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平
(吉林建筑科技學院,長春 130114)
高校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通過開展高校輔導員工作滿意度調查全面監(jiān)督輔導員的工作,進一步了解輔導員的工作現狀,進而督促輔導員積極改進工作,提高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提升學生管理質量。
輔導員作為連接學生和高校之間的重要橋梁,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1]。輔導員要做好學生服務工作,幫助并督促每位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生活,促進學生個人成長。
輔導員作為班級管理者需要不斷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土建類工作由于工種的特殊性,需要考驗學生的思想品德、誠信等素養(yǎng),因此輔導員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學生的責任感,提升學生對于未來工作的熱情和信心。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生活,輔導員需要以身作則,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進而在班級內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于表現良好的學生要進行獎勵,對于表現不佳的學生要及時鼓勵并找出存在的問題,促進每個學生的發(fā)展,營造良好的學習風氣。
開展相關就業(yè)指導課程和就業(yè)培訓,幫助學生做好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輔導員應積極引導學生參加此類課程的學習。很多土建類專業(yè)學生對未來的就業(yè)和工作存在困惑,輔導員要進行相關指導和培訓,幫助學生消除不必要的困惑,引導學生明確未來就業(yè)目標。
高校大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域,其個人發(fā)展、家庭、身體、心理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別。高校輔導員需要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和閃光點,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或需求要及時溝通和處理,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將心理管理作為工作重點,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輔導員可以開展集體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還可以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的心理輔導。
對高校輔導員工作學生滿意度的調查是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看待輔導員的整體工作,這也是評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標。在開展工作滿意度調查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評價輔導員的具體工作,同時還需要評價輔導員的為人處世,通過這種方式幫助輔導員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根據問題有針對性地改進和完善工作方式,提升輔導員的工作意識,提高其工作熱情,端正其工作態(tài)度。
輔導員作為與學生接觸最密切的教師群體,其對學生的影響也相對較大。輔導員需要明確育人的要求和工作職能,在實際工作中將育人落到實處,努力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2]。通過滿意度調查,輔導員也能夠及時認識到自身的問題,并積極進行改正和完善,進而更好地開展學生管理工作。
很多高校輔導員由年輕畢業(yè)生擔任,對學生培養(yǎng)工作缺乏經驗,容易產生疲倦感和畏難情緒。針對這種情況,學??梢蚤_展幫扶活動,請有經驗的老輔導員監(jiān)督指導新輔導員的工作,通過新老合作促進共同成長和發(fā)展。高校應重點關注輔導員的心理變化和心理動態(tài),通過組織相關崗位培訓和指導,幫助輔導員更快地投入到工作中,激發(fā)他們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此外,根據輔導員的不同情況給予其關懷,針對不同輔導員的需求提供住宿、津貼等,免除其后顧之憂,使其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做好學生的堅強后盾。學校領導要給予輔導員充分的關懷和支持,營造家的氛圍,讓輔導員感受到溫暖,以便能夠堅定自己的職業(yè)選擇,對崗位產生認同感,在工作中發(fā)光發(fā)亮[3]。
高校要建立健全輔導員培養(yǎng)機制,促進輔導員自身更好的發(fā)展。土建類專業(yè)門類較多,高??筛鶕W生容量分配輔導員,這樣可以避免出現一個輔導員帶一群學生的現象,進而真正發(fā)揮輔導員的作用。根據輔導員的工作特點和實際工作需要開展相關培訓,內容涵蓋校內、校外、課上、課下等,確保輔導員的個人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能夠得到充分發(fā)展。為了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高校可定期組織輔導員進行跨校學習。在學習了他校的優(yōu)秀經驗后,輔導員可結合本校發(fā)展特點作出相應調整,形成本校本專業(yè)具有特色的輔導方案。同時,輔導員還需要提高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這樣不僅能在生活上給予學生幫助,還能在學習上給予學生一些建設性的建議。對于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突出的輔導員給予一定的獎勵,激勵輔導員不斷進步,以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投入到工作中,進而提升學生的滿意度。
年輕輔導員與學生的交流方式更加新穎,容易被學生接受,因此與學生的溝通更加順暢。輔導員可以利用網絡的便利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問題,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建立QQ群、微信群等,了解班級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進一步拉近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土建類專業(yè)平時外出實踐次數較多,遇到問題時可通過手機和網絡隨時溝通,及時得到輔導員的幫助,進而提升學生對輔導員工作的滿意度。
輔導員需要及時反思和改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時刻牢記育人的核心理念,不斷提升輔導員的責任意識,使得輔導員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為學生辦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