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2019年方志學理論研究綜述

        2021-01-31 00:41:48
        上海地方志 2021年1期
        關鍵詞:研究

        黃 偉

        從民國梁啟超提出“方志學”的概念開始,方志學作為傳統(tǒng)中國學術的一部分一直延續(xù)至今,但是隨著研究隊伍、研究領域、研究視角的擴大與延伸,如今方志學理論已然同梁氏提出的方志學有所不同,因此每年對方志學成果的梳理顯得十分重要。2019年學界關于方志學的研究無論是在理論或是實踐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本文主要從知網(wǎng)、萬方、讀秀等期刊數(shù)據(jù)庫中進行統(tǒng)計:本年度共發(fā)表方志學論文393篇,其中方志基礎理論研究35篇,方志編纂工作64篇,方志管理事業(yè)研究42篇,方志史與方志學史32篇,志書研究與利用109篇,方志人物研究21篇,地方年鑒研究類90篇。從論文分布來看,2019年學界的關注點較2018年不同,主要從志書研究與利用以及地方年鑒研究兩方面展開,論文作者構成也同2018年有區(qū)別,各省市區(qū)方志辦工作人員的論文占比為60%,明顯高于2018年占比,顯示2019年各省市區(qū)方志辦學術氛圍改善、能力提高。為了方便論述,本文從方志基礎理論研究、方志編纂工作、方志管理事業(yè)研究、方志史與方志學史、志書研究與利用、方志人物研究、地方年鑒研究七方面展開。

        一、方志基礎理論研究

        方志基礎理論包含方志概念與特征、方志性質與功能、方志的類型、方志的改革與發(fā)展、學科體系與建設、方志學與其他學科等,結合2019年方志學界關于方志基礎理論的研究,本文分為方志學科建設、史志關系、方志文化三大部分展開。

        (一)方志學科建設

        方志學學科的建設,關系到方志學持續(xù)、健康、穩(wěn)定的發(fā)展。巴兆祥與李穎整理、分析2796篇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地方志》論文,用計量統(tǒng)計的方法,統(tǒng)計該期刊在1994—2018年間方志學知識的生產(chǎn)主體、方志學知識相關內(nèi)容與體系構建,是方志學體系探究中少見的跨學科研究成果。①巴兆祥,李穎:《基于<中國地方志>計量統(tǒng)計的方志學科知識體系構建研究(1994—2008)》,《中國地方志》2019年第5期。趙穎從學科地位的角度展開,認為方志學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中有特殊地位,要構建中國特色的方志學體系,必須加快方志學科建設的步伐,加大方志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樹立方志工作者的文化自信,加強方志學研究的創(chuàng)新精神。①趙穎:《淺談方志學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中的地位》,《新疆地方志》2019年第2期。張安東從方志學學科體系研究現(xiàn)狀、方志學學科性質、方志學科建設方向以及存在的問題展開,認為方志學學科的建設應該結合時代發(fā)展的需求,構建全面的、有特色的、實用性的方志學學科,以此促進方志學學科建設的不斷完善,進而推進地方志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②張安東:《新時代方志學科體系與模式建設之思考》,《上海地方志》2019年第4期。殷勇認為方志學應該經(jīng)歷同歷史學一樣的學術自覺:認識自己研究的本質、目的與價值,結合中國實際,構建學術共同體。③殷勇:《走向學術自覺——中國方志學建構的必由之路》,《黑龍江史志》2019年第8期。潘捷軍從史料學的視角來審視方志學,認為方志學的史料屬性是方志學的基礎,但是不是全部,應該用史料學與其他學科一起構建好方志學的學科體系。④潘捷軍:《基于史料學視域的方志學學科建設》,《黑龍江史志》2019年第12期。

        (二)史志關系

        一般舊方志的序言都會講到“國有史,方有志”,足見史志之間的密切關系。孫曉東的《略論方志與專史的編纂》認為地方志專門講地方的歷史,跟專史有著密切的關系,其中豐富的資料是講好專史的必要條件。⑤孫曉東:《略論方志與專史的編纂》,《上海地方志》2019年第4期。李莉從清代通志的序跋當中,認識到有人認為史志有別,但是更多的人認為史志互補、互為表里。⑥李莉:《清代通志序跋中史志關系論述舉隅》,《福建史志》2019年第1期。殷勇認為如今地方志與地方史的研究不斷地趨同化,因此從之前的地方志、地方史雙軌開展,成為地方志重新融入地方史的書寫話語體系中的新途徑。⑦殷勇:《地方志回歸地方史可能性的探討》,《黑龍江史志》2019年第1期。吳笛應用口述史與民間文獻的跨學科方法收集地情資料,總結和反思推進地方志資料收集多元化的方法和路徑。⑧吳笛:《見微知著:論口述史與民間文獻在地方志書中的應用以<時光里的家園——上海市靜安區(qū)社區(qū)微志選輯>為例》,《上海地方志》2019年第3期。黃禹康探討了史志在共同傳承傳統(tǒng)文化中的作用。⑨黃禹康:《略論史志在傳承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中的作用》,《黑龍江史志》2019年第12期。

        (三)方志文化

        文化的承繼與更新,需要傳播。趙亞星的《方志傳播的創(chuàng)新實踐——<中國影像方志>研究》,從新聞學的視角對《中國影像方志》的傳播功用、內(nèi)容特征、敘事策略展開論述,展示方志文化傳播的新面向。⑩趙亞星:《方志傳播的創(chuàng)新實踐——<中國影像方志>研究》,鄭州大學2019年碩士學位論文。朱克雄從國家大戰(zhàn)略出發(fā),認為地方志在“一帶一路”沿線人民中實現(xiàn)了信史文化的作用。?朱克雄:《地方志在實現(xiàn)“一帶一路”沿線人民“心相通”中的信史文化作用》,《新疆地方志》2019年第3期。陳忠認為方志文化積極服務于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核心區(qū)建設,配合國家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擴大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為提升國家軟實力發(fā)揮重要作用。?陳忠:《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背景下方志文化對外傳播交流對策研究》,《新疆地方志》2019年第4期。方志文化如何走出去,對于方志術語的翻譯則是重中之重:趙明明以上海市的第二輪志書為例,對地方志書英文目錄常用術語翻譯進行了簡述。?趙明明:《地方志書英文目錄常用術語翻譯述評——以上海二輪市級專志為例》,《上海地方志》2019年第4期。湯文浩以《商丘地區(qū)志》(續(xù)卷)為例進行翻譯實踐。?湯文浩:《<商丘地區(qū)志>(續(xù)卷)(節(jié)選)漢英翻譯實踐報告》,寧波大學2019年碩士學位論文。

