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淡妝素顏

        2021-01-17 07:33:57
        收藏家 2021年7期
        關(guān)鍵詞:畫竹趙孟頫花鳥畫

        元代花鳥畫,隨文人畫的發(fā)展,發(fā)生了劇烈的變化。

        以“唐之邊鸞,宋之徐、黃為古規(guī)范式”的花鳥畫已漸入式微,代之而起的是以清淡的水墨寫意為主的墨花、墨禽的流行,并成為一種時尚。出現(xiàn)這種新變化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此時仕途無望,畫院取消,加之文人士大夫不堪忍受民族壓迫,把繪畫作為他們借物言志,抒發(fā)感情的一種方式;在藝術(shù)品味上,他們對院體末流艷、俗之弊感到厭煩,追求、向往一種簡淡、清新、自然、秀雅的新風尚。于是北宋以來出現(xiàn)的水墨寫意畫得到了空前的大發(fā)展,梅蘭竹菊等所謂“四君子畫”成了元代文人士大夫表現(xiàn)自己氣節(jié)和情操的重要題材。筆墨形式以簡逸為上,善用水墨法,重視筆墨情趣,特別注重和強調(diào)書法用筆在繪畫作品中的表現(xiàn),突出作品的文學性,并將詩、書、畫、印進一步結(jié)合,使作品在情感美、現(xiàn)實美、形式美諸方面交相輝映,開啟了元代繪畫新風,對后世繪畫藝術(shù)體系的形成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涌現(xiàn)出的名家更成為后世楷模。代表畫家有錢選、趙孟頫、陳琳,他們在繼承宋人傳統(tǒng)花鳥畫法的基礎(chǔ)上,融入書法用筆,把寫意與寫實、細筆與粗筆、文人畫與院體畫融為一體,皆是開宗立派的巨匠。鄒復(fù)雷、王淵、王冕、鄭思肖是墨禽、梅花、墨蘭的名將。李衎、高克恭、吳鎮(zhèn)、柯九思、顧安、倪瓚不僅是畫墨竹大家,而且在其他畫科也有很深的造詣。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元代紙絹繪畫140 余件,其中花鳥畫51 件。下面將按花卉翎毛和梅蘭竹石畫兩類題材對元代花鳥畫的主要畫家、重要作品及其藝術(shù)風格加以敘述。

        一、花卉、翎毛

        元代花卉翎毛的代表畫家初期為錢選、趙孟頫、陳琳; 中后期為王淵、邊魯、張中等?,F(xiàn)存作品有設(shè)色、水墨兩種,質(zhì)地以紙本為多。他們在繼承五代兩宋院體花鳥畫的基礎(chǔ)上,各變其法,并形成各自不相同的藝術(shù)風格。

        錢選除畫山水以外,也是有影響的花鳥畫家。他的花鳥畫在繼承五代、兩宋院體花鳥精髓的同時,又發(fā)展了文人寫意的筆墨技巧。

        從存世花鳥畫作品看,其畫風可分為早晚兩期:中年以前為早期,繪畫風格工致細密,代表作品《八花圖》卷(圖1),以分段的格局繪海棠、梨花、杏花、桂花、梔子、薔薇、水仙等八種折枝花卉,圖中花瓣與花葉勾勒后填色,花萼以濃色點醒,無論是花朵、枝葉,均描繪得工整秀雅,形姿生動逼真。畫風柔細清麗,得宋代院體之工而去其華貴,注入了清淡質(zhì)樸的文人風格。正如圖后趙孟頫跋云“右興錢選舜舉所畫八花真跡,雖風格似近體,而傅色姿媚,殊不可得……”又稱贊該畫“舜舉作著色花,妙處政(正)在生意浮動耳”。①用筆勁健而柔中寓剛,敷色姿媚而雅致,創(chuàng)造性地將南宋人《百花圖》卷一類水墨花卉改用勾勒設(shè)色法表現(xiàn),得自宋院體花鳥而有所變化,給人幽靜超脫的感覺。錢選晚年花鳥畫作品趨于簡略淡雅,由精麗工巧轉(zhuǎn)而追求古樸生拙,如天津博物館收藏的《花鳥圖》長卷,用筆柔勁,設(shè)色淡雅清麗,頗能傳神。有時也用水墨進行創(chuàng)作,如山東鄒縣明魯王朱檀墓中出土的錢選《白蓮圖》,紙本畫三花三葉,用水墨白描略加淡青渲染,構(gòu)圖簡括,畫中自題道:“余改號霅溪翁者,蓋贗本甚多,固出新意,庶使作偽之人知所愧焉?!边@段話說明他的這種畫法是晚年的別出新意,目的有二,其一即由精工細密變粗放簡逸以防別人作偽,其二說明錢選花鳥畫對當時的影之大,故才有眾多贗本出現(xiàn)。他的《白蓮圖》畫法極具特色,開創(chuàng)了水墨寫意的先聲。

