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繼聰, 1971年生,云南楚雄人,中國作協(xié)會員。有作品發(fā)表于《中國作家》《中華散文》《北京文學》《民族文學》等刊。多篇作品入選中小學教輔。出版散文集《炊煙的味道》《收藏陽光》。曾獲第四屆冰心散文獎、第六屆云南文藝獎勵基金獎等獎項。
滇中有一句俗話:“一個醫(yī)生在紫溪山區(qū)行醫(yī),只要帶上點阿司匹林,三個月不用回家取藥。”說的是滇中紫溪山區(qū)草藥豐富,只要在背簍里帶一把小鋤頭,就可以一邊行醫(yī),一邊沿路采挖草藥。
滇中還有句俗話說,紫溪山區(qū),一屁股坐下去,至少可以坐著三棵草藥。甚至有人說,滇中的地面,隨便拔起一棵草,都有可能是很好的中藥。
童年時,中草藥與我的生活關(guān)系很深。我采挖過很多中草藥,熟悉很多中草藥,吃過很多中草藥,能夠健康成長,能夠活到大,與密布滇中的中草藥有極大關(guān)系。童年的記憶,鄉(xiāng)村的記憶,就是一部與中草藥關(guān)系密切的記憶,而且歷久彌新。我感恩滇中的中草藥,記憶里滿是草藥香。
破土葉
破土葉,也稱九里香、透骨草,是一種藤蔓類草藥,它的葉子很像蘋果葉子,芳香撲鼻,鄉(xiāng)村女性一輩輩都習慣采它來熬水洗澡洗身子。
每年端午節(jié),鄉(xiāng)村人除了采挖菖蒲、艾蒿等草藥回家驅(qū)邪避害,驅(qū)除蚊蟲,還會采摘些破土葉來給成年女性洗澡。一般也就是女人們自己悄悄采摘一把破土葉,于午后家里沒人的時候,或者深夜,悄悄刷洗大鍋,把芳香的破土葉放進大鍋里,熬煮一鍋九里香水,倒進大盆里,坐進去,一邊嗅著一縷縷隨著水汽飄逸起來、縈繞于屋子的破土葉芳香,一邊抹洗她們女性的身子。
沐浴熏香鄉(xiāng)村女性的身體,破土葉功勞不小。鄉(xiāng)村女性也是健康迷人的,她們的美麗,由于長期辛苦忙碌,塵土滿面,因此被蒙蔽。夜深人靜,她們抹洗干凈一身的塵垢,恢復昔日的魅力,顯得更加美麗迷人。
芳香的破土葉絕對不只是被鄉(xiāng)村女子用來沐浴熏香,殺菌消炎,我總覺得它還是不知道用香水,或者說用不起香水的鄉(xiāng)村女子自己配制的一種很奢侈而又很平常的土“香水”。我喜歡這樣的土土的香水的味道。
我的母親,一個地道的鄉(xiāng)村女性,從來不曾見過什么香水,更不曾用過,地道農(nóng)民的父親也從來沒有給她買過。但是,在我的印象中,辛苦勞累的母親,每個月也會有那么幾天,突然芳香撲鼻,身上飄逸著我最喜歡聞的這種神秘的鄉(xiāng)村香草的味道。
每每此時,母親總是顯得更加青春美麗,顯得心情很好,精神很好,很迷人。那時母親還很年輕,有一頭烏黑亮麗的秀發(fā),長長的披到屁股后面,但是由于辛勞忙碌,有時會沾滿草莖莊稼葉,落滿灰塵,也許免不了還有某些女性身體上的困擾。所以,每月抽出這么幾天,母親趁我們睡下后的夜深人靜時分,或者趁午后我們上學去了、家里無人的時候,就會熬煮巨大一鍋使?jié)M屋子生香,使?jié)M院子生香,使?jié)M村子生香的破土葉香水,幸福愜意地沐浴熏香,那一分鐘的母親一定是很愜意很幸福很驕傲的。試想,有哪一個城市女子能夠像她一樣,能夠像我們鄉(xiāng)村女子一樣享受這樣一大盆的香水?能夠像我們鄉(xiāng)村女子一樣享受這樣一屋子一院落的芳香?
