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PBL學習理念是當前被較多關注與探討的一個熱點話題。如何將PBL學習理念巧妙融入教育實踐中成為諸多教師思考的難題。文章立足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經(jīng)驗,從PBL學習理念的概念及其內(nèi)涵入手,再依次延伸至PBL學習理念融入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之中的可行性及其實際應用,以理論結(jié)合實例的方式對兩者的有效融合進行了細致闡述與探討。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PBL學習理念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教育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為此,各種有關教育的先進理念應運而生,極大地推動了教育更高質(zhì)量的發(fā)展。這其中,PBL學習理念便是引發(fā)了較多關注的一種科學教育理念。PBL學習理念究竟指什么?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是否可以靈活引入與踐行這一先進的教育理念?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閱讀時又該從哪些環(huán)節(jié)入手對PBL學習理念進行更恰當?shù)剡\用,以讓其充分發(fā)揮出優(yōu)勢與價值呢?這都值得廣大初中英語教師認真分析與思考。在長期的英語教育實踐中,筆者便圍繞著上述問題一一展開了探索,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諸多收獲,也使得英語閱讀教學的效果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學生的英語閱讀熱情以及閱讀素養(yǎng)也有了明顯的改善與發(fā)展。以下,
筆者僅結(jié)合自身的感悟及其體會,針對PBL學習理念引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發(fā)表個人認識與淺顯看法。
一、 問題提出:什么是PBL學習理念?以及PBL學習理念的應用存在哪些可行性
(一)PBL學習理念的概念
PBL學習理念是指教師從教育實際出發(fā)巧妙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鼓勵學生在該開放的情境中經(jīng)歷項目思考—項目解決的過程,進而獲得知識、發(fā)展能力的一種教學形態(tài)。
從PBL學習理念的概念來看,可以看出其鮮明的特點:其一,PBL學習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而不再像以往落后教育模式中始終由教師講,學生只能是聽,只能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其二,PBL學習理念看重學生最終的項目解決結(jié)果,但更關注學生在項目思考—項目解決過程中所展示出來的動態(tài)性的過程,像共同完成項目的學生成員之間是否能進行密切的溝通與合作,項目思考與解決的過程中學生是否能進行認真的思考,開展積極而主動的探究,等等。可以說,PBL學習理念強調(diào)學生主體,著眼于學生長遠的、全方位的發(fā)展,這對學生來講,顯然更能促進其長遠的、可持續(xù)的進步。
(二)探究PBL學習理念應用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之中的可行性
1. 初中學生隨著年齡增長,初步具備了項目解決的能力
隨著年齡的增長,初中階段學生相較于小學生來講初步具備了一定的項目解決能力。主要表現(xiàn)在面對問題時,初中生能憑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及其所學到的知識嘗試著進行思考、分析、探究與解決,且無論是深度抑或是廣度,相較小學生也有了更明顯的提升。這就使得教師有意識地為初中學生設置需要他們完成的英語學習項目時,學生能積極融入其中,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去思考、去解決,并在此過程中建構(gòu)知識、發(fā)展能力。可以說,初中階段學生初步具備了項目解決的能力,這是初中英語教師嘗試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PBL學習理念的一大可行性所在。
2. 初中英語閱讀難度增加,適合教師設置恰當探究項目
相較于小學階段所接觸到的英語閱讀內(nèi)容,初中英語閱讀篇幅更長,深度也有了明顯的增加,以與心智不斷發(fā)展的初中學生相契合。也正是由此,從難度有所增加的初中英語閱讀文本中挖掘合理的內(nèi)容設置成恰當?shù)捻椖?,便具有了切實可操作性的依?jù)。從這一層意義展開來講,初中英語閱讀難度有所增加,適合教師認真挖掘以創(chuàng)設適宜的探究任務及其項目,以讓學生在思考與探究中獲得更深刻的閱讀體驗,不斷鍛煉與發(fā)展自身的英語閱讀能力。
二、 實踐操作:PBL學習理念在初中英語閱讀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應用
(一)閱讀前設置項目,拉近學生同閱讀文本之間的距離
