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徐以立
跨上助動車,年輕的快遞員熟練地穿越過大街小巷,與普通同行不同的是,他聽不見街道上嘈雜的人聲,聽不見轉(zhuǎn)彎處汽車的示警鳴笛,也聽不見耳邊的呼呼風聲。
這個特殊的快遞員,來自“吾聲快遞”快遞團隊。這是一支由聽障人士組成的快遞配送團隊,由虹口區(qū)江灣鎮(zhèn)街道慈善超市(以下簡稱“慈善超市”)發(fā)起,以“慈善+快遞”的模式運營,在供應日常居民所需物資之外,提供快遞代收及送貨上門服務,目前小團隊已有40多人。
“初心很簡單,就是為了幫助聾人平等就業(yè),自食其力地過上好一點的生活?!闭f話的人叫顧忠,是“吾聲快遞”團隊發(fā)起人,同時也是上海心工坊社工師事務所(以下簡稱“心工坊”)總干事,還是電視臺手語新聞主持人。
在他的心里,對于聾人這樣的特殊群體而言,關愛視角不只是尊嚴,更是平等賦權(quán)。
心工坊是一家從事助殘公益的社工機構(gòu),之前就自負盈虧地承接慈善超市的運營。2020年初由于疫情,線下顧客大量減少,線上購物卻需求旺盛,超市缺乏物流人員。所以聾人快遞員開始為慈善超市配送商品。后來,為解決更多聾人的就業(yè)問題,并減少超市運營成本,在虹口區(qū)民政局和虹口區(qū)江灣鎮(zhèn)街道的支持下,顧忠又找到附近的圓通、中通、順豐等快遞站點,讓聾人快遞員與健全人一起工作。
“最初也考慮過外賣行業(yè),但是想到送外賣對時效要求更高,聾人送起來可能困難較多,所以我們就選擇了快遞行業(yè)作為聾人就業(yè)的發(fā)力點?!鳖欀艺f。
6點30分開始分揀,7點20分掃派件,8點10分開始派送,17點30分左右結(jié)束工作……這是普通聾人快遞員的日常。擔心遇到門禁對講器和需要與收件人交流的情況,他們會隨身攜帶一段自我介紹的錄音。而在派件之前,他們還會將收件人電話發(fā)送到公司群里,由慈善超市的健全人客服幫忙確認“收件人是否在家”“是否同意將快遞放入快遞柜”等問題。最終,這些明確的答復會反饋給聾人快遞員,以便提供更好的服務。
在心工坊的微信公眾號里,筆者看到了“吾聲快遞”的招聘廣告:“視力良好、手腳靈活,會正常寫字”“交五險一金、包宿”“業(yè)務員工資3000—8000元”……“吾聲快遞”中的許多聾人都嘗試過各式各樣的工作,但之前沒有人送過快遞。雖然很辛苦,但在他們看來,送快遞是薪酬頗豐、靠能力吃飯的平等工作。
熟練的快遞員,一般一天都可送200—300單,靠派送件數(shù)結(jié)算薪資。同工同酬,這是顧忠和快遞公司為聾人所做的努力。為了給聾人快遞員提供良好的住宿環(huán)境,他還親自去找合適的公寓,“有熱水,有空調(diào),能夠住得舒服”。
所謂的“障礙”其實是雙向的。由于聽力障礙,大多數(shù)聾人一直生活、學習在較封閉的環(huán)境中;而社會大眾,包括用人單位,對聾人了解的途徑很少,導致對其認識不足。所以,即使聾人大學畢業(yè),也會面臨要么做流水線工人,或者根本找不到工作的就業(yè)窘?jīng)r。
“人民城市人民建。聾人同樣是構(gòu)建和諧社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就業(yè)是其立身和發(fā)展之本,也是走向社會、參與勞動與國家建設、履行公民權(quán)利和義務、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基礎,更是‘平等、參與、共享’精神的真實體現(xiàn)?!鳖欀艺f。他希望一份平等薪酬的工作,不僅能帶給聾人更好的生活,也能讓他們的子女獲得更好的教育,從而獲得更好的人生。