我總覺得,像我妻子這種城里的女子們現(xiàn)在用的,用高級的、小小的玻璃瓶子裝著的什么玫瑰味道的、其他味道的香水,即使是聞名全球的法國香水,味道也沒有那時從我母親身上飄逸出來的九里香味道香。那是一種像蘋果味道,又不是蘋果味道的芳香,似桂花味道,又不是桂花味道的芳香,是一種陳香。
我母親生我的時候,全身起了龍漿大皰。擔心感染到我,母親急得大哭,外婆就采回許多破土葉,熬煮了一大鍋香水給母親洗浴。之后,母親全身的大皰慢慢好了。應該說,我得以健康成長,破土葉功勞不小。
滇中的一切草藥中,我最感念,感情最深的就是這名字土土的破土葉。
金銀花
金銀花,金黃,銀黃,纖柔高雅,很漂亮,是一種柔性的、女性的植物。每次想到她,我總覺得她是一位女孩子;每當想起她,總覺得似乎是想起了家鄉(xiāng)一位久違的漂亮鄉(xiāng)村女子,想起了青梅竹馬的那個鄉(xiāng)村女子。把她拿來做藥,我總覺得很有些可惜,有些殘忍,有些于心不忍。
她長在山坡或者田埂上,附著在荊棘或者山茅草身上。初發(fā)出地面的金銀花藤,柔柔的。我總覺得她是躲在山茅草叢中或者是地面下的某個淘氣女孩子的細舌頭或者纖細的手,那么突然伸出來,送給人一種溫柔,一種春天的溫柔,一種春天的細細的纖柔腰肢,然后隨著微風吹過,她突然又收縮回她細細的舌頭,或者細細的手,細細的腰肢。
每年三月里,金銀花開放,一直要開到夏末。
三月干燥,田埂上,山坡上,好像感覺不到一絲水汽,呼吸不到一絲水汽,驕陽似火。但是,只要有金銀花水靈靈地開放,柔柔地張開她們嬌嫩的小嘴巴,只要能見到她們濕潤、纖柔、嬌弱、苗條的身軀,整個干燥炎熱的滇中世界,立刻顯得不再那么火熱,不再那么干燥了,甚至有些濕潤感覺,涼柔感覺了,熱烘烘的空氣好像也不再那么熱,好像還有了水汽彌漫開來,氤氳開來,撲面而來,整個臉上就好像一張紙被水洇開來一樣。
喉嚨痛,感冒咳嗽,我們都會去采摘金銀花回來泡水喝。
去上學,或者放牧牛羊時,路過山坡,路過金銀花攀爬的荊棘刺蓬,我們會采摘金銀花。
上學的路邊,沙溪邊,蘆葦和荊棘長得莽莽蒼蒼,荊棘刺蓬里串了密密麻麻的金銀花藤蔓,好像是為荊棘刺蓬綴飾了奢華的花環(huán),金黃、橘黃、銀黃,煞是好看。
我們那時家里很貧窮,生病沒錢去醫(yī)院看,去大隊赤腳醫(yī)生那里看,收費便宜一些,不過也舍不得去看,除非是高燒不退。即便是發(fā)高燒,父親也會瞞著我們,去老四合院里、老屋里找一只什么大蜘蛛,擂碎了兌水給我們喝下。這樣往往就可以退燒。
如果是金銀花開的春末夏初,或者有金銀花葉子的季節(jié),我們就自己去采摘金銀花或者金銀花葉子回家泡開水喝。
離我們家最近的金銀花,在村外西山腳下,我們家的一塊菜地邊。有時感覺喉嚨痛,去摘菜的時候,我們就會順便摘幾莖金銀花,開放的花朵或者小小的花骨朵都行,拿回來泡水喝;也可以扯一莖嫩嫩的金銀花藤蔓泡水喝。