        趙孟頫除善畫人物、山水、鞍馬之外,也是元代有較大影響的花鳥大家。他畫蘭竹木石,在繼承宋蘇軾、文同、趙孟堅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上,融入書法用筆,創(chuàng)立“書畫同源論”,把寫意和寫實、細筆與粗筆、文人畫與院體畫融為一體。他的花鳥畫風格有豪放和工致兩種。豪放者如《枯木竹石圖》軸(圖2)、《秀石疏林圖》卷,以書法的飛白畫石,勾皴石面,以篆籀的筆法畫樹,峭利的撇捺法畫竹葉及小草,章法簡潔,筆法蒼健灑脫,墨色沉厚清潤,是畫家將書法用筆融入繪畫的典型之作。在《秀石疏林圖》卷中,他自題七言絕句:“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彼ㄟ^這七言詩闡述了他對書法繪畫的認知,并且進一步闡明了書法與繪畫同源的理論,同時也是竹石畫表現(xiàn)技法上的一種嘗試,從而完全摒棄南宋畫院的畫風。事實上這一理論對元代以后的竹石畫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成為以后許多書法家擅長蘭竹一類題材創(chuàng)作的重要理論基礎(chǔ)。趙孟另有一種工致的畫風,如《幽篁戴勝圖》卷(圖3),描繪戴勝棲于新篁之上,回首凝視,有矜傲氣。鳥用沒骨法,竹用雙鉤法,小樹梢直接以書法用筆畫出,筆法謹細,熔徐(熙)黃(筌)二體于一爐,兼工帶寫,以清疏淡雅取勝。正如董其昌在《容臺集》中所評,他的畫“有唐人之致,去其纖;有北宋人之雄,去其獷”。在趙孟的流傳作品中,花鳥畫最為少見,《幽篁戴勝圖》卷,無論工筆、寫意、青綠、水墨均精湛并具新意。元代張雨題詩贊趙孟畫云:“王孫落墨天機妙,轉(zhuǎn)使徐黃在后塵?!备叨仍u價他在花鳥畫上的創(chuàng)新。正是這種畫風開啟了王淵、張中墨花墨禽一派。

        陳琳,杭州人,其父陳玨為南宋畫院待詔。他在承繼家學的基礎(chǔ)上,又得到趙孟頫的指點,因而名揚一時,尤以擅畫花鳥而著稱于世,人稱“江南畫王”。尤其在筆墨技法的運用上有所創(chuàng)新,對元代花鳥畫風有較大影響。據(jù)夏文彥《圖繪寶鑒》載:“琳能師古,凡山水、花竹、禽鳥、皆稱甚妙。見畫臨摹,仿佛古人,子昂相與講明,多所資益,故其畫不俗。宋南渡二百年,工人,無此手也?!薄断D圖》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是陳琳傳世唯一的一幅花鳥畫作,大德五年(1301) 作于趙孟頫松雪齋中,并有趙孟頫題“陳仲美戲作此圖,近世畫人皆不及也”。此圖用淡設(shè)色粗細和濃淡水墨點染勾畫的方法畫溪邊野鴨,毛羽光澤厚潤,紋路晰然,溪水、坡岸、小草、花葉均用粗筆寫意雙鉤。畫家對環(huán)境粗簡的表現(xiàn)有助于突出主題。全幅構(gòu)圖簡括、半工半寫,筆墨粗健而韻致含蓄,風格樸厚,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代表了元代初期寫意花鳥畫的新風貌。

