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毛才(商丘市第五人民醫(yī)院腫瘤科,河南 商丘 476000)
胃癌為臨床常見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臨床癥狀無特異性,故不少患者就診時已經(jīng)進入晚期,已出現(xiàn)病灶轉(zhuǎn)移。胃癌轉(zhuǎn)移中腹膜轉(zhuǎn)移的發(fā)生率最高,可引發(fā)癌性腹水,其發(fā)病機理為腫瘤侵犯、淋巴管轉(zhuǎn)移與堵塞,再加上晚期胃癌合并腹水患者普遍營養(yǎng)不良,體質(zhì)虛弱,更容易造成腫瘤進展,治療及預后難度較大,患者生存率不高,為此有必要探究更為有效的用藥方案[1]。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晚期胃癌合并癌性腹水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了行口服卡培他濱聯(lián)合腹腔灌注順鉑治療與聯(lián)合使用香菇多糖治療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商丘市第五人民醫(yī)院腫瘤內(nèi)科2015-09~2017-09收治晚期胃癌合并癌性腹水患者64例,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行口服卡培他濱聯(lián)合腹腔灌注順鉑治療的對照組(n=32)與聯(lián)合使用香菇多糖治療的實驗組(n=32)。對照組中男18例,女14例,年齡51~68歲,平均(58.4±6.2)歲;包括腺癌29例,胃未分化癌1例,胃印戒細胞癌1例,胃鱗癌1例。實驗組患者中男17例,女15例,年齡50~70歲,平均(58.1±6.3)歲,包括腺癌29例,胃未分化癌2例,胃印戒細胞癌1例,兩組基礎(chǔ)資料對比可比(P>0.05)。
納入標準:滿足NCCN胃癌臨床實踐指南診斷標準,均經(jīng)過組織病理學及B超檢驗診斷確診為晚期胃癌合并癌性腹水[2];均為初次接收治療;有可測量病灶;治療前患者體能狀況均較好,預期生存期>3個月;研究前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訂了同意書。排除標準:心腎肝等功能異常;存在精神病史;血象分析異常;化療藥物以及香菇多糖用藥禁忌證。
對照組選擇卡培他濱聯(lián)合腹腔灌注順鉑方案治療,預先做好腹腔穿刺置管準備,尿液排空后取仰臥位,選擇麥氏或反麥氏點為穿刺點,消毒鋪巾后選用2%利多卡因逐層麻醉,后以深靜脈穿刺針從局部麻醉位置垂直進針,待到有突破感后即可停止,再置入導絲,取出穿刺針后,沿著導絲置入8F深靜脈導管,后接入引流袋緩慢引流,引流量每日約1000~1500mL,同時密切監(jiān)控患者白蛋白水平,如患者白蛋白水平偏低,應及時補充。腹腔引流3~5d后,可行腹腔熱灌注順鉑治療,連接體腔灌注機的一次性循環(huán)管道,后由??谱o士完成灌注操作。灌注順鉑注射液(云南植物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3021740,2mL:10mg),選用5000mL灌腸袋,藥液為順鉑注射液60mg/m2+利多卡因100mg+生理鹽水3000mL,灌注時溫度控制在43~46°C,每循環(huán)800~1000mL藥液,速度控制在120~150min/L,維持注入藥液、腹腔保留、抽回藥液循環(huán),5個循環(huán)后結(jié)束治療,每次治療1.5h,后腹腔保留500mL藥液。腹腔灌注順鉑結(jié)束后24h,進行腹腔引流。為防止患者嘔吐,治療前使用格拉司瓊靜脈注射,灌注完成后注入地塞米松5mg,后以生理鹽水沖洗后夾閉管道,如伴有腹痛等不良反應,可對癥干預。刺激可配合含肝素的生理鹽水沖洗引流管。腹腔灌注每周1次,以2次為1療程,后待到腹腔積液引流完成拔除引流管。并口服卡培他濱(正大天晴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044,0.5g)治療,每日用藥次數(shù)為2次,每次劑量控制為1250mg/m2,要求患者分別在早晚餐后0.5h后服用,治療2周后停藥一周。
