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秒98”“9秒83”……“飛人”蘇炳添圓夢東京!2021年8月1日,年近32周歲的蘇炳添在東京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中以9秒98的成績獲得第六名,半決賽更是跑出了9秒83——新的亞洲紀錄。作為第一位闖入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這一夜,他“蘇神”的名號被更多人知曉。賽后,他說自己只是想“每次進步一點”。這話聽起來簡單,但將個人最好成績提速0.08秒的背后,是他多年的艱苦磨煉。作為第一位闖入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他向世人證明:黃種人也能跑進“10秒大關”!雖然他最終沒有獲得金牌,但在某種意義上,這個決賽資格對于中國
體育來說,就是我們心目中的金牌!
有最軟萌的臉,打最狠的球!同樣是東京奧運會,乒乓球女單半決賽,20歲的小將孫穎莎,一個臉頰肉嘟嘟的女孩,打球不急不躁,以4-0的成績淘汰了日本名將伊藤美誠。伊藤美誠的教練松崎太佑賽后接受采訪時說道:“我們?yōu)閷O穎莎的快球做了充分的準備,但孫穎莎的表現恰恰相反,她故意不加任何旋轉,寧可降低這方面的質量。真的是不按套路打球,我們很多功課都白做了?!币簿褪钦f,孫穎莎是用伊藤美誠的方式打敗了伊藤美誠!長年累月,孫穎莎抱著“每次進步一點”的心態(tài),安靜持久地磨煉,淡定從容地堅持。她雖然沒有獲得本屆奧運會乒乓球女單冠軍,但她淡定從容打球的姿態(tài),被網友稱贊為“打出了春天”。
輸贏都是積累,成長的空間望不到邊,不管是蘇炳添提速0.08秒的背后,還是孫穎莎靈活調整戰(zhàn)術的狀態(tài),都證明了一個人的潛力的無限,證明了“每次進步一點”的堅持的力量。未必是為了奪冠,但始終持有信念,不急不躁,穩(wěn)步向前,并不斷地調整、嘗試、摸索適合自己的方法。逐步積累,“每次進步一點”,就是在創(chuàng)造奇跡!
作為教育人,我們也應帶著“每次進步一點”的理念思考我們的教育。“物有本末,事有始終?!苯逃哪繕?,不僅僅是要培養(yǎng)冠軍,更是要培養(yǎng)完整、健康、全面發(fā)展的學生。教育,需不急不躁地探索,持續(xù)恒久地嘗試,逐步了解學生的自然成長規(guī)律,用心發(fā)現學生的天真善良、積極向上,努力挖掘每個學生潛在的價值,靜心陪伴,悉心培育,讓他們“每天進步一點”。某一天,你會驚喜地發(fā)現,教育雖沒讓每個學生成為冠軍,但每個學生的笑臉,就是最美的獎章。
(劉明靜,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