        在錢選、趙孟頫的帶動下,到元代中后期,以水墨在紙上作花鳥已成為一時風氣,現(xiàn)存邊魯?shù)摹痘ㄖ皴\雞圖》軸( 天津博物館藏) 和張中的《芙蓉鴛鴦圖》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均為紙本水墨花鳥畫的代表作。邊魯?shù)摹痘ㄖ皴\雞圖》是存世孤本,畫風酷似王淵。

        王淵是元代后期墨花墨禽風格的代表畫家,少時曾得到趙孟頫指教。據(jù)《圖繪寶鑒》載,其“幼習丹青, 趙文敏多指教之, 故所畫皆師古人, 無一筆院體。山水師郭熙, 花鳥師黃筌, 人物師唐人,一一精妙。尤精墨花鳥竹石,當代絕藝也”②。他的作品多用水墨,變黃筌工整富麗為簡逸秀淡,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的藝術(shù)風格, 從而開創(chuàng)了元代花鳥畫的新局面, 對當時和后世具有較大影響。王淵的《桃竹錦雞圖》軸(圖4),墨筆畫錦雞、桃花、竹枝,錦雞的羽毛畫法,粗細筆相兼,涂染勾畫,花和竹葉均以水墨點出,不用線條勾描,章法嚴謹,狀物逼真,筆法沉穩(wěn),主次分明,氣韻蒼厚。根據(jù)畫中題記, 知此圖作于元至正九年( 1349 )。他的另一件《牡丹圖》卷(圖5),以墨線勾花,葉以水墨涂染, 略帶草草, 陰陽分明, 溫靜淡雅, 別有風韻??傊?, 王淵的花鳥畫在繼承黃筌一派重視形神兼?zhèn)涞幕A(chǔ)上,汰其富麗,而創(chuàng)清雅、含蓄、溫靜的格調(diào), 成功地將院體和文人畫的長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使花鳥畫風為之一變。此外, 堅白子《草蟲圖》卷(圖6),構(gòu)圖清疏,淡墨勾皴的筆法繪天牛、夏蟬、金龜子、壁虎、蟋蟀、蟾蜍、蝸牛七種草蟲, 其中金龜子及蟋蟀相斗, 蟾蜍仰面朝天四腳在空中亂蹬,動態(tài)生動逼真,寓意深邃。此圖是堅白子傳世孤本, 也是元代繪畫中草蟲類流傳至今的孤品,極為可貴。盛昌年的《柳燕圖》(圖7),以抒情的墨筆寫柳絲雙燕,不著一點顏色而意趣橫生, 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新的演變。通過這些作品, 不難看出元代花鳥畫所呈現(xiàn)出的畫法豐富多彩和創(chuàng)作思路的開闊。在突破了宋代院體花鳥畫工、細、密的規(guī)格范式基礎(chǔ)上, 以精簡為其特色, 筆法精妙而呈含蓄文靜之態(tài), 構(gòu)圖變奇險為平穩(wěn), 表現(xiàn)出文人畫特有的幽雅氣質(zhì), 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開明人水墨寫意花鳥畫之先河。