金銀花花骨朵綠色,臨近花開,轉(zhuǎn)為淡綠色,泛出淡淡的金黃、銀黃,逐漸轉(zhuǎn)為純?nèi)灰簧慕瘘S、銀黃。
看金銀花成熟的過程,覺得她像極了一個青澀瘦弱身子單薄的鄉(xiāng)村小女子,由青澀到成熟的過程,雖然纖弱單薄些,不過照樣能夠逐漸成熟芬芳,美麗綻放。
沒有金銀花,我們這些鄉(xiāng)村子弟無法成長起來,健康活到今天。美麗的金銀花,犧牲了她的美麗和生命,為我們消炎解毒,治療感冒,治好了我們的一病又一病。沒病時,我們把她用來泡開水喝,微苦又淡淡甜淡淡香;在炎熱的盛夏,喝著她,心里煩躁的我們得以心靜。她陪伴我們走過了一段又一段寡淡乏味的鄉(xiāng)村孤寂時光。
現(xiàn)在進城了,我依然感念金銀花。偶然的機會,我發(fā)現(xiàn)師范學院坡下的一戶人家,雖然已經(jīng)被城市包圍,但是由于居于半坡上,既不靠上,也不靠下,得以保存了一院古雅滄桑的黛青瓦房。院子里,竟然有兩大蓬金銀花,每年春夏都要爬滿半面瓦墻和門樓,躥上屋瓦,把一屋瓦金黃、銀黃、嬌弱、纖柔、濕潤的美麗奉送給城里的人們。這樣的人家肯定還保留了一腔鄉(xiāng)村人家的古樸高雅,保存了一腔欣賞金銀花、以金銀花為伴的脫俗情懷。
和瑞祥農(nóng)貿(mào)市場邊的一戶人家,竟然也在大門旁栽種了一蓬金銀花,金銀花爬滿大門。一位老奶奶,在大門外金銀花下賣一些腌蘿卜、腌橄欖之類的小食品。每次走過,我都要看看他們家的門樓和爬滿門樓屋瓦的金銀花。一天,我跟老人買了一碗腌橄欖,坐在他們家門樓下,一邊欣賞他們家的金銀花,一邊吃橄欖,一邊與老人說話,說他們家的這一蓬爬滿門樓的金銀花。
這樣的人家,守住這樣一蓬金銀花,就守住了一種鄉(xiāng)情,一種古樸,一種高雅。
很喜歡這樣的金銀花人家!
黃連
黃連,滇中楚雄有很多種,常見的有三種,一種就是云南比較多的“小黃連”,醫(yī)生簡稱云連,清涼敗火,治療上火、喉嚨痛、瘡癤腫痛、拉肚子等等;另外一種叫馬尾黃連,治療腸胃病,當然也可以清涼消炎敗火;再一種是雞腳黃連,具有瀉火、燥濕、解毒、驅(qū)蟲等功效,可治百日咳、急性腸炎、痢疾、傷寒、熱盛心煩、肺結(jié)核、疳積、蛔蟲病、咽喉腫痛、失眠、口瘡、癰疽瘡毒、濕疹、燙火傷、酒毒、胎毒等。
不過,我們一般都是挖小黃連來用。我們最熟悉小黃連,所以一般說的黃連,就是指云黃連“小黃連”。
黃連廣泛生長于滇中,路邊、坡坎、溝箐、山崖上,都多黃連。
每年春節(jié),黃連就發(fā)出新芽,黃綠黃綠的,煞是好看。怪得很,黃連那么苦,它的嫩葉卻是酸酸的。春季里,缺乏水果,缺乏稀罕食物,人嘴里寡,我們小孩子想吃點鮮味,就沿著山路邊去采摘黃連葉子來吃。在炎熱干燥的春季里,我們被黃連葉子酸得齜牙咧嘴,皺眉撮眼,卻都覺得很爽,酸得全身痙攣,全身筋骨舒爽。
黃連屬于荊棘植物,老辣的葉子邊上也有細刺,所以我們又叫它小棘刺。
