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秋霞
【摘 要】目的:探究全面護理模式在膽結石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滿意度分析。方法:隨機選取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內收治的80例膽結石手術患者,所有患者以護理差異分為參照組(40例,常規(guī)護理)和研究組(40例,全面護理模式),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護理滿意度。結果:研究組患者各臨床指標均優(yōu)于參照組患者,且研究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參照組,所有對比均差異明顯(P<0.05)。結論:全面護理模式在膽結石患者護理中,可起到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改善患者臨床指標,促進患者快速康復,提高患者臨床指標等,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全面護理模式;膽結石;滿意度
The application effect and satisfaction analysis of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model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gallstones
Zhong Qiuxia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Fuyong People’s Hospital,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10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and satisfaction analysis of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model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gallstones. Methods: A random selection of 80 patients undergoing gallstone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8 to November 2019.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 reference group (40 cases, routine care) and a study group (40cases, comprehensive care model) based on differences in nursing care.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indicators, complication rat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The clinical indicators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All comparison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model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gallstones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mprove the clinical indicators of patients, promote the rapid recovery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indicators of patient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Comprehensive care model; Gallstones; Satisfaction
隨著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人們的飲食結構產(chǎn)生了巨大改變,使膽結石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膽結石的發(fā)病誘因較多,環(huán)境、遺傳及生活方式均有可能引起膽結石,早期無明顯表現(xiàn),多表現(xiàn)為右上腹疼痛,伴惡心、嘔吐等臨床癥狀,嚴重者可導致患者感染[2]。且若患者未及時進行治療干預,隨著病情持續(xù)發(fā)展,膽囊粘膜的持續(xù)慢性刺激,甚至可引發(fā)膽囊癌。當前臨床對于膽結石疾病多以手術進行切除治療,臨床常見的術式為開腹膽囊切除術、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以及膽腸吻合術等,上述術式對治療膽結石均有顯著的手術治療效果。但大部分患者對于自身疾病和手術相關知識認知度不高,可因擔憂手術治療效果、風險及術后恢復等因素影響,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心理負擔,進而影響治療效果。因此,在患者診療期間,給予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預,是確保治療效果的關鍵[3]。本文就在膽結石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全面護理模式的效果及滿意度展開研究,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內收治的80例膽結石手術患者納入本次研究,將所有患者以護理差異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參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40歲~50歲,平均年齡(45.73±5.03)歲,結石直徑1cm~3cm,平均直徑(2.97±1.31)cm,病程1年~3年,平均病程(2.03±0.37)年;研究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40歲~50歲,平均年齡(45.18±5.13)歲,結石直徑1cm~3cm,平均直徑(2.85±1.22)cm,病程1年~3年,平均病程(2.03±0.37)年。所選研究對象一般資料無對比意義(P>0.05),所有研究對象自愿參與本研究,我院倫理委員批準研究。納入標準:(1)均經(jīng)影像學檢查明確診斷為膽囊結石;(2)入組時均存在低熱、腹脹、腹痛及惡心嘔吐等癥狀;(3)入組前半年無重大手術史;(4)均滿足常規(guī)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指征(無凝血障礙、嚴重心腦血管疾?。?;(5)既往病史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存在嚴重慢性疾病、免疫系統(tǒng)疾病、血液疾病及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患者;(2)存在認知、語言及精神障礙患者。
1.2 方法
1.2.1 參照組對參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即確?;颊邿o手術禁忌癥,并告知手術相關注意事項和簡單疾病知識,術后給予常規(guī)病情監(jiān)測等[4]。