        二、梅蘭竹石

        元代畫竹名家甚多。近人鄭午昌在其《中國畫學全史》中說:“元代四君子畫,尤以墨竹為最盛。能作此類之畫家,其泯滅不可考者不可知,以其可考者而言,其數(shù)實占元代畫家三分之一。”又云:“凡自士大夫而娼優(yōu),概多能人。其初原為二三士大夫借以寄興鳴高,其后相襲成風。”元代夏文彥《圖繪寶鑒》一書,元代部分收入畫家175人,其中明確記載擅長畫竹者就達76 人之多,幾近總數(shù)的二分之一。而其他工墨戲畫之作者尚未算在其中,他們中亦應(yīng)有一部分工畫此一題材,由此可見擅長墨竹題材的畫家人數(shù)之多。這些畫家中,文人士大夫居多,他們繼承了文同、蘇軾、王庭筠等人的傳統(tǒng),無論是在表現(xiàn)形式、筆墨技巧、立意構(gòu)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發(fā)展。畫竹石在元代已經(jīng)完全形成獨立于其他畫種的一種新形式。

        在這眾多畫家中,專擅畫竹而負盛名者有趙孟一家、李衎父子、柯九思、顧安、吳鎮(zhèn)、倪云林、謝廷芝、王蒙、張遜。還有一些畫家以山水、人物著名,但他們筆下之竹也是風姿綽約、各具神態(tài)。元代竹畫,有如下兩個特點:

        其一是以書法入畫法,尤其在竹當中表現(xiàn)最為突出。元代繪畫十分注意筆墨情趣,注意繪畫作品所反映出的深邃內(nèi)涵。元許有壬《至正集》卷29 有《竹石詩》題子昂一首云:“坡仙戲墨是信手,松雪晚年深得之。兩竿瘦竹一片石,中有古今無盡詩?!贝嗽姵浞终f明了元人“尚意”的繪畫特點。闡明了趙孟書畫同源的藝術(shù)理論,同時也是竹畫表現(xiàn)技法上的一種嘗試。

        其二,元代畫竹風氣很盛,技法上亦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特點。當時竹畫分工筆“畫竹”和水墨“寫竹”兩派?!爱嬛瘛迸梢詮堖d、王伯時等人為代表,“寫竹”派以趙孟、高克恭、吳鎮(zhèn)、倪云林、李衎、柯九思為代表。其中代表人物當推元初享有盛譽的畫竹名家李衎。

        李衎,官至吏部尚書,拜集賢殿大學士,在元代畫家中他與趙孟頫是官位最高的。他少年時就喜愛畫竹,初學澹游,繼而溯流探源,承宋代文同的遺風。后接受鮮于樞的建議,以“雙鉤敷色”法畫竹,從而豐富了竹畫的表現(xiàn)方法。他為官多年,曾出使交趾( 今越南北部),深入竹鄉(xiāng),細致地觀察竹的生長姿態(tài)和特點,深得竹子的神韻,因此他筆下的竹生趣盎然。正因為如此,在他的作品中很難見到有悖自然之處,達于真妙之境,可謂形神兼?zhèn)?。趙孟曾評價李衎說:“吾友仲賓為此君寫真,冥搜極討,蓋欲盡得竹之情形。二百年來,以畫竹稱者,皆未必能用意精深如仲賓者也?!保ā端裳S集》卷5)

