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秀麗
(江蘇省睢寧縣中醫(yī)院,江蘇 睢寧)
便秘指大便秘結不通,排便次數減少,排便時間延長,或無便意,或排便有不盡感,或伴腹脹,便秘是臨床常見的癥狀。患者在未行肛腸痔病手術前常一般存在頑固性便秘,部分患者經常服用各類刺激性瀉藥,開塞露等外用通便藥亦長期使用。便秘可以導致痔瘡,痔瘡又加重便秘,形成惡性循環(huán),單純治療一樣無法解決患者病情,因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及大便習慣,常導致肛門周給皮膚纖維壓力增高,內外括約肌的緊張升高,尤以內外括約肌淺部之間發(fā)生粘連,機化變性、滲出、瘢痕形成,最終導致櫛膜帶刺激增粗,更加劇了肛周皮膚組纖維壓力的增高[1],排便阻力加大,使便秘更加嚴重。同時,肛腸痔病手術術后患者因大便刺激,排便疼痛明顯,便秘更大程度的撐開傷口,加重疼痛的程度,延長疼痛時間,常呈現持續(xù)性無法忍受的疼痛。本次研究將本院收取的106例肛腸痔病伴頑固性便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著重討論增液湯加減聯(lián)合櫛膜帶切開治療肛腸痔病伴頑固性便秘的治療效果。
本 次 研 究 時 間 為2016年11月 至2020年7月,實驗對象為本院收取的106例肛腸痔病伴頑固性便秘患者,分為治療組(增液湯加減+肛腸痔病常規(guī)手術+櫛膜帶切開組)和對照組(肛腸痔病常規(guī)手術+復方蘆薈膠囊組),治療組55例,對照組51例,治療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38例,年齡中位數為(39.43±2.15)歲;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33例,年齡中位數為(41.03±2.24)歲。采集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數據予以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
對照組通過肛腸痔病常規(guī)手術加復方蘆薈膠囊治療便秘,治療組則在肛腸痔病常規(guī)手術的基礎上加上櫛膜帶的切開手術治療同時口服增液湯加減,具體方法如下:選擇肛門截石位,首先為患者予以局部麻醉或者腰硬聯(lián)合麻醉,其次完成基本的肛腸痔病手術,最后在5-6點位置選擇一合適點(無結扎線,齒線附近皮膚光滑暴露的地方)將增厚緊縮痙攣的櫛膜帶切開,擴開肛門時無明顯緊縮對抗感,修整創(chuàng)面,止血,用碘伏消毒,包扎創(chuàng)面。如果5-6點不適合切開櫛膜帶,可選擇6-7點間櫛膜帶。術后再加上隨證口服增液湯加減。增液湯:玄參顆粒20g,麥冬顆粒20g,生地顆粒20g,肝郁脾虛,大便頭部偏干加上白術顆粒20g,白芍顆粒20g,防風顆粒10g,患者氣虛,排便無力,肛門墜脹加上黃芪顆粒30g,腸道傳導緩慢,腹脹加枳實顆粒6g,厚樸顆粒0.5g,燥屎呈羊屎狀時,幾日未排,便頭粗如杵狀,可臨時在上加減中添加芒硝10g,肛門堵悶患者,加桃仁顆粒20g,出血者加槐花顆粒10g,地榆顆粒10g(顆粒劑為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中藥配方顆粒),治療期間停用其他助便藥物。
收集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復發(fā)率,肛周疼痛,便秘治療后癥狀評估及肛門功能等方面數據信息,并予以對比分析,治療效果主要為顯效、有效、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顯效率+有效率;肛周疼痛分為0-5分,分數越高代表越疼痛。根據便秘治療后癥狀評估表[2]分別對排便困難或過度用力排便、腹脹、排便頻率、糞便性狀、排便時間、排便不盡感、下墜、脹感等與便秘緊密相關的癥狀進行評估,最后得分情況0-18分,并隨訪1個月,肛門功能包括:功能正常、部分功能失禁、嚴重功能失禁。
采集兩組患者的治療數據信息,并輸入到SPSS19.0軟件。利用(%)作為治療效果、復發(fā)率以及肛門功能等計數資料的表示,通過卡方檢驗,利用(±s)來對術后感染情況控制時間、肛周疼痛等計量資料進行表示,經t檢驗。判定統(tǒng)計學差異的標準為P<0.05。
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肛周疼痛評分,治療組(2.15±0.25)分,對 照組(4.15±1.11)分,在便秘治療效果上:1周內,治療組便秘治療后癥狀評估得分(5.05±1.03)分,對照組得分(7.32±3.18)分,2周內治療組便秘治療后癥狀評估得分(4.37±0.65)分,對照組得分(8.16±2.13)分,隨訪1個月,治療組便秘治療后癥狀評估得分(2.55±0.31)分,對照組(5.11±2.08)分,治療組以上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術后復發(fā)率方面,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其中,治療組復發(fā)率為3.63%(2例);對照組復發(fā)率為15.68%(8例),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肛門功能正常為94.54%(52例),對照組肛門功能正常為96.07%(49例),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本次實驗是肛腸痔病加便秘,發(fā)病與生活、飲食、排便習慣等息息相關,可由便秘引起,亦是引起便秘的一個原因。便秘亦與生活、飲食、排便習慣分不開,便秘屬祖國醫(yī)學便秘范疇,基本病機是陰津虧損,大腸失潤[3],大腸傳導失司。便秘病位在大腸,便秘患者大多便燥屎,排便無力或便頭干燥,腸道失濡潤,或排便有不盡感,增液湯增液潤燥,增水行舟[4,5]。方中玄參苦咸寒潤下,滋陰降火,潤燥生津,麥冬甘寒滋潤,大有滋陰潤燥之功,生地黃滋陰壯水,清熱潤燥,三藥合用,大補陰津,即以增水,水滿則舟自行,以補藥之體,作瀉藥之用,既可攻實又可防虛。便秘與肺、肝、脾、腎等臟腑功能相關,黃芪補脾肺之氣,使排便有力,提升臟腑,去墜除脹,肝臟體陰而用陽,長期肝病致肝陰虛,長期失于濡潤,致大便干結,白術,白芍,補脾柔肝滋陰,使肝脾調順,津液調和,大腸傳導失司,運化無權,枳實可以升陽,苦寒以泄?jié)M,破氣消積,行氣導滯,厚樸苦溫以去痞,下氣除滿,桃仁,活血祛瘀,潤腸通便,對肛門瘀阻炎癥粘連有很好的作用,可以改善肛門局部血供[6,7]。增液湯加減聯(lián)合櫛膜帶切開治療肛腸痔病伴頑固性便秘有明顯的效果,改善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排便習慣也是鞏固治療成果的必要方法和手段[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