        二、方志編纂工作

        方志編纂工作包括方志編纂目的、標準、指導思想、編寫要求、方志體例體裁、編纂流程、各類方志編纂、諸篇編纂等等。結合2019年學界文章,主要從方志的編纂原則與方法、各類方志編纂、諸篇編纂三方面展開。

        (一)方志的編纂原則與方法

        方志的編纂原則與方法是方志編纂工作的理論準備。蘇毅對地方志編纂的若干問題進行思考,認為要編纂出一部具有科學性、思想性、資料性、時代性和可讀性,符合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方向的精品佳志,必須堅持和遵從志書的編纂原則,明確志書的義理與體例,采取科學的資料搜集方法。①蘇毅:《對地方志編纂若干問題的思考》,《新疆地方志》2019年第4期。詹躍華認為地方志是一地之百科全書,因此編纂地方志需要掌握秉筆直書、述而不作、縱橫對比、詳略得當、縱述史實、以事系人等六種方法。②詹躍華:《論志書記述的六種方法》,《新疆地方志》2019年第3期。楊仲年以《瑪納斯縣志(1986—2010)》編纂為例,認為社會調(diào)查方法在修志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③楊仲年:《淺談社會調(diào)查在修志中的重要作用——以<瑪納斯縣志(1986—2010)〉編纂為例>》,《新疆地方志》2019年第4期。韓章訓的《修志規(guī)制綜論》總結古今修志的經(jīng)驗,可概括出六個主要修志規(guī)則,即越境不書、越限不書、越級不書、常事不書或略書、通典不錄、詳今略古。④韓章訓:《修志規(guī)制綜論》,《廣西地方志》2019年第5期。

        (二)各類方志編纂

        各類方志的編纂包括省市縣志、區(qū)鎮(zhèn)志、鄉(xiāng)土志以及專志。胡巧利認為重修的《龍游縣志》,體現(xiàn)傳承創(chuàng)新的編纂思想。⑤胡巧利:《談重修<龍游縣志>的創(chuàng)新精神》,《廣西地方志》2019年第4期。胡運動則對編纂《欽州市志》的體會進行總結,認為盛世修志、以啟未來。⑥胡運動:《盛世修志、以啟未來——<欽州市志>的編纂體會》,《廣西地方志》2019年第6期。鄉(xiāng)鎮(zhèn)志的編修如今成為地方志工作的重要部分。劉昌發(fā)認為編修鄉(xiāng)鎮(zhèn)志對守護鄉(xiāng)村歷史,傳承鄉(xiāng)村文明,建言資政,服務現(xiàn)實,教化育人,聯(lián)絡鄉(xiāng)情,促進鄉(xiāng)村文化建設等具有重要意義。⑦劉昌發(fā):《鄉(xiāng)鎮(zhèn)志編纂的幾點思考與探索》,《福建史志》2019年第5期。黃建安認為,民間自發(fā)狀態(tài)下的村志編纂,成果難以預期,質量難有保證,難以適應“村落終結”時代的需要,應該做好規(guī)劃,改變目前村志編纂中制度供給和管理規(guī)劃力度不足的現(xiàn)狀。⑧黃建安:《論“村落終結”時代的村志編纂》,《中國地方志》2019年第2期。專志的編纂同樣面臨眾多問題。伍美茹認為《中國地質博物館志》編纂需要注意史料翔實,語言精練,突出人民,這樣才能突出地質特色、時代特色和文化特色。⑨伍美茹:《淺談<中國地質博物館志>編纂應注意的問題與對策》,《黑龍江史志》2019年第4期。

        (三)諸篇編纂

        諸篇記述同樣是方志研究的熱點。詹躍華以三輪人物志的撰寫為例,從原則、方法進行展開論述。⑩詹躍華:《談第三輪志書人物傳撰寫》,《黑龍江史志》2019年第7期。周遠德以《遵義市志》的篇目設計為例,認為一部志書,篇目的設置是關鍵。篇目是志書的綱,篇目設置得好,那么志書就成功了一半。?周遠德:《淺談<遵義市志>的篇目設計》,《廣西地方志》2019年第4期。梁濱久對市縣(區(qū))續(xù)志政治部類篇目設置展開分析,從中國共產(chǎn)黨的篇目設置、人民代表大會的篇目設置、公檢法的篇目設置,到群眾團體的篇目設置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羅列,整理。?梁濱久:《市縣(區(qū))續(xù)志政治部類篇目設置的幾個問題》,《黑龍江史志》2019年第8期。黃婷對2008年以來,編纂重大事件志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認為這些志書的編纂,充分反映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勢,也能弘揚民族精神和提升社會凝聚力。?黃婷:《論重大事件志的編纂現(xiàn)狀與意義》,《上海地方志》2019年第2期。

        三、方志管理事業(yè)研究

        方志管理事業(yè)的推進,對方志學整體的推動至關重要。2019年學界對方志管理事業(yè)的研究著墨較多,主要從方志管理工作、方志法治化建設、方志網(wǎng)絡化建設、方志館建設四方面展開,從理論管理落實到實踐層面,再到方志載體建設。