1.2.2 研究組對研究組患者實施全面護理模式,具體護理措施為:(1)術前護理:大部分患者的心理負擔均是因為對自身疾病知識缺乏了解和對手術療效產(chǎn)生擔憂,且心理負擔,可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生命體征(血壓、心率等),進而增加術中風險。因此在術前,護理人員應與患者進行有效交流,評估患者不良情緒以及原因,給予對癥護理,促使患者以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手術。滿足患者合理的身心護理需求,增強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在手術正式開展前,再次叮囑并檢查患者是否完成相關術前相關檢查,確?;颊呤中g安全。并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前,提前調節(jié)手術室溫濕度,確保手術室內恒溫,避免患者低溫癥[5];(2)術中護理:手術全程中,護理人員應嚴密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以便患者術中發(fā)生異常時,可給予及時干預措施,積極配合醫(yī)師順利完成手術;(3)術后護理:術后應使用溫毛巾小心擦拭患者創(chuàng)口附近血跡,并將患者送至麻醉蘇醒室,在患者意識恢復期間監(jiān)測并記錄患者生命體征,待患者術后意識恢復后,應及時告知患者手術順利完成,無不良事件發(fā)生,安撫和寬慰患者擔憂心態(tài)。術后應根據(jù)患者恢復情況,指導合理的飲食計劃,如術后不可進食,可給予溫水飲用,直到患者腸胃出現(xiàn)脹氣反應后方可攝入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米粥、面湯等),后直至患者排氣后可指導患者攝入正常飲食。整個飲食干預中,在確保能夠取得足夠營養(yǎng)支撐的基礎上,應以少食多餐和飲食清淡為原則。在患者術后恢復情況良好的情況下,可及早開展床下行走等運動護理措施。其次,根據(jù)患者恢復情況,評估患者拔除尿管和引流管指征,早期拔除引流管或尿管。
1.3 觀察指標
1.3.1 統(tǒng)計對比兩組患者排氣時間、住院時長、醫(yī)療花費、疼痛評分(VAS,視覺模擬評分法,十分制,疼痛與評分呈正比)等各項臨床指標差異。
1.3.2 統(tǒng)計對比兩組患者術后1周創(chuàng)口感染、肝膿腫、化膿性膽管炎、胰腺炎等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1.3.3 統(tǒng)計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評定標準:以本院自制百分制護理干預滿意度評分量表在患者出院時進行問卷調查,評分與滿意度呈正比,此量表包括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操作滿意度(滿分25分)、病房管理滿意度(滿分25分)、心理干預滿意度(滿分25分)及其他護理滿意度(滿分25分)等4個維度;滿意≥90分;較好89分~80分;一般79分~61分;較差≤60分;總滿意率=(滿意+較好+一般)/所有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分析
研究組患者各臨床指標均優(yōu)于參照組患者,組間差異有對比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概率分析
研究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為4%(2/50),明顯低于參照組22%(11/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2。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分析
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38/40),明顯高于參照組85%(34/4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3。
膽結石與人體年齡呈正比,既年紀越大發(fā)病率越高,因此在成年人群體中較為常見,疾病所帶來的多種臨床癥狀給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脅,因此,及時的對癥治療極為重要[6]。手術是治療膽結石的常用手段,隨著醫(yī)學水平的不斷提高,膽結石治療方法及治療效果也在不斷提高,但科學有效的護理對患者的治療效果有積極意義[7]。但常規(guī)護理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并發(fā)癥預防,其臨床應用效果不佳。
全面護理模式是結合患者病情、護理需求開展的全面性、整體性、科學性的護理服務,在臨床護理干預中具有廣泛應用。將其用于膽結石手術患者的圍術期護理服務中,通過對患者圍術期內進行系統(tǒng)的全面性護理服務,通過對膽結石手術治療患者在整個圍術期內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評估和了解,綜合患者病情給予患者個性化護理服務干預,可幫助患者在診療期間能夠以安全、平和及舒適的狀態(tài)積極面對治療,以最佳的身心狀態(tài)面對手術,可有效避免手術應激反應,提高手術安全[8]。且通過術前對患者開展的心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負性情緒,并取得患者信任,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和提高患者的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9]。再加上對患者術中積極配合醫(yī)師順利完成手術,以及術后對患者進行的心理安撫、飲食干預和盡早開展的康復運動,可有效增強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提高患者免疫力,縮短患者臥床時間,進而有效降低患者的術后臥床可引發(fā)的一系列并發(fā)癥風險[10]。其次術后的拔管評估,通過最大程度縮短置管時長,可有效降低一系列感染相關事件發(fā)生,促進患者快速康復。
綜上所述,全面護理模式在膽結石患者護理中,可起到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改善患者臨床指標,促進患者快速康復,提高患者臨床指標等,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和青森.全面護理模式對膽結石患者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出血量及術后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7,29(10):61-63.
[2] 李蕊.全面護理模式在膽結石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 16(34):226-227.
[3] 周小平.全面護理模式在護理膽結石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7,15(19):274-275.
[4] 商瑩,李治蘭,丁憲群.全面護理模式對膽結石患者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出血量及術后護理滿意度的影響評價[J]. 養(yǎng)生保健指南, 2019(12):192.
[5] 梁芳,馬媛,茍小慧.全面護理模式在膽結石患者圍術期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9,4(17):173-174,182.
[6] 司蕾.優(yōu)質護理模式在膽結石患者手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其對患者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27):260-261.
[7] 鄭艷文.全面護理模式應用于膽結石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11):248-249.
[8] 賈才英.全面護理模式在膽結石患者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7,11(10):193.
[9] 傅海霞.全面護理模式在膽結石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24):40-41.
[10] 陳從娟.全面護理模式在膽結石患者護理中的具體應用及其效果[J].心理醫(yī)生,2018,24(27):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