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男,葛 菲 ,蔡田雨,齊世美 ,戚之琳
皖南醫(yī)學院1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2安徽省活性生物大分子重點實驗室,3藥學院,4臨床醫(yī)學院,安徽蕪湖241002
胃癌是全世界范圍內(nèi)的高發(fā)腫瘤,雖然很多手段如手術、化療、放療等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胃癌的治療,但是,由于胃癌的快速增殖及高轉移性特點,使得上述方法的治療效果并不盡如人意[1-2]。因此,探究胃癌增殖和轉移的內(nèi)在分子機制,尋找更加有效的治療策略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研究表明許多天然活性產(chǎn)物具有抗腫瘤活性,可能成為癌癥治療的候選藥物[3-5]。二氫楊梅素(DHM)是一種廣泛存在于蛇葡萄屬植物中的天然黃酮類化合物,具有多種藥理學活性,如:抗炎[6],抗腫瘤[7],抗氧化[8]等。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DHM能夠抑制卵巢癌的上皮細胞間質(zhì)轉化[9];抑制TNF-α誘導的骨肉瘤細胞的轉移和侵襲[10];通過p53相關信號途徑誘導胃癌細胞凋亡[2]。然而,DHM對胃癌細胞增殖和遷移的影響及內(nèi)在分子機制尚需進一步探究。因此,本研究擬檢測DHM對胃癌細胞BGC-823增殖和遷移的抑制作用,并進一步探究其可能的分子機制,為DHM的抗腫瘤機制提供新見解,為DHM用于胃癌的臨床輔助治療提供實驗依據(jù)。
DHM(純度>98%)購于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MP-2,MMP-9 ELISA檢測試劑盒購自ABclone;Transwell購自 Millipore;高糖 DMEM 培養(yǎng)基、胎牛血清和0.25%胰酶購自Hyclone;青霉素和鏈霉素購自碧云天生物技術公司。E-cadherin,N-cadherin,p-Akt,Akt,stat3,β-actin 兔單克隆抗體及HSP70鼠單克隆抗體均購自CST;p-stat3和HMGB1鼠單克隆抗體購自SantaCruz。
胃癌BGC-823細胞購自廣州吉妮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細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完全培養(yǎng)基(含100 U/mL青霉素和100 μg/mL鏈霉素),置于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37℃,5% CO2)中常規(guī)培養(yǎng),每2~3 d傳代1次,取對數(shù)生長期細胞用于實驗研究。
BGC-823細胞接種于96孔細胞培養(yǎng)板,次日用不同濃度的DHM(0、40、60、80、100、120 μg/mL)處理細胞24 h,每組3復孔。藥物處理之后,分別加入CCK-8工作液10 μL/孔,置于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中繼續(xù)培養(yǎng)2 h,全波段酶標儀MULTISKAN GO(Thermo)檢測各組吸光度A450nm。細胞存活率(%)=(A450nm實驗組-A450nm空白組)/(A450nm對照組-A450nm空白組)×100%。
BGC-823細胞接種于6孔細胞培養(yǎng)板,1000/孔。不同濃度的DHM(0、40、60、80 μg/mL)作用細胞72 h后更換新鮮培養(yǎng)基,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繼續(xù)培養(yǎng)1周,棄去細胞培養(yǎng)基,PBS洗滌細胞1次,4%多聚甲醛室溫固定20 min,然后用0.1%的結晶紫室溫染色30 min,PBS洗滌細胞3次之后,于倒置顯微鏡下計數(shù)各組克隆數(shù)并拍照,細胞數(shù)>15個計為1個克隆。
Transwell小室置于24孔細胞培養(yǎng)板,BGC-823細胞消化后,用無血清的高糖DMEM培養(yǎng)基重懸,不同濃度DHM(濃度同上)處理細胞后,取200 μL細胞懸液加入小室上層,600 μL含20%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培養(yǎng)基加入小室下層(即24孔板內(nèi))。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繼續(xù)培養(yǎng)24 h。取出小室,用棉簽棒輕輕刮去小室濾膜內(nèi)表面的細胞,外表面的細胞經(jīng)4%多聚甲醛固定,結晶紫染色后,于倒置顯微鏡下觀察穿過濾膜的細胞并計數(shù)。