        (一)方志管理工作

        方志管理工作包括編纂機構改革、修志隊伍管理、管理經(jīng)驗交流等等。李秋洪從第三輪地方志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入手,探討地方志事業(yè)的走向。①李秋洪:《經(jīng)驗與啟示:地方志事業(yè)的走向——兼談第三輪地方志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廣西地方志》2019年第1期。周修宇認為修志人員的素質對于地方志的編修極為重要,首先需要政治素質硬、大局意識強;第二知識廣泛、經(jīng)驗豐富;第三鑒識能力出眾,敢于秉筆直書;第四責任心強、敢于擔當;第五文字功底厚、善于學習;最后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強。②周修宇:《試析修志人員素養(yǎng)的重要性》,《黑龍江史志》2019年第7期。韓章訓對宋元開始的修志人才思想以及修志責任進行梳理。③韓章訓:《論修志責任和人才思想發(fā)展》,《黑龍江史志》2019年第9期。張旭介紹了我國修志的行政合同內(nèi)容及意義。④張旭:《淺談我國修志行政合同》,《黑龍江史志》2019年第6期。新中國成立后,已然編纂上萬部地方志、專業(yè)志,但是對其出版研究則寥寥。朱丹丹介紹了1949年以來安徽省縣志出版的狀況。⑤朱丹丹:《1949年以來的安徽省縣志出版狀況研究》,安徽大學2019年碩士學位論文。

        (二)方志法治化建設

        從修訂方志工作條例開始,方志人一直有個“史志立法”的夢想,因此方志法治化是方志管理事業(yè)的關鍵一環(huán)。冀祥德認為推動“中國之志”,方志法治化建設至為重要。⑥冀祥德:《以“中國之志”資治“中國之治”》,《黑龍江史志》2019年第11期。林忠玉認為在依法治志導向和信息傳播技術發(fā)展的推動下,《地方志工作條例》已然不適應方志事業(yè)的發(fā)展,因此需要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志法》這樣一部指導性史志法。⑦林忠玉:《試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志法>立法的必要性》,《廣西地方志》2019年第2期。徐艷根據(jù)依法治國方略的必然要求,同時為了推動地方志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提出史志立法的落實是國家立法思路上時代性、規(guī)律性、前瞻性的體現(xiàn)。⑧徐艷:《史志法立法研究初探》,《新疆地方志》2019年第2期。劉博則認為史志立法條件還不成熟,以新疆為例,認為還存在認識尚有不足、頂層設計尚待強化、常態(tài)化方志執(zhí)法尚有待加強、事業(yè)管理有待完善等問題。⑨劉博:《推進新疆地方志工作法治化建設的思考》,《新疆地方志》2019年第1期。羅志認為要推動立法,則應該在五大發(fā)展理念引導下進行。⑩羅志:《淺析“五大發(fā)展理念”引領下如何依法推進地方志事業(yè)新跨越》,《新疆地方志》2019年第1期。

        (三)方志網(wǎng)絡化建設

        信息化、網(wǎng)絡化是進入21世紀的世界發(fā)展新方向,二十年過去了,網(wǎng)絡化建設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仍舊任重道遠。周維認為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地方志更應順應時代發(fā)展,通過更多渠道手段宣傳、推廣和利用地方志?!?李秋洪:《經(jīng)驗與啟示:地方志事業(yè)的走向——兼談第三輪地方志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廣西地方志》2019年第1期。趙莉莉認為大數(shù)據(jù)時代,地方志工作須與之相適應,信息化、網(wǎng)絡化將會是今后地方志工作的主流,即采用科學、快捷、高效的方式,利用信息化、網(wǎng)絡化的快捷優(yōu)勢,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地方志資源的功用,這是對修志工作者的新要求,也是時代的迫切需要。?趙莉莉:《淺析地方志資源數(shù)字化》,《河南圖書館學刊》2019年第4期。賴少波以建甌市為例,提出將豐富的地方志資源實現(xiàn)數(shù)字化、網(wǎng)絡化、信息化,讓潛在的資源寶藏變成活的信息資訊,發(fā)揮自身資料優(yōu)勢,走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之路,從而把建甌市地方志事業(yè)推上一個新的臺階。①賴少波:《新時期地方志網(wǎng)絡信息化建設的幾點實踐——以建甌市為例》,《新疆地方志》2019年第4期。

        (四)方志館建設

        方志館作為收藏地方志、承載方志文化的地方,應該是講好方志故事的一個圣地,因此方志館的建置對于地方文化的繼承不可或缺。姚文文從方志館的公共文化功能入手,探求方志館的公共文化屬性,認為方志館應該立足于公共文化推廣的立場之上。②姚文文:《淺談新型方志館的公共文化服務功能》,《黑龍江史志》2019年第10期。周文燕認為拓寬宣傳渠道,擴大群眾知曉度;加大資源開發(fā),打造公共文化產(chǎn)品;增強服務能力,滿足個性化需求是讓方志館更好的服務公眾的三大途徑。③周文燕:《讓方志館更好地服務公眾》,《江蘇地方志》2019年第2期。楊楊、吳一峻以上海方志館建設為例,指出雖然各區(qū)街道方志館建設成績顯著,但是仍舊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硬件設施不齊全、館藏資源不豐富、人才機制不健全、公共服務不充分等問題。④楊楊,吳一峻:《上海市方志館建設與發(fā)展研究》,《上海地方志》2019年第4期。王貞偉從村級方志館建設的層面出發(fā),認為村級方志館的投入,為鄉(xiāng)村治理提供更好的歷史借鑒。⑤王貞偉:《村級方志館建設的實踐探索——以溫宿縣托乎拉鄉(xiāng)河畔村方志館建設為例》,《新疆地方志》2019年第3期。

        四、方志史和方志學史

        要想了解方志學,對方志史以及方志學史則必須了解,2019年方志學界對方志史與方志學史有著深入的闡釋,方志史分為歷代方志史與區(qū)域方志史,但是由于地方學的興起,歷代方志史研究在2019年幾乎沒有,因此本文論述的方志史是區(qū)域方志史。

