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海明 圖|肖文俊
01 肖文俊
“為你打開一扇窗,請你看一看,請你望一望……”這段經(jīng)典唱段取自滬劇《昨夜情》。筆者之所以將這段唱詞用在開頭,因為主人公是個滬劇迷,他尤其喜愛唱段中的那句“為你打開一扇窗”。 他笑言,為了兌現(xiàn)這句話,他來到閔行區(qū)梅隴鎮(zhèn),發(fā)誓要為社區(qū)里的殘障人士打開希望之窗!
發(fā)誓者叫肖文俊,是社會公益組織閔行區(qū)梅隴鎮(zhèn)臻美社區(qū)為殘服務中心的負責人。2017年1月,一個偶然的機會,肖文俊受邀參加閔行區(qū)梅隴鎮(zhèn)海派家園業(yè)委會指導服務中心項目運作的策劃。在走訪61個居委會期間,有些居委干部向他反映:“肖老師,我們居委會有幾位殘障人士。您能否為這個特殊群體做點什么呢?”
不承想,居委干部的提議讓他上了心:“是啊,殘障人士因為肢體殘障,所以一直處于社會的邊緣。他們才是最需要得到全社會關注的特殊群體呢!”征得家人同意后,他辭去了收入不菲的廣告文案策劃工作,于2019年成立了梅隴臻美社區(qū)為殘服務中心。
通過閔行區(qū)梅隴鎮(zhèn)殘聯(lián),肖文俊了解到梅隴鎮(zhèn)現(xiàn)有殘障人3730名,其中,男性1867人、女性1863人。這些殘障人士中,肢體殘障的占了“半壁江山”,其次多為視力障礙。讓肖文俊感慨的是,當他下居委和殘障朋友交流的時候,他體會到殘障人士迫切想融入社會的強烈愿望。有一位下肢殘障的小姑娘拉著肖文俊的手充滿期待地說:“叔叔,希望我們的愿望早日得以實現(xiàn)!”
古語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了讓殘障人士自強自立,擁有一技之長,在梅隴鎮(zhèn)相關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他為殘障人士量身定制了“蠶寶向陽院”項目,其寓意是:雖然我是一只殘缺柔弱的蝴蝶,但只要克服困難,堅毅執(zhí)著,終將獲得一個美麗多彩的世界!
“蠶寶向陽院”開設了書畫、烹飪、編織、推拿和健身養(yǎng)生拳操等課程,考慮到殘障人士行動不便,肖文俊特意制作了學習菜單下發(fā)到各村、居委,供他們挑選,并送教上門,使殘障人士不出社區(qū)就能學習。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為了讓學習不致中斷,肖文俊不辭辛苦,帶著工作人員去任課老師家中拍攝學習視頻,然后再通過“蠶寶”微信公眾號推送給每位殘障人士。其中,烹飪班的視頻還在“學習強國”平臺播出了。
讓殘障人士難忘的是,2020年5月10日“母親節(jié)”那天,疫情稍有緩解,“蠶寶向陽院 ”的“開口笑”現(xiàn)場教學在羅陽六居拉開帷幕。殘障人士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紛紛登臺展示學習成果。前文中提及的那位小姑娘,登臺為社區(qū)居民揮毫潑墨,靈秀飄逸的書法博得居民滿堂喝彩,其書法作品還上了微信公眾號。要知道她從前可是“資深宅女”?。《庉嫛靶Q寶”微信公眾號的兩位編輯也是肖文俊慧眼識珠,從眾多殘障人士當中挖掘出來的。文字編輯袁永瑞平時宅在家里喜歡寫點小故事、小詩歌,肖文俊獲悉后,三顧茅廬請他參與微信公眾號的編輯工作;周怡是位智力障礙者,但鐘愛畫畫。為了揚其所長,肖文俊請她擔任美術編輯。周怡經(jīng)過肖文俊的悉心指導,已能獨立完成美編工作了。
殘障人士在“蠶寶向陽院”學到了一技之長,深刻體會到了“人間處處有大愛”。他們也將關愛反哺給這個社會,就像蠶寶寶蝶變成蛹,然后再演繹成 絲。
02 閔行區(qū)梅隴臻美社區(qū)為殘服務中心開展的公益活動
“上海市優(yōu)秀志愿者”陸偉芳大姐,夫妻倆都是殘障人士。之前,他們總感覺矮人一截,不太愿意與人交往。自從參加了“蠶寶向陽院”的編結班,原先就喜歡編結的她如虎添翼,變成了心賢手敏的“紡織娘”。為了感恩社會對殘障人士的關愛,她從微薄的退休金中,每月拿出200元買毛線,自己編織毛衣、圍巾、手套捐贈給轄區(qū)的敬老院老人和“陽光之家”的學員們……
殘障人士因為身體缺陷,絕大多數(shù)沒有正式工作,生活基本依靠低保。肖文俊在與他們交往中真切感受到他們內(nèi)心自強自立、馳而不息的決心,為了實現(xiàn)他們的愿望,讓他們飛得更高,融入快速發(fā)展的時代,肖文俊四處奔波,為殘障朋友早點“飛”起來出謀劃策。
功夫不負有心人。2020年9月,上海市星艾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么么直播”被肖文俊那顆樂于幫助弱勢群體的慈愛之心所打動,愿意為“蠶寶向陽院”項目從人力和物力方面給予支持,并為有一定才藝的殘障人士無償提供“么么直播”平臺,充分展示殘障人自強不息的意志。而“么么直播”將依據(jù)主播獲得的維系數(shù)量支付主播服務 費……
這對平時經(jīng)常宅在家里,羞于和人交往的殘障人士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心理挑戰(zhàn)。經(jīng)過遴選,有3位殘障人士和“么么直播”簽約,注冊成為主播。當他們通過短期培訓,坐在家里面對攝像頭時,既興奮又緊張。他們或高歌一曲或朗誦詩文,盡情抒發(fā)自己的才藝!當他們看到不斷有人給他們打賞,心里甭提多開心了。通過才藝展示和“么么直播”的公益支助,他們每個月竟也有上千元的收入……
“么么直播”主播孫峰是位拄雙拐的“70后”,生性開朗。在做好平臺直播的同時,他不忘回報社會。社區(qū)里只要有活動,他都積極參加,而每次參加都會深情演唱《隱形的翅膀》:“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很受傷,也不閃淚光。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不去想,他們擁有美麗的太陽。我看見,每天的夕陽,也會有變化。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給我希望……”
在無私助殘的心間,肖文俊始終盼望,經(jīng)歷風雨的殘障人士能夠幻化成一只只展翅翱翔的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