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保麗
摘 要:該文對影響蒼山大蒜綠色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3個環(huán)節(jié)(包括產地環(huán)境、土壤質量、蒜種選擇、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及采收等)的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的防控措施,以期將其危害程度降至最低,使大蒜產品達到綠色生產要求。
關鍵詞:蒼山大蒜;綠色生產;影響因素;防控措施
中圖分類號 S633.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01-0066-02
蒼山大蒜是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產于山東省蘭陵縣(原蒼山縣),種植歷史悠久,常年種植面積2萬hm2以上。蒼山大蒜蒜頭大,四六瓣無夾心,肉質白嫩,汁多味濃,粘辣清香,富含大蒜素及營養(yǎng)物質,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是山東名特及出口創(chuàng)匯的優(yōu)質農產品之一[1-3] 。要生產健康、質優(yōu)、營養(yǎng)的蒼山大蒜,應從產地源頭抓起,按照國家綠色生產要求進行科學種植[4]。為此,筆者根據蒼山大蒜綠色生產特點,對產前、產中、產后3個環(huán)節(jié)的影響因素和關鍵控制點分別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預防和防控措施,以期為蒼山大蒜綠色生產提供參考。
1 產前
1.1 產地大氣質量 工業(yè)和城市污染及大氣質量影響蒼山大蒜的產品質量和食用安全,因此在選擇大蒜綠色生產區(qū)時要遠離工礦區(qū)及污染大氣的企業(yè)。檢測產地大氣質量,確保大蒜產地大氣中各項污染物(標準狀態(tài))含量符合以下指標要求:大氣中總懸浮顆粒物(TSP)日平均≤0.30mg/m3,二氧化硫(SO2)日平均≤0.15mg/m3,氮氧化物(NOx)日平均≤0.10mg/m3,氟化物(F)日平均≤7μg/m3。
1.2 灌溉水質 灌溉水中的某些重金屬或污染物會富集在大蒜中,可能對食用者的健康造成危害。同時,水中某些金屬離子含量過高還會誘發(fā)單鹽毒害或微量元素缺乏癥。大蒜產地灌溉水中各項污染物含量應符合以下指標要求:pH值5.5~8.5,總汞≤0.001mg/L,總鎘≤0.005mg/L,總砷≤0.05mg/L,總鉛≤0.1mg/L,六價鉻≤0.1mg/L,氟化物≤2.0mg/L。
1.3 土壤環(huán)境質量 土壤是大蒜的立基之本、營養(yǎng)之源。大蒜綠色產地土壤環(huán)境質量中各項污染物的指標要符合以下規(guī)定:土壤pH值7.0~8.0,鎘≤0.30mg/kg,汞≤0.30mg/kg,砷≤20mg/kg,鉛≤50mg/kg,鉻≤120mg/kg,銅≤60mg/kg。
1.4 土壤質地 大蒜喜疏松、通氣良好、濕潤、有機質含量高的砂質壤土、壤土或砂姜黑土。砂壤土的簡易判定方法為濕時握成團后,輕拿輕放不會散開;壤土的簡易判定方法為在加水弄濕的情況下可團成小球及條狀,條狀不能彎曲;粘壤土的簡易判定方法為濕時以拇指與食指撮捻不成條,呈斷裂狀,質感柔軟。根據蘭陵縣土壤普查結果及種植經驗,適宜種植蒼山大蒜的土壤主要分布在神山、蘆柞、磨山、層山等鄉(xiāng)鎮(zhèn)砂姜黑土區(qū)和潮土區(qū)。
1.5 土壤肥力
1.5.1 肥力標準 大蒜喜肥耐肥,每生產100kg蒜頭需從土壤中吸收氮5.1kg、磷0.6kg、鉀4.2kg、鎂0.4kg、鈣0.8kg,同時對有機質有較強的依賴性。土壤肥力決定土壤營養(yǎng)供應能力,進而影響大蒜的產量及質量等。蒼山大蒜綠色生產要求的土壤肥力標準為:有機質>15g/kg,全氮(N)>1.0g/kg,有效磷(P2O5)>20mg/kg,有效鉀>100mg/kg,陽離子交換量>15cmol/kg。同時,產區(qū)還應具有可持續(xù)的生產能力。