        (一)方志史

        方志史的研究是推動方志學科體系建立的重要基礎工作。徐鵬以順治時期處州府四縣的方志編修為例,闡析亂世修志背后紛繁復雜的修志群體與心態(tài),并進一步討論此時期縣志編修對于地方秩序恢復的意義。⑥徐鵬:《順治時期浙江縣志編修與地方秩序——以處州府松陽、遂昌、龍泉、宣平四縣為例》,《中國地方志》2019年第4期。顏蕙茹梳理了明至民國的太平府舊方志,對舊志的源流、體例、價值進行探討。⑦顏蕙茹:《安徽太平府舊志研究》,安徽大學2019年碩士論文。閆超則對清代東北修志的情況進行了梳理,將清代修志分為三個時期。⑧閆超:《清代東北修志述略》,《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6期。楊學東則從撰修、類型和特點三方面闡釋清代西藏地方志,認為清代西藏方志通志少縣志多、官修少而私撰多、軍事色彩濃重、多為簡志。⑨楊學東:《清代西藏地方志的撰修、類型及特點》,《西藏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1期。陳杰以民國杭縣為例,認為民國時期是中國地方志由傳統(tǒng)方志向現(xiàn)代方志過渡的重要時期。民國杭縣修志雖為縣級修志個案,卻也具代表性,反映了時代特點。⑩陳杰:《民國杭縣修志始末》,《中國地方志》2019年第4期。吳會蓉則從另一個角度,從民國西康省通志館的成立為例子,梳理其修志情況。?吳會蓉:《西康省通志館的成立及其修志活動述略》,《中國地方志》2019年第3期。

        (二)方志學史

        方志學史的研究,對理清方志學的理論有著關鍵指導作用。潘捷軍的《“志”存高遠:新中國方志學術70年》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到改革開放前的艱辛探索。改革開放后第一輪修志的實踐與發(fā)展,新世紀以來第二輪修志的成就與創(chuàng)新三個階段梳理新中國方志學的實踐道路。?潘捷軍:《“志”存高遠:新中國方志學術70年》,《中國地方志》2019年第5期。李連秀認為作為中國社會文化事業(yè)重要組成部分的方志文化,從1949年至2019年中國方志文化得到傳承和弘揚,更得到創(chuàng)新發(fā)展。①李連秀:《70年來中國方志文化的傳承弘揚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史志學刊》2019年第4期。韓章訓的《論方志學的轉型升級》認為新中國方志學發(fā)展了70年,急需轉型,其轉型升級的任務就是實現(xiàn)從傳統(tǒng)型向當代型、從單書型向系統(tǒng)型、從粗疏型向精密型的三個轉化。②韓章訓:《論方志學的轉型升級》,《廣西地方志》2019年第3期。任淑莉總結了宋元以來浙江方志文獻學的成就,其中對當時方志中的方言材料的專題研究令人印象深刻。③任淑莉:《宋元浙江方志文獻學研究》,西南交通大學2019年碩士論文。

        五、志書研究與整理

        2019年方志學界對志書研究與整理部分的討論,主要從舊方志研究、新方志研究、方志整理、舊志價值與應用四方面展開。

        (一)舊方志

        《中國地方志聯(lián)合目錄》記述舊志8000多種,加上之后館藏發(fā)現(xiàn)、海外影印回國的舊志,總數(shù)應該在10000種以上,因此舊方志的研究一直十分重要。由于地方學的興起,研究地方志的學位論文也在不斷涌現(xiàn),2019年關于舊志研究的碩士論文就有7篇,涉及省域包括河北、山東、福建、海南等。對于稀有珍本的研究也有:巴兆祥關注南宋《咸淳重修毗陵志》的流播史,結合歷史地理的研究視野,以方志傳播學的方式考察《咸淳重修毗陵志》的流傳情況。④巴兆祥:《<咸淳重修毗陵志>疏注考》,復旦大學歷史系編:《明清史評論》第一輯,中華書局2019年。劉猛的《孤本光緒<重修含山縣志>初探》,對光緒稿本的《重修含山縣志》進行撰修實踐的梳理。⑤劉猛:《孤本光緒<重修含山縣志>初探》,《上海地方志》2019年第1期。其余較為特殊的即對專志的探討:張英聘《試述<南雍志>的文獻價值》梳理了《南雍志》的文獻史料價值,南雍即指南京國子監(jiān)。⑥張英聘:《試述<南雍志>的文獻價值》,《故宮博物館館刊》2019年第3期。陳浩東則對《大明一統(tǒng)志》中的重慶府的史料來源進行探源。⑦陳浩東:《試析<大明一統(tǒng)志>的史料來源——以重慶府部分為例》,《史志學刊》2019年第1期。關欣以《新安志》為例,對其注釋的方法、特點以及史料價值進行分析,同樣這也是方志批評的一種⑧關欣:《試論<新安志>中注釋的方法、特點及史料價值》,《上海地方志》2019年第4期。

        (二)新方志

        如今方志事業(yè)正在轉型期,同時兩輪修志留存下來大量志書,需要整理研究,而現(xiàn)在學界對新方志的研究相對薄弱。李宗輯通過《鄒平縣霍坡村志》,對歷史書寫進行深刻的思考,認為歷史會隨著歷史學家的解讀而豐富,該村志已然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與材料,為歷史書寫提供廣闊的空間。⑨李宗輯:《“書寫”與“言情”:歷史書寫和在地情懷——讀<鄒平縣霍坡村志>》,《中國地方志》2019年第5期。王暉則對52部中國名鎮(zhèn)名村志稿從志書冠名、編職署名、照片攝制、概述創(chuàng)新、體裁設置、藝文匯編、資料運用、圖文版式、語言表述、后記文風十個方面點評與思考。⑩王暉:《52部中國名鎮(zhèn)名村志稿點評與思考》,《史志學刊》2019年第1期。周遠德以《修文縣志》為例,認為其采用大編體設置,記述方式新穎得體,資料翔實,內(nèi)容豐富,設置了“縣情數(shù)據(jù)”等創(chuàng)新性的記述方式,裝幀設計美觀大方,令人耳目一新。?周遠德:《大膽創(chuàng)新精益求精——讀<修文縣志>有感》,《廣西地方志》2019年第3期。樊春樓則認為蕭山區(qū)《鳳凰村志》充分展示了以人為本的修志理念,全方位展示新農(nóng)村的歷史畫卷,深入開展田野調(diào)查,對重要事件進行升格處理,彰顯了地方志敢說真話的勇氣。?樊春樓:《深入剖析農(nóng)村社會全面展現(xiàn)鄉(xiāng)韻鄉(xiāng)愁——學習杭州市蕭山區(qū)<鳳凰村志>心得》,《廣西地方志》2019年第5期。