        李衎還著有《竹譜詳錄》一書,分畫竹譜、墨竹譜、竹態(tài)譜、竹品譜,是我國有關(guān)畫竹之法的最早、最系統(tǒng)的一部專著。這部竹譜在理論上是對文同、蘇軾畫竹理論的發(fā)展,在實踐上,也具有很貼切的指導(dǎo)作用。書中對竹的形狀、畫法,以及黏幀礬絹、調(diào)色和墨的方法,都記述得仔細精詳,有條不紊,是對畫竹理論和實踐的一次系統(tǒng)總結(jié)。李衎竹畫傳世作品較多,有雙鉤敷色與墨筆畫兩種技法風格。《沐雨圖》《雙鉤竹石圖》《墨竹新篁圖》《墨竹圖》及《四清圖》等,均是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李衎竹畫傳世精品。他的《勾勒竹石圖》軸、《雙鉤竹石圖》軸(圖8)是李氏“雙勾敷色”法畫竹的典范。圖中竹之畫法均用雙鉤,竹葉的陰陽向背施以深淺不同的汁綠,并在葉尖處略施赭色,層次分明,畫法工穩(wěn),清雅自然,別具一格?!端那鍒D》(圖9),是李氏于大德元年(1308) 為友人王玄卿而作,作者時年64 歲。此圖原為長卷,約在明代中期被分割為兩段,前段現(xiàn)藏美國納爾遜博物館,后段藏于北京故宮。全圖純以水墨畫梧、竹、蘭、石,雖云四物,但卻以竹為中心,借喻人的品格,在文人畫創(chuàng)作中,這是常見的緣物抒情手法。卷首畫二石,圓渾清潤,用筆含而不露。石后數(shù)桿秀竹,清勁有力。重筆畫竹葉之向背,淡墨為竿,枝之折旋,濃淡虛實相互襯托,各具姿態(tài)。圖中竹的畫法與現(xiàn)藏臺北故宮的文同《墨竹圖》在筆墨特點、表現(xiàn)技法上均有許多相似之處,可見二者之間畫藝的傳承關(guān)系。再往下蘭草從石間伸出,柔和舒展,欲斷還連。最后竹間有兩株梧桐,以潑墨為葉,筆墨淋漓,飄忽似煙之態(tài),極富韻味。全圖筆墨秀雅清潤,淋漓盡致,為李衎晚年墨竹畫之代表作。宋《宣和畫譜·墨竹敘論》稱“( 畫竹) 不以著色而專求形似者,世罕其人”,李氏正是這樣一位以水墨為竹寫照的高手。

        上述兩幅作品,是李衎兩種畫竹風格的代表,形神兼?zhèn)?,堪稱“與竹傳神”之精品。他的墨竹畫對后世影響較大,元代中、后期及明、清一些畫家大多受其影響。相反,師法其設(shè)色竹畫的畫家不多,現(xiàn)僅知元代劉秉謙、明代的金湜也采用這種雙鉤設(shè)色法進行創(chuàng)作。元人尚簡逸,此法流傳不廣亦是很自然的。

        高克恭也是元代初期的著名畫家,當時與趙孟頫齊名,時有“南趙北高”之譽。并有“世之圖青山白云者,率尚高房山”之說,足見其在畫壇上的尊隆地位。高克恭在繪畫題材上不像趙孟那樣涉獵廣泛,只擅長山水、竹石畫。他的墨竹畫在當時有很大影響。元著名詩僧善住《谷響集》云:“前朝畫竹誰第一,尚書高公妙無敵?!庇菁欠Q其墨竹為“國朝名筆第一”。高氏對自己的墨竹畫亦自視頗高,嘗自謂:“子昂寫竹,神而不似;仲賓寫竹,似而不神。其神而似者,吾之兩此君也。”他畫墨竹作品存世極少,《墨竹坡石圖》(圖10),畫雨竹二竿,挺拔聳立在坡上石旁,一前一后,一濃一淡,后面一竿淡墨寫出,秀勁挺直,前面一竿則用墨較為濃重。竹葉用捺法,錯落有致。兩竿竹似輕盈的秀態(tài),俊雅飄逸,前者瀟灑敏捷,后者清高,二者在煙雨蒙蒙中挺秀瀟灑的姿態(tài)相映成趣,形神兼?zhèn)洌撬癞嫷拇碜?。趙孟頫在畫中題詩曰:“高侯落筆有生意,玉立兩竿煙雨中。天下幾人能解此,蕭蕭寒碧起秋風?!痹撛婞c出了此畫的寓意,同時表達了趙氏對高克恭的畫品之贊,從中可見了文人賞文人的同道之誼,也是畫家自身氣質(zhì)、情操的寫照。