1.5.2 土壤培肥 施肥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手段和措施。土壤培肥是要在滿足大蒜養(yǎng)分需求與供應平衡的基礎上,提高蒜田土壤肥力和土壤生物活性。堅持有機肥料、無機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相結合,大量元素與中微量元素相結合的配方施肥方法??茖W選用各種綠色生產可用的土壤培肥物資。有機肥料包括充分腐熟的農家有機肥(包括堆肥、漚肥、廄肥、沼氣肥、綠肥、作物秸稈肥、泥肥、餅肥等)和商品肥料(包括商品有機肥、腐殖酸類肥、微生物肥、有機復合肥、無機(礦質)肥、葉面肥、摻合肥等)。生產中禁止使用城市垃圾、污泥、工業(yè)廢渣以及未經無害化處理的畜禽糞便等有機肥。氮素化肥可用硫酸銨、碳酸氫銨、尿素等,不宜使用氯化銨等含氯肥料;磷肥可使用過磷酸鈣、磷銨;鉀肥可使用硫酸鉀,忌施含氯的氯化鉀;復合肥可用硫酸鉀型復合肥和磷酸二氫鉀等;鎂肥可用硫酸鎂;微量元素可用螯合態(tài)元素。生物肥料可根據土壤情況(如土壤肥力或土傳病害等)使用不同功能的微生物菌肥。
1.5.3 分類施底肥 根據大蒜需肥特性及吸肥特點,結合產地情況分類科學合理施足底肥。對于新蒜田,施入充分腐熟有機肥≥30000kg/hm2、生物有機肥600~900kg/hm2、45%硫酸鉀復合肥1500kg/hm2;對于老蒜田,施入充分腐熟有機肥≥45000kg/hm2、生物有機肥1800~2250kg/hm2、中微肥75kg/hm2、45%硫酸鉀復合肥750kg/hm2。肥料隨整地均勻施入耕層。
1.6 土傳病蟲害 產地土壤中的病蟲害種類和數量會直接影響大蒜的綠色生產。土傳病害防治難度大,且隨連作年限增加而加重。因此要選擇土壤病蟲害少、非蔥蒜類連作或新茬地塊作為大蒜綠色產地。
2 產中
2.1 種瓣質量 蒜瓣質量決定了大蒜萌發(fā)期和幼苗前期所需的營養(yǎng)供給充足與否。因此要選擇純正的蒲棵、糙蒜或高腳子大蒜品種,選擇無病蟲及傷殘、瓣形整齊、蒜衣色澤符合原品種特性、質地硬實的大蒜瓣。
2.2 栽種技術 蒼山大蒜一般在秋分時節(jié)栽種,密度以45萬~55萬株/hm2為宜,采用高平畦地膜覆蓋。若大瓣蒜、高肥水田,則栽種宜稀,反之宜密。擺蒜時將瓣背腹連線與播種行平行,有利于大蒜出苗后受光均勻。
2.3 田間管理 澆好越冬水和返青水,蒜薹伸長期和鱗芽膨大期要保持土壤濕潤,同時在春季及時追施以氮肥為主的提苗肥和以鉀肥為主的蒜頭膨大肥,收獲前25d停肥。
2.4 病蟲草害防控
2.4.1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 通過輪作換茬、適時種植、配方施肥、科學管理等手段提高大蒜抗性;建立大蒜病蟲害監(jiān)測體系,及時進行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利用糖醋液誘殺蒜蛆種蠅及生防菌等以防治地下病蟲害。病蟲害發(fā)生后根據植保工作需要可限制使用礦物源農藥和生物源植保產品及有機合成中毒和低毒類農藥。采用藥劑防治應符合GB 4285、GB/T 8321、NY393等標準要求。
2.4.2 對癥施藥,減少農藥使用量 可利用土壤封閉型芽前除草劑防除雜草,根據田間草相,選擇二甲戊靈與乙氧氟草醚混合后在澆水后覆地膜前趁土壤濕潤均勻噴施地表。大蒜葉部病害可選用嘧菌酯、撲海因等進行防治,地下害蟲可選用辛硫磷等進行防治。注意施藥次數和安全間隔期。
2.5 適時收獲 當蒜薹花苞明顯變大且在植株上方打彎即將抬頭時要及時采收蒜薹;當蒜旗葉呈灰綠色、假莖變軟、蒜頭基本長成時要及時收刨蒜頭。蒜頭收刨后,就地晾曬,但曬葉不曬頭。
3 采后
蒜頭收獲后最好將根剪掉,以利蒜莖盤充分干燥,待蒜秸干后再行堆垛。根據蒜頭大小分級,合格的蒼山大蒜要求蒜皮為純白色,直徑4.5cm以上,瓣大均勻。為防止蒜芽萌動、延長供應期及隨時供應市場,7月下旬前蒜頭需在-3~-1℃的冷庫進行低溫貯存。蒼山大蒜質量檢測要求:大蒜素≥0.079%,鉀≥520mg/100g,總氨基酸≥5.0%。大蒜農殘檢測可按照GB2763—2019《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
參考文獻
[1]季敬敬,趙啟超.“蒼山大蒜”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J].農業(yè)知識,2014(35):33.
[2]李瑞富,盧兆雪,趙月賓.蒼山大蒜[J].農業(yè)科技通訊,1985(9):36-37.
[3]劉文英,孫西山.蒼山大蒜的生育特點和高產栽培[J].山東農業(yè)科學,1984(1):17-22.
[4]許曉俠,吳漢花.蘭陵縣“蒼山大蒜”綠色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8(8):317-319.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