對初中學生來講,若是上課一開始便直奔主題,向他們剖析具體的英語閱讀文本信息,很難調(diào)動起學生對英語閱讀文本的熱情與積極性。在一種不算高漲的學習狀態(tài)中,學生難以全身心地融入英語閱讀的學習活動之中,這顯然并不利于學生獲得高質(zhì)量的英語閱讀學習效果。基于此,初中英語教師應當有意識地改善上述狀況,想方設法地做好閱讀前的導入與鋪墊工作,以巧妙拉近學生同英語閱讀文本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迸發(fā)出較強烈的英語閱讀文本的熱情。
而在閱讀前巧妙設置適宜的項目,以項目思考與探究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無疑是一個極為有效的辦法,有助于上述預期目標的落實與實現(xiàn)。例如,在教學“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這一文本時,筆者并沒有直接帶領學生分析該英語閱讀文本所想要包含的內(nèi)容,而是向?qū)W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需要他們?nèi)ニ伎?、去完成的項目:How can we learn English well?該英語學習項目涉及的問題僅有一個,看似非常單薄,但卻需要結(jié)合自己已有的學習經(jīng)驗進行認真思考與分析。首先,學生需要回憶自己的英語學習經(jīng)驗,篩選出一些不恰當?shù)挠⒄Z學習方法,總結(jié)一些有益的、積極的英語學習習慣及其技巧;其次,學生要在小組范圍內(nèi)進行分享、溝通與交流,這樣能很好地產(chǎn)生“1+1>2”的效果,讓更多的學生取長補短,得到更多有關學習、學好英語知識的技巧;再次,每一學習小組需要將所得到的經(jīng)驗在全班范圍內(nèi)進行分享,以讓更多的人以客觀的視角去分析這些學好英語的經(jīng)驗、習慣等是否科學、可行且便于操作;最后,全班要共同進行篩選與整理,歸納一些大家認為有益的做法,以形成便捷的、容易被大家所效仿的英語學習技巧。可以說,這些步驟嚴謹而又有條理,一步步引導著學生去思考、去合作、去探究。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既很好地得出了“How can we learn English well?”這一學習項目的相關認知,而且也為學生學習與之相關的“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這一英語文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果不其然,待到學生的項目探究告一段落之后,筆者巧妙揭示本節(jié)英語閱讀文本的主題,學生很容易就被其吸引,想要探究這一英語閱讀中所呈現(xiàn)出的觀點跟剛才項目探究中的觀點有何異同。就這樣,由“How can we learn English well?”這一學習項目入手,學生同“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這一具體閱讀文本之間的距離得以有效消除,帶著興趣主動閱讀、積極閱讀,為本節(jié)英語閱讀課獲得高質(zhì)量的教學效果做好了充分的前提準備。
(二)閱讀中設置項目,推動學生深度解讀英語閱讀文本
在以往的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中,時常可以看到這樣一種狀況,即教師帶領學生學習英語閱讀文本中的詞匯、語法、句型,帶領學生逐詞翻譯英語閱讀文本的具體意思,這樣下來,一篇完整的英語閱讀文本便被“肢解”。學生學習到了很多英語知識,理解了這篇英語閱讀文本所代表的中文含義,但與此同時,學生未能從整體的視角去閱讀、去分析、去思考文本內(nèi)容。此外,過分注重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也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地鍛煉自身的英語閱讀能力。久而久之,初中階段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獲得更好的發(fā)展便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針對這一情況,初中英語教師應當有意識地改善自身的認知,調(diào)整英語閱讀教學的模式,改為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人,去閱讀、去思考、去獲得更深刻的閱讀理解與感悟。而在眾多的方式方法之后,依托英語閱讀文本實際內(nèi)容,巧妙設置恰當?shù)挠⒄Z探究項目無疑可以很好地達成理想的教育效果。
對此,筆者的初中英語閱讀教育實踐便可以做出有力的詮釋。例如,在教學“Full Moon, Full Feelings”這一英語閱讀文本時,筆者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從整體的視角出發(fā)閱讀與理解