黃連開花,花細小,黃綠色,好看,但不引人注目?;ㄖx了后,結(jié)出米粒一般大小的綠果子,酸酸的,等到熟透,轉(zhuǎn)為黃綠色、黃色,也有點甜,酸甜可口。我們也經(jīng)常摘它來吃,一團團摘下來,送進口里,囫圇嚼幾下,匆匆咽下,也是全身被酸得舒爽無比。
那時,我們喉嚨一痛,咳嗽,嘴岔子長疔瘡,父親都會叫我們自己扛上鋤頭,去山野挖黃連回來熬水喝;有時我們不等父親叫,自己就會扛起大板鋤或者條鋤去挖黃連。
黃連確實很苦,熬出黃連水,我們端著碗,挨近嘴邊,已經(jīng)感到苦味撲鼻,痛苦得腸胃痙攣,不敢送到嘴邊。為了要讓我們喝,父親就會接過碗,自己毫不猶疑地咕嘟喝一口,然后說也不太難喝不太苦,讓我們喝,一口氣喝完,不要猶疑,不要回味。
等到吹涼了黃連水,我們照著父親的樣子,一仰脖,毫不猶疑地,咕嘟嘟一口氣喝完。真的不太苦,等到回味到有點苦,也只是一瞬間的事情,父親就要我們趕快去喝口水漱漱口。
小學時,我們采挖過無數(shù)黃連。那時,大隊以衛(wèi)生所為依托,開始收購各種草藥,并且用水泥箍了幾個巨大的池子,浸泡提取收購來的黃連。我們因此利用周末、寒暑假采挖中草藥賣給大隊,甚至下午放學后也去采挖,以此自籌書費學費,減輕家里的負擔。小孩子都扛著大板鋤或者條鋤,瘋狂采挖各種草藥,其中很多就是黃連。于是,短短一兩年間,密布滇中山野的野生黃連遭到大量采挖,差點被挖絕。
還好,黃連繁殖能力很強,只要挖剩一段根須,它就有可能重新發(fā)出芽來。
山野被我們挖得千瘡百孔,我們也因此自己湊足了讀小學的費用,甚至還有余錢交給母親,母親很高興。因為采挖黃連等草藥,跋山涉水,我們這些鄉(xiāng)村孩子也獲得了一些有關(guān)藥物學、植物學的知識,并且獲得了無窮樂趣。
黃連只有根莖藥物成分含量高,可以做藥,大隊就不收購莖梗,只收購地下根莖,因此采挖其實很不容易。它伸進很深的地下,地面的荊棘只有一兩尺到一兩米高,但是地下的根莖往往扎得很深很長。根莖的收購價格很高,但是采挖很不容易。
采挖,背回家,刷洗干凈,用砍刀砍切成片,曬干后,就可以拿到大隊去賣。大隊按成色收購,然后把黃連倒進池子里,加入什么東西浸泡,黃連的有效成分就慢慢溢出來,沉在池子底上。再慢慢把池水排干,用紗布把黃連粉濾出來,曬干,就可以拿進城去賣了。
后來,我家和二伯父家等人家也在家里修了池子,自己浸泡加工黃連。在采挖和加工黃連的過程中,我們鄉(xiāng)村孩子豐富了生活、知識,增添了樂趣。
這一段與苦苦的黃連有關(guān)的記憶,飄逸著中草藥味道的記憶,如今想起來卻有一種香香的美好感覺。
酸漿草
酸漿草,是一種治療腹脹、消化不良、肚子痛的草藥。
生活于鄉(xiāng)村,見長輩們采挖各種草藥治病,耳濡目染,因此也就記下了它的功用。
鄉(xiāng)村人生病,很少會想到去看醫(yī)生,而想該采挖什么草藥。其實想都不用想,鄉(xiāng)村人無論大人小孩都清楚很多草藥的藥性。這當然不奇怪,因為滇中草藥太多,治療什么病的草藥,滇中會沒有呢?