        元代中、后期,文人畫家們“畫山畫水不足便畫竹”,一時間,涌現(xiàn)出一大批擅長古木竹石的畫家,如柯九思、顧安、謝庭芝、張遜等人。他們畫竹全以水墨為主,自然揮灑,頗具氣勢,同時注意揉進書法中的許多技巧,強調(diào)書、畫、人的相通相融。尤其是柯九思,在理論和實踐上都自覺力行,推動了這一波瀾,成為文人繪畫歷史上引人注目的人物。

        柯九思官至奎章閣鑒書博士。博學能文,長于鑒賞古物。他的墨竹祖述文同、李衎等人,山石皴法厚潤,得之董源,自成一派。他在畫史上以畫竹馳名,人稱其筆下之竹“晴雨風雪,橫出懸垂,榮枯稚老,各極其妙”,可見他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寫實性。他與趙孟頫一道,常以“書法入畫”,強調(diào)書畫同源。他嘗說:“寫竹用篆法,枝用草書法,寫葉用八分法,或用魯公撇筆法,木石用金釵股、屋漏痕之遺意?!睘楹蟠S多文人畫家所推崇和實踐?!肚彘s閣墨竹圖》軸(圖11)是柯九思于順帝至元四年巡訪倪瓚清閟閣時所作,畫幅右側(cè)寫墨竹兩竿,交叉而立,一挺拔,一稍作傾斜,兩竹密中見疏,竹葉濃密,輕重有法,全學文同畫法。左下兩方怪石依林而立,圓潤渾厚,得董源筆意。筆法沉著勁挺,風格蒼秀,是其晚年墨竹畫的典型風貌。

        元代后期專門以畫竹名家者有顧安、謝庭芝。顧安的墨竹畫,集李衎、趙孟頫諸人技法,融入書法意趣,形成較獨特的風格,他喜寫風竹新篁,尤以風竹更見功力,代表作品《風雨竹圖》卷(圖12)、《幽篁秀石圖》軸、《新篁圖》軸(圖13)三幅,前圖繪竹竿枝斜覆,竹葉下垂,表現(xiàn)風雨中竹子的枝葉掛滿雨水,縱橫披離,搖曳多姿的形態(tài)。后兩幅繪新竹挺拔,竹葉向上,呈現(xiàn)出一派欣欣向榮之景,筆法勁利,姿態(tài)橫生。對后世亦有相當影響,明人謂“傳神者為誰,顧老從后起。不及湖州文( 文同),猶勝薊丘李( 李衎)”。雖是過譽之詞,但也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顧安墨竹畫所取得的非凡成就。

        另外,“元四家”風格獨特的山水畫對后世影響極大,他們的竹石似為山水所掩。四人中,除黃公望未見記載畫竹石題材外,其他三家吳鎮(zhèn)、倪贊、王蒙均擅長竹石。他們藉各自不同的才情、氣質(zhì)、秉賦,創(chuàng)造了不同的墨竹形象。吳鎮(zhèn)的竹綜合名家之長,取草書筆法,以簡取勝。從《枯木竹石圖》軸(圖14)、《墨竹坡石圖》軸(圖15)看,畫風蒼勁簡練,深得竹之情性,畫面每幅具有圓勁的草書詩題,使該圖更具文人畫之氣息。倪贊的竹瘦勁清疏,往往超乎形似之外。他說“余之竹聊以寫胸中逸氣耳,豈復(fù)交其是與非,葉之繁與疏,枝之斜與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視以為麻為蘆,仆亦不能強辯為竹,真沒奈覽者何?!边@表明了他注重寫意抒懷和不求形似的旨趣。王蒙的墨竹承外祖父趙孟頫之風,筆精墨妙,在當時聲名甚著??傊嫾覀兘韫P下竹石,揮灑胸中逸氣,并將題詩、書法與繪畫巧妙結(jié)合,將文人畫的文學性、抒情性發(fā)揮到極致。