BGC-823細胞提前1 d接種于12孔細胞培養(yǎng)板,不同濃度的DHM(濃度同上)分別處理細胞24 h。取各組細胞培養(yǎng)懸液用于測定MMP-2和MMP-9的水平,每組3復孔。具體操作方法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BGC-823細胞接種于12孔細胞培養(yǎng)板,DHM處理細胞后,棄去細胞培養(yǎng)基,PBS洗滌后,加入細胞裂解液(含蛋白酶抑制劑),冰上裂解30 min。12 500 r/min,4℃離心10 min提取胞內(nèi)總蛋白,BCA蛋白檢測試劑盒(碧云天生物技術公司)進行蛋白定量。蛋白樣品中加入loading buffer煮沸10 min,取等量蛋白進行SDSPAGE。電泳結束后轉移蛋白至硝酸纖維素膜上,5%脫脂奶粉室溫封閉1 h,TBST洗膜3次,加入相應一抗,置于搖床4℃孵育過夜。TBST洗膜3次后加入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二抗,室溫繼續(xù)孵育2 h,最后用化學發(fā)光成像系統(tǒng)檢測蛋白的表達情況,image J 1.52軟件半定量分析實驗結果。
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Prism 6.0軟件分析實驗結果,統(tǒng)計方法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CCK-8實驗檢測細胞存活率表明,DHM(40、60、80、100、120 μg/mL)處理后的胃癌細胞,其存活率分別為91.57%、66.58%、49.84%、36.04%、27.92%,顯著低于對照組(圖1)。統(tǒng)計分析表明,抑制作用呈現(xiàn)出濃度依賴性(組間比較P<0.05)。根據(jù)CCK-8實驗結果,我們選取低、中、高(40、60、80 μg/mL)3個濃度的DHM用于后續(xù)實驗研究。克隆形成實驗結果顯示,DHM處理組與對照組相比,胃癌細胞的克隆形成能力被明顯抑制(圖2)。
圖1 DHM對胃癌細胞BGC-823活力的影響Fig.1 Effect of dihydromyricetin treatment on viability of gastric cancer BGC-823 cells(Mean±SD,n=3).**P<0.01vscontrol.DHM:Dihydromyricetin.
圖2 DHM對胃癌細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響Fig.2 Effects of dihydromyricetin on colony-forming ability of gastric cancer BGC-823cells.**P<0.01vscontrol.
Transwell實驗觀察其對胃癌細胞遷移能力的影響。結果表明,DHM處理組與對照組相比,遷移的細胞數(shù)量明顯下降,分別是對照組細胞遷移數(shù)的0.87、0.62、0.38倍,結果差異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圖3)。
圖3 DHM對胃癌細胞遷移的影響Fig.3 Effect of dihydromyricetin on migration of gastric cancer BGC-823 cells(Original magnification:×100).*P<0.05,**P<0.01vscontrol.
DHM作用24 h后,周期蛋白Cyclin D1和E1的表達明顯降低(圖4A)。DHM明顯增強上皮細胞標志蛋白E-cadherin的表達,而對間質(zhì)細胞標志蛋白N-cadherin的表達則表現(xiàn)出顯著的抑制作用(P<0.05,圖4B)。
圖4 DHM對周期蛋白(A)及上皮細胞間質(zhì)化反應標志蛋白(B)表達的影響Fig.4 Effect of dihydromyricetin(DHM)on cyclins expression and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of BGC-823cells.*P<0.05,**P<0.01vscontrol.
ELISA檢測DHM對MMP-2和MMP-9水平的影響發(fā)現(xiàn),不同濃度的DHM作用胃癌細胞24 h,MMP-2和MMP-9的水平與對照組相比均顯著下降,統(tǒng)計分析表明,抑制作用亦呈現(xiàn)出濃度依賴性(P<0.05,圖5)。
圖5 DHM對MMP-2和MMP-9表達的影響Fig.5 Effects of dihydromyricetin on the levels of matrix metalloenzyme-2(MMP-2)and MMP-9 in BGC-823 cells.*P<0.05,**P<0.01vscontrol.