所謂“聽不見”的障礙,其實并不妨礙聾人快遞員為客戶提供細心周到的服務。
“他們可熱心了。平時買米面,都是我們問老板能不能幫忙送貨上門。這里,我都沒問,他們就主動問要不要幫我們把商品送回家?!辈稍L時,一位在旁邊聽了很久、素不相識的大媽主動加入筆者和顧忠的談話。聊起這家慈善超市的好,她滔滔不絕:“這里東西齊全,售價又低于市場 價。”
慈善超市面向的是整個社區(qū),服務對象并不局限于困難人群,普通群眾一樣很喜歡逛這里。采訪期間,筆者觀察到上門購物的顧客已然有好幾撥,并不遜于一般便利店或超市的客流量。
花較少的錢,既可以滿足生活,又可以幫助世界。顧忠告訴筆者,慈善超市曾請周邊養(yǎng)老院的老人吃過一頓年夜飯,用的就是慈善超市的部分收入?!爱敃r告訴顧客,他們每消費100元,我們就會捐出相應的部分收入,用于請爺爺奶奶們吃年夜飯。他們?yōu)樽约耗芰λ芗?、隨手可行地參與慈善而高興?!?/p>
疫情期間,顧忠和慈善超市的員工每天堅守崗位。除了看顧好門店,他還積極尋找低于市場價的商品,積極為防控疫情助力。有了忙碌和負責的“領航人”,慈善超市不僅每天堅持開門營業(yè),以保證居民們的生活物資需求,且其商品始終沒有漲價;同時,面條、消毒液、牛奶、大米等貨物做到了及時有效補充。除了虹口區(qū)民政局、江灣鎮(zhèn)街道、靜安圖書館等單位,他們還向上門購物的顧客贈送消毒液,總計高達近千瓶。
立足社區(qū),從居民中來,到居民中去。這是慈善超市運作的成功之道。
對于慈善超市,顧忠始終覺得應該擺脫過去大眾對其“簡陋”“僅賣貨”等的刻板印象。他拋出了關鍵詞:溫暖、海派、精 品。
在慈善超市,除了平價糧油,筆者發(fā)現(xiàn)貨架上還有一些工藝品。顧忠舉起一個:“這種技術叫‘染炁’,屬于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以下簡稱‘非遺’)。這個作品,由河南省非遺傳人和聾人大學生共同完成?!睆膹R堂走下來的非遺藝術,不僅走入了尋常百姓家,還帶給特殊群眾更多的工作機會。而慧眼識珠的顧忠,希望借由慈善超市的平臺,能有更多人重新認識非遺文化的魅力和聾人的能力?!斑@不僅能幫助聾人平等融入社會,也能對非遺傳承有所裨益。”
在旁邊貨架上,還有虹口區(qū)“精準扶貧”對接貧困地區(qū)的精品農(nóng)產(chǎn)品區(qū)域。不僅價格低廉,在產(chǎn)品質(zhì)量上,顧忠和團隊也頗費心血。他們花費幾個月時間深入當?shù)匾痪€。在和當?shù)卣?、一線農(nóng)民不斷溝通,并著重選品后,他們才將這些優(yōu)質(zhì)的農(nóng)產(chǎn)品帶到上海、擺上貨架、送上居民的飯桌。
“吾聲快遞”榮獲2020行動者聯(lián)盟公益盛典“年度十大公益創(chuàng)意”獎項。不少設有聾人教育專業(yè)的大學的領導還特意來到上海,向顧忠“取經(jīng)”,希望未來能拓寬聾人的就業(yè)范圍。對于未來,顧忠有自己的計劃:一是開設更多的網(wǎng)點及驛站,吸納不同層級的聾人群體就業(yè)上崗;二是吸納肢體殘障人就業(yè),做在線客服,幫助貧困落后地區(qū)的殘障人就業(yè);三是對接更多的高校,幫助聾人大學生就業(yè);四是實行手語翻譯人員培養(yǎng)計劃,幫助更多聾人家庭子女就業(yè);五是運營更多的慈善超市,開展“超市+快遞”模式,同時提供更多的社區(qū)服 務。
對于特殊群體,顧忠努力為他們營造平等的環(huán)境,正如他的名字“忠”一樣:把心放在中間,不偏不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