        (三)方志整理

        方志整理主要集中于對舊志的整理。錢建中的《南北朝時期江蘇府縣佚志考述》對南北朝時期江蘇的20余部古方志的朝代、書名、作者、佚名進行考訂。①錢建中:《南北朝時期江蘇府縣佚志考述》上,《江蘇地方志》2019年第4期;錢建中:《南北朝時期江蘇府縣佚志考述》下,《江蘇地方志》2019年第5期。羅涵亓的《四川地方志保存現(xiàn)狀調(diào)研分析》在四川省古籍普查成果的基礎上對現(xiàn)存四川地方志(舊志)進行梳理和分析,以期對今后全省方志的整理保護及開發(fā)利用提供參考。②羅涵亓:《四川地方志保存現(xiàn)狀調(diào)研分析》,《四川圖書館學報》2019年第2期。葛小寒從史學史的角度,分析“未見舊志”“未有方志”的現(xiàn)象,認為方志序跋中的“未見舊志”很大程度上并非因為時人不知道有“舊志”的存在,而是他們因為考慮到撰修官員的政績與地方勢力的認同所作出的“修辭”。③葛小寒:《明代方志“未見舊志”考——以南直隸府縣志為中心》,《史學史研究》2019年第1期。方志辨誤也是方志整理中的一大塊。徐美珍對《贛州府志·書目》進行訂正,主要利用現(xiàn)存的清代贛州府縣志。④徐美珍:《同治<贛州府志·書目>??际鶆t》,《圖書館雜志》2019年第2期。成慶炎對一輪編纂的《上虞縣志》糧食數(shù)據(jù)進行補正。⑤成慶炎:《<上虞縣志>中糧食數(shù)據(jù)的兩處數(shù)據(jù)》,《中國地方志》2019年第6期。

        (四)舊志價值與應用

        對于舊志的科學研究是對其歷史、人文價值的深度挖掘。李建武對嘉靖《雄乘》史料價值進行分析,認為其有保存地方掌故、記載雄縣狀況、關注國計民生三大價值。⑥李建武:《嘉靖<雄乘>史料價值探析》,《中國地方志》2019年第4期。金毓平的《秦淮區(qū)地方志歷史文化資源的價值與應用》認為秦淮地區(qū)的地方志資源豐富,可以作為經(jīng)濟借鑒、旅游參考、民俗傳承的載體。⑦金毓平:《秦淮區(qū)地方志歷史文化資源的價值與應用》,《江蘇地方志》2019年第1期。田亮以廣東的修志實踐為例,認為地方志的資源開發(fā)利用是地方志事業(yè)轉型的重要面向,同時地方志事業(yè)的轉型為地方志資源開發(fā)利用向深度發(fā)展提供新的方向。⑧田亮:《試論資源開發(fā)利用與地方志轉型升級的關系——以廣東的實踐探索為例》,《廣西地方志》2019年第2期。王方領對清代對先賢教化的書寫、塑造、傳播的路徑進行簡單的梳理。⑨王方領:《清代縣志對先賢教化書寫、塑造、傳播的一般路徑——以道光<潁上縣志><寶豐縣志><樂清縣志>為例》,《上海地方志》2019年第1期。韓依琳從地方志史料的價值應用的層面,分析了地方志史料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⑩韓依琳:《地方志史料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以洛陽地區(qū)初級中學歷史教學為例》,陜西師范大學2019年碩士學位論文。

        六、方志人物研究

        對于方志人物的研究,一般分為方志學家的研究以及修志人物的探討,2019年學界對方志人物的研究也基于以上兩點,時間跨度從宋代到新中國,研究重點主要集中于舊志編修經(jīng)驗總結以及對新方志發(fā)展的貢獻。

        (一)方志學家

        系統(tǒng)地對方志進行研究,首推章學誠。張易和從傳統(tǒng)的章戴之爭入手,認為將章學誠歸于修志歷史派,戴震為修志地理派的致用結論有違于史實,應該客觀、公正的看待這場辯論,從當時學術大背景,歷史大背景進行討論,同時戴震的方志學思想同樣值得肯定。○1錢建中:《南北朝時期江蘇府縣佚志考述》上,《江蘇地方志》2019年第4期;錢建中:《南北朝時期江蘇府縣佚志考述》下,《江蘇地方志》2019年第5期。梁啟超提出“方志學”思想后,關于方志學的研究趨于火熱,方志學者也越來越多。薛艷偉對傅振倫的方志序跋進行整理歸類,分析96種序跋,認為可以更好地了解傅振倫的方志思想。?薛艷偉:《傅振倫與方志序跋》,《中國地方志》2019年第3期。任芮欣的《謝國楨與方志學》認為謝國楨雖然沒有專門的方志學論著,但是其收藏有大量舊志,對地方志有自己的理解,其以志研史值得借鑒。①任芮欣:《謝國楨與方志學》,《中國地方志》2019年第4期。扈曉冰總結了史念海對新方志學的貢獻,認為其在方志的起源與發(fā)展、史志關系、方志的性質、新方志的編纂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②扈曉冰:《史念海對新方志學的貢獻》,《中國地方志》2019年第6期。王復興則對董一博的新方志學貢獻進行總結,相較于史念海,董一博深入修志一線,轉變修志思維,參與構建地方志的理論體系等工作。③王復興:《論董一博對新方志學建設的貢獻》,《中國地方志》2019年第3期。裴麗芳對來新夏的方志編纂思想進行探求,認為其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就關注新方志的編纂理論,推動新方志學的學科體系建設。④裴麗芳:《來新夏方志編纂實踐簡述》,《史志學刊》2019年第3期。

