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魏
筆者收藏有一張20世紀初期的實寄明信片,明信片的發(fā)行和郵遞均在國外,但寄信人和收信人卻都是中國人。
寄信人楊昌濟是楊開慧的父親、毛澤東的老師和岳父。楊昌濟(1871~1920),名懷中,字華生,湖南長沙人,倫理學家,教育家。1909年春赴英國留學,進入蘇格蘭的阿伯丁大學哲學系,主攻哲學、倫理學和心理學。
收信人是章士釗、吳弱男夫婦。章士釗(1881~1973),字行年,湖南善化縣(今長沙市)人,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政協(xié)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吳弱男(1886~1973),安徽省廬江縣南鄉(xiāng)沙湖山人,中國國民黨第一位女黨員,曾任孫中山英文秘書,是中國婦女運動先驅(qū)者之一,建國后任上海市政協(xié)委員、文史館員。
1909年,章士釗、吳弱男與楊昌濟同在英國蘇格蘭阿伯丁大學留學,二人并于同年4月在英國結(jié)為夫婦。這件明信片是1909年9月12日楊昌濟寫給章士釗、吳弱男夫婦的,明信片書有楊昌濟自作的一首小詩:“攜手銅河路,清游慰寂寥,危崖臨綠水,深樹擁孤橋,云影涵明鏡,波紋皺碧綃,草茵閑坐久,風簌晚蕭蕭。銅河晚眺,詩呈行年、弱男兩君同政,昌濟吟草?!?/p>
小詩格調(diào)清新,自然舒雅,表達了楊昌濟在阿伯丁求學時的愉悅心情。學暇之余欣賞銅河美景,借景抒情,意入詩境,不吐不快,乃作詩寄呈同鄉(xiāng)好友,暢敘友情,可謂人間煙火,詩意生活。
1913年楊昌濟回國,任教長沙湖南第一師范學校,1918年受聘北京大學。期間去信毛澤東,促其來北京籌劃湖南青年勤工儉學之事宜。他提倡民主、科學,關(guān)心培養(yǎng)毛澤東、蔡和森等一批進步青年。
吳弱男十分珍視與楊昌濟的友誼,一生游歷世界,幾經(jīng)政權(quán)更迭、時代變遷,楊昌濟手書的明信片始終保管珍藏,未曾遺失,傳承至今,可謂彌足珍貴。
(責任編輯:牧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