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容
班級管理是學校管理中的基礎環(huán)節(jié),是一個培育人的重要陣地。在當今人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學生進入職業(yè)中專學習,接受中等專業(yè)教育,多是迫于無奈。他們當中有中考進重點高中差幾分,但家中經(jīng)濟貧困想早日走向社會盡快為家庭分憂的成績優(yōu)秀學生;有自知進大學無望而走捷徑等待尋找其它機會的平平中等生;更有學習和行為習慣都較懶散,自己對自己失去信心的后進生。對這些后進生更需要正確引導,小心呵護,才不致于使其脆弱的心理受到傷害,順利地完成中專的學業(yè)。這樣,班主任管理工作就顯得更為艱巨、重要了,所以班主任在管理技能及教育方法中始終要滲透素質教育,因為素質教育足學校教育的當務之急。這是讓學生從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之中走上來,迎接新世紀挑戰(zhàn)的必由之路。
素質教育,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怎樣應用呢?我試從以下三個方面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一、要讓學生懂得什么是素質教育
在弄懂素質教育前,要明白一個概念:什么是素質。素質是指以人的先天稟賦為基礎,在環(huán)境和教育的影響下,通過人的社會實踐活動而形成的,具有社會文化價值的人格素質和個性品質,是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綜合性的能力與品質。所謂素質教育,通俗地說:不僅是讓學生在思想品德、科學文化和身體、心理、勞動技能等各個方面都能得到提高的一種基礎教育,而且是通過后天的潛能,使之形成一種能力、一種個性、一種人格的力量的教育。簡單地說:素質教育是通過人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變化,形成一種自我激勵與約束的內(nèi)在機制,要求每個學生都能激勵自己的學習熱情,求知的渴望、社會責任感和發(fā)揮自己才能的信心,勇氣和能力,因此,素質教育不僅僅是學好專業(yè)課的問題,而是一個全面發(fā)展和造就人的系統(tǒng)工程,一種運用新的教育手段,培養(yǎng)一代新人的綜合過程。對于班主任來說,不僅自己要認識到這一點,還要使學生懂得“素質教育”的綜合性和系統(tǒng)性。
二、提高學生對素質教育的認識
班主任工作的對象主要是學生,如果在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時,不能得到學生的理解和配合,這種教育往往是事倍功半,難以奏效的。因此,首先要讓學生明白這么一個事實:所謂“素質教育”并不是一個新的名詞,也不是一種新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而是一種新的教育觀念和方式方法的轉變,一種由不自覺到自覺的主動行為,它的實施過程也就是一生成人的過程。
從古到今,在我國的教育史上,無論是封建社會的“學而優(yōu)則仕”、“一舉成名天下知”還是社會主義時期的“培養(yǎng)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等教育方針,在進行“應試教育”的同時,也無不貫穿著一種潛在的教育方式,這就是素質教育。問題就在于,對這種教育的強度的比例和具體教育方式方法的把握上有失偏頗。結果,導致所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在封建社會里是“四體不勤,五谷不分”,而在今天的社會,同樣無法實現(xiàn)“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目標;更不能說可以在市場經(jīng)濟的大潮中劈波斬浪,成為時代的“弄潮兒”。素質教育堅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和諧的發(fā)展,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人在各自的基礎上都有提高,使學生認識到學習對于他們來說既是艱苦又是愉快的事情,使學生們認識到學習是他們的自覺行為,因此,摒棄封建社會陳腐的教育方式,變更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也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需要,更是面對二十一世紀挑戰(zhàn)的需要,還是每一個學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需要。
三、從素質教育入手,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學習、生活,塑造健康人生
(一)教育學生學會做人
素質教育已成為當前教育理論界的一個熱點話題,從它的提出到現(xiàn)在,教育工作者們已從不同的角度就其內(nèi)容、特征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提出了許多有見地的意見和觀點。但正如俄國著名的教育家烏申斯基說的那樣:“如果教育學希望從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它就必須首先從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睆谋举|上講,教育畢竟是塑造人、創(chuàng)造人的事業(yè)。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和教育學家說:人從12 -18歲,是一生中的叛逆時期,生理心理上都發(fā)生急劇的變化,道德的說教令他們敬而遠之,庸俗的娛樂更可能使他們迷失自我,只有具有智慧和從容氣質的好友,才能陪伴他們安然走向成熟、理智。這一階段是指導學生形成自我管理能力的關鍵時期。因此,要利用班會時間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在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的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最成功而效力又最持久的教育往往是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一種陶冶,使心靈得到凈化,情感因之而升華。而要做到“不知不覺”,既要求教育雙方都能敞開心扉,情動于中,理思于心,心心相印,通無阻隔,又要求教師對學生全面負責,愛護學生,關心學生。這樣,學生才會信任你、尊敬你,才能聽從你的教誨。也就是說,沒有熱愛就沒有教育。
(二)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知識的載體是人,知識充實人的素質,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素質的場所,是知識傳播和發(fā)展的基地。
古人云:“授人以魚莫如授人以漁。”其意思是,給人一條魚僅夠供養(yǎng)他一天,而如果教會他捕魚,那將是供養(yǎng)他一生,抓住“漁”字,傳播給學生終身受益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因為中專的學習和小學、初中的學習方法不一樣,小學、初中是貫輸式的教,學生被動學,而到中專學習,學習的方法發(fā)生了變化,學生要帶著問題聽專業(yè)課,才能真正掌握知識。
(三)引導學生學會生活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了《教育——財富蘊藏其中》的報告。在報告中,“學習”被賦予新的意義,它將“學習”解釋為,“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把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知識和經(jīng)驗轉變?yōu)閷W生個體的精神財富,使其成為改造客觀世界和發(fā)展自己的主人。從一點一點小事抓起,不忽視每個細小環(huán)節(jié),集涓涓細流,匯入素質教育之大海。
班主任教育管理學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教育工程,其成效要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在這多種因素中,我認為:教會學生學會做人,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引導學生學會生活,是教育管理學生的核心,它們互相滲透、互相貫通、相輔相成,渾然一體,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