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宇
近日觀看電視劇《覺醒年代》。劇中,陳獨秀、李大釗等革命先驅奮不顧身、以身許國,“雖千萬人,吾往矣”;魯迅、胡適等文學旗手以筆為劍,“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郭欽光、陳喬年等愛國青年英勇無畏、大義凜然,“我以我血薦軒轅”……正是這些青年人埋頭苦干、無私奉獻,深陷于半殖民半封建泥潭的中國才得以覺醒。
何其有幸,我們如今生活在和平富裕的時代;可是有些青年卻“佛系”“躺平”,這令人痛心不已!雖然“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但這并不意味著和平年代的青年便可“佛系”“躺平”,麻木度日。這個年代,更需要覺醒的青年人,需要青年人化作火炬,爭做時代的領跑者。頹喪的不是和平年代,而是青年自身的不思進取;光榮的不是覺醒年代,而是青年之開拓奮進。
青年人衡量生活,絕不該只看到“內卷”與房價,只愿“佛系”“躺平”而不愿“中流擊水”;青年人衡量成功,也絕不該只注重財富與地位,只愿“鳶飛戾天”而不愿“蠟炬成灰”?!按撕笕缇箾]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愿吾輩青年化作鷹,以青春擊長空;化作火炬,以青春綻光明。
看百般奮進,皆是青春;唯吾輩覺醒,方得復興。
覺醒吧,我和平年代的青年!(指導教師:李仁甫)
【簡評】篇首概述《覺醒年代》中先輩青年積極奮發(fā)、勇于擔當的行為,這既是行文的引子,也是對當代“佛系”青年的棒喝,更起著榜樣指引的作用。作者情感激昂,怒“佛系”青年之不爭,呼吁他們覺醒奮進,文章情理兼具,有現(xiàn)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