        (二)修志人物

        方志學的發(fā)展,除了方志學家的理論研究,更需要地方志編纂者的實踐操作。陳時龍對孔尚任的方志編纂思想進行深入的探究,認為孔對方志性質、方志編纂、方志體例提出了自己的觀點。⑤陳時龍:《孔尚任的方志編纂思想》,《中國地方志》2019年第4期。沈永清的《李林松與<嘉慶上海縣志>》認為邑人李林松編纂的志書體例編修繼承萬歷上??h志,資料體現(xiàn)地域性,資料價值取向多元。⑥沈永清:《李林松與<嘉慶上海縣志>》,《上海地方志》2019年第2期。熊銳的《劉咸炘撰修四川方志的嘗試與總體設想》中提出雖然劉咸炘沒有地方志的問世,但是其《雙流足征錄》《蜀誦》等都體現(xiàn)了為家鄉(xiāng)存史的思想,與地方志的地域性不謀而合。⑦熊銳:《劉咸炘撰修四川方志的嘗試與總體設想》,《中國地方志》2019年第1期。張鳳英以康熙《寧化縣志》為中心,認為該志由明朝遺民李世熊私修,雖在康熙年間應修一統(tǒng)志的響應,由私志轉為官志,但是其中的遺民色彩依舊濃重。⑧張鳳英:《明遺民李世熊與康熙<寧化縣志>的編修》,《上海地方志》2019年第3期。唐燮軍分析了陳訓正方志編纂思想的形成過程,認為其思想中西兼有,新舊雜陳。⑨唐燮軍:《淺析陳訓正方志編纂思想的形成——從民國<定??h志>到<鄞縣通志>》,《中國地方志》2019年第2期。

        七、地方年鑒研究

        2019年學界對于年鑒的研究,集中于年鑒編纂、年鑒的功能與利用、年鑒管理以及中外年鑒交流四個方面,另外志鑒關系研究以及年鑒的概念與性質研究所涉及到的文章較少,因此本部分主要以前四方面展開。

        (一)年鑒的編纂研究

        年鑒工作的推進離不開創(chuàng)新實踐與思考,王玉才的《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創(chuàng)新的實踐與思考》借助地方志事業(yè)轉型升級的路徑,為地方綜合年鑒編纂的創(chuàng)新提出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⑩王玉才:《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創(chuàng)新的實踐與思考》,《廣西地方志》2019年第4期。陳洪毅則從機構改革入手,探討地方綜合年鑒框架創(chuàng)新,抓住現(xiàn)代年鑒發(fā)展趨勢。?陳洪毅:《機構改革與地方綜合年鑒框架創(chuàng)新探究》,《中國年鑒研究》2019年第4期。歐長生以《福建年鑒》為例,認為理念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以及技術創(chuàng)新是年鑒編纂出版的重要途徑。?歐長生:《年鑒發(fā)展中的創(chuàng)新路徑——以<福建年鑒>為例》,《中國年鑒研究》2019年第1期。林榮國同樣以福建地區(qū)的《晉江年鑒》為例,認為縣級綜合年鑒的創(chuàng)新,必須以理念為先導,質量為中心,機制為手段,建設隊伍為保障,這樣才能與時俱進。?林榮國:《淺談創(chuàng)新驅動下的精品年鑒之路——以<晉江年鑒>為例》,《新疆地方志》2019年第4期。年鑒編纂是從條目編纂開始,因此學界對年鑒條目的研究也十分重視:王欽雙以《北京東城年鑒》的編纂為例,認為城市區(qū)級綜合年鑒條目編寫的規(guī)范化是發(fā)揮好年鑒功能作用的基礎。?王欽雙:《關于城市區(qū)級綜合年鑒條目編寫規(guī)范化問題的思考與探索——以<北京東城年鑒>編纂為例》,《史志學刊》2019年第4期。詹躍華的《論地方綜合年鑒條目的靈活性》認為年鑒編纂人員必須全面掌握條目的靈活性,并運用好條目反映年度客觀事實,為進一步提升年鑒質量奠定堅實的基礎。①詹躍華:《論地方綜合年鑒條目的靈活性》,《新疆地方志》2019年第4期。陳磊以《南通年鑒(2018)》為例,提出條目的編纂要有三個意識:一、增強精品意識,條目設置科學合理;二、增強質量意識,條目資料存真求實;三、增強規(guī)范意識,條目編寫簡潔準確。②陳磊:《淺議地方綜合年鑒條目編纂規(guī)范化——以<南通年鑒(2018)為例>》,《江蘇地方志》2019年第1期。張凱的《年鑒欄目與內(nèi)容的調(diào)整和創(chuàng)新——以<廣西年鑒>和<桂林年鑒>為例》抓住年鑒發(fā)展趨勢,要體現(xiàn)時代特色、彰顯地方優(yōu)勢。③張凱:《年鑒欄目與內(nèi)容的調(diào)整和創(chuàng)新——以<廣西年鑒>和<桂林年鑒>為例》,《廣西地方志》2019年第6期。近年來,地方志中的圖片研究成為學術熱點,同樣年鑒中的圖片研究也在穩(wěn)步推進:李鑫的《地方綜合年鑒圖片專輯創(chuàng)新研究》以《江蘇年鑒(2018)》《上海年鑒(2018)》《湖南年鑒(2018)》《貴州年鑒(2018)》為樣本,研究年鑒圖片專輯在內(nèi)容選取和版式設計兩方面的創(chuàng)新進展。④李鑫:《地方綜合年鑒圖片專輯創(chuàng)新研究》,《史志學刊》2019年第6期。孫志紅從地方綜合年鑒卷首彩圖的專輯的編排入手,認為卷首彩圖專輯的設計與編排必須做好圖照資料的征集、建庫、彩圖專輯的策劃、設計和編輯等工作。⑤孫志紅:《地方綜合年鑒卷首彩圖專輯的編排》,《中國年鑒研究》2019年第1期。朱崇飛對年鑒專題圖片內(nèi)涵定義、發(fā)展現(xiàn)狀、策劃挖掘、編排方式、來源拓展等方面做了初步探討。⑥朱崇飛:《淺談地方綜合年鑒專題圖片設置》,《江蘇地方志》2019年第5期。最后,年鑒索引成為2019年年鑒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劉德寶引出年鑒索引規(guī)范化的問題,認為年鑒的編纂規(guī)范已然比索引走得更遠,因此規(guī)范年鑒索引成為今后開展年鑒編纂工作的重中之重。⑦劉德寶:《地方綜合年鑒索引規(guī)范化思考》,《中國年鑒研究》2019年第3期。沈娜則以廣東縣市區(qū)的綜合年鑒為例,認為年鑒索引存在標引深度偏低、主題詞缺乏規(guī)范性、標目形式單一和參照系統(tǒng)不完善等問題。⑧沈娜:《淺析年鑒索引編制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以廣東省市、縣(區(qū))綜合年鑒為例》,《黑龍江史志》2019年第4期。