肚子脹痛,我們有時就會采摘一把酸漿草回來熬水喝。或者把它拿到石臼里、碓里、碗里慢慢搗碎,或者不搗,放進鍋里熬煮水喝。肚子痛、腹脹可能就會慢慢減輕,逐漸消除。
酸漿草密布田埂、菜地邊和山坡,甚至有時院子里的泥地上、果樹下也會發(fā)出幾莖來,慢慢攀爬延伸開來。它細瘦,但是發(fā)得很多枝蔓,葉子細小,開黃色小花,結(jié)綠色小果。
我們小孩子在田埂上或者路邊玩,玩得口干舌燥,有時就會隨手從田埂上或者是路邊揪一把酸漿草來吃,可以生津止渴。
我們那時缺少吃食,喜歡扯它來吃。它的莖葉和花苞、花朵、小果子一起,一把扯下來,拍拍灰塵,就丟進嘴巴。小女孩們講究些,可能會尋找個泉眼水塘洗洗。我們男孩子可不這么講究。
酸漿草酸酸的,開胃,助消化。我們有時是因為肚子餓,或者嘴寡,才采摘它吃,可是越吃越餓,越吃越嘴寡。
雖然酸漿草很多,但是為了采摘它,我們還是經(jīng)常爭搶吵架,甚至打架。
很多次,我們男孩子為了爭搶它,和村里甚至鄰村的孩子爭吵,干架。為了采摘它,我們和女孩子們斗嘴。
酸漿草可以活血化瘀,殺菌消炎,可以做敷療外傷的藥。兒時我們跌傷了腿腳,痛得腿伸不開,腳不敢落地,嗷嗷叫。父親會采摘一把酸漿草,和其他活血療傷藥一起搗碎,給我們敷在傷口上,再用紗布繃起來。傷口就會慢慢愈合,腿就慢慢能動了。
我看見中成藥中有一味藥叫敗醬草,不知道是不是就是我家鄉(xiāng)的酸漿草。
蒲公英
蒲公英,家鄉(xiāng)滇中人叫奶鵝菜,拔起它,它的根就會流出奶汁一般的汁液,鵝愛吃它,家鄉(xiāng)人經(jīng)常拔它來喂鵝,因此叫它奶鵝菜。
我們拔它,其實當然不只拿來喂鵝,也拿它來做豬食,喂兔子。雞鴨當然也愛吃它,牛也吃它。
讀小學初中時,缺乏豬食的雨水季節(jié),我經(jīng)常與母親一起,各自背著個大花籃,漫山遍野,滿田壩去找尋采摘野生的豬食。其中,我們采摘得比較多的,就有奶蒲公英。春季溫暖,油菜和麥苗地里、地埂上多蒲公英;夏季多雨,烤煙地里多蒲公英。
春季的蒲公英肥嫩,有的人家也會采摘它來做野菜,切細拌進麥面里,油炸粑粑吃。這樣帶著春天味道的野菜,揉進麥面中,油炸出的粑粑當然很香。
采摘它,它的傷口處立即就會流出乳白色的汁液,很黏稠,粘在手上,比較難洗干凈。
它是一種草藥,清涼敗火,能治療喉嚨痛、瘡癤腫痛和感冒,但是因為家禽和家畜愛吃它,所以我們不愛采摘它來做藥。
滇中的蒲公英,開紫色的花,葉子的形狀像一嘴尖牙,獅子牙齒。
它的葉子從根部上面一圈長出,圍著一兩根花莖。花莖是空心的,折斷之后會有白色的乳汁?;ㄓ珊芏嗉毣ò杲M成。成熟之后,花變成一朵圓圓的傘,瑩白輕柔,風吹過,會分為帶著一粒粒種子的小白傘,飄向山野。
我們兒時,上學放學路上,喜歡輕輕地采摘下它,輕輕湊近嘴巴,噗噗地吹散,它像一個個小小降落傘,隨風飛向很遠,它把我們的希冀和夢想帶向天涯。但是它隨風飄舞一陣,其實也就降落在不遠的山野里了,并沒有真的把我們的夢想帶向天涯,我們小小的心里因此有時也會失望和惆悵。