實驗組采用卡培他濱聯(lián)合腹腔灌注順鉑及香菇多糖方案進行治療,灌注時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加入3~6mg香菇多糖(金陵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福州梅峰制藥廠,國藥準字H20030131,2mL:1mg),其余均與對照組一致?;熯^程中密切觀察患者骨髓抑制問題,并合理采用水化及利尿措施,防止出現(xiàn)腎毒性。兩組均以3周為一個療程。
對比治療2個療程后可測量病灶及癌性腹水治療效果,采用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胸部及腹部CT進行檢驗,并通過觀察與隨訪對比不良反應情況及術(shù)后1年生存率。(1)可測量病灶療效,分完全緩解(腫瘤消失1個月),部分緩解(腫瘤最大徑與最大垂直徑之積減少一半以上且維持1月),穩(wěn)定(腫瘤最大徑與最大垂直徑之積減少量不足一半或增加量不足25%且維持1月),進展(腫瘤最大徑與最大垂直徑之積增加量>25%)??刂坡蕿橥耆徑饴?、緩解率以及穩(wěn)定率之和[3]。(2)腹腔積液療效判定標準,完全緩解(腹腔積液完全消失,且消失時間在1月以上),部分緩解(腹腔積液量降低50%以上,且療效維持1月以上),穩(wěn)定(減少不足50%,未增加),進展(積液1月內(nèi)恢復原狀或有所增加),總有效率為完全緩解率與部分緩解率之和。(3)對比生活不良反應及1年后生存率。
實驗組控制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兩組不良反應率無顯著差異(P>0.05)。生存率實驗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可測量病灶控制率對比[n=32,n (%)]
表2 兩組患者癌性腹水療效對比[n=32,n (%)]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率及生存率組間對比[n=32,n (%)]
目前國內(nèi)仍然未開展胃癌早期篩查工作,再加上胃癌初期臨床癥狀不具備特異性,導致多數(shù)就診患者已經(jīng)進展為晚期胃癌,甚至部分患者初診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晚期胃癌伴轉(zhuǎn)移。臨床在治療腹膜轉(zhuǎn)移癌時,腹腔熱灌注化療聯(lián)合全身化療屬于常用的治療方案,其價值在臨床中已經(jīng)得到了一定的驗證[4]。在腹腔灌注化療上,常規(guī)藥物包括順鉑、氟尿嘧啶等,其中順鉑具有較好的熱穩(wěn)定性,且抗癌作用顯著,在臨床中多有應用。另外,該藥物也可改善腹膜通透性,有助于融通淋巴管,可減少腹腔積液。香菇多糖為香菇熱水提取物,經(jīng)動物實驗及臨床研究,香菇多糖可提高人體免疫細胞抗癌活性,且不良反應少,患者耐受性好。從水會鋒等研究中可看出[5,6],順鉑聯(lián)合卡培他濱治療晚期胃癌療效較好,有效率腹腔積液治療總有效率及胃癌控制率57.14%與48.98%,但仍然不理想。為提高臨床療效,本次研究采用了卡培他濱聯(lián)合腹腔灌注順鉑及香菇多糖治療方案,實驗組在加用香菇多糖治療后,腹腔積液治療總有效率及胃癌控制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且高于上述研究。香菇多糖具有免疫調(diào)節(jié)的作用,能夠促進T、B淋巴細胞的增殖,提高NK細胞的活性,對抑制動物腫瘤有明顯作用,故可控制腫瘤的增大以及擴散。不良反應率兩組無顯著差異,代表加用香菇多糖不會導致并發(fā)癥的增加,實驗組1年后存活率高于對照組,代表用藥安全可靠。綜上所述,對晚期胃癌合并癌性腹水患者在采用卡倍他濱聯(lián)合腹腔灌注順鉑化療的基礎(chǔ)上聯(lián)用香菇多糖干預效果更為理想,可明顯改善患者腹腔積液情況,有助于提高病灶控制率,患者短期生存率高,且不會造成不良反應增加,用藥相對安全。