全篇英語閱讀文本。與此同時,為了讓學生的本次英語閱讀更有針對性,筆者向?qū)W生設置了如下由問題所構(gòu)成的學習探究項目:1. How do people celebrate the Mid-autumn Festival? 2. What shape is the moon cake? What does it mean? 3.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 and the Mid-autumn Festival? Please describe the story in your own words.在由問題構(gòu)成的項目探究過程中,學生在理解了這些問題的基礎上勢必會進行思考,也會據(jù)此進行更細致的閱讀,以從“Full Moon, Full Feelings”這一英語閱讀文本中獲得答案,支撐自己去解答上述項目中所涉及的具體問題。如此一來,該項目不僅推動著學生懷揣問題進行深度閱讀,而且學生解答問題的過程也使得他們建立起了對所閱讀英語文本的更深刻理解。像How do people celebrate the Mid-autumn Festival?這一問題對應的是文本中“Chinese people have been celebrating the Mid-autumn Festival and enjoying moon cakes for centuries.”這一句;“What shape is the moon cake? What does it mean?”這兩個問題對應的是“Moon cakes are in the shape of a full moon on the Mid-autumn night. They carry people's wishes to the families they love and miss.”這幾句??梢哉f,在帶著問題進行閱讀、解決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完成了需要自己去解決的探究性項目,而且也建立起了關于“Full Moon, Full Feelings”這一英語閱讀文本更深刻的認知,這一認知是其自主閱讀、探究得來的,而不是單純由教師講解、傳遞得來的,學生的印象會更深刻。與此同時,學生自主閱讀、自主分析并建構(gòu)知識框架的實際閱讀水平與能力也能由此得到更好的進步與發(fā)展。這也便充分證明了閱讀中設置項目推動學生深度解讀英語閱讀文本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三)閱讀后設置項目,升華學生英語閱讀文本認知體驗
在課堂上帶領學生剖析與解讀了閱讀文本并不代表英語閱讀教學的結(jié)束。初中英語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在學生英語閱讀之后巧妙設置適宜的項目,以項目為載體推動學生獲得更深刻的英語閱讀文本認知及其體驗。這樣,才能有效擴展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的外延,推動學生英語閱讀素養(yǎng)與能力的更好發(fā)展。
例如,在教學“From Shy Girl to Pop Star”這一英語閱讀文本之后,筆者為學生布置了一項需要他們?nèi)ニ伎嫉奶骄啃詫W習項目,具體項目內(nèi)容為:What did you learn from Candy Wang's story? Please think carefully and write it out.這一項目源于“From Shy Girl to Pop Star”這一英語閱讀文本內(nèi)容,與此同時,又在其基礎上有所升華,即建立起了學生所學到的英語閱讀文本與其實際社會生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推動著學生去思考Candy Wang的成長經(jīng)歷,并認真反思自己的社會生活。學生完成這一項目探究的過程實質(zhì)上便是他們梳理、復習與鞏固
“From Shy Girl to Pop Star”這一英語閱讀文本相關信息的過程,更是他們將所得到的認識與體會應用于自身實際社會生活行為的過程。前者作用于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發(fā)展,后者作用于學生長遠的進步,兩者共同推動著學生由較為簡單的“From Shy Girl to Pop Star”這一英語文本閱讀進行心靈及其精神層面上的跨越。這讓學生學到的不僅是英語閱讀的知識,更從英語閱讀文本中汲取了成長的營養(yǎng)與能量。而這也恰恰是閱讀后設置項目驅(qū)動學生進行深入思考的價值所在。
三、 實踐效果及其反思
PBL學習理念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使得英語閱讀教學的效果得到了充分的保障,與此同時,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也由此得到了有效的鍛煉與發(fā)展。為此,在日后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中,筆者將進一步立足實際,探索英語閱讀與PBL學習理念深度融合的可行之道,以讓PBL學習理念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之中切實綻放出應有的教育價值,推動師生與學科教學幾者的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張麗霞.簡談情思深度學習視野下初中英語PBL教學的路徑[J].英語教師,2020(23):8.
[2]陳雪燕.基于項目化學習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研究[J].校園英語,2019(41):1.
[3]朱萍萍.支架式教學模式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4):104.
[4]李娟娟.問題式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合肥:合肥師范學院,2020.
[5]成菊.項目教學法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9.
作者簡介:傅輝,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西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