        “四君子畫”除墨竹以外,還有王冕、鄒復(fù)雷的梅花,鄭思肖的蘭花。王冕以畫梅享有盛名。他師法南宋揚無咎而又有創(chuàng)新,他畫的梅花,老干新枝,繁花萬蕊,與一般人畫梅花的老干疏花不同。他根據(jù)前人及自己畫梅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撰寫《梅譜》一書,系統(tǒng)總結(jié)梅花的畫法。他的傳世之作《墨梅圖》卷(圖16)繪一枝梅花,梅枝橫斜,長枝處疏,短枝處密,交叉處尤為枝繁花茂,密而有序。其圈花的技法,以淡墨圈點梅花,一筆中有兩頓挫,比揚無咎一筆三頓挫,更是簡潔暢利,獨具特色。作者以似不經(jīng)意的筆墨勾花點蕊,生動自然,宛若天成。全畫清新淡雅,水墨淋漓,把梅花凌寒怒放的傲骨刻畫得入木三分。正如他在畫上題詩所云:“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詩中表現(xiàn)了畫家清高孤潔的品格。鄒復(fù)雷,元至正年間道士,能詩善畫,墨梅“得華光老人(仲仁)不傳之妙”,代表作品有《春消息圖》卷(美國弗利爾博物館藏)。鄭思肖,字所南,福建連江人,專長畫墨蘭。他筆下的蘭花,皆露根無土,效首陽之意,寄有“國土被奪,亡國之民無根可棲”的沉痛心情。代表傳世精作《墨蘭圖》(日本大阪美術(shù)館藏),以淡墨畫蘭葉、濃墨點花蕊,寥寥幾筆,把蘭花勁挺清絕的品德和畫家懷念故國凄清的情感充分表露出來。

        總之,元以前色彩絢麗、精密不茍的工筆花鳥,逐漸讓位于元代清雅的水墨和寄興寫意之作。此時世俗的宮廷畫雖仍存在,但巧奪天工、趣味清新的文人士大夫畫的興起和昌盛,已成為不可逆轉(zhuǎn)的潮流,成為一種時尚,并為明清畫家所繼承和弘揚。

        注釋:

        ①盧輔圣編《中國書畫全書》第6冊,上海書畫出版社,2009,第394 頁。

        ②[ 元]夏文彥《圖繪寶鑒》卷5,商務(wù)印書館,1933,第102頁。

        ( 責任編輯:田紅玉)

        猜你喜歡
        畫竹趙孟頫花鳥畫
        淺析唐代壁畫中的花鳥畫
        國畫家(2021年4期)2021-10-13 07:31:58
        畫學叢談·花鳥畫(下)
        國畫家(2021年4期)2021-10-13 07:31:48
        吳國良花鳥畫選
        院體花鳥畫是怎樣來的?
        畫竹題詩
        趙孟頫《漢汲黯傳》
        丹青少年(2017年1期)2018-01-31 02:28:33
        趙孟頫《吳興賦》(局部)
        中國篆刻(2017年2期)2017-05-17 06:20:32
        趙孟頫《膽巴碑》集錦( 上)
        丹青少年(2017年5期)2017-02-06 03:04:00
        趙孟頫與趙體概說
        詠竹、畫竹情味生
        大觀(2015年7期)2015-05-30 10:48:04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综合|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男女啦啦啦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网| 午夜不卡无码中文字幕影院| 97精品国产手机| 91最新免费观看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亚洲| 亚洲综合图色40p| 波多野结衣乳巨码无在线|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怡春院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啊啊啊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在线| 欧美大屁股xxxx高跟欧美黑人|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网站动态图| 欧美老妇与禽交| 日韩精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三级精品av在线| 蜜桃视频插满18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11p| 日韩精品网| 亚洲无人区乱码中文字幕动画 | 男女男在线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欧美三级超在线视频| 人妻少妇中文字幕久久69堂| 亚洲自拍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中文| 国产精品美女|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经典| 白白色白白色视频发布| 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 亚洲国产福利成人一区二区| 日本人妻系列中文字幕|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四虎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草逼福利视频| 妺妺窝人体色www看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