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冬季,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身體上某些小部位,比如手、腳、耳朵、小腿等感覺特別寒冷,而其他部位并不是冷得受不了,醫(yī)學上把這種反應稱為“寒證”。如果你有這樣的苦惱,不妨試試能幫你抗擊寒冷的冬季“暖身餐”。
1 怕冷吃東西來抗寒,又不想吃胖,可以多吃一點鹵水豆腐燒白菜。鹵水豆腐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2,不但有助于補充能量,而且能幫你提高耐寒能力。制作熱乎乎的鹵水豆腐燒白菜,最好選用新鮮的小白菜。具體做法是:將小白菜洗凈、濾水后剁碎,豆腐切碎,備用;姜絲放入油鍋內(nèi)爆出香味,放入小白菜,加鹽炒至變色后加入豆腐,翻炒均勻;一分鐘后,加入適量的水;開鍋后兩分鐘關火,再淋上少許香油即成。
2 羊肉屬于溫補性食物,可起到助陽健胃、通血生津的作用。如果家中的中老年人有腰部和膝蓋部位發(fā)寒、小便頻繁等癥狀,可每天晚餐時喝上一小碗附子羊肉湯。具體做法是:將250克羊肉洗凈,切成小塊;將25克杜仲、30克附子、15克熟地用紗布包好后,與蔥、姜、鹽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把所有的材料都蓋過,用大火煮沸;再轉成小火燉煮至熟爛,起鍋前撈起藥包,即可食用。
3 體質虛弱者、有慢性胃病的人和臟器功能衰退的老年人,可常喝胡蘿卜洋蔥湯,激活內(nèi)臟功能和血液運行,從而達到調(diào)理內(nèi)臟、暖身、滋養(yǎng)的功效。而洋蔥不但可以降血脂,防治動脈硬化,而且有顯著的殺菌作用,同樣能增強抵抗力。具體做法是:把胡蘿卜和洋蔥洗凈切片;用橄欖油把洋蔥炒成透明狀后,再加入胡蘿卜繼續(xù)煸炒;加入高湯煮沸,再加少許鹽等。每天午飯或者晚飯時喝200毫升,長期堅持,可改善怕冷情況。
4 北菇能一次性補充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和鐵、硒、鉀等,與山藥合用可以快速產(chǎn)生熱量,起到抗寒作用。特別適合身體虛弱、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和小孩。具體做法是:將北菇泡軟,去蒂后洗凈,山藥削皮洗凈,切成小段后切片備用;熱鍋后加入油炒北菇,再加入泡北菇的水及醬油、糖,燒開,改小火煮10分鐘;放入山藥同煮,并加入鹽、淀粉勾芡后即可食用。
5 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guī)律可導致神經(jīng)失調(diào)。末梢血液循環(huán)不良的人群,每周可吃兩頓豆豉南瓜。具體做法是:用半個小型黑皮南瓜(約1200克),去皮,切成四方塊,加入鹽和適量清水,煮至熟軟入味,備用;然后熱鍋加油,加入豆豉和蒜末、紅辣椒、醬油、糖和少許清水,翻炒出香味后加入淀粉,關火備用;將炒好的南瓜盛入盤子,淋上炒香的豆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