我還在老家那時,家里經(jīng)常養(yǎng)著一群灰兔子,幾只鵝,我們經(jīng)常會趁到莊稼地里干活或者到菜地澆菜的機會,在田間地頭順手采摘一把肥嫩的蒲公英,拿回家來喂灰兔子和鵝。
后來我進了城,病了喜歡看中醫(yī),中藥中常常有產(chǎn)自家鄉(xiāng)山野的這種平常草藥蒲公英。我想,這可能是因為我從小與這么多中草藥關(guān)系密切,忘記不了它們,特別是這密密麻麻生長于田埂和山野的蒲公英。這小小的蒲公英,這制造出瑩白美麗的小小降落傘的蒲公英,到底沒有把我的心真正帶向天涯。家鄉(xiāng)山野的蒲公英,小小的花,小小的傘,縛住了我的心,讓我的心無論騰起多高,飄出多遠,最終都要隨著它瑩白纖柔輕盈美麗的小小降落傘,飄落家鄉(xiāng)的山野和田壩。
現(xiàn)在,兒子也喜歡吹蒲公英,隨我回老家,他有時也會隨我去田間地埂采摘一把蒲公英,拿回家喂兔子或者鵝。
臭靈丹
臭靈丹,沒有小黃連(云連)那么苦,略微有點臭,苦臭;微香,又不似金銀花和破土葉那樣香。我們小孩子很害怕吃它,甚至聞見它的味道都心泛,但它卻是消炎退燒、治療咽喉腫痛和感冒的靈丹妙藥,所以滇中人叫它臭靈丹。
臭靈丹的生長繁殖能力堪與蕨類、飛機草(紫莖澤蘭)相比,院墻周圍,墻腳上,甚至墻縫里,磚縫里,墻頭上都會發(fā)出茁壯肥嫩的臭靈丹,綠油油的在風里招搖。更令人震驚的是水泥地板的院子里,地板裂縫里也會發(fā)出臭靈丹,除了蕨菜和飛機草,我沒有見過生命力這樣強大的植物。
我們老家房子周圍,每年到雨水季節(jié),就會長出無數(shù)肥嫩的臭靈丹。雞們在臭靈丹叢中鉆出鉆進,但是不會啄食它。
它的樣子很像煙草,特別像草煙、旱煙,表面像烤煙一樣有一層厚厚的油,很粘膩,聞著又像煙草一樣腥臭,所以我媳婦他們家鄉(xiāng)的人叫它野煙。當然,它除了這一點,與煙葉就沒有任何相似之處了,不能拿來抽,也不能提神醒腦。
我們感冒發(fā)燒,喉嚨痛,小時候很不愿意用臭靈丹做藥,但是當我們逐漸長大,大概到讀初高中時,就也會采摘臭靈丹來熬水喝了。
臭靈丹苦臭,所以我們也是捏著鼻子喝,小時候偶爾喝臭靈丹熬的水,父親就是這樣捏著我們的鼻子喂我們的。
小苦參
小苦參,它的根莖肥嫩,像人參,不過很苦,因此滇中人叫它小苦參。
它苦,比黃連還苦,還讓人惡心,但是它不屬于荊棘,它的葉子像苧麻,又不太像,可以長到 一米左右高,葉子像一蓬亂發(fā)向四周飛開。
小苦參是一味很好的胃藥,治療各種胃炎,不過由于太苦,沒有多少人敢采挖原生態(tài)的小苦參來熬水喝。我們那時還是小孩子,父母親也還很年輕,沒有胃病,從來沒有采挖小苦參來做藥吃過。
大概在一九九七年左右,家里蓋新房,是一院磚房。由于我已經(jīng)大學畢業(yè)工作三年了,二弟也已經(jīng)娶了媳婦,家里負擔不太重了,為了避免自家人太辛苦,所以父親請了砌磚建房師傅,是兩位富民鎮(zhèn)的師傅,一老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