外,我們還選取了具有充分地域代表性的其他幾所學校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發(fā)放了“中小學生近視調查問卷表”——通過調查問卷中的數(shù)據(jù)獲得中小學近視發(fā)病率的基本情況及發(fā)展趨勢,以期掌握當?shù)夭煌貐^(qū)、不同學段的學生近視發(fā)病率的準確情況及發(fā)展勢態(tài),分析中小學發(fā)病的真實原因,尋找中小學近視防治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我們共發(fā)放調查問卷5000份左右,調研結果顯示:小學生近視率為22.7%,初中生為55.2%,高中生為70.3%。以上數(shù)據(jù)不容樂觀,形勢比較嚴峻,中小學生的近視防控任重而道遠,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積極響應落實國家的政策號召,承擔起近視防控工作的責任,探索其有效性,讓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也呵護好自己的眼睛。
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很多的學校在學生近視的防控方面,積極作為,有不少創(chuàng)新舉措,也總結出不少經(jīng)驗,如:改善教室的照明條件,校園環(huán)境的整治,增加體育課課時,加強家校溝通,共同做好對中小學生作業(yè)、睡眠和健康方面的管理。
一、落實“雙減”政策,推動近視防控
“雙減”政策落實,其實也在推動“雙增”。雙減為學生騰出了更多的戶外活動、藝術活動、勞動活動的時間?!半p增”讓體育和美育培訓成為非學科類的培訓,學生接受課外培訓的時間在體育和美育上大幅度增加?!半p減”和“雙增”,就從本質上推動了近視防控工作的進展。
有些學校在勞動教育、體育和美育方面重視不夠,我們要在策略中加強這些學科的評價體系。要真正把勞動教育、體育和美育落到實處,將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yǎng)體系作為重要的抓手,在提高教師認識的基礎上,真正采取措施以落實視力防控。把該增的增上去,將該減的減下來,這樣齊頭并進,一定會達到促進中小學生的視力健康發(fā)展的效果。
二、加強五項管理,做好近視的宣傳教育
家庭和學校之間要共同努力,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和休閑習慣方面達成共識。家長要對使用電子產(chǎn)品、長時間看電子屏幕,這些影響學生視力發(fā)展的不利因素加以管控。教育部對手機、讀物、作業(yè)和睡眠的管理,都有明確的要求,怎樣落實涉及家庭和學校雙方協(xié)同的問題。在學生視力防控工作中,要加強對宣傳工作的重視,讓學生和家長能夠掌握更多的視力防護知識,明白錯誤用眼習慣并形成糾正錯誤用眼習慣的意識。在線下宣傳方面,教師可以根據(jù)學情收集資料編撰《中小學生近視防控手冊》,在家長會上進行宣傳手冊的發(fā)放和講解,尤其是對于已經(jīng)出現(xiàn)近視問題的學生,教師更要重視引導家長加強對學生視力的保護,并做及時地矯正。在線上宣傳方面,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家長群、朋友圈、班級微信群的優(yōu)勢,分享視力防控工作經(jīng)驗、典型案例等內(nèi)容,從而加強其他教師、家長以及學生對視力保護的重視。此外要進行常態(tài)化的教育宣傳,學生在校園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錯誤用眼的情況,這就要求教師時刻提醒學生要注重視力保護。教師可以為學生和家長布置一些活動任務,比如要求學生和家長一起做眼保健操并錄制視頻,從而提升家長和學生對視力防控知識的掌握以及重視程度。此外,家長還應當發(fā)揮好言傳身教的作用,例如,避免在孩子面前一直玩手機、電腦等電子產(chǎn)品,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三、開齊開足體育課程,保證用眼健康
在未來,不開體育課、占用體育課將有可能成為違法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修訂后,對全國的學校依法推進學校體育活動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特別是校內(nèi)校外體育活動時間的規(guī)定,就涉及校內(nèi)體育課和校外體育活動的時間。體育課程改革后的新課標要求教師除了要教會學生基本運動技能之外,還要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體育鍛煉知識以及教會學生專項的體育運動技能。同時要經(jīng)常性地組織課余體育鍛煉和體育訓練,更重要的是要組織學生進行全員參與的體育競賽活動。
要多鼓勵學生參加各類體育活動,切實增強體育方面的課余鍛煉。要幫助學生們科學安排好作息和睡眠時間,增強學生健康用眼意識,為科學有效的近視防控采取有力措施。
學校要確保課間眼保健操的落實,讓學生在緊張的用眼活動后能夠得到及時的放松,并形成良好的視力保護習慣。要真正做到位,要有成效,并設置專人和部門去督促落實。
四、定期開展視力檢測,及時干預
學生近視防控工作,要做到“四早”,即早監(jiān)測、早發(fā)現(xiàn)、早預警、早干預。學校應當聯(lián)合當?shù)匦l(wèi)生保健部門,做好對學生視力的檢測工作,為所有學生都建立起視力健康檔案卡,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每學期一次的后續(xù)跟進檢查。在檢查中,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視力異常的情況,就應當及時聯(lián)系家長開展視力矯正工作,確保學生視力能夠在原有基礎上不下降,為以后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的視力基礎。在視力檢測工作的基礎上,學校要加強宣傳和教育,特別是每年6月6日的“全國愛眼日”活動。全市各中小學、幼兒園要開展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關注眼健康”宣傳活動,并通過廣播、視頻、主題隊會等多種形式,宣傳合理用眼、科學防控近視等用眼知識,培養(yǎng)學生愛眼和護眼意識,養(yǎng)成正確的讀寫姿勢和健康用眼習慣。
在“雙減”背景下,我們要加強對近視問題的重視,匯集學校、家庭、社會各方力量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2021年5月,教育部印發(fā)《學前、小學、中學近視防控指南》,其中對近視防控等方面均提出了非常具體、有針對性、科學的指導意見。同時,要把課業(yè)負擔真正地減下來,把增強體育和美育方面的功課真正增上去,要讓學生科學合理地安排作息和睡眠時間。我們要不斷對中小學生近視防控的工作進行經(jīng)驗總結,把我們的防控措施做得更有針對性、更加精準,為中小學生的視力健康保駕護航。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景德鎮(zhèn)市中小學近視成因和預防的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PTYB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