        (二)年鑒的功能與利用研究

        年鑒的功能與利用擴展一直是年鑒編纂者探索的方向。潘捷軍認為應充分利用年鑒的功能,推動年鑒事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⑨潘捷軍:《充分發(fā)揮年鑒功能,推動年鑒事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國年鑒研究》2019年第3期。陳星界認為年鑒編纂應該彰顯文化自信。⑩陳星界、黎美君:《年鑒編纂與運用中彰顯文化自信》,《中國年鑒研究》2019年第2期。李光普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分析年鑒的時代內(nèi)涵與重要作用,對新時代如何開發(fā)、利用年鑒進行深入探索。?李光普:《開發(fā)利用綜合年鑒資源的新途徑探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導》,《新疆地方志》2019年第1期。俞富江的《努力增強縣級年鑒的實用性》對年鑒實用性的含義及其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增強年鑒實用性的方法。?俞富江:《努力增強縣級年鑒的實用性》,《黑龍江史志》2019年第11期。雷衛(wèi)群、陳曉婧收集28部省級綜合年鑒,對其功能進行分析,并分成九項:保存資料、為領導決策服務、為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服務、為研究人員提供材料、為修志積累材料、窗口作用、禮品書、為民族團結服務、育人。?雷衛(wèi)群、陳曉婧:《試論省級綜合年鑒的功能細化問題——28部省級綜合年鑒功能分析》,《中國年鑒研究》2019年第4期。俞富江還對發(fā)揮年鑒資料工具書的功用進行探索,得出編纂出具有權威性、實用性、多樣性以及便捷性的年鑒是充分發(fā)揮其資料功用首要條件。?俞富江:《淺談如何發(fā)揮年鑒資料性工具書的功能》,《新疆地方志》2019年第4期。

        (三)年鑒的管理研究

        年鑒也需要講究“包裝”,因此年鑒的管理研究至關重要。俞富江認為年鑒是由政府主辦的政府公報性連續(xù)出版物,屬公開發(fā)行的資料性工具書,因此年鑒在出版過程中有很多標準需要遵循。①俞富江:《年鑒也要講究點“包裝”》,《黑龍江史志》2019年第2期。吳朝庭思考如何用現(xiàn)代項目管理方法來做好年鑒編纂進度管理工作,以提高年鑒時效性。②吳朝庭:《基于關鍵路徑法的年鑒編纂進度管理研究》,《中國年鑒研究》2019年第2期。陳祥榕則以《臺江年鑒》為例,認為地方年鑒的編纂,應該遵循創(chuàng)新、協(xié)調(diào)、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發(fā)展理念”。③陳祥榕:《用“五大發(fā)展理念”指導年鑒編纂實踐——以<臺江年鑒>為例》,《福建史志》2019年第3期。如今提倡跨學科、交叉學科的年鑒運用,因此“智慧年鑒”應運而生:諶倩的《關于智慧年鑒的思考和探索》認為地方綜合年鑒在資料管理、存儲、搜集、組織、二次開發(fā)、三次開發(fā)利用等方面普遍面臨著困難和問題,建設智慧年鑒是解決這一難題的途徑之一。④諶倩:《關于智慧年鑒的思考和探索》,《中國年鑒研究》2019年第4期。余賢林的《地方綜合年鑒構建大數(shù)據(jù)應用的設想》認為21世紀以來,信息的爆炸對年鑒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因此對年鑒大數(shù)據(jù)的有效管理至關重要。⑤余賢林:《地方綜合年鑒構建大數(shù)據(jù)應用的設想》,《中國年鑒研究》2019年第2期。兩全目標是各地方志辦時下正在進行的事情,周慧認為加強年鑒的管理、增強法制意識是實現(xiàn)縣級年鑒全覆蓋的重要手段。⑥周慧:《縣級年鑒全覆蓋的難點與對策》,《中國年鑒研究》2019年第2期。劉傳仁認為推動依法治鑒,是保障年鑒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舉措。⑦劉傳仁:《依法保障年鑒事業(yè)發(fā)展的思考》,《中國年鑒研究》2019年第2期。年鑒管理事業(yè)的開展,離不開對年鑒編纂人員的管理:詹躍華的《談年鑒編纂人員的五種意識》認為在年鑒編纂中,編纂人員應該具備權威意識、選題意識、精品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團隊意識。⑧詹躍華:《談年鑒編纂人員的五種意識》,《黑龍江史志》2019年第1期。