Western blot檢測Akt,stat3的磷酸化水平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相比,DHM處理的胃癌細胞,p-Akt,p-stat3的表達水平在8 h和12 h明顯下降,尤其以12 h下調(diào)最為顯著(圖6A)。不同濃度的DHM刺激胃癌細胞12 h后檢測Akt和stat3的磷酸化發(fā)現(xiàn),DHM濃度依賴性的降低Akt和stat3的磷酸化,但對Akt和stat3總蛋白的表達并無明顯影響(圖6B)。
圖6 DHM對Akt/stat3信號途徑的抑制作用Fig.6 Inhibitory effects of dihydromyricetin on Akt/stat3 signaling pathways in BGC-823 cells.**P<0.01vscontrol.
Western blot結果顯示,DHM處理的胃癌細胞,與對照組相比,HSP70的表達無明顯變化,而HMGB1的表達水平卻顯著下降(P<0.01,圖7)。
圖7 DHM對HMGB1和HSP70表達的影響Fig.7 Effects of dihydromyricetin(DHM)on expression levels of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 1(HMGB1)and 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in BGC-823cells.**P<0.01vscontrol.
胃癌是世界范圍內(nèi)的常見腫瘤,目前的臨床治療手段主要以手術和化療為主,但是由于癌細胞無限增殖和轉移重要生物學特征,上述治療方法難以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因此,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和轉移越來越成為胃癌治療的重要策略。DHM為天然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腫瘤,神經(jīng)保護等多種生物學作用[6,11-13]。
通過CCK-8、克隆形成和transwell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DHM能夠明顯抑制胃癌細胞的增殖和遷移。已有的研究表明,周期蛋白是參與細胞周期調(diào)控的重要蛋白質(zhì),抑制細胞周期蛋白表達可減少細胞的增殖能力[14]。上皮細胞間質(zhì)轉化在腫瘤細胞轉移、侵襲中發(fā)揮重要作用,E-cadherin和N-cadherin是檢測上皮細胞間質(zhì)轉化的重要蛋白質(zhì)?;|(zhì)金屬蛋白酶(MMPs),作為主要的蛋白水解酶家族,在腫瘤細胞侵襲、轉移和腫瘤血管生成中起關鍵作用,而MMP-2和MMP-9則是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家族的重要成員[15-16]。在胃癌細胞中,DHM能否通過影響上述蛋白的表達,抑制胃癌細胞的增殖和轉移呢?我們的結果顯示,DHM不僅能夠下調(diào)CyclinD1、E1、MMP-2和MMP-9的表達,還能減弱上皮細胞間質(zhì)轉化。
Akt和stat3是胞內(nèi)非常重要的信號分子,可通過影響周期蛋白和遷移相關蛋白的表達,在調(diào)控腫瘤細胞的增殖、轉移和藥物抵抗方面發(fā)揮極其重要的作用[17-18],許多藥物能夠通過抑制Akt和stat3信號分子的活化發(fā)揮抗腫瘤活性[19-22]。為了探究DHM調(diào)控周期蛋白和遷移相關蛋白表達的可能信號通路,我們采用Western blot實驗檢測了DHM對胃癌細胞中Akt和stat3磷酸化水平的影響。結果表明,DHM能夠明顯抑制胃癌細胞中Akt和stat3的磷酸化。綜上所述,DHM可通過抑制Akt和stat3信號途徑的激活,下調(diào)周期蛋白和基質(zhì)金屬酶的表達,阻止上皮細胞間質(zhì)轉化,抑制胃癌細胞的增殖和遷移。
HSP70和HMGB1在多種腫瘤組織和細胞中高表達,且與腫瘤的增殖、轉移密切相關[23-24]。也有報道表明,HMGB1通過Akt和stat3信號途徑促進腫瘤的遷移[12,25-26],HSP70通過Akt信號途徑陽性調(diào)節(jié)轉化生長因子-α誘導的肝癌細胞遷移[27]。鑒于上述蛋白和Akt、stat3信號通路間的關系,我們進一步檢測了DHM對HSP70和HMGB1表達的影響。Westernblot結果表明,DHM能夠顯著抑制HMGB1的表達,但對HSP70的水平并無明顯影響。根據(jù)上述研究我們推測,HMGB1可能作為DHM抑制胃癌細胞增殖和遷移的分子靶點。
總之,DHM可能通過降低胃癌細胞中HMGB1的表達及Akt,stat3信號途徑的活化,抑制胃癌細胞的增殖和遷移,本研究為DHM的抗腫瘤機制提供了新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