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倩倩
(河南省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心內科 鄭州450016)
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為臨床常見心臟疾病,多是由于長時間心肌供血不足造成心肌彌漫性纖維化,進而造成心肌收縮與舒張功能受損,導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發(fā)生,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安全[1~2]。尼可地爾與曲美他嗪是臨床針對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常用治療藥物,其中曲美他嗪具有改善心肌細胞代謝、提高心肌耐受缺氧缺血能力,延緩心肌細胞凋亡效果;尼可地爾具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強心肌供血能力等效果[3]。但臨床針對兩藥聯合治療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效果研究較少?;诖耍狙芯恐荚谔接懩峥傻貭柵c曲美他嗪聯合應用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效果?,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 年7 月~2019 年8月收治的136 例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實驗組和對照組,各68 例。實驗組男 44 例,女 24 例;年齡 48~79 歲,平均(61.34±5.91)歲;心功能分級:Ⅲ級 33 例,Ⅱ級 35 例;病程1~5 年,平均病程(3.53±0.72)年;動脈壓 87.6~103.7 mm Hg,平均動脈壓(95.71±3.09)mm Hg。對照組男 45 例,女 23 例;年齡 46~78 歲,平均年齡(61.54±5.88)歲;心功能分級:Ⅲ級 31 例,Ⅱ級 37例;病程 1~5 年,平均病程(3.52±0.74)年;動脈壓88.4~105.7 mm Hg,平均動脈壓(96.13±3.12)mm Hg。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經超聲心動圖、心衰標志物、心電圖等檢查確診為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無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屬知情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孕期或哺乳期;依從性差;存在惡性腫瘤;合并肝、腎功能障礙;對本研究涉及藥物過敏;合并心肌梗死。
1.3 治療方法 均予以利尿劑、血管擴張劑、抗血小板藥物、β 受體阻斷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降脂藥等常規(guī)治療。
1.3.1 對照組 給予曲美他嗪(國藥準字H20065167)治療,口服,20 mg/次,3 次 /d。持續(xù)治療6 個月。
1.3.2 實驗組 給予尼可地爾(國藥準字H20160540)聯合曲美他嗪治療,曲美他嗪用法用量同對照組;尼可地爾口服,5 mg/次,3 次/d。持續(xù)治療6 個月。
1.4 療效評估標準 兩組均于治療6 個月后實施療效評估。無效:夜間陣發(fā)性呼吸、端坐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心功能無明顯改善;有效:心功能改善1級,上述臨床癥狀明顯改善;顯效:心功能改善2 級及以上,上述臨床癥狀消失。將有效、顯效計入總有效。
1.5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2)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包括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以改良Simpson 法檢測 LVEF、LVESd、LVEDd。(3)治療前后6 min 步行距離。
1.6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心功能指標、6 min 步行距離)()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療效)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LVEF、LVESd、LVEDd 對比,無顯著差異 (P>0.05);治療后兩組 LVEF、LVESd、LVEDd 明顯改善,且實驗組LVEF 明顯高于對照組,LVESd、LVEDd 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LVEF(%)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對照組組別 n LVESd(mm)治療前 治療后LVEDd(mm)治療前 治療后68 68 t P 51.28±2.65 51.94±2.17 1.589 0.114 36.25±1.38*39.31±1.73*11.402<0.001 57.26±4.72 56.52±4.47 0.939 0.350 47.61±4.16*51.09±4.78*4.529<0.001 41.58±5.33 42.72±5.48 1.230 0.221 57.81±3.24*51.65±3.08*11.363<0.001
2.3 兩組治療前后6 min 步行距離比較 治療前兩組6 min 步行距離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實驗組6 min 步行距離明顯較對照組長(P<0.05)。見表 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6 min 步行距離比較(m,)
表3 兩組治療前后6 min 步行距離比較(m,)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對照組68 68 t P 276.35±74.21 288.17±72.29 0.941 0.349 494.18±76.49*424.28±78.22*5.269<0.001
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臟疾病發(fā)展到終末期表現出的臨床癥狀群,絕大多數發(fā)生在中老年人群,發(fā)病率及患病率較高,占人群死亡病因第2 位[4]。缺血性心肌病是引發(fā)心力衰竭主要原因之一,若未得到及時有效治療,嚴重者會導致死亡。因此,臨床應采取積極有效措施,以控制病情進展、改善預后。
曲美他嗪是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常用治療藥物,能通過增強三磷酸腺苷,提升腺苷酸環(huán)化酶活動,提高氧離子代謝利用率及線粒體代謝水平,同時通過抑制線粒體通透性轉換孔(MPTP)開放,提高心肌細胞膜穩(wěn)定性,從而延緩心肌細胞凋亡[5~6]。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實驗組6 min 步行距離明顯長于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92.6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00%(P<0.05),由此可見,尼可地爾聯合曲美他嗪治療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效果顯著,可有效提高患者運動耐力。原因分析為尼可地爾是硝酸基化合物,而機體內代謝產物一氧化氮能激活鳥苷酸環(huán)化酶,進而使環(huán)鳥苷酸水平提高,且能松弛血管平滑肌,擴張冠狀動脈,增加病變部位血流量,提高缺血心肌氧供,進而改善心功能,達到治療目的[7]。因此,兩藥聯合應用能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
許恩文等[8]研究顯示,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是由于心腔容積擴大,造成心臟舒張及收縮功能降低,導致心臟功能惡化,長期血流動力學改變使左心室容量、壓力超負荷,刺激伸展心肌細胞,從而引起心室重構。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同對照組相比,實驗組 LVEF 明顯升高,LVESd、LVEDd 明顯降低(P<0.05),由此說明,尼可地爾與曲美他嗪聯合應用治療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可有效提高患者心功能。分析原因可能與尼可地爾有增強心肌收縮力、松弛血管平滑肌、改善心臟泵血功能、降低血管阻力、患者運動耐力明顯提高有關。綜上所述,尼可地爾聯合曲美他嗪治療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運動耐力,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