        (四)中外年鑒交流研究

        無論是年鑒的理論研究還是編纂實踐都需要借鑒各方優(yōu)秀的經(jīng)驗和成果。楊永成的《15—19世紀英國年鑒的演變發(fā)展及其在世界的傳播》介紹了15世紀開始到19世紀,英國年鑒從古代歷書到早期年鑒再到現(xiàn)代年鑒的演變,同時隨著英國在全世界的勢力擴張,英國年鑒也在全世界擴張。英國年鑒400年的發(fā)展史為中國年鑒的發(fā)展提供一定的借鑒。⑨楊永成:《15—19世紀英國年鑒的演變發(fā)展及其在世界的傳播》,《中國年鑒研究》2019年第1期。裘曉燕則同樣論述了英美年鑒的演變過程及其內(nèi)容,對中國年鑒的發(fā)展提供經(jīng)驗教訓。⑩裘曉燕:《英美年鑒內(nèi)容及其演變述略》,《上海地方志》2019年第2期。王韌潔對國外年鑒的特點進行論述,認為國外年鑒在體例構建、內(nèi)容編纂、組織運營以及網(wǎng)絡創(chuàng)建方面有著自身獨特的特點,對中國年鑒的編纂有一定借鑒作用。?王韌潔:《國外年鑒特點述論》,《中國年鑒研究》2019年第4期。陳洪泉對照中日美三國年鑒,認為三國年鑒各有特點,同時中國年鑒應該吸收美日年鑒的一些優(yōu)點,進行取長補短。?陳洪泉:《中美日年鑒對比與啟示》,《中國年鑒研究》2019年第3期。張桓彬介紹了《國外年鑒選介》,認為中外年鑒的差異、不同體現(xiàn)在編纂體例、編纂組織、資料利用等多方面,應該多借鑒國外年鑒的成果經(jīng)驗,才能更好地推動年鑒事業(yè)的轉型。?張恒彬:《借鑒國外年鑒經(jīng)驗推動年鑒事業(yè)轉型升級》,《史志學刊》2019年第5期。

        八、回顧與前瞻

        方志學見刊論文較2018年少了100篇左右,但是文章總數(shù)仍然可觀,文章內(nèi)容也豐富多彩,研究視角依舊包羅萬象。產(chǎn)生了一些研究的新領域,如年鑒研究當中的中外年鑒交流研究,方志術語的英譯等之前較為少見的研究;二輪修志的收官,使得方志學宏觀研究涌現(xiàn),對方志事業(yè)新出路的研究也屢見不鮮;距離第一輪修志過去了半個世紀,新方志的整理、研究也提到正軌,為方志學的發(fā)展又添一研究領域;對舊方志的整理、分析、利用一直沒有落下,這一塊是高校學者的重鎮(zhèn);由史志、史鑒關系引出地方志與其他學科的關系,不僅僅體現(xiàn)在地方志的資料性上,跨學科交叉聯(lián)動、深入互動成為地方志學術新動態(tài)。

        但是在地方志學術“饕餮盛宴”下,也產(chǎn)生了許多問題:首先研究趨向于碎片化、地方化、區(qū)域化、保守化,出色的宏觀研究越來越少;再則研究深度不夠,部分研究角度新穎,視野廣闊,但是往往淺嘗輒止,讓人意猶未盡;最后隨著方志學研究領域的拓展,2007年編著的《中國地方志論文論著索引1913—2007》的分類標準已經(jīng)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方志事業(yè)急需轉型升級。

        方志事業(yè)的發(fā)展需要兩個方面用力,一是深化原先方志學研究的領域,二是不斷新的拓展研究領域,深化原先研究不再贅言,講講新領域的開拓:2020年第二輪修志收官,第三輪修志大部分省市自治區(qū)還在規(guī)劃當中,其中很多省市自治區(qū)將要實行“三全目標”,將地方史納入其中,當然地方志資料的深度利用是編纂好地方史的重要基礎,也是方志辦有別于其他研究機構的優(yōu)勢所在,但是光是這一點還不夠,應該將眼光放在方志外,將方志的面拓寬,一切有助于地方發(fā)展的人文、歷史、文獻皆可以納入地方專志的行列,如各地文書,文書的整理已經(jīng)過去很多年,文書資料匯編也出了很多,但是系統(tǒng)梳理文書,發(fā)現(xiàn)、利用、展示文書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可以將這些集中的地方文獻做成志書樣式的匯編集成,這樣既對地方文獻做了整理,又完成地方史的編纂,同時推動地方志事業(yè),一舉三得。

        猜你喜歡
        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nèi)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關于遼朝“一國兩制”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統(tǒng)研究
        基于聲、光、磁、觸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電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4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關于反傾銷會計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層脫落的攻關研究
        電子制作(2017年23期)2017-02-02 07:17:19
        欧美在线不卡视频| 日本人妻伦理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爽爽爽麻豆色哟哟| 全球中文成人在线| 精品国产18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av区亚洲av毛片| 美丽的小蜜桃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久久久| 午夜婷婷国产麻豆精品| 丰满少妇一区二区三区专区| 国产毛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av无码| 国产剧情福利AV一区二区| 大岛优香中文av在线字幕| 手机在线亚洲精品网站|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影院动漫| 在线a亚洲视频播放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有码在线观看| 91九色免费视频网站|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潮| 丝袜美腿爆炒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综合中文字幕组合| 色一情一乱一伦麻豆| 亚洲依依成人亚洲社区| 无码高清视频在线播放十区| 久久99人妖视频国产|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女人被做到高潮免费视频| 97人妻无码免费专区| 日本不卡的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有码高清| 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毛片无码国产| 国产真实露脸4p视频| 一区=区三区国产视频| 中国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片软件| 丰满熟妇人妻无码区| 国产一级黄色片在线播放|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三区二区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